•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文件資料、訪談、問卷、教室觀察等方式蒐集研究問題的資料。依 據研究目的,本節擬就:第一,教學信念與教學態度影響著學生學習;第二,國 中國文實施合作學習的原則與策略;第三,學生在合作學習歷程中的成長與收 穫;第四,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等四個部分,提出結論。

壹、教學信念與教學態度影響著學生學習

時間可以磨去我的稜角、淡化我的髮色 有些信念、某些堅持卻永遠磨不掉

請容許我 小小的驕傲 因為有你(學生)這樣的依靠

我找到存在的價值

教育信念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決定,教師的教育堅持與學習成效息息相關。而 教師認真、負責、誠摯的教學態度與充滿耐心、愛心、用心的付出,對學生的整 體學習成效影響甚巨。

一、帶起每位孩子不是口號,孩子教孩子更容易

信念是一種個人對事物或命題堅信不疑或完全接納的心理傾向或狀態,這 些信念將直接影響個人的行為與作為。本研究發現,在教育上,教育信念是教師

的生命,有了信念才能產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無窮的力量,教師若能堅持帶起每 位孩子這樣的信念,即使過程中橫阻不斷,也必定會有辦法突破、解決,誠如「牧 羊少年奇幻之旅」所道:「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 助你完成。」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都是上天的賜予,國家未來的棟梁,

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我們鬆開他們的手,運用同儕師徒制,以孩子教導孩子的方 式協助教師教學,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彼此積極依賴、互助互信,讓教導者和被教 導者悉數受益,實踐教育的理想。

二、懷抱「只要用心,皆能得心」的教育信念

當老師的滋味是什麼,就像在洗三溫暖,一下子因為孩子的進步表現感動的 涕零如雨;一會兒卻又懊惱、氣憤孩子的不懂事、不上進。因此,每位教師必須 清楚自己的教育信念,以備在難過、受傷、沮喪、低潮時,重拾力量再站起來。

本研究發現,當一位教師醉心於自己的教學,即便是苦澀、辛酸的淚水也會 在輕輕的一抹擦拭中化為力量。失敗的教師永遠在找藉口,推說學生家庭功能不 彰或素質差、學校行政不支持、教改朝夕令改令人無所適從等等,殊不知有效能 的教師正積極地尋找方法、付諸行動、反省修正、克服困境。

當我們真心為孩子著想,每一天教職生涯都充滿繽紛亮麗,因為用心讓一切 成為可能,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透過各種進修管道獲得相關教學 知能,反覆思量審慎評估之後才研擬解決策略,懷著戰戰兢兢卻又充滿期待的心 情進行教學行動,周密的準備終究會換來課堂上此起彼落的討論聲、書聲琅琅迴 盪在教室的空間裡,這正是我一路走來始終相信的道理-只要用心,皆能得心。

三、教師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身為教育人員,要能夠深刻體認教職是一種專業性的工作,教師的言教、

身教典範對學生具有相當長遠的影響力,「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 生」,教師的教學態度,深深影響著孩子的表現。本研究發現,只有「熱愛教學

的老師,才會教出熱愛學習的學生」,教師認真、負責、投入的教學態度,無形 之中也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位懂得反省與悅納自我的教師,其本身一 定具有開放的心胸與態度,願意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接納學生各式各樣的想法,

容許課堂上有意義的聲音,並且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以友善的態度來協助,學生就 會在這種信任、關懷的氣氛中快樂的成長、產生自信。而教師願意投入時間與精 力,個別教導學生或指導其積極參與校內外活動或競賽,學生將會感受到教師的 熱情與學識,在互動中交流、共享、傳承。

教育就像提燈點燈工作,提燈愈高才能照亮更多學子;教師的態度高尚,學 生自然相去不遠;教師嘗試改變,讓學生不再枯坐在教室裡,希望學生幸福,方 法其實很簡單,讓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又有深度。教育是用智慧開啟智慧,用生命 感動生命之志業,我願用偉大的愛去做微小的事,堅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履行對 教育的承諾。

貳、國中國文實施合作學習的原則與策略

從文獻探討及實務經驗中發現,自己的教學行動決定以合作學習的用意是利 用孩子幫助孩子學習成功的方式,增進參與者知能及經驗的互動交流,一方面以 彌補學校教育或教師教學無法顧及之處,另一方面則輔助增強學校及教師的教學 功能。同儕師徒制、在遊戲中競爭的競賽桌學習方式、為孩子訂定能力所及的基 準分數、在合作學習中強調小組榮辱與共的使命,這些學習機會或經驗無法在一 般的傳統教學中讓孩子體驗,需要教師以更開放的態度,嘗試不同角度的思考,

做出以孩子為中心的教學決定,支持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孩子才有實踐學習的 機會。本研究歸納出國中國文實施合作學習的十項關鍵因素,分述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親師生溝通管道。將學生的進步或面臨的困境記錄下來,隨時與 導師或任課老師聯繫,討論學生的學習情形;利用適當的時機與家長溝通,

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情形,促使他們無形中信任及支持教師的教學。

二、不同的教學目標,合作學習小組人數亦隨之調整。本研究發現,以師徒為核 心而組成的學習小組之學習成效最為彰顯,教師賦予師傅與徒弟的任務愈鮮 明,學習成效更為顯著,鮮少發生搭便車現象。小組討論時,小組人數以四 至五人為佳,每個人不但都有充分發言與聆聽的機會,也避免人多口雜、變 成聊天。

三、合作學習裡的學習小組安排應符合鷹架學習理論的分組學習,異質分組使能 力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發揮的舞台。高學習成就學生在教師的鷹架 指導下擴展學習能力,並且在教導別人的過程中由「教中學」(符合學習金 字塔理論)重整已有的知能,了解「教」的複雜性及發現「學習」的不足,

同時也能滿足個人優越感即被肯定的心理慾望;低學習成就學生則在教師、

師傅與組長的鷹架下,發展自己學習空間或者導正行為偏差,不同能力之間 的互動帶來雙贏,使整體學習更具意義。

四、實施合作學習歷程中,教師應以敏銳的觀察力與立即的行動力解決學生所遭 遇的問題,避免造成學生心靈受到傷害。像是師徒配對究竟是由哪兩個層級 組合,教師作此決定的美意應該盡可能的讓學生明白了解;進行師徒配對 時,分數相近的師徒倆,徒弟可能因為其師傅高他幾分,因而感到自信心受 挫;或者有同學遭到大家的排斥,沒有人要跟他同一組;小組成員的互動過 程中,師傅或是組長太過嚴厲、不當的措辭發生或者徒弟或組員渾渾噩噩、

事不關己等等,教師都要立即地給予導正、安撫或鼓勵。另外,對於剛上任 的師傅應給與更多關心、協助使其勝任此任務。

五、營造支持性的學習環境。為了增加組員間的互動,座位的安排採小組併桌方 式,或者與導師溝通,平日上課的矩陣式座法,師徒倆、同一小組的座位鄰 近,塑造信任、關懷的學習氣氛。教師應隨時觀察、記錄學生的良好表現,

適時給予獎勵,或口頭讚美、或授予獎狀、或小禮品、或小卡片,在批閱作 業時寫上關心、祝福或期許,讓自己的小小貼心為學生帶來大大的驚喜,將 有助於學生持續地忠誠地投入學習活動。教師與師徒、組員的對話頻繁,及 對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是促進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

六、教師在進行全班授課時,應創造主動學習的情境,善用問答啟發及加分鼓勵 制度,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帶動思考,促使其有更高程度的參與。加分鼓勵 發言制度,在競爭激烈之時,應避免「不公平現象」產生,教師得注意學生 的反應,儘量公平分配發言,也讓學生明白老師「給機會」的用心良苦。課 堂中,技巧性的處理少數人過多發言及鼓勵更多人發言,利用競賽桌使學生 與能力相當者競賽,激勵其追求榮譽、維持其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程序邏 輯清晰、脈絡分明、緊湊有味方能引起及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七、教師應該為每位孩子製造成功的機會,齊頭式的要求會扼殺許多孩子的學習 興趣,無法增強其學習上的自信心。因此,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訂立基準分數,

這個分數應該是孩子可以勝任的標準,一段時日後,孩子的學習成就如果有 進步,再做微調,教師一定要幫學生儘量把標準提高,這才能激發孩子的潛 能。另外,由學生親自參與進步分數的換算,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加學 習動機。

八、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教師之教學活動能夠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了解學生目前的認知發展、已具備的先備概念,進而引發學生對這個教材內 容的猜想或假設,這樣才算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教師安排的學 習活動偶爾也要有不同的變化,讓學生有更豐富的體驗,譬如讓學生上台當 一日教師或配合學校活動詩詞吟唱,帶學生創作戲劇、製作配樂、錄製有聲 書、學習古人吟誦技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