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國文實施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透過課程設 計、課堂教學、教室觀察、文件分析、問卷、訪談、教師省思及學生學業成就分 析等方式,充分瞭解合作學習在國中國文教學的實施歷程、遭遇問題、解決策略 及學生的學習成效,可提供日後國中國文教師實施合作學習之參考。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節 為相關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論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我的教學生涯啟航 一、選擇森林國中實習

民國 88 年修畢教育學程,接著要到學校進行一年的教學實習。進行實習學 校抽籤前,同學們對於選擇都會區學校實習或偏遠地區學校實習各有堅持,大家 的看法是:都會學校實習老師人數多,彼此可以互相協助,討論分享的機會也比 較多;而偏鄉學校因為老師人數少,實習老師可以有較多的機會獲得課堂教學實 踐的經驗,當然工作負荷也會比較吃重。這些考量因素一直讓我遲遲無法決定,

最後猛然發現,其實我最需要考慮的是「住」的問題,能夠提供教師住宿的學校 自然就是我的首選了。因此,我最後選擇了森林國中(化名,有時簡稱森中),

一所台北縣偏遠地區的小型學校,全校學生只有百餘人。

第一次拜訪森林國中,走在蜿蜒迤邐的羊腸小徑,映入眼簾盡是青山綠水,

重巒疊翠,鬱鬱青蔥的景緻美不勝收!老師們各個親切有加,學生們堆著純真的 笑容親切問候著客人好,我第一眼就愛上了森中!

二、遇見生命中的貴人

我的國文實習輔導老師是九年級的陳老師,他擔任七年級和九年級各一班的

劉老師。感謝兩位師傅老師不遺餘力地栽培,除了協助我解決在教學上遭遇的問 題,也替我安排了各種增能管道,如見習其他國文老師的教學、參加外校的教學 觀摩、或指導我參加各類的教學設計競賽等。更重要的,只要我提出教學計畫或 是班級經營策略,他們都會支持鼓勵我,提供最大的揮灑空間去實踐我的想法。

回首這段實習歲月,沒有正式老師所面臨的升學壓力,又有可以值得信賴的師傅 教師從旁協助引導,可說是開啟我日後願意全心奉獻教育的甜蜜經驗,感恩之情 點滴心頭。

三、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

實習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課堂教學經驗是我做的教學觀摩,教學單元為 論語選,為了不辜負師傅老師的期待,我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全力準備。國中生 普遍對於古文學習不感興趣,因此,在激發學習動機方面,設計有學習活動如:

製作有聲書、訪問孔子(圖 1-1-1)等;在營造學習情境方面,如:設置學習角

(將教室裡一張鐵灰色的餐桌鋪上素雅的桌巾,擺放一盆蝴蝶蘭和與教學單元相 關的書籍)(圖 1-1-2),重新粉刷教室牆面等,完成後教室環境果然煥然一新。

記得教學觀摩當天,學生在親自參與佈置的學習情境中進行學習,個個都顯得興 緻高昂,從此,森林國中的老師也開始帶著學生布置學習情境,師生樂在其中。

圖 1-1-1 訪問孔子劇照 圖 1-1-2 布置教學情境

四、第一次嘗試合作學習

(一)分組學習

當實習進行至第一學期末時,陳老師替我規劃了一系列的七年級國文教學實 習活動,時間從寒假的學藝活動課程至第二學期的第二次段考,在這期間,可以 透過課堂教學淬練我的教學能力。這是重大的責任與承擔,必須充分備課。首先

參照學校第二學期的行事曆進行教學規劃,由於上課週數比上學期減少,帶來課 程教學進度的壓力,因此,在教學策略上,希望透過「分組學習」的合作精神,

以「學習單」(附錄)提供小組課堂討論,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及提升學習成效。

各組必須針對學習單的內容進行課前預習研討,嘗試運用各項教學資源尋找問題 的答案,如此,不但可以節省課堂教學的討論時間,更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 學習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幾節課下來,學生分組討論的情形就已步上軌道。各組一拿到學習單隨即完 成作業分工,展開資料蒐集、查詢與討論,積極完成課前預習準備工作。在這個 學習歷程中,老師從旁適時引導協助,使學生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喜樂。

(二)班級讀書會

班級讀書會是合作學習的基石。我利用每週空白課程(早自習、自習課)時 間,將全班學生採異質性分組方式分成五個讀書小組,每組輪流規劃讀書會活動 及負責共讀書籍之三至四章的導讀任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讀書會任務,如 查生字詞、製作邀請卡、文書、編劇、配樂、演戲、設計搶答評量活動等。幾週 下來,學生由剛開始的不熟悉引起的混亂與反彈,到後來的熱烈期待讀書會時 間,我看到了合作學習在森中成功的契機。班級讀書會的運作方式、遭遇問題與 解決策略以及教學省思,如表 1-1-1。

廣讀課外書籍可以啟發學生多元智慧,豐富其知識內涵。從學生讀完《少 年小樹之歌》一書寫下的心得作業中,不難發現許多頗有感觸的佳作,如:

有同學寫道:「每個星期三的歷史課,原本並不怎麼喜歡它,因為翻開課本,

看看裡面的內容,不是充滿血腥的戰爭,就是列強如何佔據我們的國家,欺 負我國的人民。但是,當我讀完第六章「回到過去」時,我改變了我的想法;

書中爺爺奶奶認為『如果你不知道過去,你就不會擁有未來。如果你不瞭解 你的族人過去的遭遇,你也不會知道他們將何去何從。』我認同他們的看法,

所以我要瞭解台灣和我的祖先們過去的歷史,好清楚我們將要何去何從。」

在批閱學生的作文時,我也意外的發現學生運用了《少年小樹之歌》的 佳句,如:「在認輸的時候,最好先確定自己有沒有盡了全力」、「當你發

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

表 1-1-1(續)

班級讀書會活動影像紀錄

組長主持班級讀書會 學生解說生難字詞

書摘內容短劇演示 評量搶答活動

五、選擇留下來耕耘

實習結束,我報考台北縣學校的教師甄試。記得參加森中口試時,評審委員 問我:「假如妳有機會到都會地區的學校服務,妳還會選擇留下來嗎?」我以堅 定的口吻回答:「留在森林國中,我喜歡這裡的環境及師生,希望能為鄉下孩子 多盡心栽培。」森中給了我實現願望的機會,也正式展開我的教學生涯。

時光荏苒,倏忽九年,這期間,森中許多老師來去匆匆,同仁不解我為何不 嚮往都會地區學校,至少交通比較方便,我總是一笑置之,至今仍未考慮離開森 中,畢竟這裡有著可以實踐教育信念的場域。我喜歡這裡的學生和家長,任何的 創新教學計畫,只要事先與家長溝通說明後,都能得到全力的支持。此外,當你 付出愛心與時間之後,孩子的成長蛻變會帶給你成就感的喜悅,這就是牽絆著我 繼續留下的原因吧!

貳、我的教學實踐 一、把每個孩子帶上來

我的教育信念是「把每個孩子帶上來」,因為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 師的關愛:

國中時住宿,因為自己不善管理時間,功課一落千丈,也開始嘗到被同 學歧視及被老師忽視的滋味。那時候,班上人數將近五十人,老師依成績排 名調整座位,成績好的同學集中於教室中間地帶,而成績差的我則被安排坐 在教室最後面。自己因為功課不好,即使個頭嬌小,座位只能落在教室後面 或角落的地方。上課時,老師不會點我回答問題,關愛的眼神也很少停留在 我身上,內心感到強烈的不平與失望,誰叫我功課不好呢?這種升學主義作 祟而被遺棄的感覺,迄今仍刻骨銘心,我發誓絕對不會以這種方式來打擊學 生的學習信心。

高中就讀離家近的公立學校,成績總能維持在班上前幾名,這時候,我 又找回了自信心。在我們班上,我的數學算是頂尖的,因此我常教同學數學,

也獲得大家的肯定。另外,高中老師的特質很令我佩服、尊敬,班上的每位 老師對大家都很好,而且不會把焦點只集中在某些功課好的同學身上,雖然 我的功課不錯,但也沒有特別引起老師們的關心,老師總是一視同仁地對待 每個人,我欣賞「教師」以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我告訴 自己:如果有機會當老師,也要公平正義地對待每位孩子。(札 941012)

或許是國中階段挫敗的學習經驗、被遺棄的無奈失落,促使自己期許:有朝 一日為人師表,一定要當一位有愛心的好老師,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孩子,成為每 個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我堅信天底下沒有不能教的學生,只有放棄學生的老師。

回想自己從大學時期擔任安親班老師到成為正式國中教師,一直致力於合作 學習,堅持的理念就是「讓每位孩子都得到應有的學習」,我將自己在國中受到 的不公平教育深深引以為戒,隨時提醒自己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在我的教室裏不 會有學習上的「客人」,這是我從事教職以來堅持的教育價值與信念。此即本研 究動機之一。

二、學習是 1+1>2

昨天我沒有讀書,你呢?

我不會,不要問我!(札 941012)

這樣的對話交織成過去的求學經驗,中小學教學現場帶有濃厚的競爭色彩,

這樣的對話交織成過去的求學經驗,中小學教學現場帶有濃厚的競爭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