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為行動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

「在行動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同時是「由行動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 換言之,行動研究係以教師為研究者,以教學的相關活動為研究題材,以日常的 教學情境為研究情境,而以教學活動的改進為研究目的(吳明清,1991)。行動 研究強調實務層面的研究,也就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專業工作者,基於實 際問題解決的需要或是自己在活動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將之發展為研究主題,進 行有系統、有目的的研究(蔡清田,2000)。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而採用行動研 究法,研究者透過實際的工作情境中反思(關心的議題為何、為何會關心),在 辯證的歷程中逐漸形成研究問題(想要改進之處),進而提出行動計畫(我可以 怎麼做、將怎麼做),計畫內容並非決定之後就一成不變的直到研究完成,而是

容許也必須隨時檢討,不斷修正以符合實際情境的需要。爾後,付諸行動並評鑑 行動後的結果,最後提出研究結論、建議與省思。

茲將本研究所採用之行動研究的模式,分述如下:

壹、 行動研究的特徵

蔡清田(2000)將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分為「實務反省」與「批判解放」

兩類。「實務反省」領域包括分析診斷、深思熟慮、協同省思、監控反省、評鑑 回饋等五種不同的反省思考模式;而「批判解放」的主要目的在協助實務工作者 改進其對實務生活的詮釋與改善實務行動。研究者根據「實務反省」與「批判解 放」的觀點,並綜合行動研究的實施方法和歷程(陳伯璋,1988;吳清山、林天 佑、夏林清等,1997;陳惠邦,1998;蔡清田,2000),歸納出實施行動研究的 特徵如下:

一、切身關切的問題

研究者以所任教的班級為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源自於研究者所關切之 問題,即面對學生國語文能力普遍低落的窘境,亟待找尋教學策略以增進學生的 國語文學習成效。

二、不斷循環的歷程

行動研究關注問題的形成、問題的診斷、研擬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實施行 動方案、研究行動結果和評鑑與修正問題的解決或再形成問題,是一種不斷循環 的歷程。本研究面對學生國語文能力普遍低落的境況,首先剖析問題,釐清學生 國語文能力低落的成因,提出課堂教學運用合作學習的改進方法並加以實踐,在 行動過程中蒐集資料並加以反思,之後再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不斷地循 環改進國文課堂教學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重視實踐的價值

行動研究的結果在於改進教學現況,並產生實踐智慧(practical wisdom)。

本研究之行動方案歷經前導性研究階段及正式研究階段,每一次的行動皆植基於 對改進教學現況的期許與增進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的信念。

四、提供實務的研究

研究者在不會過度打擾實務工作的情形下,針對所關切的學生國語文能力低 落問題進行研究,當研究者能提出佐證資料來支持某些教學困境已獲致改善時,

研究者就可以提供自己的實務研究給關心教育的人士參考。

五、反應個人的行動

在整個研究歷程中,研究者不斷的提出「我」所關心的議題?「我」的研究 問題?「我」提出哪些解決方案?「我」如何執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蒐集資 料、如何評鑑解決方法的成效等,這些皆能充分反應研究者個人行動意識與潛意 識的作為。

六、特定問題的解決

本行動研究方案所關心的是特定對象-「森林國中閃耀精靈班」的學生,

以及特定問題的解決-「學生國語文能力低落」,因此它的外在效度並不高,

所以不強調研究結果的類推性,只要能解決實際問題就行了。

七、執行的行動研究

從事行動研究,讓研究者的角色既是教師,也是研究者,研究者藉由教學研 究的參與或執行,重新獲得「增能(empower)」或「解放(emancipation)」的機 會。

八、透過夥伴的對話

研究者在教學行動過程中,透過與本研究參與者陳老師和劉老師的對話,有 系統、有目的性的學習成長,構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專業社群。

綜上所述,本研究依據行動研究的特徵進行,針對國文教學情境遭遇的問題,

由研究者在實際教學行動中,嘗試解決問題,經過診斷或印證原有的設計想法,

經分析、反省與評估,促使教學得以改進,學生學習得以精進。

貳、行動研究的模式

Mckernan (1991)強調,行動研究引導教師思考,檢討並反省課程問題與課 程的研究和慎思關係,因此是課程探究的一種真實的形式(引自歐用生,

1999a)。本研究採取 Mckernan 的行動研究模式:「規劃」、「行動」、「觀 察」、「反省」、和「修正」等五個步驟,為符合研究者本身的需求修正為:

「界定研究問題」、「發展教學行動方案」、「採取行動」、「教學省思」、

「修正行動方案」,作為本研究的行動模式,如圖 3-1-1 所示。以下乃針對上 述行動模式敘述:

一、界定研究問題

當研究者得知即將接下七年級的國文課時,即開始蒐集學生的相關資料,

特別是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國語文能力的了解,結果發現程度普遍低落。俟開始 進行教學後,更深感學生學習能力的不足,上課興趣缺缺,遑論課後的自我學 習。因此本研究先以如何增強學生自信心與學習動機為探究問題,隨著教學行 動方案的進行,研究焦點可能會有所改變,此時研究問題亦會隨之調整。

二、發展教學行動方案

研究者在界定研究問題後,蒐集與國中國文教學、合作學習等相關文獻,

並針對研究問題,運用「同儕師徒制」的合作學習-融合「學生小組成就區分 法(STAD)」、「小組遊戲競賽法(TGT)」及「合作統整閱讀寫作法(CIRC)」

等三種教學模式,發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行動方案。

三、採取行動

研究者根據研究問題所發展之教學行動方案,自 96 學年第一學期至第二學 期第一次段考進行二階段研究,以每次學校定期評量(段考)期程(四至五週),

為一個教學行動週期,教學內容包括教科書單元,成語學習及語文常識單元。

四、教學省思

研究者在教學行動歷程中,經由觀察紀錄課堂教學的種種現象,不斷進行自 我省思,並向教授請益或與夥伴教師交換意見,希冀深入檢視教學行動中的策 略,找出核心問題,藉以構思調整行動方案以改進教學困境。

五、修正行動方案

行動研究的精神在於從不斷的改進中來發現更好的行動方案。研究者在研究 過程中深刻體會柏拉圖名言:「同時持一保多是有可能的。」的重要意涵,對於 研究問題的可能解決方式,透過觀察、反思、辯證、再提出修正方案,期使研究 歷程更為周延,即使陷入無法解決的困境時,亦一再鼓舞自己,我已盡自己的能 力做到最好了。

圖3-1-1 「行動—反思」的循環歷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採取 行動

訂定 行動方案 實務

省思

採取 行動

實務 省思

修正 後的 計畫

界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