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合作理論

益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觀點來分析,企業和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可能會會比 單打獨鬥有利,合作可以協助加入該合作關係的企業,透過降低不確定性、獲取 特殊能力及資源、解決問題(Hardy and Phillips 1998),加速適應環境的改變。

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合作可以建立更強而有力的組織,形成動態感應的 能力,而運用該能力則可以回應潛在的機會 (Butler and Carney, 1986),組織之間 的合作關係建立在市場或階層機制的控制上(Phillips, Lawrence, and Hardy, 2000),因此組織間若需要合作,須包含特性如下:

• 互利(mutual benefit) (Bryant, 1998) 或共同利益(joint gains)最大化(Gray, 1989):在合作的過程中,合作獲得的利益應該是參與的合作夥伴可以共同分享,

或者是對參與合作關係的夥伴互相有利益,若單純對一方有利,則無獲得利益的 一方將會退出該合作關係。

• 清晰的目的及共同目標 (Gray, 1989; Westley and Vredenburg, 1997; Hardy and Phillips, 1998; Austin, 2000; Huxham, 2003; Teng, 2003; Huxham and Vangen 2004;

Todeva and Knoke, 2005):通常組織之間願意合作,會有一個希望達成的目的,

若目的相同,合作較可能持續到目標實現之際;若無共同目標,則合作夥伴本來 就有各自利益,若目的又不同,則各個夥伴會採取對自己有益的行對,合作如同

• 共同經驗(mutual expectations)(Austin, 2000; Dyer, 2000):若組織之間有共同經 驗,則較可能可以認同、瞭解彼此。

• 承諾(commitment) (Gray, 1989; Kanter, 1994; Austin, 2000; Nelson, 2000;

Huxham and Vangen, 2005):在參與合作關係中,若參與的夥伴都能進行承諾,

則會有較高的向心力,此外,由於企業的聲譽在市場上很重要,若給予承諾後卻 不實現該承諾,則該企業的聲譽會受損,往後其利害關係人對於該企業有負面印 象,因此承諾是促進合作順利的要素之一。

• 資源的分享(sharing of resources)及需求(demands) (Dyer, 2000; Nelson, 2000;

Hardy, Phillips, and Lawrence, 2003; Todeva and Knoke, 2005):企業內因為資源所 有不足,但卻希望達到某個目的,因此企業願意分享自己的資源,和其他有可以 補足不同資源的企業進行交換,達到互相合作。

• 互相信任(mutual trust) (Powell, Koput, and Smith-Doerr, 1996; Dyer, 2000;

Nelson, 2000; Huxham, 2003; Huff and Kelley, 2005):信任是合作的重要要素,若 合作夥伴之間彼此不能互相信任,則不會有合作的意願;就算合作了,因為不信 任,常有猜忌,造成意見分歧,無法統一向目標邁進,進而停止合作。

有了以上的合作要素之後,合作較能順利進行;以下將回顧與合作相關的理 論,包含資源依賴(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社會網絡理論(social network theory),以及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SET):

一、 資源依賴論(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

組織是開放性的系統,為環境中的一環,其架構、功能和命運有很大一部分 由其環境所決定(Scott, 1993),組織很難從頭到尾自己自足所有需要的資源,因 此便要和環境交換所需資源(Aldrich and Pfeffer, 1976),資源可分為有形(tangibl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與無形(intangible)資源,而一個組織可能會需要環境中的三種主要資源(Jun and Armstrong, 1997):

1. 物質資源(material resources):如錢或人力資源。

2. 資訊(information):獲得訊息轉換為資訊後進行決策。

3. 正統性(material resources):合法的社會和政治的支持。

組織所需要的資源,有部分可從市場購得或從企業內部自行產生,因此若組 織成員能協助組織獲取重要且難以取得的資源或服務,其在組織中就可以獲得較 大的權力(power)(Jun and Armstrong, 1997),這也會影響組織內部成員的地位與實 質利益爭奪,而這些資源或服務的價值衡量來自於三個面向(Pfeffer, 1981):

1. 資源或服務對於組織解決問題的重要性(Salancik and Pfeffer, 1978):

若該資源或服務可以解決組織越重要的問題,該資源或服務越有價 值,也就表示獲得該資源或服務的人有較大的影響力,例如組織的自 主權或是降低組織的不確定性(Crozier, 1964; Hickson, Hinings, Lee, Schneck, and Pennings, 1971; Perrow, 1970)

2. 資源或服務的持續性( Mechanic, 1962; Hickson et al., 1971; Jacobs, 1974):

若資源或服務可以持續越久,穩定性提升,就可能可以為組織帶來 更大效益,或降低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 effect)。

3. 資源或服務的運用(utilize)及可移動(mobilize)程度:

若組織內資源或服務獲得者,對於該資源或服務的運用程度及該資 源或服務的可移動性越高,越可以應用在組織內不同單位或面向,可 帶來更大的效益。

確定性(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 Pfeffer, 1981);而組織的不確定性來自於對環境 的認知有限,以及組織間複雜的依賴關係,當環境或科技的改變程度增加時,組 織需要依賴更多資訊(Lawrence and Lorsch, 1967),因此要生存就需要知道如何管 理組織所依賴的環境,而資源依賴論有兩個基本的假設前提,一個是組織會努力 防止組織決定的自主權被剝奪,另一個則是組織會主動地找尋正統合法性,以達 到在正式控制的狀況之外,組織和其資源供應者有穩定的關係(Oliver, 1991)。

根據資源依賴論,組織是被環境限制且影響的,組織會根據不同的組織間安 排(inter-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試圖管理這些資源(Pfeffer and Salancik, 2003),透過組織間安排減少權力不平衡(power imbalances)及管理互相依賴的工 具(mutual dependencies)(Casciaro and Piskorski, 2005)。

二、 社會網絡理論(social network theory)

Wellman and Berkowiz 在 1988 年提出社會網絡是行動者(actor)間有不同的關 係,而這個行動者可以泛指個人,也可以延伸至集合體,例如家庭、部門、組織……

等,每個行動者在該網絡當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不同的行動者的關係形成社會 聯繫(social ties),這一連串的聯繫形成網絡(network)。

社會資本早期被用於傳播學中,描述人際聯繫之間的關係性資源(relational resources) (Jacobs, 1965),後來被廣泛應用到組織,這樣的聯繫可以從宏觀的角 度來看在產業中組織之間的網絡(Burt, 1992; Walker, Kogut, and Shan, 1997),或者 應用於較微觀的層級,看組織內部不同個體或集合體的關係(Moran and Galunic, 1998; Tsai and Ghoshal, 1998),因此本研究將從組織內部及外部來看網絡節點之 間的互動:

Lubatkin, 1998),若其連結越多,網絡規模越大,所接觸的資訊與資源異質性越 高,社會資本也累積越多,不只是個人,一個組織也有其社會資本,若從一個組 織角度來看,其可透過組織間的連結,得到取得知識的機會(Dyer and Singh, 1998;

Lane and Lubatkin, 1998; Larsson ,Bengtsson, Henriksson, and Sparks, 1998),例如 產品知識、市場知識、技術……等(Eriksson ,Johanson, Majkgård, and Sharma, 1997;

Kogut and Zander, 1996; McEvily and Zaheer, 1999)。

在組織之間,可能產生在買賣方(buyer-seller relationship)(von Hippel, 1988) 以及供應商(supplier)及顧客(customer)之間(Larson, 1992),若組織內的單位可以 獲取潛在地有用資源或知識,並溝通交流(Schumpeter, 1934; Kogut and Zander, 1992),則一個組織可以藉此學習及有更多創新的能力,而越多的交換夥伴則有 機會換得越多的資訊(Larson, 1992),例如連接組織外部的橋梁,買方提供使用者 的知識(know-how),讓企業端知道如何改進產品、買方是否有新的需求、使用上 有何不便之處……等,因此透過網絡關係獲得資訊或資源,可以促進組織的能力 提升,進而也可能加快組織內部的速度,例如減少產品研發或推廣的時間、成本 (Gulati, 1995 ; Zahra, Ireland, and Hitt, 2000)。

2. 內部觀點:

從內部觀點來看,則關注的是該網絡的網絡架構(network structure)而非資源 流(resource flow),網絡架構包含了位置(location)與凝聚(cohesion)兩個主要的項 目:

1. 位置:

指的是焦點行動者於該網絡中所處的位置(location)不同,決定了其和其 他網絡中的行動者的連結,處於不同位置的行動者可以接觸到資源、扮

演的角色、行動以及和其他行動者接觸也不相同(Borgatti and Foster, 2003),在分析時關注集合體的架構而非資源流(Carpenter, Li, and Jiang, 2012),但一個集合行動者,例如企業或是國家,會受到外部連結及內部 整合的社會資源影響,而非單受外部影響(Adler and Kwon, 2002)。

2. 凝聚:

指的是互相交流的兩個行動者間的互動、經驗分享與情感接近(Coleman, 1990; Granovetter, 1992),高度凝聚的聯繫可以促進資源交換,相反的低 度連結在網絡當中,有相同特徵的行動者,較有可能接觸到彼此,並有 熟識感,所以當經濟特徵相似時聯繫是強的,但也因為相似,所以透過 強聯繫(strong tie)得到的資源是較相似的,弱聯結(weak tie)之間行動者的 差異較大,反而可以帶來不同的消息或資源(Burt, 1987;Parks, Adelman, and Albrecht, 1987; Stevenson and Gilly, 1991)。

三、 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SET):

社會交換論綜合了經濟學、人類學、衝突社會學的觀點,其指個體之間之所 以會從事互動行為,是因為從事行為的雙方皆認為能從行為中獲得正面報酬 (Homans, 1958; Gouldner, 1960),而這樣的互動通常被視為是互相依賴

(interdependent)且依據(contingent)他人行動而決定的(Blau, 1964),因為當其中一 方認為無法再從中獲得報酬,則這樣的互動將不會持續。社會交換論包含三個最 基礎的概念如下:

1. 交換的原則及規範(rules and norms of exchange):

和其他的合作關係一樣,交換關係經過時間後,會演變成信任(trust)、忠誠 (loyal)與互相承諾(mutual commitments),而在這些合作關係將會形成交換的原則 及規範(Emerson, 1976)。這些原則可以分為互惠原則(reciprocity rules)、協商原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negotiated Rules)、個人取向(individual orientation):

I. 互惠原則:

i. 互利:

在社會交換論的互惠原則,指的是在互動後,根據雙方的努力,例如資源的 互補,而使得雙方受惠(Molm, 1994),互相依賴(interdependence)的互惠原則對於 持續交易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方的行動將會導致另一方的回應,所以如果一方提 供好處,而接受方就會有善意回應則該交易會持續(Gergen, 1969),也因此降低了 風險,讓雙方更願意合作(Molm, 1994)。

ii. 成員信仰(folk belief):

互惠是合作成員之間的共識,參與交換的成員可以獲得其應有的回報 (Gouldner, 1960),長時間後所有的交換會達到平衡,而無助益的成員將受到懲 罰,有助益的成員在未來將會收到回報。

II. 個人取向(individual orientation):

Gouldner (1960)認為互惠在交易中是普遍的原則,而交易會有人員參與,因 此參與者的個人取向也會是影響交易的關鍵因素(Shore and Coyle-Shapiro, 2003),有些參與者較願意承擔互惠該擔負的義務以及獲得互惠的好處,但有些 參與者反之(Clark and Mills, 1979)。

III. 協商原則(negotiated rules):

交換的參與者因為達希望可以透過安排,獲得好處,但每個參與者的需求不 同,進而需要進行協商(Cook, Emerson, and Gillmore, 1983),所以協商常會是交 易中的一環,但是相較於互惠原則,協商交易會需要使用較多無助益的力量,且 較不平等(inequality)。

2. 資源交換(resources exchange):

在交換時,每個參與者所需要的資源不盡相同,Cropanzano and Mitchell (2005)將 Foa and Foa (1980)所談的愛(love)、地位(status)、資訊(information)、

錢(money)、商品(commodity)、服務(service)這六類交換資源分為經濟 (economic)和社會情感(socioemotional)兩個面向;經濟面向指的是財務需 求,偏向有形的資源,而社會情感面向指的是參與者的社會與自尊需求;在 企業社會進行交換時會受到上述不同的原則的影響,進而使企業對於資源進 行交換。

3. 社會交換關係(social exchange relationships):

在工作的場域中,人與人之間會有互動,集合體與集合體之間也會有互 動,而在這互動之中產生連結,也就是所謂的社會交換關係(social exchange

在工作的場域中,人與人之間會有互動,集合體與集合體之間也會有互 動,而在這互動之中產生連結,也就是所謂的社會交換關係(social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