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競合理論

的下降,利潤減低,研發的經費下降,造成企業無法創新(Kotzab and Teller, 2003;

Nowak, Sigmund, and Leibowitz, 2000; Palmer, 2000)。此外,可能因為先天上資源 的互補性,或是希望可以對於重大議題或建設有所影響,單靠競爭並不能為整體 企業帶來最大優勢,而企業之間的互動也類似人類的社會互動,因此可將社會學 的社會交易觀點應用到企業的買家−賣家、賣家−賣家、買家−買家等互動當中 (Osarenkhoe, 2008),在衡量合作的利弊得失之後,企業間可能會形成社會網絡進 行合作(Anderson, Fornell, and Lehmann, 1994; Prenkert and Halle´n, 2006),參與的 企業為該社會網絡中的一員,參與該網絡是為了獲取不足的資源或知能,或對法

規及企業環境有重大影響等,帶來雙贏的局面(Song, 2003; Bengtsson andKock, 2003);在合作時,一方面為了防止價格戰(price war)並加速創新(innovation),並 讓自身企業成長,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可以獲取需要的資源、能力或對法規、產業 有重大影響,因此有著競爭關係,也因為這樣的狀況,企業之間可能會產生同時 競爭且合作的策略,也就是競合關係,使企業可以在市場上獲得最佳的利益 (Brandenburger and Nalebuff, 1996; Quint, 1997)。

採取競合策略的企業,會考慮自身的條件以及不同的外在環境,對競爭和合 作採取不同比重,學者 Luo 在 2005 年研究中便將組織之間在壓力逐漸提升的當 地環境下的競合參與者分為四類,分別是

1. 積極的需求者(aggressive demander):高度競爭但是低度合作。

2. 靜默的執行者(silent implementer):低度競爭也低度合作。

3. 熱心的貢獻者(contributor):低度競爭但是高度合作。

4. 網絡優勝者(network champion):高度競爭且高度合作。

目前多數文獻探討的為企業之間的(inter-firms)競合策略,較少文獻有提到企 業內部的(intra-firms)競合關係,因為同一個組織內有共同的目標(goal)及願景 (vision),所以多數人認為組織內部應該有機制促使組織內部單位互相合作,且 若組織內部不同單位願意分享知識給其他單位,會產生較佳的效果,因為都是處 於相同的環境中,所以資源的限制和相似的市場環境(Tsai, 2002);但也因此常會 碰到類似品類性質的客戶,而企業內部則會將員工分組,以服務不同的客戶,但 在同一個企業內,其服務客戶性質相似,則所需要的資源可能會相似,進而兩個 單位之間可能會有競爭關係,可能需要爭奪資源(人力、財務、產能、地位、績 效獎金等)。但若單純長期的合作,可能會產生合作惰性(collaboration inertia),導 致進度延宕或未能完成任務,抑或單位不願投入心力創新(Singh, 2005;Huxham

and Vangen, 2004; Osarenkhoe, 2010),因此從組織層級來看,營利企業最終目的 識為獲利,所以本質上內部不同單位間就是相互競爭,但組織層級可能會希望單 位間競爭可以更加劇烈,以增加創新的產品或服務,並且有更好的效率,因此在 一個企業內也可能和企業之間一樣,同時具備競爭且合作的競合關係,在既競爭 又合作的狀況下達到企業-企業-消費者三贏的結果(win-win-win)(Walley, 2007),

而根據 Valimaki 和 Blomqvist (2004)提出的企業內部競合架構是由三個面向所 組成:

1. 處理面向(usage dimension):由於一家企內部的競合可能發生在不同的功能別 部門,因此處理面向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別替代,例如行銷、運輸,而公司內 不同功能部門間產生競合的關係,會增進公司內部知識轉移,使得公司有較 佳的客戶及財務表現(Luo, Slotegraaf, and Pan, 2006)。

2. 網絡架構面向(structural dimension):聚焦在網絡的架構,例如網絡的大小、

形成、多樣性、溝通密度、穩定度和彈性等。

3. 網絡關係面向(relational dimension):關注在網絡內的連結強度,例如關係、

承諾、合作、信任等。

(Teece, 1991,1996; Leiblein, 2003)以及市場(Walley, 2007),而造成其間有競 爭的行為。

但 因 為 企 業 之 間 為 了 獲 得 互 補 性 資 源 (Bengtsson and Kock, 2000;

Osarenkhoe, 2010)、共同分擔風險(Mariani, 2007; Osarenkhoe, 2010)、減少前 導時間(lead time) (Bengtsson and Kock, 2000; Osarenkhoe, 2010)、影響政府法 規或基礎建設(Mariani, 2007)而進行合作。

因此透過過去文獻的探討,可以知道企業之間會產生競合關係,因此對於 焦點公司來說,其客戶端之間也會發生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因此本研究的架 構,會從焦點公司(focal company)看受訪公司客戶端是否有競爭及合作的狀 況發生。 源(Tsai, 2002; Luo, 2005; Walley, 2007; 司徒達賢,2013)、創價流程、能力與 知識的競爭(司徒達賢,2013),以達到提升單位在組織內的地位(Tsai, 2002;

Luo, 2005; Walley, 2007) , 並 獲 得 較 佳 的 個 人 或 組 織 內 單 位 回 饋 (reward)(Khanna, Gulati, and Nohria, 1998; Tsai, 2002; Luo, 2005;Walley , 2007),所以企業內部會有競爭狀況產生。

組織層級掌握了公司資源分配權,會依照公司的策略進行資源分配以達到 最終目標,但也會希望組織內單位之間可以進行競爭或合作,提升效率及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避免組織惰性,使得創新機率提升(Singh, 2005; Huxham and Vangen, 2005;

Osarenkhoe, 2010),並使企業整體能力水平提升(Kogut and Zander, 1996),且 各個單位之間,因為有時候產能過剩,但有時候又不足,也影響了組織內單 位之間的競爭與合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表 1 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之競合比較表

原因 企業內部 企業外部

競爭 1. 單位希望獲取較高的個人或單位回饋(reward)(和績效連 結) (Khanna et al., 1998;Tsai, 2002;Luo, 2005;Keith, 2007) 2. 單位會爭奪組織內的有形和無形資源(Khanna et al.,

1998;Tsai, 2002;Luo, 2005; Keith, 2007)

3. 提升單位在組織內的地位(Tsai, 2002;Luo, 2005; Keith, 2007)

4. 避免組織惰性,始創新機率提升(Singh, 2005;Huxham and Vangen, 2005;Osarenkhoe,2010)

5. 從企業內另一單位取得對手客戶的相關資訊

1. 掌握稀有性資源(Barney, 1991, 1996;Amit and Schoemaker, 1993)

2. 提高創新機率(Bengtsson and Kock,2000; Osarenkhoe,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原因 企業內部 企業外部

合作 1. 企業整體能力水平提升(Kogut and Zander,1996) 2. 企業內部資源有效率運用

1. 共同分擔風險(Mariani, 2007;Osarenkhoe, 2010; Bengtsson and Kock, 2000;Keith, 2007)

2. 獲得互補性資源(Bengtsson and Kock, 2000; Osarenkhoe, 2010;Keith, 2007)

3. 減少前導時間(lead time) (Bengtsson and Kock, 2000;

Osarenkhoe, 2010)

4. 進入新市場(Osarenkhoe, 2010)

5. 共同遊說,影響利益關係人(Mariani, 2007; Osarenkhoe, 201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