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組織理論與事業單位策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第四節 組織理論與事業單位策略

現今商業環境迅速變動,根據每個企業的需求與流程不同,其組織架構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也需要進行調整,以順應企業內部及外部環境的變化 (Fassoula, 2004),Jones (2010)將組織架構進行分類整理,認為在組織規模尚小 時,只需要採直線制之管理,聽受一個上級的指示,權責分明;但隨著組織規模 的擴增,可以依照功能別進行職能化分的組織(functional structure),但也因此會 有不同的職能領導者,如何整合不同職能單位便是中、高階管理人的重要任務;

此外,還有依照任務進行分組的專案式組織(project structure),在任務產生時從 不同職能部門找尋適合的人選,在任務結束後回歸各部門,以保持組織彈性及有 效溝通,但此組織架構可能會有雙重指揮鏈的問題;或者依照不同產品別、地區 別、客戶別等進行劃分,形成依照不同產品、地區或客戶劃分部門;抑或一個組 織內部混合採取不同組織架構,以因應每個組織不同的狀況。

不論是哪一種組織架構,組織處於大環境中,從外部的大環境到內部的員工 個人都會影響到該組織,故可將這些對象分為六大層級(司徒達賢,2013):

1. 總體環境:不一定是組織直接往來對象,但其可能為「可制定或執行規則」, 使組織受其影響,例如世界級機構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人權團體 等,或國家級機構,指的是行政院、立法院、教育部…等。

2. 任務環境:和組織有往來、競爭或共生關係的客戶、競爭者、供應商,以及 提供服務的機構或個人,就是組織的外部利害關係人,例如銀行、媒體等。

3. 組織平台:組織就是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決策與執行創價流程的抽象平台,

泛指整體組織,例如營利機構或非營利機構。

4. 機構領導人:決定組織未來的方向,以及策略的執行,並須整合組織平台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外的目標與資源,使組織運作更為有效(effective)且效率(efficient)。例如負責 人、執行長。

5. 各級管理:依照組織不同的架構,其不同層級及單位的管理者,考慮平行與 垂直單位的做出決定。例如:中高階主管、基層主管。

6. 基層成員:創價流程最終執行者,無負擔管理工作,例如:業務員、醫師、

工程師等。

以上六大階層之間,因為組織不同,緊密度不一,但卻又層層互相影響;而 每個組織為了提供給社會不同的價值,因此不論在新創事業或龐大的組織架構 中,管理者皆需整合六大管理元素,使組織能產出價值,但組織內部有人的參與,

非單純機器運作,根據其環境背景與認知不同,每個人的六大元素因此不同,甚 至可能與組織會有不一致的現象(司徒達賢,2013),以下就六大管理元素作介紹:

1. 目標與價值前提:組織的目標與使命、組織文化、個人價值觀與信念等。

2. 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環境資訊與消息、個人認知等。

3. 決策與行動:藉由獲悉及分析「目標與價值前提」與「環境認知與事實前題」, 參照組織內部所擁有的「能力與知識」以及「有形與無形資源」後,所決定 採取何種策略及行動方針。

4. 創價流程:透過能力與知識的運用,以及有形與無形資產投入,產出有附加 價值的產物或服務;可分為營運流程及管理流程來探討:

a. 營運流程:與附加價值產生有直接關係的流程,也就是價值鏈上的主要活 動(primary activities),例如:研發、採購、製造、行銷、配送、售後服務 等。

b. 管理流程:偏向價值鏈上的支援活動(support activities),用來串接、整合

資料來源:司徒達賢,管理學的新世界,2013,p.20

源的能力,以及成功或失敗行動中學得的能力(Banerjee, 2003),讓組織運作更加 有效能及效率。本研究希望探討組織客戶間的競合關係,會如何影響組織期望其

輪調借用或調動、團隊管理(team building)、辦公室位置安排、mentor 制度、專案編組等方式,讓不同單位間的專業及市場知識有分享給其他

利之便、正式會議、團隊管理(team building)、社交場合、製造假風聲、人 員調借等方式,在單位互動過程中,獲取其他單位的專業或市場知識。

d. 能力與知識的合作:

希望共享專業及市場知識,可以透過組織內正式會議、人員輪調借調、團隊 管理(team building)、位置安排、社交場合、專案編組等方式,讓不同單位 間的專業及市場知識有分享給其他單位,互相協助找出機會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f. 有形與無形資源合作:

單位之間會希望共用資源使效率提升,雖然各個單位有其需要的有形資源,

但若有資源可以共用,則可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例如共用產房設備、土地、

人力等方式,使單位內部資源使用效率提升,也可使不同單位較彈性面對市 場的變動。

管理(team building)、辦公室位置安排、

mentor 制度、專案編組 資源使用效

率最大化

圖 2 組織層級對於組織間競合的目的與方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位置安排、正式會議、團隊管理(team building)、 社交場合、製造假風聲、人員調借

何,才能有效分配資源,使企業得以繼續生存及成長(Slater and Narver, 2000;

Vargo and Lusch, 2004; Woodruff, 1997),因為顧客的需求,就是企業的機會,若 錯估顧客價值,導致於投入過多資源,都可能使企業利益受損或倒閉,所以每個 客戶對於每家企業的價值並不同,而客戶對供應廠商的要求也有差異,但組織內 的資源有限,該如何分配資源給客戶亦成為組織內部常遇到的問題;因此要密切 觀察顧客的改變(Flint, Woodruff, and Gardial, 2002),進行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才能進一步瞭解如何管理和顧客之間的關係,

衡量客戶價值,顧客關係管理帶來的潛在好處有增加客戶忠誠度及留住客戶、帶 來較高的客戶利潤率、可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創造客製化的產品或服務以及高品 質的產品或服務(Jutla, Craig, and Bodorik, 2001; Stone, Woodcock, and Wilson, 1996),所以關注的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的變動,例如未來產業狀況改變、法規 改變、產品/服務使用改變……等,可能會造成客戶的改變,在焦點公司觀察客 戶需求後,將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使客戶的需求可以由焦點公司提供產 品或服務滿足;而客戶也會期望供應商可以預期客戶需求,提供相關產品及服務 (Slater and Narver, 2000; Flint, Blocker, and Boutin, 2011)。

在資源分配以前,需要瞭解企業怎麼衡量客戶的價值,找出客戶不同的價值 後,再決定要如何分配資源,滿足不同價值客戶。以下探討最常見的兩種企業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