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競爭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將探討企業內部及外部競爭、合作以及競合相關文獻,希望藉此瞭解 組織內、外部競爭或合作的目的為何,再探討從組織層級是如何評價客戶的價 值,並進一部探討組織架構,瞭解組織內部的層級設計與管理元素,以利後續進 行個案分析及研究架構之提出。

第一節 競爭理論

競爭是一種狀況,在特定的市場中,有多家企業需要爭奪資源、產品或市場 以滿足相同客戶的需求(Bengtsson and Kock, 2000),或當顧客認為一家公司的產 品或服務可以被另外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取代時,競爭就會產生(Nalebuff and Brandenburger, 1997)。

在不同的企業之間,為了獲取利益或是業績成長,彼此進行競爭,而過去競 爭主要分為三種理論,從企業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定位學派(positioning school),

從企業內部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分析的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以及延伸資源基礎觀點成為動態過程的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以 下將會進行這三種競爭理論的探討:

一、 定位學派(positioning school)

傳統產業經濟學研究認為市場力量是重要的,因為市場的存在來自於供應與 需求,這也決定了產業的結構,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同的企業會採取不同的策略 對應面臨的市場(Henderson and Mitchell, 1997);而企業外部的競爭來自於多個面 向,根據 Porter (1980)在競爭策略中提出的架構,認為公司是一個由不同活動形 成的群集,該企業會依照外部環境,進而決定企業自身的定位(position),因此對 於企業應該從垂直及水平兩個面向,對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從垂直面探討

面向交叉探討後,再考慮企業自己的能力為何,形成五力分析(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的架構;但定位學派的前提假設為"企業之間策略相關資源是相似的,且 想發展異質性資源是不可行的,因為長期來說,策略性資源會高度流動在相同產 業的企業之間(Spanos, Lioukas, Spyros, 2001)。"因此,每個企業的價值創造來自 於供應商、買方、競爭者、替代品及潛在進入者,企業的獲利取決於對外部環境 的分析後,對企業本身的定位。

在五力分析當中,從垂直面以及水平面進行焦點公司分析,以進行定位:

1. 垂直面的競爭:

企業獲利力決定於垂直面上游議價能力(power of suppliers)、下游的議價能力 (power of buyers),當上游供應商少及需求者少,亦或企業現存競爭者少時,企 業有較強議價能力(negotiating prices);當下游買方多及供應者少,亦或企業現存 競爭者少時,企業較可能有較強議價能力;但過度的競爭會造成市場上每一家焦 點公司(focal company)利潤削減,因此企業應該在該產業中對自己進行定位,以 獲取對於上、下游有較佳的議價能力,讓企業獲利提升。

位,Porter 將定位分為下列幾種競爭策略(陳龍潭、廖勇凱,2011。p. 105-116):

1. 成本領導(cost leadership):

採取成本領導的企業致力於在該產業中降低成本,使企業在價值鏈(value chain)上全部成本皆低於競爭對手,但又可以獲得產業平均以上的利潤;藉由規 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使單位固定成本(fixed cost)攤提後下降,或藉由經驗 (experience)累積造成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造成單位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

使平均成本下降,達到成本下降的目的,但是否能夠採取成本領導策略需要看產 業而定,也就是說,該產業的特性須符合隨著產量提升,單位成本以及總成本會 下降才可採用此策略;但採取低成本企業的風險是為了符合低成本,通常會少投 入資源進行研發,再加上要能快速累積學習曲線,則過程不能過度繁瑣,在這樣 的狀況下,通常採取成本領導的企業產品會失去獨特性,因此能取得的溢價 (premium price)也低,常會造成競爭殺價的紅海。

2. 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差異化指的是提供特別的產品或服務給予客戶,因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可

對手競爭,或主動出擊(Porter, 1980, 1998)。

二、 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

根據經濟學觀點,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則是一群資源的集合(Penrose, 1959),

資 源 包 含 所 有 資 產 (assets) 、 能 力 (capabilities) 、 組 織 程 序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歸屬物(firm attributes)、資訊(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等可 用於執行該企業的策略(Barney,1991),這些資源可被分為三大類:實體資產資 源(Williamson, 1975)、人力資產資源(Williamson, 1985)、組織性資產資源(Tomer, 1987),這些資源讓企業可以順利進行運作;但資源基礎觀點假設企業的策略會 因為其自身資源及能力的不同而有異質性(heterogeneity),且策略性資源和能力是 不能在企業間移動的(immobility);也因為每個企業所擁有的策略資源相異,再 加上缺乏移動性的狀況下,當企業可以優先掌握某策略性資源,並將該策略性資 源應用至其他市場,便可獲得競爭優勢(competition advantage),並用此資源提高 進入該產業的障礙(Wernerfelt, 1984;Barney, 1986)。

從資源基礎觀點來看,企業外在環境的分析只能提供企業未來進行策略選擇 時進行參考如何配置資源,並不能讓企業獲得競爭優勢(Barney, 1986),因此唯有 企業所掌握的策略性資源同時有有價值的(valuable)、稀有的(rare)、難以模仿的

(Barney, 1991, 1996; Amit and Schoemaker, 1993),若無掌握此四項特性的策略性 資源,則無法維持持續性競爭優勢(Barney, 1991,1996; Leiblein, 2003),因此較 強調管理者需要有能力找出並獲取關鍵性策略資源,使企業能長久保有該策略性 能力提出更具體數據的研究,該研究利用 1981~1994 年美國 Compustat Business Segment Reports 中的類別進行不同變數對企業獲利影響的研究,其中發現穩定 的產業對於公司獲利能力的相對影響力為 19%,支持產業對於企業的獲利能力有 一定的影響力。

其實定位學派和資源基礎觀點並不是完全相異的觀念,因為產業結構和企業 內部資源兩者皆為影響企業發展及表現的關鍵成功因素,又產業影響整個大環境 的市場表現及獲利,而公司資產則影響在該企業於該市場中的獲利,因此資源基 礎觀點可以補足產業分析架構中的不足 (Amit and Schoemaker, 1993),而策略和 表現是一連串企業能力與環境互動的過程(Henderson and Mitchell, 1997),因此企 業與外部環境應該是動態互動的過程,透過分析外在環境及企業內部資源後,企 業才能制訂適合的策略。

三、 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

由於環境變動速度越來越快,若以資源基礎觀點提出的靜態環境(即可忽略 的市場變動)已經難以適用,因此進一步延伸資源基礎觀點的觀點到動態環境

中,企業間的競爭變成動態競爭(dynamic competition),在此競爭過程中企業應 該不斷調整、佈局其自身能力及資源以適應環境變動(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具備該能力稱為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而動態能力是一個內部 觀點;為了跟隨環境的變動,企業需要培養察覺環境的變動,進而調整企業資產 架構及配置,以達到企業內部及外部轉換其目的的能力對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Amit and Schoemaker, 1993)。

對於環境的變動,可以藉由環境動態中的四個面向:企業環境、競爭者行為、

科技流程及客戶需求進行衡量(Dess and Beard, 1984; Duncan, 1972; Tan and Litschert, 1994; Wu, 2010),而資源的價值也會跟著不同的環境特色有所變動, 因 為通常資源相較於環境較有固著性,因此企業的資源的改變與適應性往往較環境 變動落後(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在判斷環境動態為何後,企業如何重 新佈局資源與改變,以適應新環境,是決定未來企業是否生存的關鍵。但並非每

益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觀點來分析,企業和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可能會會比 單打獨鬥有利,合作可以協助加入該合作關係的企業,透過降低不確定性、獲取 特殊能力及資源、解決問題(Hardy and Phillips 1998),加速適應環境的改變。

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合作可以建立更強而有力的組織,形成動態感應的 能力,而運用該能力則可以回應潛在的機會 (Butler and Carney, 1986),組織之間 的合作關係建立在市場或階層機制的控制上(Phillips, Lawrence, and Hardy, 2000),因此組織間若需要合作,須包含特性如下:

• 互利(mutual benefit) (Bryant, 1998) 或共同利益(joint gains)最大化(Gray, 1989):在合作的過程中,合作獲得的利益應該是參與的合作夥伴可以共同分享,

或者是對參與合作關係的夥伴互相有利益,若單純對一方有利,則無獲得利益的 一方將會退出該合作關係。

• 清晰的目的及共同目標 (Gray, 1989; Westley and Vredenburg, 1997; Hardy and Phillips, 1998; Austin, 2000; Huxham, 2003; Teng, 2003; Huxham and Vangen 2004;

Todeva and Knoke, 2005):通常組織之間願意合作,會有一個希望達成的目的,

若目的相同,合作較可能持續到目標實現之際;若無共同目標,則合作夥伴本來 就有各自利益,若目的又不同,則各個夥伴會採取對自己有益的行對,合作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