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名詞定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出不同的變體,語氣助詞隨著區域和各種方言及外來語的影響,也產生出各種變 化。

「華語」一詞可以指對外代表中華民族的標準語,是為了利於外籍學習者學 習時有所依循的語言(葉德明,2005);郭熙(2004)結合前人提出的定義,給華語 下了一個較完整的定義為:「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為標準的華人共同語」。由於華語 使用範圍廣泛,因此產生了各種變體。本文針對受閩語影響極深的台灣華語(吳佩 怡,2006)和受閩粵方言影響的馬來西亞華語作比較,旨在找出語氣詞產生轉變的 原因及語用功能,分析當中的異同,加以整理作為各地區華語文教學者的參考。

另外,本文將以問卷及語料庫資料整理,深入了解使用不同語氣詞的區域性 差異,並讓外籍學習者更進一步了解語氣詞的重要性,從而對不同區域的華語有所 認識。

第二節 名詞定義

一、國語與普通話

普通話、國語、華語及漢語,在過去一直是中文圈裡經常討論的問題。袁家 驊(2001:22)列出了中國境內主要的方言和人口百分比為:70%官話、吳語 8.5

%、湘語 5%、粵語 5%、閩語 4%、客語 4%和贛語 2.5%。

1913 年教育部「讀音統一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共有 44 位來自各省份 的代表討論「國音」的制定,歷經三個多月,共制定了六千五百餘字的讀音。但這 種揉合了全國各地讀音的「國音」,卻無法實際落實,因而造成了後來的「京、國 之爭」。1921 年,王璞和趙元任發音的兩種「國音留聲機片」在經教育部審定後 發行,成為傳習國語的標準。但根據這套標準中的四聲皆根據北京的音調,而入聲 則偏向南京,因此成了一種「國音京調」的現象。方師鐸在書中總結:「所謂『京 音化』者,並非指『國音字典』中那最小部分和京音不同的字的讀音;乃是國音中 一個懸案─四聲問題─現已純粹的準照北京的活人活語,而得了圓滿的解決……」

(方師鐸,19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黎錦熙也在《國語運動史》中提出「大眾語」的概念,他認為「大眾語」是 一種「有建設性而不具階級性標準方言」,這種方言不與其它方言衝突,其重點在 於使這種方言成為「 一國全民族大多數人同時彼此都能聽懂說得出的『普通 話』」。而這種普通話則是因循自然趨勢,採用北平語為標準。(黎錦熙,1990)

綜上所述,「國音」的制定以北平音為標準已是大勢所趨。而中共前總理 周恩來也在 1956 年 2 月發表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一文中提到:「漢語統 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 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1而早在大陸國務院發出指示前,中共 黨中央已在 1954 年提出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 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袁家驊,2001)

從統一到融合各地的口音為一種「共同語」,經歷了朝代更迭、人文及政治 因素的影響,直至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已明文規定:「國家推廣 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

本文採取近代的定義,文中將國語及普通話視為等同,並以「國語」概括稱 之。兩者皆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 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二、華語

郭熙(2004)在「論華語」文中提及,「華語」一詞出現得極早,可追溯至唐 代,如劉知幾《史通‧通釋‧言語第二十》:

而彥鸞修偽國諸史,收、弘撰《魏》《周》二書,必諱彼夷音,變成華 語……

1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

//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8/02/content_19132.htm

2 S-link 電子六法全書

http://www.6law.idv.tw/6law/law-gb/%E4%B8%AD%E8%8F%AF%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C%8B

%E6%86%B2%E6%B3%95.htm(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隋書》卷三十二:

又云魏氏遷洛,未達華語,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以夷言譯《孝經》之 旨,教於國人,謂之《國語孝經》。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西贏百里至咀邏私城,亦比國商胡雜居。有小城,三百,本華人,為突厥所 掠,群保此,尚華語。

然而到了民國以後,「華語」的用法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國語」和

「普通話」。直至 21 世紀 50 年代以後,「華語」一詞又重新活躍起來,許多學者 又開始對它重新定義,尤其常見於海外華人社群中。(郭熙,2004)

在 20 世紀 80 年代時,許多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來闡釋華語,大部分將其定 義為「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語」(陳重瑜,1986;田惠剛,1994;周有光,1995),

但這個定義過於廣泛籠統。而後有學者進一步將「華語」定義為:「以普通話及現 代漢語(或國語)為標準的華人共同語」(丁安儀、郭英劍、趙雲龍,2000;張從 興,2003;郭熙,2004)。其中,張從興強調華語語音可以中國大陸普通話或台灣 國語為標準,其書寫文字以簡體或繁體為標準。

為了進一步區別國語(普通話)和華語的差異,近代學者何萬順(2009)將華 語定義為世界各地,包括大陸、台灣、港澳與東南亞之華人所使用之「共通語 言」,筆者採用郭熙、張從興等人及何萬順的看法,將華語定義為:「各地各具特 色的在地華語的通稱,英文是 Mandarin。」(何萬順,2009:377)

三、台灣華語

台灣國語和台灣華語一直是學界中定義模糊的用詞,曹逢甫(2000)提到:

「隨著國語的推行開來,雙語人口日漸增加,台灣逐漸進入『雙言又雙語(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的社會』……因此就像『台式日語』一樣,在這幾十年間也在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灣產生了一種國語的全新變體,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台灣國語』。」他在文中主 要以語音部分加以討論這種國語的變體。

台灣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對「台灣國語」的定義是:「不太標準,帶有臺語 腔調或用詞的國語。」3 而過去學者多認為「台灣國語」和「台灣華語」是名異 實同,例如使用「台灣國語」這個名稱的有蔡美慧(1993 年)、曹銘宗(1993 年)、曹逢甫(2000 年)等;使用「台灣華語」這個名稱的則有鄭良偉(1997 年)、余伯泉等(1999 年)、張月琴和石磊(2000 年)等人。在英文翻譯中,

「Taiwan Mandarin」這個語彙可以在 Cheng(1985 年)以及 Kubler(1979 年)的著 作中找到。

何萬順(2009)在討論族群認同時將「台灣國語」及「台灣華語」作出區分,

他 認 為 「 台 灣 國 語 」 是 帶 有 濃 重 台 語 口 音 與 句 法 表 現 的 台 灣 華 語 , 英 譯 為 Taiwanese Mandarin 或 Mandarin with a heavy Taiwanese accent。這種語言應該屬於 中介語,而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語言。「台灣華語」則英譯為 Taiwan Mandarin,

其定義為:「台灣人所普遍使用之華語」,是多數台灣人實際使用的語言,而「國 語」僅為政府所制訂的抽象標準。(何萬順,2009:378)

本文所觀察的對象,為台灣人一般所使用的語言,而非帶有濃重台語語音的 語言。因此文中將使用「台灣華語」一詞,與「馬來西亞華語」作對比觀察。

四、馬來西亞華語

馬來西亞(下簡稱「大馬」)使用率最高的語言為馬來語,其次則為華語。華 語之所以成為大馬的第二大語言,可追溯至早期的移民史。自 19 世紀中葉至 20 世 紀初期,大量的中國南方移民移入馬來西亞,大馬可說是繼中國大陸和台灣之後最 多華人聚集的地區。南方各地移民湧入也帶來了各種方言,創造了馬來西亞獨具風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線上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BO%C6W%B0%EA%BBy&pieceLen=50&fld=1&cat=&img Font=1(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格的語言特色。4 除了表現在句法和語音,人們為了溝通方便,逐漸習慣在一段主 體語言中夾雜少許客體語言,形成一種多語並用的特殊口語,學者稱之為「語言馬 賽克現象」。(洪麗芬,2007)

由此可見,華語在流傳到世界各地時,因受到其它語言影響的因素而產生出 不同的「變體」,但仍以「普通話」為主體。因此,筆者根據前文中對「華語」和

「台灣華語」的定義,將「馬來西亞華語」定義為:「馬來西亞華人所普遍使用之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