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省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表 5-1 句末語氣詞情境對話模擬語料

啊/嗎 A:彼得,你今天下午沒上中文課嗎?

B:對啊,今天老師請假。

A:真的嗎?那我們一起去吃午餐好嗎?

B:好啊!

吧/嗎/了 A:你知道嗎? 張老師下個學期會離開學校。

B:不可能吧? 她告訴我下學期會開課啊。

A:真的嗎? 難道她改變心意了?

B:也許吧! 那要再問問她才能確認了。

哦/誒 A:明天是繳費截止日誒!

B:對啊,別忘了去繳費哦! 不然要被罰款誒!

A:真的嗎? 我不知道遲繳要罰款啊。

B:那是今年的新規定啊,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誒!

如上表所述,教材中應提供更完整的語境供學習者參考。教師也可讓學生分 組進行情境模擬練習,並從旁觀察和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語氣詞。另外筆者認 為,在教授新的語氣詞時,也要不斷帶入之前學過的語氣詞,方可加強學習者的印 象,並且更為自然的在現實生活中運用。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省思

句末語氣詞因其口語的特性,容易受到句子結構、對話者的關係、情緒、語 調等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語氣功能。也因此,語氣詞雖然重要,但是經常難以掌 握。

本文嘗試透過還原現場的情境構擬方式,來蒐集較接近真實的口語語料,為 了讓每種語氣的語氣詞都能反映在實驗中,因此各情境都經過設計。雖然如此,筆 者在研究中發現,即使在同樣的情境下仍然會因受試者的理解差異,而得出各種不 同的結果。本實驗雖然盡量取得接近真實的語料,但因受到時間和人數的限制,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採集的語料數量仍不足,也許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應真實,希望後續的研究能夠擴 大口語語料的數量,進一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

另外由於現今社會媒體及訊息流動快速,已經難以從受試者的母語去判斷其 語言受影響的程度。因此筆者認為區域性比較研究的範圍應該拉開距離,才更有機 會看到較顯著的差異性。本文礙於筆者無法找到完全沒接觸過台灣文化及語言的馬 來西亞受試者,因此挑選來台時間最長不超過兩年的受試者,將影響值降至最低。

期望未來如有機會可針對全部大馬本土華語教育的受試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此 或可得出更精準的實驗結果,也更可忠實反映台馬兩地語氣詞的共性與殊異性特 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參考書目

一、專書

太田辰夫,1958,《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紹愚、徐昌華譯(2003),北京:北京大 學

出版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小燕,2003,《廣州方言句末語氣助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淑湘,2002,《中國文法要略》,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李櫻,1999,《台灣話的語尾助詞:言談語用的分析》,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 司。

邵敬敏 2006,《漢語廣視角研究》,長春:東北師簵大學出版社。

周有光,1995,《語文閑談(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文化事業。

胡明揚,1987,《北京話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明揚,1991,《語言學論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胡明揚,2006,《詞類問題察續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1981,《現代漢語 (增訂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房玉清,2001,《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袁家驊等著,2001,《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高明凱,1986,《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伯江,1999,《漢語語法特點面面觀-「漢語疑問句的功能解釋」》,北京:北 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2,《助詞與相關格式》,合肥:安徵教育出版社。

曹銘宗,1993,《台灣國語》,台北:聯經圖書公司。

馮春田,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黄淑妙,2009,《日本語習得の達成度分析─「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コーパス」

(CTLJ)の構築と分析を中心に─》,台北:致良出版社。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 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 鶴出版有限公司。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語音理論(上篇)》,台北:師大書苑。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徵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200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安徽:安徽教育出 版社[電子圖書]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Cheng, Robert L. 1985. 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 Language 61, no. 2: 352-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Granger, S. (1998). The computer learner corpus: A versatile new source of data for SLA

Research. In S. Granger (Ed.), 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 (3-18). New York:

AddisonWesley Longman.

Kubler, Cornelius C. 1979.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Mandarin and Textbook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4, no. 3: 27-39.

Lien, Chin-fa. (連金發) 1988. Taiwanese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台灣話的句尾助詞)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 209-240.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二、期刊論文

丁恒順,1985,〈語氣詞的連用〉,《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3),34-40。

丁安儀、郭英劍、趙雲龍,2000,〈應該怎樣稱呼現代中國的官方語言?─從英漢 對比看「漢語」「普通話」「國語」與「華語」等概念的使用〉,《河南師範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3,96-102。

于思湘,2006,〈新興嘆詞的語用特徵〉,《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2(6),p72-76。

于亮、耿立波,2008,〈現代漢語中常用語氣詞的連用〉,《現代語文(語言研究 版)》,2008(12),50-51。

于秀娟、周坤,2009,〈句尾語氣詞連用的發生因素〉,《內蒙古民族大學學 報》,15:1,51-52。

于紅莉,2011,〈試論語氣詞的語法特徵及作用〉,《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 報》,27:6,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亓萊濱,2006,〈李克特量表的統計學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判〉,《山東科學》。

19:2,18-24

尹世超,1999,〈說語氣詞“哈”和“哈”字句〉,《方言》,1999(2),95-103。

方梅,1994,〈北京話句中語氣詞的功能研究〉,《中國語文》,1994(2),128- 138。

王魁京,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句子的語調、語氣理解問題〉,《北 京師範大學學報》,1996(6),79-89。

王志清,2006,〈試論語氣詞連用〉,《社科縱橫》,21:4,108-109。

王彬安,2009,〈方言語氣詞“嘎”的消極語境聯繫功能〉,《文教資料》,

2009(32),35-37。

王鋒,2010,〈論語言在族群認同中的地位和表現形式〉,《雲南師範大學學 報》,42:4,72-78。

田惠剛,1994,〈海外華語與現代漢語的異同〉,《湖北大學學報》,1994(4),

73-79。

李櫻,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漢語研究》,第十八卷特刊,323-

356。

任曉彤、胡宇慧,2009,〈也說語氣詞“呢”的形成和發展〉,《內蒙古工業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18:2,31-33。

向學春,2011,〈民俗學視閾下的語俗別同與族群差異〉,《浙江學刊》,

2011(5),158-161。

朱雯靜、王建勤,2012,〈跨文化族群的認同比較研究與漢語傳播策略〉,《雲南 師範大學學報》,10:3,65-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江承鳯,2011,〈新疆多元語言文化互動下的民族認同研究〉,《甘肅社會科 學》,2011(6),239-243。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0.2,375-419。

余伯泉、江永進、許極燉、楊青矗、林央敏、黃元興、董峰政,1999,〈跨越福佬 台語(乙式)與台灣華語的拼音障礙〉。《大葉學報》, 8:11-22。

李興亞,1986,〈語氣詞“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河南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1986(2),112-115。

李楨,2011,〈語氣詞“吧”的語用分析〉,《語文學刊》,2011(1),102-104。

杜建鑫、張衛國,2011,〈語氣詞“嘛”的用法及語用功能研究〉,《湖北社會科 學》,2011(5),147-149。

何安平,2012,〈語料庫語言學〉,《中國外語》,9-5(2012),19。

周良德,2005,〈談談《現代漢語》教材關於語氣詞「啊」的音變〉,《黔南民族 師範學院學報》,2005(1),34-35。

周洋,2010,〈論語氣詞“哦”的語用功能〉,《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0(11),16-19。

孟曉慧,2011,〈語氣詞“吧”和“呢”用於假設句的比較研究〉,《泰山學院學 報“,33:2,66-69。

林華東,2007,〈閩南方言語氣詞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2007(9),47-54。

林天送、范瑩,2011,〈閩南話的語氣助詞“呢”〉,《漢語學報》,2011(1),

51-55+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金立鑫,1996,〈關於疑問句中的“呢”〉,《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4),43- 49。

洪麗芬,2007,〈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馬賽克現象─語言融合的表現〉,《東南亞 研究》,2007(4),71-76。

孫蘋,2007,〈現代漢語語氣詞研究綜述〉,《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語綜合 版)》,27:5,74-75。

徐晶凝,1998,〈語氣助詞的語氣義及其教學探討〉,《世界漢語教學》,

1998(2),37-34

高麗娣,2007,〈從功能語言學角度探析「嗯」的聲調模式與其表義功能之關 聯〉,《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10), p158-159

崔山佳,1997,〈語氣詞「啊」出現在《紅樓夢》前〉,《中國語文》,

1997(04),p320

張月琴、石磊,2000,〈台灣華語聲調範疇感知〉,《清華學報》, 30:51-65。

張從興,2003,〈華人、華語的定義問題〉,《語文建設通訊(香港) 》,

2003(74),19-25。

郭熙,2004,〈論“華語”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2),56-75。

陳重瑜,1986,〈「華語」─華人的共同語〉,《語文建設通訊(香港)》。

1986(21),7-9。

陳克健,1994,〈素材語言學與文本處理〉,ICCL-3 會議論文,香港。

陳曉雲,2011,〈現代漢語方言句首使用語氣詞情況比較分析〉,《長春大學學 報》,21(2),33-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陳同、梁偉力、李雷華,2011,〈族群和族群認同淺析─兼論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 現狀〉,《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12),112-114。

賀陽,1992,〈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2(5)。

馮玉、俞佳琪,2009,〈語氣詞研究相關問題綜述〉,《陝西教育(高教)》,

2009(11),63。

曹廣順,1987,〈語氣詞「了」源流淺說〉,《語文研究》,1987(2),10-15。

黃國營,1994,〈句末語氣詞的層次地位〉,《語言研究》。1994(1),1-9。

黃居仁,1997,〈科技整合與整合科技---談計算語言學與語料庫語言學之角色與發 展〉。《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13.23 (1997),257-262。

黃居仁,2007,〈語料庫為本的詞彙知識系統探究與解釋〉,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 究所講論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黃瓊,2006,〈「欸」考〉,《語文學刊》,2006(16),p140-141。

張桂權,2002 ,〈語氣詞「啊」的音變及其用字規範問題〉,《桂林師簵高等博 科學校學報》,16(1),34-37。

鄭燕芳,2007,〈「嗯」的話語功能分析〉,《南方論刊》,2007(10),p56-57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金勤,2010,〈語氣詞「哈」源流考察〉,《長江學術》,2010(4),163-168。

盧慧娟、呂羅雪,2009,〈以學習者平行語料庫為本之西班牙語連接詞研究〉,

《中文計算機語言學期刊》,14.4 (2009),403–422。

儲誠志,1994,〈語氣詞語氣意義的分析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4(4),39-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蘇小妹,2008,〈說說句末語氣詞「哈」和「哈」附加問句〉,《現代語文》,

2008(4),21-23。

聶鴻雁,2009,〈現代漢語語氣詞研究述評〉,《語文學刊》,2009(7),67-70 Chung, S. F. (2009). A Corpus-driven Approach to Source Domain Determina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Gonzalez, E. C. (2002).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f Brazilian learners of Spanish and Spanish learners of Portuguese. Hermeneus, 4, 237-239.

Lu, H. C., & Cheng, A. C. (2010). Corpus-based study on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Spanish past tense and aspect. Paper presented at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Linguistics. JiaYi, Taiwan.

Andersen, R. (1991). Developmental sequences: the emergence of aspect mark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 Huebner & C.A. Ferguson (Eds.), Crosscurren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Theories (pp. 305-32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Neff, J., Ballesteros, F., Dafouz, E., Diez, M., Martínez, F., Rica, J. P. & Prieto, R.

(2004). Formulating writer stanc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FL learner corpora. In U.

Connor & T. U. Upton (Eds.), Applied Corpus Linguistic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p. 73-89).Amsterdam: Rodopi.

Harvey Sacks, Emanuel A.Schegloff, Gail Jefferson(1974)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tion. Language,Vol.50,No.4 Part1(pp.696-735) Linguistic Socity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