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語氣詞之比較研究 ─以台灣和馬來西亞華語為比較對象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語語氣詞之比較研究 ─以台灣和馬來西亞華語為比較對象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宋韻珊 博士. 治. 政 華語語氣詞之比較研究 大. 立. ‧ 國. 學. ─以台灣和馬來西亞華語為比較對象.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Mandarin. n. al. er. io. sit. y. Nat. Comparison with Taiwanese Mandarin and Malaysian.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鍾若芳 中華民國 104 年 11 月. 1. v.

(2) 謝辭 經過三年的學習和一年在國外的沉浸,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期間曾經自我懷 疑,自我推翻,但終於在老師和朋友的支持下,兢兢業業地完成了這篇研究。 衷心感謝指導教授宋韻珊老師,給予我空間和自由去完成感興趣的題目,並 給予適時和恰當地指導。感謝口試委員竺家寧老師、張淑萍老師及計畫口委江碧珠 老師給予的寶貴意見,更感謝老師們願意給予我一年的時間出國實習,讓學生得以 在理論和實踐中取得平衡,並累積了寶貴的教學經驗和人生歷練。 另外,感謝一路互相扶持的同學和朋友,沒有你們,我可能無法堅持到現. 政 治 大. 在。最後感謝無限支持我的家人,讓我得以在人生應當步入穏定期的時候,仍然可. 立. 以赴台學習,改變人生的方向。這一路走來都是無限的感激,期許這四年來累積的. ‧. ‧ 國. 學. 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化為將來教學的能量,為華語文教學界盡一份心力。.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 中文摘要 語氣詞在華語母語者的對話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語言因為時間和空 間的遷移,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因此本文針對兩個華語使用區域─台灣和馬來西 亞的華語語氣詞使用異同。 本文採用情境構擬的方式對 30 位受試者採集貼近真實的語料。情境構擬實 驗以齊滬揚(2002)提出的六大語氣分類為本,加上感嘆、或然及提醒類的情境,設 計出九種類型語氣的題目進行實驗。本文更依據情境構擬語料結果中找出台灣地區 常用的六種語氣詞,與中央平衡語料庫的語料進行對比,進一步確認語氣詞功能是 否一致。. 立. 政 治 大. 台馬兩地常用的語氣詞,其中相同的語氣詞有:「啊、吧、嗎、了、誒」,. ‧ 國. 學. 台灣獨有的「哦」及馬來西亞常用的「咧」。其中,「了」雖然兩地皆用,但發音 不同,台灣發為「lɤ2」,而馬來西亞發為「liau3」。本文找出的常用語氣詞和過. ‧. 去學者統整的有相同和相異之處,判斷原因有三個:一、資料來源不同;二、語言. n. al. er. io. sit. y. Nat. 變化(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三、區域性差異。. Ch. engchi. II. i n U. v.

(4) Abstract Modal particl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Mandarin Chinese. By just adding one modal particle to a sentence, speakers are able to express their various feelings, moods or attitude. Language always changes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time and spa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areas of Mandarin usage, Taiwan and Malaysia,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in use of modal particles between them. In this study, we attained authentic materials by situational conversations with 30 subjects. The situational conversation based on Qi (2002) mentions 6 kinds of traditional modals plus 3 types (sigh, contingent and reminder) which are used to design a modal. 政 治 大 Sinica Corpus to verify the functions of the modal particles. 立. particle experiment. This study not only focuses on authentic materials, but also uses. ‧ 國. 學. The common modal particles used in Taiwan and Malaysia are “a, ba, lɤ, e”. One that is only used in Taiwan is “O”, and in Malaysia is “le”. Although these two countries. ‧. actually use “le”, the pronunciation is different..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目錄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 1 第二節 名詞定義 ........................................................................................................ 2. 政 治 大 三、台灣華語 ......................................................................................................... 4 立. 二、華語................................................................................................................. 3. ‧ 國. 學. 四、馬來西亞華語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6. ‧. 第四節、研究方法和步驟.......................................................................................... 7. sit. y. Nat. (一)研究方式 ....................................................................................................... 8. io. er. (二)研究對象 ....................................................................................................... 9. al. iv n C hengchi U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n. (三)研究步驟 ..................................................................................................... 12. 第一節 語氣詞的定義 .............................................................................................. 15 一、語氣詞與語氣助詞........................................................................................ 15 二、語氣與語氣詞 ............................................................................................... 17 三、語氣詞的性質 ............................................................................................... 19 第二節 語氣詞的句法分布及語用功能 ................................................................... 21 第三節 受閩南語影響的語氣詞 ............................................................................... 22 第四節 馬來西亞華語的語氣詞 ............................................................................... 23 IV.

(6) 第五節 語料庫研究 .................................................................................................. 25 第三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 29 第一節 自我評分&情境對話結果分析 .................................................................... 29 一、自我評分 ....................................................................................................... 29 第二節 情境對話結果分析....................................................................................... 31 一、句末語氣詞 ................................................................................................... 31 二、嘆詞............................................................................................................... 50. 政 治 大 第三節 從語料庫看句末語氣詞 ............................................................................... 62 立. 三、新興語用現象─真的假的 ............................................................................ 61. ‧ 國. 學. 第四節 小結.............................................................................................................. 71 第四章 台馬語氣詞來源及成因 ................................................................................... 73. ‧. 第一節、句末語氣詞來源及成因 ............................................................................ 73. y. sit. er. 特殊語氣詞之語用對比 ............................................................................ 94. io. 第三節. Nat. 第二節 嘆詞來源及成因 .......................................................................................... 90. al. iv n C hengchi U 第五章 結論................................................................................................................ 101 小結 ........................................................................................................... 99. n. 第四節.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101 第二節 教學建議 .................................................................................................... 102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省思 ........................................................................................ 104 參考書目 .................................................................................................................... 106 附錄一:問卷............................................................................................................. 116 附錄二 :馬來西亞受試者口語語料 ......................................................................... 120 附錄三 :台灣受試者口語語料 ................................................................................. 131 V.

(7) 附錄四:語料庫語料 ................................................................................................. 144. 表目錄 表 1-1 齊滬揚(2002)現代語語氣系統分類 .............................................................. 7 表 1.2 問卷題目設計一覽表.......................................................................................... 9 表 1-3 研究個案(M-0)之背景資料 ......................................................................... 10 表 1-4 研究個案馬來西亞籍受試者(M-序號)之背景資料 .................................... 11 表 1-5 研究個案台灣籍受試者(T-序號)之背景資料 ............................................. 11. 政 治 大 表【2-1】馬來西亞華語語氣詞 .................................................................................. 24 立 表 3-1 台馬陳述肯定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32 表 1-5 聲調與國際音標調值對照表 ............................................................................. 14. ‧ 國. 學. 表 3-2 台馬陳述否定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33 表 3-3 台馬使用「看過+語氣詞」句型中的語氣詞使用 ......................................... 35. ‧. 表 3-4 台馬詢問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36. sit. y. Nat. 表 3-5 台馬反詰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38. io. er. 表 3-6 台馬請求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40 表 3-7 台馬命令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42. n. al. Ch. i n U. v. 表 3-8 台馬感嘆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43. engchi. 表 3-9 台馬或然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44 表 3-10 台馬提醒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 46 表 3-11 台馬兩地語氣詞使用分類............................................................................... 48 表 3-12 台馬兩地嘆詞使用 ......................................................................................... 52 表 3-13 台馬嘆詞發音分類表 ..................................................................................... 53 表 4-1 語氣詞「啊」的來源及流變............................................................................ 79 表 4-2 語氣詞「吧」的來源及流變............................................................................ 83 表 5-1 句末語氣詞情境對話模擬語料 ....................................................................... 104. VI.

(8) 圖目錄 圖 1-2 研究 步驟流程 .................................................................................................. 12 圖 3-1 兩地受試者自評華語是否受影響 ..................................................................... 29 圖 3-2 自評華語受影響程度 ........................................................................................ 30 圖 3-3 台馬兩地使用嘆詞數量 .................................................................................... 51 圖 3-4 台馬兩地「真的假的」使用頻率 ..................................................................... 61 圖 3-5 語氣詞「啊、吧、誒、嗎、了、哦」的分布位置 .......................................... 63 圖 3-6 語氣詞「啊」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63. 政 治 大 圖 3-8 語氣詞「誒(欸)」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66 立 圖 3-9 語氣詞「嗎」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67 圖 3-7 語氣詞「吧」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64. ‧ 國. 學. 圖 3-10 語氣詞「了」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69 圖 3-11 語氣詞「哦」在語料庫中的功能分布 .......................................................... 70. ‧. 圖 4-1 六個典型語氣詞的功能分布............................................................................ 7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學習者必須掌握華語語法,其中包括各種詞類如名 詞、動詞、形容詞等,而其中有一項看似不重要,但其實在理解語境時非常重要的 詞類─語氣詞。由於語氣詞的功能意義會隨著地域性而產生變化,因此本文針對台 灣華語及馬來西亞華語為研究對象,比較兩地華語語氣詞的差異。.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漢語語氣詞的研究,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1898 年出版的《馬氏文通》內. 政 治 大 熙的《新著國語語法》中,則從句子層面討論語氣詞的功用。直至 20 世紀 40 年 立. 所談及的「傳信虛字」、「傳疑虛字」,事實上這即是語氣詞的概念。而後在黎錦. ‧ 國. 2002). 學. 代,人們開始重視語氣詞的句法研究,並出現了與過往不同的論述。(齊滬揚,. ‧. 語氣詞經常被定義為漢語特有的一類詞,可以單獨使用,或與語調及其他詞 類連用,用以表示不同的語氣及情緒(劉月華,1996) 。王魁京(1996) 在提及句. y. Nat. sit. 子在語調和語氣上如何產生誤解時也指出,使用句末語氣詞, 可以制約、限定句. n. al. er. io. 子的語調、語氣和語義的表達。如: 你吃飽了嗎? 你吃飽了咩?. Ch. engchi. i n U. v. 上述兩個句子中的語氣詞「嗎」和「咩」雖然都是表示問句,但前者屬於標 準國語中的語氣詞,表示詢問對方是否已吃飽。而後者則屬於東南亞一帶華語中常 用的語氣詞,表示懷疑對方仍未吃飽,有反詰的意思。從這個簡單的例子中,我們 不難發現即使是一個簡單的語氣詞,也足以改變一個句子的語意。 由此可見,語氣詞在日常生活對話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語氣詞的掌 握也成為溝通時不可或缺的能力。語言作為一個溝通工具,在傳播過程中經常產生. 1.

(10) 出不同的變體,語氣助詞隨著區域和各種方言及外來語的影響,也產生出各種變 化。 「華語」一詞可以指對外代表中華民族的標準語,是為了利於外籍學習者學 習時有所依循的語言(葉德明,2005);郭熙(2004)結合前人提出的定義,給華語 下了一個較完整的定義為:「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為標準的華人共同語」。由於華語 使用範圍廣泛,因此產生了各種變體。本文針對受閩語影響極深的台灣華語(吳佩 怡,2006)和受閩粵方言影響的馬來西亞華語作比較,旨在找出語氣詞產生轉變的 原因及語用功能,分析當中的異同,加以整理作為各地區華語文教學者的參考。. 政 治 大 差異,並讓外籍學習者更進一步了解語氣詞的重要性,從而對不同區域的華語有所 立. 另外,本文將以問卷及語料庫資料整理,深入了解使用不同語氣詞的區域性. ‧ 國. 學. 認識。. 第二節 名詞定義. ‧. 一、國語與普通話. y. Nat. sit. 普通話、國語、華語及漢語,在過去一直是中文圈裡經常討論的問題。袁家. n. al. er. io. 驊(2001:22)列出了中國境內主要的方言和人口百分比為:70%官話、吳語 8.5. i n U. v. %、湘語 5%、粵語 5%、閩語 4%、客語 4%和贛語 2.5%。. Ch. engchi. 1913 年教育部「讀音統一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共有 44 位來自各省份 的代表討論「國音」的制定,歷經三個多月,共制定了六千五百餘字的讀音。但這 種揉合了全國各地讀音的「國音」,卻無法實際落實,因而造成了後來的「京、國 之爭」。1921 年,王璞和趙元任發音的兩種「國音留聲機片」在經教育部審定後 發行,成為傳習國語的標準。但根據這套標準中的四聲皆根據北京的音調,而入聲 則偏向南京,因此成了一種「國音京調」的現象。方師鐸在書中總結:「所謂『京 音化』者,並非指『國音字典』中那最小部分和京音不同的字的讀音;乃是國音中 一個懸案─四聲問題─現已純粹的準照北京的活人活語,而得了圓滿的解決……」 (方師鐸,1965)。 2.

(11) 黎錦熙也在《國語運動史》中提出「大眾語」的概念,他認為「大眾語」是 一種「有建設性而不具階級性標準方言」,這種方言不與其它方言衝突,其重點在 於使這種方言成為「 一國全民族大多數人同時彼此都能聽懂說得出的『普通 話』」。而這種普通話則是因循自然趨勢,採用北平語為標準。(黎錦熙,1990) 綜上所述,「國音」的制定以北平音為標準已是大勢所趨。而中共前總理 周恩來也在 1956 年 2 月發表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一文中提到:「漢語統 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 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1而早在大陸國務院發出指示前,中共. 政 治 大 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袁家驊,2001) 立. 黨中央已在 1954 年提出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 ‧ 國. 學. 從統一到融合各地的口音為一種「共同語」,經歷了朝代更迭、人文及政治 因素的影響,直至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已明文規定:「國家推廣. ‧. 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 sit. y. Nat. 本文採取近代的定義,文中將國語及普通話視為等同,並以「國語」概括稱. io. er. 之。兩者皆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 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n. al. 二、華語. Ch. engchi. i n U. v. 郭熙(2004)在「論華語」文中提及,「華語」一詞出現得極早,可追溯至唐 代,如劉知幾《史通‧通釋‧言語第二十》: 而彥鸞修偽國諸史,收、弘撰《魏》《周》二書,必諱彼夷音,變成華 語……. 1.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 //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8/02/content_19132.htm 2 S-link 電子六法全書 http://www.6law.idv.tw/6law/lawgb/%E4%B8%AD%E8%8F%AF%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C%8B %E6%86%B2%E6%B3%95.htm(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3.

(12) 《隋書》卷三十二: 又云魏氏遷洛,未達華語,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以夷言譯《孝經》之 旨,教於國人,謂之《國語孝經》。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西贏百里至咀邏私城,亦比國商胡雜居。有小城,三百,本華人,為突厥所 掠,群保此,尚華語。 然而到了民國以後,「華語」的用法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國語」和. 政 治 大 又開始對它重新定義,尤其常見於海外華人社群中。(郭熙,2004) 立. 「普通話」。直至 21 世紀 50 年代以後,「華語」一詞又重新活躍起來,許多學者. ‧ 國. 學. 在 20 世紀 80 年代時,許多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來闡釋華語,大部分將其定 義為「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語」(陳重瑜,1986;田惠剛,1994;周有光,1995),. ‧. 但這個定義過於廣泛籠統。而後有學者進一步將「華語」定義為:「以普通話及現 代漢語(或國語)為標準的華人共同語」(丁安儀、郭英劍、趙雲龍,2000;張從. y. Nat. n. al. Ch. er. io. 國語為標準,其書寫文字以簡體或繁體為標準。. sit. 興,2003;郭熙,2004)。其中,張從興強調華語語音可以中國大陸普通話或台灣. i n U. v. 為了進一步區別國語(普通話)和華語的差異,近代學者何萬順(2009)將華. engchi. 語定義為世界各地,包括大陸、台灣、港澳與東南亞之華人所使用之「共通語 言」,筆者採用郭熙、張從興等人及何萬順的看法,將華語定義為:「各地各具特 色的在地華語的通稱,英文是 Mandarin。」(何萬順,2009:377). 三、台灣華語 台灣國語和台灣華語一直是學界中定義模糊的用詞,曹逢甫(2000)提到: 「隨著國語的推行開來,雙語人口日漸增加,台灣逐漸進入『雙言又雙語(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的社會』……因此就像『台式日語』一樣,在這幾十年間也在台. 4.

(13) 灣產生了一種國語的全新變體,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台灣國語』。」他在文中主 要以語音部分加以討論這種國語的變體。 台灣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對「台灣國語」的定義是:「不太標準,帶有臺語 腔調或用詞的國語。」 3. 而過去學者多認為「台灣國語」和「台灣華語」是名異. 實同,例如使用「台灣國語」這個名稱的有蔡美慧(1993 年)、曹銘宗(1993 年)、曹逢甫(2000 年)等;使用「台灣華語」這個名稱的則有鄭良偉(1997 年)、余伯泉等(1999 年)、張月琴和石磊(2000 年)等人。在英文翻譯中, 「Taiwan Mandarin」這個語彙可以在 Cheng(1985 年)以及 Kubler(1979 年)的著. 政 治 大 何萬順(2009)在討論族群認同時將「台灣國語」及「台灣華語」作出區分, 立. 作中找到。. ‧ 國. 學. 他認為「台灣國語」是帶有濃重台語口音與句法表現的台灣華語,英譯為 Taiwanese Mandarin 或 Mandarin with a heavy Taiwanese accent。這種語言應該屬於. ‧. 中介語,而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語言。「台灣華語」則英譯為 Taiwan Mandarin, 其定義為:「台灣人所普遍使用之華語」,是多數台灣人實際使用的語言,而「國. Nat. io. sit. y. 語」僅為政府所制訂的抽象標準。(何萬順,2009:378). n. al. er. 本文所觀察的對象,為台灣人一般所使用的語言,而非帶有濃重台語語音的. i n U. v. 語言。因此文中將使用「台灣華語」一詞,與「馬來西亞華語」作對比觀察。. 四、馬來西亞華語. Ch. engchi. 馬來西亞(下簡稱「大馬」)使用率最高的語言為馬來語,其次則為華語。華 語之所以成為大馬的第二大語言,可追溯至早期的移民史。自 19 世紀中葉至 20 世 紀初期,大量的中國南方移民移入馬來西亞,大馬可說是繼中國大陸和台灣之後最 多華人聚集的地區。南方各地移民湧入也帶來了各種方言,創造了馬來西亞獨具風.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線上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BO%C6W%B0%EA%BBy&pieceLen=50&fld=1&cat=&img Font=1(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5.

(14) 格的語言特色。4 除了表現在句法和語音,人們為了溝通方便,逐漸習慣在一段主 體語言中夾雜少許客體語言,形成一種多語並用的特殊口語,學者稱之為「語言馬 賽克現象」。(洪麗芬,2007) 由此可見,華語在流傳到世界各地時,因受到其它語言影響的因素而產生出 不同的「變體」,但仍以「普通話」為主體。因此,筆者根據前文中對「華語」和 「台灣華語」的定義,將「馬來西亞華語」定義為:「馬來西亞華人所普遍使用之 華語。」。.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政 治 大. 近年來由於對外漢語教學興起,亦有學者針對語氣詞的功能和合適度深入研. 立. 究。如陳丕榮(2010)以呂叔湘提出的六個語氣助詞「了、的、麼、呢、吧、啊」為. ‧ 國. 學. 本,再配合語料庫中的語氣詞,挑出六個語氣詞,並構擬情境對話,讓外籍學習者 評分其合適度。. ‧. 有別於前人所做的研究,本文旨在蒐集並分析台、馬兩地華語中的語氣詞變. io. er. 台、馬兩地華人使用語氣詞的習慣和現象。. sit. y. Nat. 體,因此會以語氣詞的功能性入手,構擬出情境問卷,從受試者的回答中找出現今. al. n. iv n C 定、疑問及其它較細的分類,但仍僅止於「語氣層面」,未深入到相對應的語氣 hengchi U. 王力、呂叔湘及高名凱都曾對語氣系統作出了分類,他們都提出了肯定、否. 詞。而賀陽(1992)則進一步描述了功能語氣、評判語氣及情感語氣,再細分為 17 個細項,並舉出對應的例子。本文 著重於功能語氣的研究,因此採用齊滬揚 (2002)集結了前人研究成果後所提出的分類。. 4. The Encyclopedia of Malaysia(online version) : http//www.encyclopedia.com.my/volume9/dist_chinese.html(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6.

(15) 依據齊滬揚對功能語氣的定義,筆者整理如下: 表 1-1 齊滬揚(2002)現代語語氣系統分類 語氣類別. 例句. 肯定語氣 陳述語氣 否定語氣. 立. 有」. 你去北京嗎?/你準備 去哪兒呢?. 語氣詞「嗎」、「呢」. ‧. 道就這樣算了嗎?我何 與語氣副詞「難道」、 嘗不想去呢?. Nat. 請求語氣. io. al. n. 祈使語氣. 政 治 大. 這不是你的書嗎?/難 語氣詞「嗎」、「呢」. 反詰語氣. 氣. 與否定詞「不」、「沒. 會來開會的。. 命令語氣 感嘆語氣. 「何嘗」等. 您先吃飯吧!/讓我去 吧!. y. 疑問語氣. 語氣詞「了」、「的」. 他不去看電影。/他不. sit. 語. 語氣詞「了」、「的」. 來開會的。. 學. 能. 他去看電影了。/他會. er. 功. ‧ 國. 詢問語氣. 形式標誌. 別說話吧!把窗戶關了. i n C吧! hengchi U 太好了!/真美啊!. v. 語氣詞「吧」. 語氣詞「了」、「啊」. (資料來源:齊滬揚,2002,P21) 本文中的實驗將按照齊滬揚的語氣詞分類設計出九類題目,以期蒐集到台馬 兩地不同功能的自然語氣詞。. 第四節、研究方法和步驟 本節內容共分為三點:一是本文的研究動機及目的。第二是研究對象、第三 則是說明研究步驟及句末語氣助詞情境對話的構擬機制,包括訪談的問題設計。. 7.

(16) (一)研究方式 本文透過蒐集台灣華人及馬來西亞華人的情境構擬語料及訪談內容,以部分 量化配合質化方式進行交叉分析。 1.研究架構 本文之研究架構圖示如下:【圖 1.1】論文架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研究方法.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二:一為情境構擬對話;一為語料庫資料整理分析。 本研究中的問卷內容設計,部分仿陳丕榮(2010)研究中所設計的情境對話構擬方 式,以句末語氣詞的功能性為測試內容,設計七種不同語氣的語境,觀察受試者在 語境中對話所使用的語氣詞。 情境構擬的題目參考齊滬揚(2002)提出的功能語氣為藍本,共分為肯定、否 定、詢問、反詰、請求、命令及感嘆七種,另外再加入「意志─或然語氣」及「提 醒」兩種語氣。Elite & Liora(1993)在研究「抱怨」語體時,以 power(輩份或上下關 係)及 distance(交談雙方的親疏遠近)為其控制變項,證實在對話中兩人的關係會 8.

(17) 影響語言表達的策略。因此本文中亦加入了 power 變項控制的考量,設計出 26 個 題目,表 1.1 為問卷題目設計一覽表。 表 1.2 問卷題目設計一覽表 語用功能. 題數. 上下關系. 1.肯定.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2.否定.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3.詢問.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4.反詰.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5.請求.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6.命令. 3. 7.感嘆. 立2. 治 政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大 平輩、無上下層級關系各一題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9.提醒. 3. 上對下、平輩、下對上各一題. ‧. ‧ 國. 3. 學. 8.意志-或然語氣. y. Nat. 為增加語境的真實度以取得更具信度的語料,筆者在情境中帶入對話,並分. n. al. er. io. 實的語言作答。. sit. 別在測試中利用台、馬兩種華語進行測試,讓受試者更易進入情境,使用更趨近真. Ch. i n U. v. 第二部分為語料庫資料整理分析,除了口語語料外,本文也將透過語料庫的. engchi. 文本資料加以整理,對語氣詞作更進一步的交叉分析。. (二)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針對台灣及馬來西亞兩地的華語使用者為個案,進行情境對話構擬 測試及個案訪談。兩組受試者皆為華語使用者,其中包括以華語為母語、以其他方 言為母語,但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華語者。 台、馬兩組各有十位受試者,其中馬來西亞華語組將挑選在台求學的馬來西 亞華人為受試者。挑選在台求學的大馬學生為受試者,主要考量到受試者具備馬來 西亞華語的語言特色,並且瞭解台灣華語的特性,因此筆者決定選擇具此背景的學 9.

(18) 生作為調查對象。另外因考慮到語言極具感染力的問題,為避免受試者在台灣長期 生活而受當地語言影響甚鉅,因此將篩選來台一至二年內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對象 (二年者包括在僑大就讀一年,之後進入大學者)。 本研究的男女分配如下:馬籍女-9 位、馬籍男-6 位;台籍女-7 位,台 籍男-8 位。雖然無法達到兩個國籍的平均分配,但以總數來看,則為女生 16 位,男生 15 位,接近平均分配的標準。 研究中每位受試者以代號「國別-序號」代稱,如台灣本地母語受試者,代 號以 T-No.(Taiwanese-序號)表示,馬來西亞受試者則為 M-No.(Malaysian-序號)。. 學. ‧ 國. 治 政 範例「表 1-2」為本研究個案──情境對話構擬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其代號 大 立 為 M-0。「M」代表馬來西亞籍(Malaysian),「-0」為序號。 表 1-3 研究個案(M-0)之背景資料 性別. 來台時間. 母語. 第二語言. M-0. 女. 9 個月. 國語. 粵語、英語. Nat. sit. y. ‧. 受試者. er. io. 第一組受試者為馬來西亞籍學生,平均年齡 20 歲,來台時間平均 9.8 個. al. n. iv n C 學一年,一年中與台灣本地人接觸時間不多,因此受影響程度亦不高。 hengchi U. 月,不足一年。其中有兩位來台 15 個月的受試者,曾在隸屬師大的僑生先修部就. 表 1-3 列出 15 位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來台時間,母語及第二語 語。母語部分若受試者自我評估認為兩種語言流利度相當,則並列為雙母語;第二 語言方面亦由受試者自我評估,按照流利度由高往低排列。. 10.

(19) 表 1-4 研究個案馬來西亞籍受試者(M-序號)之背景資料 受試者. 性別. 來台時間. 母語. 第二語言. M-1. 女. 9 個月. 國語. 粵語、英語. M-2. 女. 9 個月. 國語. 粵語、英語、馬來語. M-3. 女. 9 個月. 國語. 粵語、英語. M-4. 女. 9 個月. 國語. 粵語、英語. M-5. 女. 9 個月. 國語. 英語. M-6. 女. 9 個月. 國語、閩南語. 馬來語. M-7. 女. 15 個月. 國語、客家語. 英語. M-8. 女. 9 個月. M-9. 女. 9 個月. M-10. 男. 9 個月. 國語、閩南語. 粵語、英語、馬來語. M-11. 男. 15 個月. 國語. 客語、粵語、英語、馬來語. M-12. 男. 9 個月. 國語. 閩南、英語、馬來語. M-13. 男. 9 個月. 國語、粵語. 粵語. M-14. 男. 9 個月. 國語. 英語. M-15. 男. 國語、閩南語. 英語、日語、馬來語. n. y. sit. er. io. al. ‧. Nat. 9 個月. 學. ‧ 國. 立. 治 馬來語 政國語 大英語、馬來語 國語. i n U. v. 第二組受試者為台灣籍學生,平均年齡 19.73 歲,分別來自台北各地。表 1-. Ch. engchi. 4 中亦包含受試者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居住地區、母語及第二語言。母語及第二 語言的判斷標準同上。 表 1-5 研究個案台灣籍受試者(T-序號)之背景資料 受試者. 性別. 居住地. 母語. 第二語言. T-1. 女. 金門. 國語. 台語、英語. T-2. 女. 台南. 國語、閩南語. 英語、日語. T-3. 女. 台北. 國語. 粵語. T-4. 女. 台中. 國語、閩南語. 英語. T-5. 女. 新竹. 國語. 客家語、英語. 11.

(20) T-6. 女. 台北. 國語. 閩南語、英語. T-7. 女. 宜蘭. 閩南語. 國語. T-8. 男. 台東. 國語、閩南語. 英語. T-9. 男. 台中. 國語、客家語. 英語. T-10. 男. 台北. 國語. 閩南語、英語. T-11. 男. 台北. 閩南語. 國語、英語. T-12. 男. 高雄. 國語. 閩南語、英語. T-13. 男. 高雄. 國語、閩南語. 英語. T-14. 男. 台北. 國語. 閩南語、英語. T-15. 男. 台中. 立. 政國語 治 大閩南語、英語. ‧ 國. 學. (三)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主要步驟,其簡要流程如下圖所示:. ‧. 圖 1-2 研究 步驟流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1) 1.自我評分 本研究將對台、馬兩組實驗對象進行句末語氣詞測試,測試內容分為三大部 分。第一部分將調查受試者本身的母語及第二語言,並讓其判斷母語或第二語言是 否對本身的華語口語表達有影響及影響程度。本問卷以李克特(Likert) 的五等量 表5為評分標準,筆者將透過前測的結果和情境構擬及訪談結果做交叉比對分析, 釐清當中是否有關聯。 2.情境對話構擬 情境對話構擬主要以齊滬揚(2002)提出的七種語氣功能助詞為依據,設計. 治 政 大 例句中,找出在這七種語氣外的「意志─或然語氣」及「提醒」兩種語氣,藉此觀 立 察台馬兩地受試者在這些語氣表現上是否有差異。 出七種語境的測試題目。另外,筆者將參考吳佩怡(2006)及陳淑婷(2012)所列舉的. ‧ 國. 學. 筆者在研究初期將設計初試問卷,並分別讓一位台灣籍受試者(T-0)及一位. ‧. 馬來西亞籍受試者(M-0)接受初試,並於實驗後和受試者討論問卷的可行性。初試 中蒐集到的資訊將用於改善正式版問卷,不予納入研究結果中。初試受試者亦不會. Nat. sit. n. al. er. io. 3.聽辨工具及記錄系統. y. 與正式研究受試者重覆,以確保問卷的信效度。. i n U. v. 本 研 究 使 用 人 耳 聽 辦 的 方 式 紀 錄 結 果 , 並 以 國 際 音 標 (IPA, Internation. Ch. engchi. Phonetic Alphabet) 方式記音。發音參考線上國際音標發音系統 6,由於國際音標的 聲調符號差別較細微,因此轉換成趙元任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 (Chao,1930)。葉德明(2005)提到,聲調經過專家學者在語音實驗上測量出高低與 長短,「其中最具事實說服力經久不衰的是趙元任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 5. 李克特(Likert)量表是屬評分加總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種,屬同一概念的這些項目是用加總方式來計 分,單獨或個別項目是無意義的。它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克特於 1932 年在原有的總加量表基 礎上改進而成的。該量表由一組陳述組成,每一陳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記為 1,2,3, 4,5,每個被調查者的態度總分就是 他對各道題的回答所得分數的加總,這一總分可說明他的態度強弱或他在這一量表上的不同狀態。 (亓萊濱,2006)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website : http//web.uvic.ca/ling/resources/ipa/charts/IPAlab/IPAlab.htm(查詢日期:2015 年 11 月 12 日) 6. 13.

(22) 表 1-5 為參考葉德明(2005)提供的聲調對照表,由於研究內容多於基本 的四個聲調,因此研究結果將按照此一轉換的邏輯,將國際音標聲調換成度五度制 調值標記法。 表 1-5 聲調與國際音標調值對照表 項目. 說明. 四聲俗名.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 調類名稱.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四聲調值. 55:. 35:. 214:. 51:. 調型符號. ˥. ˦˥. 聲調符號. (一). 四聲音長. 次短. 立. ˧˨˦ 治 政 ˊ ˇ 大. ˥˩. 次長. 最短. 最長. ‧. ‧ 國. 學. (引自葉德明(2005),「華語聲調名調」p63) 4.語料庫研究. ˋ. 透過本文的實驗,可蒐集到約八百筆語料,為了加強語料的豐富性,及加強. sit. y. Nat. 印證台灣本地的的語氣詞使用情形,筆者將採用中研究的「中央平衡語料庫」的語. io. er. 料進一步分析語氣詞功能。. al. iv n C 百筆語料中先分出句首、句中及句尾語氣詞,再依功能分類。因為語料庫所提供的 hengchi U n. 由於每個語氣詞的語料數量不一,因此筆者統一取用各 200 筆語料,從這兩. 語料無全文顯示,因此無法從句子中判斷語氣功能者,則列入「無法判定」項。另 外因本文不討論句中語氣詞,因此不對句中語氣詞進行判斷和討論。. 14.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回顧過去學者對語氣詞的研究,在第一節中釐清語氣詞的定義。第二 節為語氣詞的句法分布和語用功能,這一節的說明將有助本研究的問卷設計。第三 及第四節分別是閩南語中的語氣詞和馬來西亞華語語氣詞的相關研究,說明地區性 的語氣詞研究仍在萌芽階段,並可作為本研究結果分析的背景知識。最後討論語言 及族群認同的關係,是本文對語氣詞的延伸探究。. 第一節 語氣詞的定義. 政 治 大 「語氣詞」、「語氣助詞」的名稱和分類在兩岸漢語語法學界中爭論各異, 立. 一、語氣詞與語氣助詞. ‧ 國. 學. 陳承澤(1982)及楊樹達(1984)等人在「助詞」專章中討論了語氣詞,並歸類於 「助詞」底下;王力(1985)和呂叔湘(1982)則稱之為「語氣詞」。其它與語氣助詞相. ‧. 關的名稱還有「語助詞」、「語尾助詞」、「句末助詞」等等。早期的研究將語氣 詞歸類於「助詞」,直至六十年代學者們逐漸傾向將語氣詞從助詞當中分離出來,. Nat. sit. y. 自成一類詞,到了八十年代雖然仍有分歧,但持此類看法的學者逐漸增多。如胡裕. al. er. io. 樹(1981)主編的《現代漢語》、北京大學編的《現代漢語》(1997)及黃伯榮與廖. n. 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1997),都將語氣詞單列一類。(胡明揚,2004). Ch. engchi. i n U. v. 語氣詞為何會從助詞中分離,必須回歸到助詞的定義及功能上來討論。張誼 生(2002)提到,中國古代就有「助辭」、「助字」、「助語辭」、「助語」和 「語助」等說法,但並非語法學上的一種詞類,與現代意義的「助詞」意義不同。 他列舉了唐朝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宋朝陳騤《文則》、王讜《唐語林‧文 學》、金朝王若虛《〈史記〉辨惑‧一》等古代出現過跟助詞相關的文獻,認為各 家提出的助詞主要指「乎、歟、耶、哉、夫、耳、焉」等語氣詞,也包含一些 「其、以、之、乃」等虛詞。直到元清以後,助詞的意義逐漸擴展,範圍擴大到涵 蓋現代意義的虛詞類。. 15.

(24) 首次以現代語言學觀點定義「助字」的是漢語語法學先驅馬建忠,他在《馬 氏文通》中將「助字」與「虛字」並列,其觀點為:「凡虛字用以結煞實字與句讀 者,曰助字……助字者,華文所獨,所以濟夫動字不變之窮。」這是助詞第一次擁 有了較明確的定義和分類,也讓「助詞」在此後的漢語語法界中佔了一席之地。 (張誼生,2002:2) 受到《馬氏文通》的影響,20 世紀初學者將語氣詞與助氣視為同等,由於 助詞的範圍越來越大,包含了輔助性詞語如「難道、究竟、也許」、動能助詞 「了、著、過、來著」,甚至有方位助詞「上、下、里、外」等。50 年代,張志公. 政 治 大 了結構肋詞、時態助詞和語氣助詞的分類。這種助詞觀在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上被廣 立 為接納及推廣。 等人在制定《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時,在助詞詞類系統上綜合各家觀點,提出. ‧ 國. 學. 20 世紀 60 年代起,人們開始覺得語氣詞和其它表時態或狀況的助詞在性質. ‧. 和功能上缺乏共性,因此決定將語氣詞從助詞中獨立出來,但由於助詞和語氣詞在 定義和功能上有重疊和差異,所以直至八十年代仍未完全統一。. y. Nat. io. sit. 房玉清在 1981 年具體提出了助詞的特性:. n. al. er. (1)從語音來看,助詞絕大多數都唸輕聲;有些「助詞」重讀時是其他類詞,輕讀 時才是助詞。. Ch. engchi. i n U. v. (2)從結構上來看,助詞都是不獨立或半獨立的語法單位,它們必須粘附在詞、短 語或句子上。 (3)從語義上來看,助詞的詞義已經虛化,只表示語法意義,不表示詞彙意義。 (4)助詞不是一種開放性的詞類,而是一種封閉性的詞類,在語法著作中可以全部 列舉。 (5)有的助詞有時可以省略不用。(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2002) 這個定義是大部分學者所認同的,其中包括助詞不能單獨使用、只表示語法 意義和一般都讀輕聲,這也是語氣詞會歸入助詞的主要原因。而齊滬揚則總括前人 的說法,提出語氣詞必須獨立的原因: 16.

(25) (1)語氣詞和一般助詞大的不同是粘附在句子之後,而不是粘附在詞或短語之後。 例如: ‧ ‧ ‧ 中文 的書/上氣不接下氣 的跑/氣 得 說不出話(助詞) ‧ ‧ ‧ 我是不會同意的/天已經下雨了/這是你的嗎(語氣詞) (2)一般助詞不能連用,而語氣詞的連用十分普遍。例如: ‧‧ 打那以後她再沒現過形,興許是報了冤仇了吧。(劉) ‧‧ 難道我真的是從肚臍眼裡生出來的嗎?(劉)7. 政 治 大. (3)大多數助詞和語氣詞的意義都比較虛,例如結構助詞在句子中起連接作用,作. 立. 為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連接成分;時態助詞則可表示「持續、完成、經驗」等語. ‧ 國. 學. 法意義。而語氣詞則位於句末起語氣和情態的作用。有別於此,助詞中仍有部分較 實在的意義,例如表數助詞的「第、初、老」、列舉助詞「等、等等、之流」、比. 2003). ‧. 況助詞「似的、一般、一樣」等,這些都是助詞和語氣詞最大的差異。(齊滬揚,. sit. y. Nat. io. er. 有鑑於近代助詞所收錄的內容日趨繁雜,而結構助詞和表態助詞等詞類性質 已經和《馬氏文通》所說的「傳信」、「傳疑」相去甚遠。因此,如張誼生. n. al. Ch. i n U. v. (2000)所說的「語氣助詞終於從助詞被獨立了出來,單獨立為『語氣詞』。」是. engchi. 成立的。而後來的研究者也傾向於讓語氣詞從助詞中分離,如孫蘋(2007)、于紅莉 (2011)、馮玉、俞佳琪(2009)等人在整理語氣詞研究綜述時,也贊成語氣詞的獨 立。. 二、語氣與語氣詞 許多學者都會在討論語氣時帶入語調的問題,呂叔湘在《中國文法要略》的 「語氣和語氣詞」篇章中提到,狹義的「語氣」通常兼用「語調」與「語氣詞」。. 7. 例句採自劉叔新. 17.

(26) 而語調和語氣詞沒有固定搭配,有時難以分辦,但他也強調語氣詞中仍包含各種細 微區別,這些區別「最應該體會」。(呂叔湘,2002:258) 而王力則認為,對話大多數都帶有情緒,且情緒有時候會影響語調。但由於 語調所能表示的情緒有限,因此中文裡出現了幫助語調將各種情緒表現得更明顯的 虛詞,因此他提出:「凡語言對於各種情緒的表示方式叫做語氣;表示語氣的虛詞 叫做語氣詞。」(王力,1985:160) 胡明揚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開始研究現代漢語語氣詞,從較大範圍討論北京 話的語氣助詞到針對不同語調中的「吧」字句,這一系列討論語氣詞的文章裡,主. 政 治 大. 要的觀點包括:(一)語氣詞是典型的虛詞,不能單獨使用;(二)表達語氣可以. 立. 透過語調、語氣和嘆詞等多種手段。其中「了」、「的」有別於一般的句末語氣. ‧ 國. 學. 詞,稱為「結構語氣詞」;(三)現代漢語語氣詞的語氣意義系統包括陳述、祈 使、疑問和感嘆四種語氣組成。主要語氣詞「啊、嗎、呢、吧、嘿、的、了」在表. ‧. 示不同語氣時有不同的分布。(四)語氣詞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音變,在同一個位 置上可以出現兩個或以上的音變,但要遵循一定的排列規則:結構語氣詞(的、. y. Nat. n. al. er. io. 2002:12). sit. 了)+輔音語氣詞(呢、吧、嗎)+元音語氣詞(啊、哎、嘔)。(齊滬揚,. i n U. v. 表達情緒的語氣成分十分複雜,且語氣詞的實際意義較為空靈,因此大量的. Ch. engchi. 學者從語用和語法的角度來檢視語氣詞,試圖找出一套有效的分類系統為語氣詞下 定義。雖然影響語氣的因素有很多,如語調、助動詞、語氣副詞、嘆詞等,但許多 學者都認同語氣詞在語氣系統中佔了重要地位。齊滬揚(2002)整理出語氣詞在語氣 系統中為何重要,其觀點如下: (1)語調是每個句子中必須有的「必有」成分,但由於語調在書面形式難以量化, 只能透過標點符號如句號、問號、感嘆號等來識別,尤其是透過電腦分析時更是如 此。因此從自然語言的角度考慮,語調的重要性應該位於語氣詞之後。. 18.

(27) (2)語氣雖然屬於語用平面的要素,但還是依賴句法平面上的形式標誌來識別。而 大語氣詞8則屬於詞法平面上的形式標誌,不需依賴句法結構的變化,因此存在於 抽象句子中的形式標誌,顯然比存在於語境句子中的形式標誌要來得客觀些,便於 掌握識別。 (3)在語氣系統中,大語氣詞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地位並不相同,語氣詞的重要性超 過其他成分,其獨特之處不在句法分布或特殊的語氣意義,而是表示語氣功能的差 異。 由此可見,語氣雖然需由各種成分組成,但語氣詞是整個語氣系統中的重要. 政 治 大 語氣副詞等其它影響句子意義的成分,在本文中將這些元素統稱為「語氣成份」。 立. 核心。本文專注於討論語氣詞在語用上的選擇和流變,因此不討論語調、助動詞及. ‧ 國. 學. 三、語氣詞的性質. 從上一小節中我們發現,自《馬氏文通》面世後,大部分語法及教科書中都. ‧. 正式將語氣詞納入漢語語法中的一類,且有三個基本特點,即:. Nat. sit. y. (1)語氣詞一般位於句末(包括分句末)。兩個語氣詞如果連用,還會合成一個音. n. al. er. io. 節。如:「了+啊→啦」、「呢+啊→哪」等等。 (2)語氣詞一般都讀輕聲。. Ch. engchi. i n U. v. (3)一種語氣可能由幾個語氣詞來表示,一個語氣詞也可能表示幾種語氣。因此, 某一個語氣詞所表達的語氣關係到語調和語境。(劉月華等,1996) 齊滬揚(2000)從語法性質及書面表現形式的角度出發,重新整理歸納了語 氣詞的性質特徵,進一步說明上述幾項說法,提出了以下觀點: (1)語氣詞後一般有語音停頓。這一說法是為了補足「語氣詞一般位於句末或分句 末」這一點。方梅(1994)提出語氣詞可以位於「句首成分末」的說法,並舉例: 「我吧,就是特愛鑽研。/袖子裡頭啊,濕得什麼似的。/跟聰明人啊,我也不抖 8. 齊滬揚(2002)將語氣詞、助動詞、語氣副詞、嘆詞等成分統稱為「大語氣詞」。. 19.

(28) 靈兒了。……」齊滬揚認為上述語氣詞前的成分,一般不會視為分句末,但無論是 「句末」或「句首成分末」,語氣詞都必須用在語氣停頓處,尤其在書面語上可作 為明顯標誌。 (2)語氣詞可以連用,朱德熙(1982)、胡裕樹(1981)、胡明揚(1991)等人都曾為語氣 詞在句末連用時的類型來分類(于亮、耿立波,2008)。齊氏也對語氣詞連用時提出 幾個問題:①可連用的一般是句末語氣詞,句中語氣詞通常不能連用;②一般可連 用的語氣詞是六個單音節典型的語氣詞「的、了、嗎、呢、吧、啊」,雙音節的語 氣詞「不成、也罷、來著」大都不能連用;③語氣詞可分為1級(「的」)、2級. 治 政 大 1+2+3+4 排列,中間可缺項,但不能錯序,逆序的現象極少見。④語氣詞連用大多 立 為兩項連用,三項較少見,且三項連用中後面一項必定用的是合音語氣詞(如「呢. (「了」)、3級(「嗎、呢、吧」)和4級(「啊」),語氣詞的連用順序按照. ‧ 國. 學. +啊=哪」)。. ‧. (3)語氣詞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①同一個語氣詞會有不同字形,例如「啊」可寫 作「呵」、「罷了」寫作「吧了」,這與方言的影響有或與使用者習慣有關。②語. Nat. sit. y. 氣詞「啊」在實際對話中,經常受前一個音節影響而產生音變,用漢字表示就有. al. er. io. 「呀」、「哇」、「哪」等不同寫法。③句末語氣詞連用會產生合音,這種合音和. v. n. 音變所產生的語氣詞易混淆,如合音的「哪」和音變的「哪」。. Ch. engchi. i n U. 齊滬揚對語氣詞系統的整理是極為重要的,邵敬敏(2006)在書中肯定了齊滬 揚的貢獻,認為他建立了現代漢語的語氣系統,並討論了語氣系統的結構成分和各 種相關成分。筆者亦認為齊滬揚對語氣詞的整理與定義相當明確,因此將以他所統 整的定義為基礎,作為研究和分析前提。而異於齊滬揚乃是針對書面語氣系統進行 分析,本文將以觀察實際語流中的語氣詞使用為研究對象。. 20.

(29) 第二節 語氣詞的句法分布及語用功能 語氣詞的句法分布是過去學者較少討論的問題,原因在於語氣詞總是出現在 句末,幾乎已成定論。但站在自然語言理解和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來看,語氣詞的 句法分布具有實際的運用價值。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至今,有學者開始投入語氣 詞在句中分布的研究,如方梅(1994)和李興亞(1986)都分別考察了語氣詞分布的問 題。方梅將語氣詞的意義放在篇章中進行考察,她認為句中語氣詞是反映句子次要 信息和重要信息(主位─述位)劃分的標誌,意即句中語氣詞出現之前的信息不是 那麼重要的內容,語氣詞之後的才是說話者要突出的重要信息。這個句中語氣詞的. 治 政 不同,方梅提出,北京話裡的主位既有類似英語的韻律特徵,也有更為形式化的標 大 立 誌─句中語氣詞。(方梅,1994:132) 特點和英文的主位、述位是靠句子輕重音分配、句中停頓等韻律手段來表現的方式. ‧ 國. 學. 李興亞討論了語氣詞「啊、呢、吧」在句中表示停頓時的具體位置,他以語. ‧. 氣詞在句中的功能來分類出不同的位置,最後分析出「啊」有八個位置、「呢」有 四個位置」、「吧」有兩個位置。張彥從句法結構的角度歸納語氣詞的分布情況,. Nat. sit. y. 其中一個觀點和李興亞一致,即語氣詞可以位於個別複句的前一分句後,以及獨立. er. io. 語後。(聶鴻雁,2009). al. n. iv n C hengchi U 中八種不同的分布形態,發現「哈」隨著句中位置不同而呈現出不同功能。張伯江 尹世超(1999)研究北方方言區的新興語氣詞「哈」,詳述了「哈」在句子當. 則在《漢語疑問句的功能解釋》(1999)一文中討論反覆問句中的「嗎」,並認為 「嗎」的位置從句中走向句尾,和方梅(1994)提出的論點大相逕庭。 語氣詞的句法分布除了位置以外,也必須考慮到連用的問題。齊滬揚(2002) 提出了語氣詞連用的一些基礎規則,他也在書中提到丁恒順(1985)已經較系統化地 討論了「的、了、麼、吧、呢、啊」六個語氣詞的連用,並個別討論六個語氣詞在 不同搭配下如「的了」、「的麼(嗎)」、「的呢」……的連用狀況。王志清 (2006)從形式和內容上來分析語氣詞連用的原因。從內容來看,他認為語氣詞連 用經常伴隨強烈情感或多種語氣的意義融合;從形式來看,語氣詞連用常出現在語 21.

(30) 錄體和對話體當中,方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于秀娟、周坤(2009)從古文中 探討句尾語氣詞連用的發生因素,並將其歸類為內在動因及外在動因,但其論點和 王志清的論點幾乎一樣。 無論是語義或句法,都牽涉到語用的問題,因為語氣詞在實際運用中彷彿有 機體般,會隨著語境和各種因素而產生變化。因此針對語氣詞語用功能的研究越來 越多,但至今並沒有很全面而完善的一套理論。 儲誠志(1994)、金立鑫(1996)、張伯江(1999)分別對語氣詞「啊」和疑問語氣 詞「嗎」、「呢」作語用分析。黃國營(1994)從結構和句法層次來討論語氣詞在句. 政 治 大 句句型或賓語小句影響。他更提出「行事語用成分刪略」和「言語句型動態心理轉 立 法、語義和語用的關係。黃氏認為不同性質的語氣詞在句中所處的層次不同,受主. ‧ 國. 學. 換」的觀點。(黃國營,1994:1). 第三節 受閩南語影響的語氣詞. ‧. 吳佩怡(2006)研究了當代台灣華語的語氣詞,並在文中列舉了受到台語影響. sit. y. Nat. 而產生的語氣詞,包括「啦」和「咧」,而從閩南語借入的語氣詞則有. io. er. 「hoNh」、「haNh」及「hioh」9。. al. n. iv n C 「啦」和「咧」做比較。在國語和閩南語的「啦」對比中,她發現:(1)「啦」在台 hengchi U 吳佩怡將華語中原有的「啦」和「咧」的意義和語用差異與 閩南語中的. 灣地區的使用有泛化現象;(2)北京人說的「啦」多是「了」、「啊」連續的結. 果,且多出現在言談單位結束處,因此在台灣華語中已經逐漸獨立出來;(3)北京 人完全不會在句末說「…了啦」;(4)台灣人會用「啦」來表示不耐煩、不悅等語 氣,但北京人會說加重聲調的「好」或「好好好…」、「行了」之類。 台灣華語的「咧」和閩南語的「lɤ」發音雷同,因此吳佩怡認為兩者間有關 連,並連同台灣華語中經常出現的「nei」一併討論。閩南語「lɤ」的研究,較有名 的為連金發(1988)、陳秋梅(1989)及李櫻(1999),三人都認為 lɤ 具有「否定聽話者 9. 吳佩怡(2006)以「教會羅馬拼音系統」標注閩南語語氣詞。. 22.

(31) 隠涵的預設」或「否定斷言」的功能。且李櫻(1999)從實際言談中發現 lɤ 的聲音和 聲調變化和語用有密切關係,例如音調較高 leʔ/neʔ 標示「語句命題內容」與「聽 話者預期對立」,因此表示語氣詞的調值與「參與者導向」有關。李櫻的研究將閩 南語語氣詞在語用中的表現做了詳盡的分析,並以音調作為分析的依據。 吳佩怡(2006)還提出了三個從閩南語借入台灣華語的語氣詞「hoNh」、 「haNh」及「hioh」。她從語料庫找出具有這三個語氣詞的語料,並和過去學者的 研究作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的結論: (1) 「hoNh」是閩南語中典型的語氣詞,因此使用 hoNh 頻率越高的台灣人,其普. 政 治 大 尋求共識及請求聽話者參與協商時會使用此一標記。 立. 通話越接近台灣國語。而 hoNh 在語境中具有「請求協商」的功能,使用者往往在. ‧ 國. 學. (2) 「haNh」在台灣華語中還有一個音高較高的變體「han」,兩者的語用功能皆為 「要求聽話者回話」,而音高則影響說話者涉入程度的差異。由於普通話裡缺乏與. ‧. hanʔ/han 功能相同的語氣詞,所以借用閩南語的語氣詞。. Nat. sit. y. (3) 「hioh」在台灣華語中可作為表示「要求確認」的「疑問語氣詞」,但其「要. io. er. 求確認」的核心語義有逐漸弱化的現象。「hioh」可以在言談中獨立使用,作為 「表示信息接收」、「放棄發言權請對方繼續談話」或「標示話題轉換」的言談標. n. al. 記。.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節 馬來西亞華語的語氣詞 馬來西亞受到移民和多元種族文化的影響,因此華語中的語氣詞也有各種不 同的變體和發展。但因為這方面的研究匱乏,目前可搜尋到的研究僅有陳淑婷 (2012)利用三部大馬華人電影的對白所作的語氣詞分析。陳氏的分析方式為將對白 中的語氣詞羅列,並逐一分析其功能及語義。 陳淑婷在論文中列舉了 15 個語氣詞及 4 個嘆詞,筆者將其整理如下:. 23.

(32) 表【2-1】馬來西亞華語語氣詞 語氣詞. 功能. 的. 加強語氣,可用在陳述句或疑問句。. 了. 用於句末或分句末,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讀音上有「le」、 「 liao」、「 niao」三種變體。. 沒有(無) 嘛. 「沒有」是與閩南話的「無」的對應形式,表示疑問或商量語氣。 一般作停頓助詞,也常有閩粵方言的用法,可相當與標準華語的 「吧」,或有肯定、撒嬌、催促、要求及陳述理由的功能。. 咩. 受粵方言影響,有疑問和反問功能。還可據其發音長短及音調高低而 有不同的情感。. 乎(呵). 立. 政 治 大. 常見於文言文,保留於閩粵方言中,用於疑問句末,也作為停頓助. ‧ 國. 噢(哦). 學. 詞。. 作嘆氣或語氣詞,可用於表示呼喚、恍然大悟、加強或完結、勉強或. 語影響而一併寫成「哦」。. y. Nat. 借用粵語中的「喎」和「噃」的語氣,有轉告他人所說的話、表示不. sit. 喔(喎/噃). ‧. 不樂意等語氣。有「噢」、「喔」、「hoo3」等發音方式,受標準華. er. io. 滿、以反問形式否定他人說話內容、引起對方注意或說話人醒悟、原. al. n. iv n C hengchi U 受閩語影響,有表示狀態、疑問、強調等意;受粵語影響,亦可表示 來沒估計到等意。. 咧(叻). 情況確實如此,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或用於反問句,表示不出 所料。 啩. 源於粵語,用於疑問句時表達懷疑或難以置信;用於陳述句表猜猜或 估計,相當於「吧」。. 嗄/嚇(哈). 借用粵語語氣詞「嗄(haa2/aa2」,表示提醒對方注意、商量請求或心 有疑惑而期待對方答覆。. 啊. 分別大量使用於標準華語、粵語和閩語中,有強調、追問、陳述等 意,在粵語和閩語中還可置於句首,有引起話題的作用。. 24.

(33) 咯(囉/嘍). 這三個語氣詞可個別在閩粵言中找到相對應的語氣詞,可表示各種語 氣,大略包括肯定、提醒、猜測、建議、不耐煩等。. 來的(嚟嘅) 啦. 來自粵語,表示對判斷的肯定。 受閩南語、粵語及馬來語影響,使用範圍廣、頻率高,可表示確定或 主觀認可、完成、強調、命令、請求等語氣。. 整理自陳淑婷(2012)《馬來西亞華語口語語氣詞變異試論》 陳淑婷將三部大馬華人電影對白中的語氣詞羅列,並一一列舉各個語氣詞在 各種方言中的語用功能,雖然鉅細靡遺但缺乏分類及針對性,不過卻足以成為本論. 政 治 大 究,這也是我們後輩研究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立. 文的重要參考依據。截至目前為止,馬來西亞華語語氣詞尚無更完整而深入的研. ‧. ‧ 國. (一)語料庫. 學. 第五節 語料庫研究. 何 安 平 (2012) 解 釋 何 為 語 料 庫 語 言 學 時 提 到 : 「 語 料 庫 語 言 學 (Corpus. Nat. sit. y. Linguistics)是當代語言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用計算機手段對巨. er. io. 量的語言文字資源庫(又稱語料庫,corpus 或 corpora)進行高速檢索、統計和展. al. 示,以揭示真實語言使用的傾向性規律及其所傳遞的意義、功能乃至思想意識。」. n. iv n C hengchi U 從何安平的解釋中,可以得知語料庫是一種利用量化方式去分析語言的工. 具。因為過往的語言學研究中,雖然討論了大量語法、結構、語意等學問,卻忽略 了這些理論在真實語言中出現的概率。因此語料庫的出現正好補足了這個缺點,讓 語言學可以從更貼近真實的角度去描繪語言現象與法則。 英語語料庫語言學的理論和應用發展是所有語言中成果最為豐碩者,包括英 國牛津大學的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布朗語料庫(Brown Corpus)、科 布語料庫(Cobuild Corpus)、近代的朗文語料庫(Longman Corpus)、當代美國英語語 料庫(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美國國家語料庫(American National Corpus)等。在漢語方面,則有中央研究院之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Sinica 25.

(34) Corpus)和香港理工大學的華語共時語料庫(LIVAC Synchronous Corpus)。在西班牙 語語料庫的研究發展中,則以西班牙皇家學院的現代西班牙語語料庫 (CREA: Corpus de Referencia del Español Actual)最為知名。. 10. (二)以語料庫為本之分析與研究 在台灣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有漢語、英語及台語(台灣閩南語)。早期以中研 院平衝語料庫產出語言學研究論著的學者有陳克健(1994) 的素材語言學與文本處 理、1997 年的國語構詞及詞組結構研究、黃居仁(1997) 現代漢語功能詞之用法與 分 佈 研究 。 較近 期 的研 究則 有 黃居 仁 (2007) 以 語料 庫為 本 的詞 彙系 統 研究 ,. 政 治 大. Chung(2009)以語料庫為本的隠喻研究等。. 立. 除了以語言學語料庫為本的研究外,也有學習者語料庫為本的研究。在國外. ‧ 國. 學. 的研究有 Granger(1998)研究語料庫在第二外語學習上的應用、Neff(2004)的英語學 習者語料庫對比研究。其它語種的研究還有 Gonzalez(2002)分析以西語為母語之葡. Nat. y. ‧. 語學習者和以葡語為母語者之西語學習者的語言偏誤。. sit. 國內的研究則有盧慧娟(2009)利用自行建構和開發的學習者語料庫和輔助工. er. io. 具對比分析台灣西語學習者在第三語連接詞的多用、誤用和少用之使用傾向,及其. al. n. iv n C (1991)所提出的詞彙動貌假說理論,以「台灣西語學習者語料庫」的語料研究不同 hengchi U. 可能的影響因素,其分析結果有別於過去的研究發現。Lu (2010)根據 Andersen. 語言程度之學習者在西班牙語兩種過去式(簡單過去式和未完成過去式)的語言使 用。研究結果顯示針對狀態動詞而言,其結果與以英文為母語的學習者的發展模式 類似。在日語語料庫運用方面,黄淑妙(2009)則一方面用統計的方法,從橫斷與縱 斷的角度分析「台灣日語學習者語料庫」(CTLJ)的語料,一方面從語誤分析的角 度,來剖析語料的內容。. 10. 引自國立成功大學機構典藏,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之國科會研究報告,計畫名稱:補助人文及社 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語料庫語言學,計畫編號:NSC97-2420-H006-040-2E2,研究期 間:2008-12~2009-11. 26.

(35) 從以上的各類研究來看,語料庫的建置揭開了語言學研究的新扉頁,學者們 利用大量的真實語料做詞彙、句法、搭配詞、學習偏誤及對比分析等研究。目前國 內當無人以語料庫為本做語氣詞的相關研究,因此筆者將於本文內抽樣研究國內語 料詞的使用概況。 (三)中央平衡語料庫簡介 本文中採用的語料庫為目前國內最大最全面的語料庫─中央平衡語料庫。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簡稱「中研院平衡語料庫」(Academia Sinica Balanced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簡稱 Sinica Corpus),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完整詞類標. 政 治 大 從公共區域取得的資料近兩千萬字,平均涵蓋各種文類 (如報導、評論、信函、劇 立. 記的漢語平衡語料庫。內含自一九九○年起交換取得、直接向版權所有單位取得、. ‧ 國. 學. 本、會話、演講)、文體 (如記敘、論說、說明、描寫)、語式 (如書面、口語、口說 的書面、書寫的口語)、主題 (如哲學、科學、社會、藝術、生活、文學) 與媒體. ‧. (如報紙、雜誌、教科書、工具書、學術論著、視聽媒體)等,此語料庫盡量做到平 衡分配在不同的主題和語式上,是現代漢語無窮多的語句中一個代表性的樣本。. y. Nat. io. sit. 此語料庫於 1994 年公開提供給國內外學術研究使用;以期在使用過程中得. n. al. er. 到回饋,在完成目標規模前可以做必要的修正。1997 年開放的研究院語料庫 3.0 版. i n U. v. 已達到五百萬目詞的預計規模。 本文中使用的是 4.0 版11,為一包含一千多萬目詞. Ch. engchi. 的帶標記平衡語料庫。4.0 版所蒐集的文章為 1981 年到 2007 年之間的文章。語料 庫共有 19,247 篇文章;1,396,133 句數;11,245,932 個詞數 (word token) ;239,598 個詞形 (word type),各主題其篇數如下: 主題. 11. 篇數. 文學. 2525. 生活. 5461. 社會. 7466.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標記語料庫4.0版:http://asbc.iis.sinica.edu.tw/. 27.

(36) 科學. 1482. 哲學. 1378. 藝術. 935. 加總結果. 19247. 從上表可得知此語料庫較大篇幅的語料來源來自生活和社會類,更為貼近真 實生活語言,也更符合本文針對分析自然語境中語氣詞的研究目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8. i n U. v.

(37) 第三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自我評分&情境對話結果分析 一、自我評分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先讓受試者對自我的母語及第二語言流利度評分,並讓其 判斷其母語或第二語言是否對本身的華語口語表達有影響及影響程度。評分標準以 李克特(Likert) 的五等量表為評分標準。圖 3-1 為自評結果,兩地累加的結果為. 治 政 大 台灣受試者認為受影響的人數略高於馬來西亞。 立. 覺得本身的華語受母語或第二語言影響百分比為 77%,覺得沒有影響為 23%。且. ‧. ‧ 國. 學. 圖 3-1 兩地受試者自評華語是否受影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另外,本研究也要求受試者自評認為受母語或第二語言影響華語表達的程 度,並分為詞彙、語調、語法、語氣詞及其它五個部分評分,圖 3-2 為自評結果。. 29.

(38) 圖 3-2 自評華語受影響程度.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從上表中可看出受試者認為,不論是詞彙、語調、語法或語氣詞都會受到影 響。以李克特量表的標準來看,超過 2.5 分為表現「良好」,在此亦即為受影響較. ‧. 深的標準。從圖中可得知,馬來西亞受試者認為詞彙受影響的程度較小,而其餘三 項則較高,尤其是語調和語氣詞部分。而台灣受試者則認為詞彙受影響高,反之語. Nat. io. sit. y. 調受影響程度最低。. n. al. er. 整體來看,30 名台馬兩地的受試者都認為母語或第二語言對其華語表達有. i n U. v. 影響,且馬來西亞受試者自評受影響程度為 2.8 分,台灣則為 3.2 分。兩者的自評. Ch. engchi. 表現一致,且台灣略高於馬來西亞。. 洪麗芬(2007)已指出馬來西亞語言的「馬賽克」現象,且在研究結論中提 到:「語言馬賽克現象普遍出現在華人所使用的各種語言上,如華語、英語、馬來 語和華人方言。這種語言混用最常見於年輕一代華人。」從洪麗芬的研究結果來 看,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受到其它語言的影響已經證實,但在本研究中的自評分數 卻低於台灣受試者。經筆者在事後訪談的內容推敲,大部分馬籍受試者對於「標準 華語」的認知較模糊,且對於何謂語調、語法、詞彙的標準性較無概念,因此無法 區分本身的語言在哪一部分受影響。. 30.

(39) 第二節 情境對話結果分析 本文的情境對話實驗,以蒐集最接近真實語境的對話為目的,因此所回收的 語料有各種狀況。由於每一個題目的答案都超過一句,因此將以嘆詞、句末及其它 類較特殊的語氣詞進行分析。另外下文中所舉的所有例子,句中若出現小黑點 「‧」於文字上,即為當句欲討論的語氣詞。. 一、句末語氣詞 句末語氣詞可分為「分句末」和「全句末」二種,有別於句中語氣詞。句末 語氣詞可在一個長句裡出現,但可切分為若干個有意義的短句。例如:. 政‧ 治 大 ‧ M11:你們出去玩一定要小心誒(Ɛ ),/ 要照顧自己誒(Ɛ 立 11. 11. )/. ‧ 國. 學. 上述的句子可劃分為兩個短句,因此有兩個句末語氣詞「誒」,且兩句皆屬 於具提醒功能的陳述句。本文雖然不討論句中語氣詞,但根據方梅(1994)的定義,. ‧. 句中語氣詞大致分為五類:. y. Nat. (一)語氣詞前成分既是句子的主語又是話題。. (三)語氣詞前的成分是話題,不是主語。. al. er. io. sit. (二)語氣詞前的成分是句子的話題,但是它的主語身分是有爭議的。. n. iv n C hengchi U (四)語氣詞前面是連詞、副詞、介詞或起篇章連接作用的短語。 (五)語氣詞前是非切分語段,即從句法上看,語氣詞隔開的兩個語段不是句子的 直接組成成分。(方梅, 1994,p129) 以下舉本文文例來說明何種語氣詞不在討論範圍內: ‧ M6:啊(ã11) /老闆啊(a11),/ 你明天下午有沒有空啊(ã35)?/ ‧‧ T6:嗯(m33), /好啊(a44)好啊(a44),/ 嗯嗯(m11),/ 可是真的嗎?(ma55)/下個月哪 時候啊?(a11)/. 31.

(40) 上述 M6 所說的句子中的「老闆啊」的「啊」、T6 句中的「嗯嗯」,兩句 都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所呈現的意義不完整,因此定義為句中語氣詞,在本文中 不予討論。 1.陳述語氣(肯定) 在陳述語氣當中,台馬兩地受試者都傾向以正面直接回答,因此都用了 「會」、「好」加上語氣詞來表意。在陳述肯定語氣中的語氣詞使用,在上下關係 中的差異不大,因此合併討論。表 3-1 為台馬兩地在陳述肯定語氣中使用句末語氣 詞的比較,依使用數量及所連接的肯定詞分類,以使用頻率低於 3 次(含)為分. 政 治 大. 界。「*」後為個別語氣詞的使用數量。. 立. 啊(a33)*5. 啩(gua33). 啊(a55)*6. 吧(ba22)*4. 啦(la511). 的(dɤ22)*3 吧(ba22)*3. io. 啊(a33)*5. 啦(la33). n. al. 可以 OK. sit. 高. Nat. 好. 低. 啊(a55)*8. 低 哦(ɔ33)*2 啊(a33). 啊(a35). er. 會. 高. ‧. 使用頻率. 台灣. y. 馬來西亞. 學. ‧ 國. 表 3-1 台馬陳述肯定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啊(a33)*3. i n C h啩(gua ) i U e h n c g 囉(lɔ )*2 33. v. 啊(a33). 33. 啊(a33) 啊(a5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台馬兩地使用者在陳述語氣中所使用的句型類似,且在 「會」及「好」後所連接的語氣詞頻率最高的皆為「啊(a)」,唯獨聲調高低有細微 差異,台灣略高於馬來西亞。使用頻率第二高的是「吧(ba22)」,但「吧」其實具 有「不確定」的語氣功能,因此台灣受試者會加上「應該…」來加強該遲疑語氣。. 32.

(41) ‧ T3: 哦(ɔ22),應該會吧。(ba22) ‧ T4: 嗯(m22),應該會吧。(ba22) 在低頻率語氣中,馬來西亞受試者用了一個較特殊的語氣詞「啩(gua33)」, 根據語境來看,「啩(gua33)」與「吧」的語氣功能相似,都有「遲疑」的語氣意 義。 ‧ M6: 應該會啩。(gua33) ‧ M6: 如果沒有事情做的話, 應該可以啩。(gua33). 政 治 大. 另外,馬來西亞受試者在陳述肯定式的語句時,除了「會」、「好」、「可. 立. 以」以外,還會使用「OK」,符合馬來西亞語言夾雜使用的現象。且在「OK」後. ‧ 國. 學. 使用「囉(lɔ33)」,此語氣詞亦不見台灣受試者使用。 2.陳述語氣(否定). ‧. 在否定語氣的測試中,馬來西亞受試者傾向先解釋拒絕或否定的原因,再以. y. Nat. sit. 「不要」加上句末語氣詞表達否定。台灣受試者在表達否定語氣時較婉轉,傾向表. er. io. 述拒絕的原因,比較少直達表達「不要」。在陳述否定語氣中語氣詞使用,在上下. al. n. iv n C 語氣詞的比較,依使用數量及所連接的肯定詞分類,以使用頻率低於 3 次(含)為 hengchi U. 關係中的差異不大,因此合併討論。表 3-2 為台馬兩地在陳述否定語氣中使用句末. 分界。「*」後為個別語氣詞的使用數量。. 表 3-2 台馬陳述否定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使用 馬來西亞. 台灣. 使用頻率. 高. 低. 高. 不要. 啦(la22)*13. 咧(lƐ33)*1. 低 咧(lƐ22)*1 啊(a33)*1. 可以…不要. 嗎(ma33)*4. 嗎(ma55)*4 哦(ɔ44)*2. 不行.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使用人工智慧框架基礎(Frame-based)的架構,這些努力的結果即為後來發展的 DAML+OIL。DAML+OIL 是 Web Resource 中可以用來描述語意的 Ontology 標 記語言,它是以 W3C

「思有合一」外,還可以用“arche”(始基)的觀念來理解萬物存在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