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名詞定義與文獻回顧

一、名詞定義—有機農業

農業大致上分為三類,分別為傳統農業、慣行農業及有機農業。傳統農業為 綠色革命之前使用的農業方式;慣行農業則是在綠色革命之後,為解決糧食問題,

追求產量而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等的農業;有機農業又稱為另類農業,是相對於 慣行農業而來,希望改變低糧價,以食物安全為訴求的農業,因此,美國農業部

(USDA)將有機農業定義:避免或排除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

透過輪種、動物肥尿、綠肥等提供植物所需養分,並使用生物性的方法控制病蟲 害與雜草。由於食物安全及對環境友善的考量,有機農業於全球所佔的比例有逐 漸增加的趨勢。而聯合國之世界糧農組織(FAO)亦訂定有機農業之定義:有機 農業為整體生產管理系統,其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統的健康,包含生物多樣性、

生物循環與土壤生物活動。其重視使用管理方法,而非外來投入物,並考量當地 之條件。有機農業在履行系統內的具體職能時盡可能使用農藝、生物與機械方法,

而非使用合成材料(楊玉婷,2011)。

在本研究將有機農業定義為不使用化學合成肥料與農藥,運用農業自然循環 機制,使農地適度發揮生產力,盡量降低環境負擔所施行之栽培管理農法。而有 機稻米為本研究主要著重的有機農作物,是指以有機農法所栽培的水稻。

二、文獻回顧

(一)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

最初由德國學者 Dr. Rudolf Steiner 於 1924 年提倡有機農法之理念,但擴展有 限,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急需糧食,採用慣行農法施用化學肥料及農 藥,以追求作物更高產量,進而解決糧食問題,農業技術提升又稱為綠色革命(黃 璋如,1997)。然而人類過度使用自然資源,使用化學肥料與農業造成土壤、水

6

等環境汙染,且消費者尋求食物安全,因此有機農業越來越受到重視。爾後歐盟 頒布對於有機農產品的基礎規範,許多國家已立法規範有機農業。

反觀臺灣有機農業發展情形,相對較晚展開。起初進行試驗與觀察,預估有 機農業的可行性,至民國 85 年(1996)後有機農業相關法規日益完善;原本由 各區農業改良場執行有機驗證作業,於民國 89 年(2000)時轉交給民間團體負 責。民國 91 年(2002)臺灣加入 WTO,農業面臨轉型問題,政府欲增進國內農 產品的競爭力,亦希望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與生態,加上消費者健康意識上揚,願 意購買精緻化的農產品,促使農友逐漸投入有機農業。

次年,農委會修訂「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有機農產驗證機構資格審 查作業程序」等,為生產有機農畜產品的重要法規依據。至民國 96 年(2007)1 月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更加確立臺灣有機農業之規範,往後依情 況適時修正相關法規。

而花蓮縣政府已在當地推動十幾年的無毒農業,農業處建立了適合該縣的無 毒生產機制以及檢測標準,推廣以安全農法栽種作物的理念,農民所生產的農產 品皆經過檢測確認沒有殘留農藥。無毒農業的作物品項多元,例如瑞穗鄉舞鶴村 之茶產業、瑞穗鄉之酪農業、玉里鎮之玉里米等,希望生產較為安全的農產品,

其中玉里米需要經過鎮公所認證,並核發「玉里米鎮產標章」,藉此確保稻米品 質且無農藥殘留,目前多達 50 位農友加入認證,無毒農業實為花蓮縣有機農業 發展興盛之重要基礎。

就臺灣目前有機稻米生產情況,花蓮縣富里鄉最早開始種植有機稻米,由於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招募農友,指導有機農法之技術並輔導成立品牌,該鄉有機稻 米產業至今發展二十年,有機稻米產銷班的班員累積多年經驗,大致上可克服病 蟲害問題使產量增加,各產銷班規模亦逐漸擴展當中,更成為臺灣其他地區觀摩、

學習之對象,西部地區如苗栗縣、嘉義縣、雲林縣等皆有種植,但種植面積遠小 於花蓮縣。

7

(二) 有機稻米產業相關研究

本研究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進行文獻檢索時,若以「有機 稻米產業」為關鍵字嘗試搜尋,只能得到 5 篇相關的國內文獻,若再進一步以「有 機稻米」為關鍵字進行搜尋,則相關的國內文獻可以增加到 98 篇,屏除部分相 關性不高的文獻,發現這些與有機稻米有關的國內文獻,多關注農作物品質、產 銷策略、生產成本,以及產銷班成功運作的關鍵因素等,論述主軸明顯偏重在農 業經濟的面向。

在農作物品質部分,如李健捀等(1999)的研究,是在比較長期施用化學栽 培、準有機栽培及純有機栽培,對稻米品質的影響。在產銷策略方面,如黃秋蓮、

李謀監(2011)的研究,是針對清新自然農場的稻鴨有機米經營現況進行五管分 析與經營診斷,其中五管是指生產、行銷、財務、人事以及研究發展;同時也對 該農場的經營狀況與產業特性進行 SWOT 經營策略分析,進而提供四類策略:

維持策略、強化策略、防禦策略、規避策略,提升農場未來發展的可行性;並且 依據 SWOT 及四類策略提供利於稻鴨有機米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包含研發、

生產、行銷、市場經營擴展等四個面向。在有機稻米生產成本方面,如徐玉玶(2001)

透過有機稻米生產的實證成本模型,分析各個生產因素間的相互關係,如勞動、

土地、固定資產、有機肥等因素,並推估出臺灣有機稻米栽培最適合的經營規模,

以期能達到成本最小化,並能提高生產效益。

綜合上述,有機稻米產業的相關研究,很少從地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目前從地 理角度進行論述的相關論文,僅陳志綸(2007)透過行為地理學的研究取向,探 討花蓮縣富里鄉有機稻米生產空間形構的過程,其分析了促使富里鄉農民轉作有 機稻米的重要因素,並提出了有機稻米產業永續發展的可能方向。

因此,本文將以這些文獻為基礎,繼續透過地理學的角度進行有機稻米產業 發展的分析,採取的觀點為區域發展中最常使用的「地點與位置」,希望藉由此 觀點,能夠對宜蘭縣及花蓮縣有機稻米產業發展的地理條件進行分析,並透過兩

8

縣地理條件的比較,嘗試理解在農業經濟條件之外,還有哪些地理條件的影響,

導致了宜蘭縣的有機稻米產業發展不如花蓮縣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