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縣地理條件的比較,嘗試理解在農業經濟條件之外,還有哪些地理條件的影響,

導致了宜蘭縣的有機稻米產業發展不如花蓮縣興盛。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一、 研究概念

(一) 地點與位置

地點與位置為地理學分析區域發展上常用的分析方法,如施添福(1999)以 鹿港為例,自古蹟(含文化遺跡)入手,勾勒清代鹿港興衰的歷史發展脈絡,進 而依此脈絡重現鹿港古蹟之歷史意義。由「天庾正供」所代表的米穀倉儲與販運,

「鹿港飛帆」顯示港口繁榮、貿易往來興盛等,點出兩者為解開清代鹿港的興衰 的重要線索,作者即是從地點、位置與米穀販運等剖析清代鹿港的興衰,鹿港的 地點自然條件並不佳,但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有發展的契機,因為米穀販運活 絡而興起。吳進喜(2000)的研究,是以二仁溪流域之自然環境作為區域發展的

「地點」條件,以居民的社會關係在區域空間上的投射作為區域發展的「位置」

條件,試圖透過區域發展之歷程,說明地點和位置兩項因素,在塑造二仁溪流域 區域特性過程中的辯證關係,進而突顯「顯著論題」在呈現區域特性上的重要意 義。而許淑娟(2004)之研究將鄉街發展視為國家施為與地方條件對應下的結果,

以位於沿山地區的旗山街,歷經清代與日治時代之發展作為其討論對象。就「地 點—位置」之特性,分析鄉街「地方」條件,以清代及日治時代國家對地方經理 經營的態度與投入程度差異,如行政區劃分、族群政策、產業政策、基礎建設等

「國家施為」,將國家與地方相互作用之結果,投射於區域的發展脈絡,作者由 地點與位置的角度分析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

而在文獻回顧發現有機稻米的相關研究少從地點、位置的角度去思考,因此 欲使用地點與位置之分析作為本文的研究概念,地點(situation)指一地本身的 自然環境條件,例如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等;而位置(position)則是指一

9

地對外的關係,亦即其在社會中的相對重要性。

(二) 辛克萊模式

19 世紀 J.H. Von Thunen(邱念)依據生產成本及運輸成本的概念提出農業土 地利用區位模式,即邱念農業區位理論,指農業活動受到距離市場遠近的影響,

農業集約度會從都市向外圍遞減。後來美國地理學家 R. Sinclair 提出對於邱念農 業區位理論的修正,形成辛克萊模式,意指遠離都市、離主要市場越遠的農業景 觀反而產生越集約的現象,這是因為這些地區沒有發展的轉機,因此更加投入農 業之生產來維持生計。目前的田野觀察,發現宜蘭縣、花蓮縣皆有此類似現象,

遠離核心的地區,有機稻米的發展呈現較為發達的趨勢。因此,本研究試圖以此 模式思考宜蘭縣與花蓮縣發展有機稻米產業興盛之情況。

圖 1-3 辛克萊模式示意圖

二、 研究方法

(一) 產銷結構的調查

欲了解宜蘭縣與花蓮縣在產銷結構上是否有差異,將使用農業糧食供應鏈

10

(agro-food supply chain)進行比較。主要調查對象為宜蘭縣及花蓮縣有機稻米 產銷班,並以班長、成員作為調查對象,調查項目則包括 1.農業投入、2.農業生 產、3.產品處理;4.產品銷售管道等,調查目的在於確認兩縣之產銷結構是否為 造成有機稻米產業發展程度不同的重要因素。

圖 1-4 農業糧食供應鏈概念圖

資料來源:Bowler (1992)

(二) 有機稻米地理條件分析之指標

而在地理條件分析上,主要從地點、位置的觀點切入,依據前述三個研究目 的,本文採用三個分析之原則,分別為產業結構、有機稻米生產條件及旅遊路線,

對應的具體指標如下。

11

1. 自然環境條件:主要依照有機農業所要求的地點條件,因此本研究採用 的具體指標為氣候、水質等。

2. 工業發展程度:主要依照兩縣市距離核心的位置,思考該縣市在農業以 外產業發展的條件,因此本研究採用的具體指標為該縣市的工廠家數、工商 業人口數。

3. 與休閒活動結合:即考慮各縣市的位置條件,是否能將休閒活動做為有 機稻米產業發展的附加價值,因此探究與有機稻米產業相關層級如產銷班、

農會、縣政府等,如何推廣有機稻米產業,以及該縣之位置是否有利於有機 稻米產業與休閒活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