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 103 學年大專校院籃球聯賽公開一級籃球選手依附行為能有效預測運動表現。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 103 學年度大專校院籃球聯賽公開男、女子組甲一級籃球選手為受測對 象,採用自填問卷進行對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依附行為與運動表現之調查,並進一 步分析教練領領導行為與依附行為對運動表現的預測情形,故本研究中假定研究對象皆 會依照自己的實際情形作答。另外,本研究的對象僅限於 103 學年度大專聯賽公開一級 的男子與女子籃球選手,所以研究中的發現在推論時有其限制,僅能夠推論至此的母群 體,應避免過度推論。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教練領導行為(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領導指影響個體和團體朝上設定目標的過程 (Barrow, 1977)。在本研究中教練領導 行為係指教練在帶領與影響選手完成運動技能學習、得到錦標等具體目標所表現出來的 各種行為 (鄭志富,1997)。而研究中係以鄭志富、蕭嘉惠與牟鍾福 (1997) 編制的「運 動教練領導行為量表 (選手知覺版)」進行測量而得,領導行為包含有:

(一) 訓練與指導行為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al behavior):意指教練在訓練和技能指導過 程中,以改進選手運動能力與表現為導向的行為。

(二) 民主行為 (democratic behavior):意即教練在平時與比賽時,准許選手參與決策的 行為。

(三) 專制行為 (autocratic behavior):係指教練在平時與比賽時,做決定時的獨立性及個 人權威。

(四) 關懷行為 (social behavior):意指教練以選手人際需求滿足為導向的行為,又稱之社 會支持 (social support behavior)。

(五) 獎勵行為 (positive behavior):意即教練認同選手很好的能力表現後,給予正面的回 饋並對良好的成績給予報酬的行為。

二、依附行為 (attachment)

依附係指個人對於尋求重要他人親近、撫慰的內在驅力,依附行為指個體對於親近 特定對象所維持的穩定傾向。Batholomew and Horowitz (1991) 由個體的心理運作模式 (自我意念模式和他人意念模式),及感覺 (正、負向感覺) 兩個向度,並將依附風格分 為安全 (secure)、焦慮 (preoccupied)、害怕 (fearful)、拒斥 (dismissing) 四個類別,認 為個體的依附行為會受到過去經驗影響,在與他人互動時,出現不同的人際互動行為。

本研究依附行為係以楊書毓與連廷嘉(2008)為督導情境所編製的「受督導者依附行為 量表」測量,此量表以不安全依附為主軸來命題,分為焦慮層面、害怕層面、抗拒層面 等三個構面,各分量表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越傾向高度不安全依附行為,分數越低則代 表其為低度不安全依附行為,其三個層面之定義如下:

(一) 焦慮層面:標準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積極且渴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卻擔心自己會受傷,而顯得搖擺不定,容易表現出過度依賴或討好他人的行為。

(二) 害怕層面: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與支持,容易自我否定。

(三) 抗拒層面:對自己非常有信心,更認為自己並不需要依賴他人。

三、運動表現

本研究運動表現係指選手在比賽後自覺運動表現好壞的程度。研究中,採用黃心蒂

(2010)自編的兩個題目測量,量表分數越高代表選手自覺表現越好,分數越低代表選 手自覺表現越不好。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在運動團隊中,教練是為該運動組織的領導者,而運動選手則為其跟隨者。然而,

就臺灣的運動團隊而言,在職業或業餘運動團隊有其教練團分工訓練與其他相關業務,

但是,在學校或一般運動代表隊中,所有運動團隊的工作事務幾乎皆由教練一手承攬,

該工作除了訓練計畫的擬訂、體能訓練、技能和戰術教導之外,運動團隊中的管理、選 手招募、心理輔導以及訓練經費的募款...等等,全為教練的職責範疇。由此可見,教練 角色並非是一個單純訓練的工作,而是相對多元及複雜。又,教練為因應不同角色的需 求所展現的行為,以及個人價值觀皆會深遠影響運動選手的身心發展和運動表現。據 此,教練的領導行為對於影響運動團隊的發展以及達成目標與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而近年來有關教練領導行為的議題,多數研究皆以多元領導模式為主軸,探究教練 領導行為對於運動表現與滿意度的影響,更甚進一步分析不同的前因變項(如:情境特 性、領導者特性、團隊成員的特性) 會導致不同的領導行為,進而影響運動表現和滿意 度。依此,本研究在次比較不同情境、領導者和團隊成員的特性下,其領導行為是否有 其差異性,以提供大專甲一級籃球教練了解何種前因變項會導致何種教練領導行為,以 俾利領導和經營運動團隊。

再者,在訓練過程中,教練與運動選手兩者關係不僅止於師徒關係,長期接觸下,

亦會從中發展出類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也就是經由互動下所建立的強烈又 持久感情連結,是故,研究中藉此連結,試圖尋求選手對教練的依附關係是否與教練領 導行為有其關聯,且目前有關於教練領導行為的研究大多是與團隊凝聚力,訓練滿意 度,團隊衝突或運動動機等相關方面的研究,對於依附行為此一變項尚未分析,據此,

本研究想釐清何種教練領導行為與何種依附關係有所關聯,以提升教練領導與經營運動 團隊之效益,對於運動團隊領導之研究議題更有其正面的必要性。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研究議題的相關理論與文獻,內容包含有:第一節、教練領導理論;

第二節、教練領導與運動表現相關文獻;第三節、依附行為的相關文獻;及第四節、本 章總結來加以撰寫。

第一節 教練領導理論

一、領導之定義

領導,在國內、外學者各有不同的定義,經研究者加以彙整詳細敘述如表 1 以及表 2 所示:

表 1 國內領導定義

作者 領導定義

劉上嘉 (2008)

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間的互動是發生在組織或團體中,也是種影響力的 展現。而領導作用是創造一個讓人追隨的目標,促使成員發揮淺能達 成目標與願景。

莊雅茜 (2010) 領導是種組織的行為,以有系統的方法整合組織中的成員,引導、激 勵及影響成員,進而使團隊達成共同目標的影響力。

陳玉娟 (1995) 領導是組織中,領導者領導和影響下屬的過程,目的在使組織成員未 達成組織目標而努力。

鄭志富 (1995) 領導是鼓舞或影響員工熱心且有能力執行任務的過程。

張潤書 (1995) 領導是組織人員在交互行為下所產生的影響力。

吳慧卿 (2001) 領導在團體組織中,為有效達成目標,所進行的相關工作及影響成員 去執行的動態過程。

洪嘉文 (1997) 領導在組織中,以影響力引導組織成員邁向共同目標之交互作用歷 程,是一種動態過程。

表 2 國外領導定義

作者 領導定義

Bass and Avolio (1994) 領導者要能使成員對組織願景產生知覺,且能激發成員超越自 我與領導者的預期績效,並以組織利益為重,改進組織效能,

促進團體目標的達成及維持團體組織的完整性 Hodgetts (1984) 領導是影響人們努力朝向某些特定目標之完成。

Fiedler (1967) 領導是個人在團體中指揮及協調相關工作的團體活動之任務

(引自鄭松益,2002)。

Hersey and Blanchard (1982)

領導是領導者為影響他人活動,所表現出的行為型態。

Jago (1982) 領導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性質,領導的過程是使用非強制性的 影響力來指導以及協調組織團體中成員的活動,以試圖達成團 體的目標。在性質方面,領導是指能否成功地使用影響力已達 成既定的目標。(引自郭建志,1995)。

Hersey and Blanchard (1977)

對於「領導」這一個名詞下了以下的定義:領導者在一種特殊 的情形下,影響個人和群體的活動,而達到目標的過程。進一 步的指出,領導的過程包括領導者、追隨者和其他情境的變 數,任何情境下,當某人嘗試去影響其他人或群體的行為,則 有「領導」的事實發生。

Northouse (2007) 領導是種過程,為領導者影響團隊成員去實現共同目標的一種 過程。

以表 1 和表 2 國內外學者對領導的定義大同小異,據此,可整理出幾項共同的要素,

包含「領導者」、「被領導者」、「交互作用影響」、「共同目標」、「情境過程」等 要素。

二、領導理論

領導行為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也很注重在各領域。早期領導行為的研究 大部分都在研究領導人個人特質,認為領導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但卻無法客觀解釋領導 情境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多年以來,有學者對領導行為研究有者不同的觀點與理論,有 關各時期領導理論的演進彙整成表 3 所示。

(一)特質論

早期的研究者認為領導是天生及個人具有的領導特質,只要能找出優秀領導者 的關聯性及共通特質,作為將來領導人的選擇依據。換言之,領導者是天生的,是 生而為領導者的 (吳清山,1991;陳玉娟,1995)。

研究者發現優秀領導者的人格特質 (traits)、嘗試歸納優秀領導者特質中的共同

特質,如:果斷、自信、樂觀等等。其相關之屬性 (attributes),如:他因自信所以 果斷,或因勇敢所以堅強....等,來尋求鑑別或培養理想的領導者身心特質 (鄭志富,

1997)。

然而, 許多文獻發現,並非所有效領導者都有共同特質,擁有領導特質的人也 不定能成為一位有效的領導者 (陳玉娟,1995)。因此,或許有效的領導者具有某些 部份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是與領導者本身有效的領導是有關的,但並沒有絕對因素 (吳慧卿,1998;鄭志富,1997)。

表 3 領導理論的演變與研究趨勢表

領導理論與途徑 研究期間 相關主題性

特質論 1954 年以前 領導屬於天賦

行為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1960 年期 間

領導效能與領導行為之關聯性

權變理論 1960 年-1980 年 領導有賴於所有因素的結合;有效的領 導受情境的影響。

新型領導 1980 年迄今 願景領導;魅力領導;轉銜領導;授權領 導等

資料來源:李松宜 (2010)。高中職與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 (頁 8)。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資料來源:李松宜 (2010)。高中職與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 (頁 8)。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