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 本研究提出以下具體之問題:

(一)「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設計內涵為何?

(二)「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能否提升學生於視覺藝術課程的學習?

(三)「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生海洋認知是否有正向提升?

(四)「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能否結合海廢物運用,讓作品多樣化呈現?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為「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學習領域教學行動研究」,為了確立研究之 明確性,分別將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考量研究者之時間、場域、人力等因素限制,故以澎湖縣寶貝國小(化名)

中年級學生為主,由研究者運用海洋相關繪本,設計海洋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之視覺藝 術課程,並以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藝術與人文、海洋教育的能力指標為課程設計的基準,

配合學校、社區海洋環境與教學教材等因素來設計課程。因研究對象中年級班級各只一 班,故進行試探教學時以五年級學生為對象,為避免年齡成熟度之差異,故選擇於101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時即進行試探性教學,而正式課程實施時間為民國一○一年十二月 至民國一○二年四月,教學場域以社區、漁港及學校為主。

二、研究限制

基於研究者的人力、時間等限制條件,故只選擇澎湖縣寶貝國小中年級學童為研究 對象來進行研究,因此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教學的課程設計依據、過程、問題與 解決方法,僅適用於該校,其研究結果不宜類推到其他地區。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取名為「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為了方便對全文之 了解,茲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簡單釋義如下:

- 5 -

一、海洋教育課程

教育部(2008b)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海洋教議題,將海洋教育定義為:

海洋教育的基本理念為培養學生具有「親海、愛海、知海」之觀念與態度,其內涵必需 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大目標,並強調探索、體驗與反思之重要;本研究所指的海洋 教育課程,是以國小學童為教學對象,教學上則應以學生為主體,將海洋教育做為教學 設計之核心,並將之融入國民小學中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實施,以海洋教育繪本做為知識 傳達之材料,運用海洋媒材的體驗與創作,使學生與海洋產生適切互動,並建立學生之 海洋文化意識,透過教師的規畫與教育過程,將海洋文化轉化成為有意義的教學來達成 教育目標,使學生對海洋建立正確的情感、認知與態度。

二、融入式課程

融入課程之內涵不在單獨設科,旨在融入各領域內,以達知識轉化的目的(莊明貞,

2012),意即在將不同學科作跨科的課程統整,用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廣度。而本研究所 指海洋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的課程,即是跨學科的課程統整,將國小中年級實施「海洋 教育」融入視覺藝術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並選出海洋議題之海洋文化藝術融入教 學設計中,在視覺藝術課程中實施教學。

三、視覺藝術

教育部於 2008 年所頒的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中,明確指 出藝術與人文內涵包含有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三科,其中視覺藝術包含視覺審美 知識、媒材、技術與過程的瞭解與應用、造形要素、構成功能的使用知識等範疇(教育 部,2008c)。

本研究即就視覺藝術層面結合海洋教育進行教學設計,著重在探索與表現、審美與 理解、實踐與應用三方面的學習,強調學習者再學習過程中將海洋文化保育觀念內化,

並能創意展現創作,達到美感的學習。

四、國小視覺藝術課程

本研究所指之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為將「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 究」中,預試課程以研究者所任教學校之五年級學師生為研究對象,在課程實施修正之 後,正式課程以研究者任教學校之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 6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