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的過程發現及研究結論,茲提出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課程在

- 126 -

教學上所遭遇困境及解決方式,以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以供教學設計及課程發展研究 參考。

一、對課程實施之建議

將海洋教育課程融入中年級視覺藝術學習領域實施教學,就本校學生課程學習是一 項創新,而對研究者而言亦是一種不同以往的嘗試與挑戰。本研究將海洋教育課程融入 領域教學中,在教材的使用、資源的運用及教學方式上,都與傳統的學習領域課程有所 不同。因此,在現場實際實施教學時,仍面臨實施教學之困境,以下就研究者在教學歷 程中所遭遇之困境問題加以分析,並說明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之解決方式。

(一)困境

教學計畫的擬定,雖然研究者經過預式課程的教學實施,並與協同教師針對各項 問題進行多次討論後修訂完成,教學設計及活動內容的呈現兼具靜態及動態,並搭配 繪本與相關社區海洋資源的融入,但是進入正式教學後,仍然面臨了一些挑戰:

1.部分創作活動內容設計太難

因為本研究為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學習領域,研究者希望藉由社區的海洋資 源來促進學生學習,並將之運用在藝術創作上,因此在課程設計時除了以繪本為媒 介外,期望由認知的學習開始,透過教學引導,達到藝術創作的展現,但是在開始 實際實施教學時,發現有些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認知不足,加上本身年紀發展的技 巧不足,有些課程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加以引導,例如:「發現後花園」課程的拼 貼創作,學生要從平面繪畫創作轉換成半立體的作品創作,需要有設計、堆疊、拼 貼等技巧,同時還要配合不同螺貝類的外型做調整,學生在此方面思考的廣度還不 足夠,所以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表現不如預期。

2.討論活動深度不足

在實際教學歷程中,透過繪本、影片、投影片、參觀活動等相關教學素材來認 識在地海洋文化,研究者針對單元課程擬定了相關問題進行討論活動,在教學歷程 中發現,雖然學生對海洋相關課程理解能力佳,並能與生活經驗進行連結,提出自 己的想法與見解,但學生回答內容多半過於簡短或深度不足,少數學生則是不敢主 動發言,所以討論活動過程中會發現,學生對於有興趣的問題時,會踴躍回答教師 的提問,但遇到較沒興趣或沒有感覺的問題時,往往沒反應。

- 127 -

3.教學時間不足

因為課程設計活動較繁瑣,加上有些創作活動需要較多的時間進行,為了讓學 生有完整的創作作品呈現,因此部分單元的創作時間又稍做調整延長,可是受限於 教學時間限制,最後作品分享部分只能請少數學生從創作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創,

而學生從觀賞角度欣賞作品的看法則難以進行,甚至可惜。

(二)解決方式

研究者依照行動研究過程中之所欲困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與修正,針對困境問 題提出解決方式。

1.創作活動內容設計困難度之修正

首先調整單元活動難度的分配比例,減少拼貼藝術的介紹時間,並延長課程教 學節數,利用較多的時間來進行拼貼技法的引導,分步驟做示範及講解,讓學生具 有相當概念與技法習得之後,再深入進行後續的創作活動,這樣學生較有自信完成 作品創作,並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勇於接受挑戰。

2.討論活動深度不足之修正

在欣賞完相關繪本與影片之後,教師再針對重點做提示,讓小朋友回顧內容,

同時,教師再進行問題討論時,針對學生不同的程度給予適當的引導與示範,深入 淺出,遇到學生不會回答的問題時,則依學生的程度更改提問,並就問題的性質,

將問題設計成開放性及非開放性的,選擇適合回答的學生,並給予積分獎勵,讓討 論活動的進行更具技巧性。

3.教學時間不足之修正

學生在作品的創作上,因是首次嘗試使用貝殼拼貼、廢棄物創作等,對中級學 生而言,將作品的表現方式由平面轉換成立體,對於學生的身體發展或思考層面都 非一蹴可及,初次嘗試時學生的反應都是覺得有難度,因此在解說、示範及製做時 間上需要花較多時間慢慢引導,但因為創作時間延長,壓縮到作品欣賞與分享的教 學時間,導致作品分享部分只能請少數學生從創作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創作,而學 生從觀賞角度欣賞作品的分享則無法進行,針對此項的解決方式,除了可另尋其他 時間進行討論與分享或是再增加授課所需節數,以利作品完整呈現,另外亦可以利 用協同教學方式,請老師於晨間導師時間協助進行作品分享與討論,以期教學目標 之達成。

- 128 -

二、對學生學習態度方面之建議

在現場實際實施教學時,為了瞭解學生學習狀況,需要透過各項檢核來蒐集相關資 訊,而這對學生亦是一種無形中多加諸的壓力,以下就研究者在教學歷程中觀察學生學 習所遭遇之困境問題加以分析,並說明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之解決方式。

(一)困境

研究者在教學現場所遇學生學習方面之困境有不喜歡寫學習單及住意力不集中 問題,分別說明如下:

1.不喜歡寫單元學習心得表

學生不喜歡寫單元學習心得表,部分小朋友在單元課程結束之後要寫單元學習 心得表,便發出抱怨聲,四年級反應又比三年級大,研究者回收心得單發現,部分 學生總是採用很簡短或快速的詞句回答,並未做深入的思考。研究者亦了解學生基 本上就不喜歡動手寫字,但因課程研究過程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故必須進行相關 資料蒐集,這部分真的需要尋求解決方法。

2.注意力不集中

少數學生對於一些較不感興趣的活動顯得不夠專心,甚至干擾別人,注意力不 夠集中,另外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會因為自身日常生活背景經驗的關係,只要老 師一提到相關概念,等不及輪流舉手回答,便滔滔不絕自顧回答,或是找旁邊的學 生討論,導致影響課程的進行。

(二)解決方式

行動研究教學過程中會面臨學生學習態度問題,而教師須針對學生問題找出解決 策略,幫助學生學習改善,研究者將解決方式分說如下:

1.改善不喜歡寫單元學習心得表

針對學生不喜歡寫單元學習心得表之問題,研究者之改以畫圖方式讓學生呈 現,這樣學生接受度教高,同時利用口語訪談,讓學生以口述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研究者輔以錄音方式進行整理,學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

- 129 -

2.注意力不足之修正

對於在活動過程中表現不夠專心,或常干擾其他學生的小朋友,除了在課程中 適時給予機會教育外,另依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座位的調整,而自顧回答,或是找 旁邊的學生討論,導致影響課程進行的學生,研究者改採小組獎勵積分制度,透過 小組成員互相約束與激勵,讓學生表現正向行為,並時給予鼓勵,透過小組共學達 成學習效果。

三、對廢材整理與保存之建議

本研究嘗試利用螺貝類廢殼、海膽殼、浮球、寶特瓶等廢材進行創作,以下就廢材 之整理與保存提出相關建議。

(一)對廢材整理之建議

本研究初次嘗試蒐集海膽廢殼進行藝術創作,在海膽廢殼的蒐集清節過程中,歷 經多次嘗試與失敗,尤其在海膽殼的清洗過程失敗率極高,研究者在嘗試之後發現,

海膽殼要經過多次反覆的肥皂水浸泡處理,使用肥皂水的原因在於肥皂水可以去除海 膽殼的異味,其對海膽殼的侵蝕力較弱,若使用漂白水亦可,但因漂白水的濃度若控 制不佳,很容易加速海膽殼的崩解碎裂,個體保持完整的成功率即大大降低,而在浸 泡過程中海膽的棘刺會部份脫落,在輔以刷子輕刷乾淨之後晾乾,再用白膠在內殼薄 塗一層即可增加及硬度。

(二)對作品保存之建議

學生創作作品具有特色,建議學校可以利用閒置空間作為作品展示區,定期更換 不同作品,讓學生的作品可以展示分享,一方面可以藉由作品展示讓大家欣賞,另一 方面亦可達到美化校園效果;此外廢棄保特瓶的作品亦可與社區結合做為社區藝術裝 置,提供學生將生活環境與藝術結合的行動經驗。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是以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進行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此課程 喜愛度極高,但因人力與時間問題,無法做全面性的課程計畫與執行,因此以下提出對 未來研究者在研究內容之建議,期望能發展出更多元的課程。

- 130 -

(一)繼續研發相關藝術與人文課程,將藝術與生活、環境相結合

本課課程為初次嘗試,因此先從在地生活出發,以傳統建築、石滬、海洋塑膠廢 棄物創作、貝殼拼貼進行教學,而就澎湖在地的資源還具有許多在地特殊性,例如宗 教特色、漁業文化、傳統聚落、自然景觀等資源等待研發,本研究宜進一步進行課程 研發,發展更多樣的藝術課程,另外因本研究樣本數僅14人,其研究結果的推論性較 不足,應可擴大樣本數,可採跨年段、跨校方式,方能呈現更佳的教學研究效果。

(二)課程進行可以邀請家長或社區人士共同參與,讓相關資訊獲得管道 更多元化

此次教學進行過程,因學生回家對家長提及教學相關內容,家長得知後亦熱心提 供許多訊息,這也讓教師對於教學資源的尋求有另一層見解,社區資源除了眼睛可以 見到的實物之外,社區的家長或耆老亦堪稱為活資源,在地居民對當地的生活習性、

歷史演變皆具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尤其日日與海洋為伍的生活方式,海洋已經變成生

歷史演變皆具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尤其日日與海洋為伍的生活方式,海洋已經變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