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海洋教育教學課程取向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海洋教育教學課程取向

「海洋教育」為近年教育改革之新興議題,在現有教育體制之下並不單獨設科,統 整國內對海洋教育之研究(葉惠媜,2000;葉子超、林宜君,2001;黃英人,2006;陸 正威,2007;施心茹,2009),可以得知目前國內海洋教育課程實施方式是以融入式課 程、學校本位課程、統整課程三種取向為最,故就此三種課程取向說明如下:

一、融入式海洋教學課程取向

海洋教育應該單獨設科或融入各學習領域皆各有其優缺點,但在教育改革潮流與現 行教育體制中,不太可能增加教學科目或教師授課時數,故中小學海洋教育應採「融入 課程教學」與「議題調查教學」兩個方法進行(張子超,1998)。過去海洋教育在傳統 與政治思維中淪為虛無課程,而隨著民主潮流發展,教育也因改革以多元性的樣貌呈現

,海洋教育亦在教育改革中受到啟發而發展,目前各縣市無不重視海洋教育之推廣,其 發展海洋教育的趨勢是以融入課程的方式進行,而非單獨設計成科(黃志敘,2011)。

蔡錦玲(2006)提出,在幼教、國小、國中、高中階段應以活動設計或將海洋相關知識 以融入課程的方式進行,培養對海洋的感情,進而導入相關基礎知識。

有關海洋教育之推展方式,陳國棟(2006)認為海洋教育之推動,在學齡前及小學 教育這階段的學童適合透過遊戲進行、繪本分享、故事描述等方式,將少量海洋人文知 識融入教科書的方式,可收潛移默化之功,並誘發學生對海洋事務的興趣。史希慧(2010)

提出在國小要推行的海洋教育是一種全民普通的海洋教育,目的是為了增進學生對海洋 知識的瞭解,並培養其尊重海洋、愛護海洋的態度,可見得教育是讓人重新認識海洋、

甚至得以覺知海洋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透過教育導引,讓孩子去認識海洋、親近海洋進 而對海洋產生關懷的情感(施心茹,2009),若小學教師在實施海洋教育時能以學生為 主體,並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大目標,以融入學習領域的方式來加以實施,讓學生 在自然情境的營造下進行學習,則教育目標的達成指日可待。

除了學者的提倡外,教育部(2008b)在海洋課程綱要中提出,海洋教育共分海洋 休閒、海洋文化、海洋社會、海洋科學、海洋資源五大主題軸,其適合融入語文、自然 與生活科技、社會、藝術與人文等各領域中實施教學。再者,因教育部建議海洋教育課 程應融入各學習領域實施,故教育部(2008b)提出對海洋教育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

其建議研究者整理如下(表2-5):

- 19 -

- 20 -

區、學校、學生之所需,是一種師生共同創造學習經驗的課程概念,因此亦重視教師專 業的自主,並且將課程之研究發展與實施合為一體(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1998)。

張嘉育(1998)歸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重要意涵,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學校為 主體,重視學校內外各種資源的運用結合,發展之課程是指在學校指導的一切學生經驗

,發展成果與過程中學校社區成員的參與和學習並重,而課程發展重新定位學校於課程 發展中的角色,使「社會-社區-學校-教師」發展成為一種伙伴的關係,重新定義了 教師與課程之間的關係,將課程研究、發展與實施合為一體,尤重視學校教育人員的教 學自主與專業能力,強調適切性、地方化與多樣化,可立即回應社會、社區、學校與學 生的需要,倡導「參與」、「由上而下改革」、「草根式的課程發展」的理念。

綜上所述,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將課程由全國統一的標準模 式,轉成為強調地區差異性的發展,課程內容的設計結合在地特殊文化及生活背景,重 視學生真正需求、教師專長、社區內之自然、人文、社會資源(黃英才,2006),尤其 課程中強調融入學生的環境生活與文化的經驗,將生活當素材融入教學中,以激發學生 的人文素養,並使其對自己生活的社區具有認同感,進而能夠對其所處社區起愛護之心

(古秋平,2003)。故課程應涵蓋人類的生活相關領域,並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轉化成適 當的學習教材,並將資源融入學校課程中,則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方式更多元,學校與 社區之間也相對形成一種互助的資源。

因此,海洋教育就地方發展而言確有其特殊性與必要性,將學校本位課程結合海洋 教育課程研發、推展,不但可以納入社區的海洋資源,提供課程更豐富的內容,同時也 可以藉此推展學校特色、發揚社區在地精神,進而讓學生認同社區與學校,對其所生長 地區的在地海洋文化保存能更有使命感與行動力,以期海洋的永續傳承與創新。

三、統整課程取向

課程統整即是打破各學科界線,課程設計融合學習者之知識、經驗、社會等多方面 學習的統整,在訂定課程組織核心之後,採用適當且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加以組織成有 意義的學習內容,並用多元化的評量方法來瞭解兒童的發展與學習能力。歐用生(1996)

和薛梨真(1999)皆指出統整課程包括學習者之生活經驗、社會、知識、課程的統整,

將共同知識及經驗,以及課程架構與發展過程統整起來,建構完整而有意義的知識學習 體系。張貞瑋(2002)研究認為統整課程是顧及學習者的生活經驗,以真實世界中,對 學習者和社會有意義的問題為起點,安排以學生的本質為基礎,與知識應用有關的內容 與活動,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自行建構有意義的知識。

- 21 -

研究者歸納相關研究(蘇莉貞,2009;吳怡靚,2010),發現海洋教育運用課程統 整方式大多用在學校本位課程之設計,運用 Palmer 課程聯結模式(curricular connection model)做課程統整,課程聯結模式是利用輪形設計,將所有需要的科目加入,非常具 有彈性,強調跨科目、活動和評量之間的聯結(周珮儀,2003)。其概念如下(圖 2-1):

圖 2-1 單元輪形設計圖

( 資料來源:修改薛梨真,1999,p.10)

統整課程多是以學生的各項經驗做聯結,這個聯結並非單一,而是多個面向的整 合,因此老師進行課程設計時應該是主動依據學生需求、經驗、先備知識加之以統整,

提供學生更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換句話說,課程在統整過程中需要發現問題,並將課程 知識加以組織,黃正傑(1994)認為課程組織意指將課程的各種要素或成分,妥善的加 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和諧,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最大的作用。

蔡英姝(2002)將課程統整原則研究歸納為,課程統整需以『組織中心』做基礎,

以『學生』為主,著重『能力』的培養,注重並覺察學生的『個別差異』。

綜上所述,統整課程之意義是強調將知識與經驗加以重建,使之成為一個整體,以 適合兒童生活狀況之需求,將學科的界限忽略掉,不考慮分科的情形,重視兒童的本質 和自發性探究及其活動與經驗為基礎來設計課程,而將學科內容和教學過程以主題、活 動、問題或課程為中心,重新加以組織整理,以便學習者能獲得學科間的學習(楊坤原,

1996),因此統整課程比分科課程更有學術性(歐用生,1999),同時也更具有彈性,

在教學現場更利於教師運用。

主題:

海洋教育

‧科學 ‧數學

‧語文藝術

‧社會研究

‧健康教育

‧音樂 ‧美術

‧家政

‧工藝

- 22 -

- 23 -

(資料來源:廖敦如,2003,p.426)

綜上表所述,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其源自對現代主義為藝術而藝術、必須絕對純粹的

- 24 -

程教學更加多元,藝術教育之目標在落實人文素養的養成,因此從生活中引起兒童親近 藝術的興趣,透過藝術教育讓人與環境產生正向互動。

隨著時代的演進,藝術教育課程內容不必侷限在傳統的題材,擷取與學生生活相關 之內容融入於課程中,可將焦點集中在社區的光榮歷史、多元文化、獨特的地景、地物 及藝術風格等(郭淑芬,2004),都可以視為藝術教育創作的思維方向,陳子騰(2004)

也指出,社區取向藝術課程設計著重在引導學生更加了解其社區的藝術傳統和本身文化 資源,應使其因深入了解而對自我群體文化產生認同感,由此可見將社區資源融入藝術 教學是當代藝術教育趨勢。

而就海洋教育而言,台灣海域生物種類數量高、生物量大,擁有世界各地都羡慕的 活潑繽紛的海洋生態,也孕育了豐富的人文風貌。但一直被我們忽略的,卻是四周海域 的可利用性,我們始終忘記海洋才是台灣最寶貴的人文、社會、經濟和自然資源(鍾國 南、李展榮、方力行,2003)。經由藝術的教育與陶冶,使學生可以更真切的認識並了 解我們居住的世界、美化生活環境、調整生活步調、以達成健全人格(王秀雄,1986)。

生活是文化的源頭,藝術源自於生活也應該發展於生活中,因此藝術教育應該提供 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境中的人事與景物,了解時代、文化、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關係(黃 英人,2006),故海洋教學材料的設計應該切合學生的需要,學生能透過教師適當引導 就地取材,並能深入其境的了解平日熟悉常見但已被忽略的事物(林仁傑,2000),由 此可知,海洋即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藉由藝術教學讓學生從海洋的認識中尋找創作的 靈感,啟發學生美感概念,建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再者,視覺藝術教育是把信 仰、行為、語言三種傳承化為視覺符號,具體而普及的流傳下去,所以藝術創作很大程 度上取決於既定的風俗文化,為有透過視覺藝術的學習,才能充分結合文化與藝術之關 聯(黎明海,2004),此觀點正與海洋文化之海洋藝術教學理念不謀而合。

生活是文化的源頭,藝術源自於生活也應該發展於生活中,因此藝術教育應該提供 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境中的人事與景物,了解時代、文化、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關係(黃 英人,2006),故海洋教學材料的設計應該切合學生的需要,學生能透過教師適當引導 就地取材,並能深入其境的了解平日熟悉常見但已被忽略的事物(林仁傑,2000),由 此可知,海洋即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藉由藝術教學讓學生從海洋的認識中尋找創作的 靈感,啟發學生美感概念,建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再者,視覺藝術教育是把信 仰、行為、語言三種傳承化為視覺符號,具體而普及的流傳下去,所以藝術創作很大程 度上取決於既定的風俗文化,為有透過視覺藝術的學習,才能充分結合文化與藝術之關 聯(黎明海,2004),此觀點正與海洋文化之海洋藝術教學理念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