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壹、 網路學習社群

張基成(2003)認為「網路學習社群」(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是 一群學習者一起聚集於網路上,形成共同的學習文化,相互了解及共同努力所建 立的網路虛擬空間。Jonassen 等人(1999)提出學習社群的建立包含成員相互支 援、分享價值與經驗、彼此信任、具共同目標、尊重多元等面向,強調學習社群 學習者相互的社會性與認知貢獻,相互合作與支援以共同追求一致的目標。本研 究所指網路學習社群是指擁有相同學習目標之學習者,透過數位學習平台進行課 程學習,並經由討論區互動促進資訊交流與知識建構所形成的封閉式學習社群。

貳、 合作式學習

Slavin(1995)提出合作式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CL)為一兼具結構性與 系統性的教學策略,小組成員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彼此分享學習經驗,傾聽他人 的想法,共同達成小組的任務,形成小組積極互賴的關係,以達成良好的學習成 效。Johnson 及 Johnson(1991)指出合作式學習是由異質性成員組成,為完成共 同目標而相互合作,可以提昇團體學習成效以及成員彼此互動技巧。

參、 社群角色

《認知辭典》定義「角色」(role)是行為更高階的概念,指個人在社交場合 所被期望的一系列妥協行為角色(Corsini, 2002)。本研究定義社群角色為網路學 習社群中學習者為達到學習目標而進行交流,並透過交流互動了解他人行為及傳 達的期許,並且體認自己在學習活動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為符合其功能角色所 產生的相對應溝通行為歷程,如分享與創造知識或帶動小組合作氣氛(Corsini, 2002; Lin et. al., 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肆、 社群互動模式

許多學者表示藉由師生雙方與同儕之間的社會互動,可以營造學習社群團體 的合作氣氛,進而提昇學習成效,並且同儕社交互動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

(Hara, Bonk & Angeli, 2000; King, 2002)。本研究歸納網路學習社群是學習成員 因共同目的進行資訊的交流與互動討論,進而凝聚問題焦點產生社群意識而形成,

其中社群互動的主要模式包含問題解決、資訊強化及情感交流等三種。

伍、 知識建構

知識建構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教育領域,強調合作討論導向較理解更切合學 習需求。許多研究指出知識建構能激發學生之學習動機、改善高階思維能力,如 作出判別性思考、解決問題及促進個人發展,包括溝通技巧、人際技巧及終生學 習態度(Law, 2005; Stahl, 2000; 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6)。本研究定義知識 建構係指透過團體合作學習,促使成員個人依據團體共同的學習目標提出想法,

在多元想法的互動中不斷地朝團體目標精進整體的知識結構,並經由評估與反覆 修正知識的歷程,展示團體知識建構與獲得學習成就感。

陸、 團體效能與團體凝聚力

團體效能係基於自我效能發展而成,自我效能可以透過個人成就表現、替代 經驗、口語說服、生理徵兆等四項要素判定自身是否具備完成任務之能力,進一 步延伸,團體效能是以成員對於所屬該團體是否可成功地完成特定任務的共享信 念。

團體凝聚力可簡單分為社會凝聚力及任務凝聚力,兩者是獨立不相依的

(Mikalachki, 1969)。社會凝聚力係指小組內的成員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友誼,

且社會凝聚力應包含小組成員溝通、合作和支持性的行為(Carless & DePaola, 2000;Lott & Lott, 1965);而任務凝聚力意指小組願意投入於團體任務的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González et al., 2003)。本研究採用洪慧婷(2007)提出團體效能與團體凝聚力 量表方式評量團體效能與凝聚力,觀察小組對於任務完成之信念與組內情感交流 之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