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群角色類型與行為特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分組與學生自行分組對於學習成效的差異,結果發現教師指示分組的學習成效較 佳。而 Turel 及 Zhang(2010)探討團體組成對團體表現的影響,並設計搭配組 合 (supplementary fit)、互補組合(complementary fit)與個人與團體組 合

(personal-team fit)之不同小組組成策略,探討三種不同小組組合對於團體認知 與團體表現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若成員對於團體認知產生分歧,則會對於小組 整體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當教師進行分組時,應將外向成員分配到意見較歧 異的小組,讓成員彼此互補以增加小組互動,使團體表現更好。Kristof(1996)

指出在合作學習中成員為達到目標而相互合作,分工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差異

(role differentiation),可以促進異質性的小組互補,進而產生較高的學習成效。

由上述文獻可歸納出藉由教師立意分組可以提昇學習成效,並於合作學習的 過程中,異質性的小組組成與分工所產生的角色差異有助於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因此,本研究擬藉由上述文獻探討歸納之結果,作為網路合作式學習之小組分組 設計之參考,並於研究中驗證以學習角色互補之異質性立意分組策略,是否具有 提升網路合作學習之團體凝聚力與學習成效之效益。

第二節 社群角色類型與行為特徵

壹、 社群角色意涵

《大英百科全書》(2010)定義角色是指社會學上人們期望具有一定社會地 位或身分的個人所應有的行為。角色是社會所承認的綜合性的行為模式,它提供 對社會上某個個體的識別和認定的方法,它也可以作為應付重複出現的情況,作 為處理與其他角色關係(如親、子角色)的指導原則。《牛津社會科學字典》(2010)

解釋角色是動態或行為的狀態面向,意含在他人期待下表現得宜的狀態描述。當 兩個角色牽扯在同一狀況時,角色拉扯就會產生,如職業婦女會在工作與家庭兩 邊的角色拉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認知辭典》定義「角色」(role)為行為更高階的概念,指個人在社交場合 所被期望的一系列妥協行為(Corsini, 2002)。Lin 等人(2007)提到網路學習社 群重視成員交流互動,成員為達到分享、創造與理解,在學習過程中成員會體認 自己在相關知識活動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為符合其功能角色,成員必須產生相 對應知識分享與行為歷程。由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知道「角色」是行為更高階的概 念,也可以表示動態或行為的狀態面向。意含在他人期待下表現得宜的狀態描述 或者依個人在社交場合所被期望的一系列妥協行為角色。人們期望具有一定社會 地位或身分的個人所表現之行為,是社會所承認的綜合性的行為模式,它提供對 社會上某個個體的識別和認定的方法。無論是誰扮演該角色,角色會對應他人期 待,回應相對的行為。

貳、 社群角色類型與行為特徵相關研究

社群所涵蓋的社群角色相當廣泛,然而社群角色與行為的關係並未被明確定 義,目前研究傾向探討兩者關係(Yang, 2007; Lin & Huang, 2007)。本研究整理 過去社群角色相關研究及其所分類的角色類型,藉由歸納各研究所定義社群角色 與其行為,整合出社群角色行為特徵之類型,以作為本研究進行學習社群角色行 為識別的依據。

一、 社群角色相關研究

社群角色探討可以分成網路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兩個面向,網路社群角色研 究有 Kozinets(1999)、楊堤雅(2000)、陳盈秀(2005)、Lin 及 Huang(2007)

等提出的研究;網路學習社群則是有陸希平等(2006)、Yeh(2010)等提出的研 究。依據上述社群角色相關研究,本研究將其結果歸納整理如表2-1 所示:

表2-1 社群角色相關研究整理與歸納

相關文獻 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結果

Kozinets 根 據 成 員 與 社 群 的 「 社 交 點 」 歸納社群成員角色分為圈內人、

(1999) (social tie)以及對社群討論「消 費 核 心 」( self-centrality of consumption)之興趣程度。

奉獻、觀光者、混合者四類。

以 Thorsten 等人(2004)所提出 eWom 八個動機對討論區字串進 行分群,將分群結果結合 Pine &

Gilmore 體驗類型、Schmit 策略體 驗模組結合形成虛擬經驗構面,

高階團體(superior group)與低階 團體(inferior group)的結果,其 團體角色扮演上會有相當大的差 異。

(gatekeepers)、資訊或建議的給

予 者 與 搜 尋 者

(information/opinion seekers or givers)、協調者(coordinators)、

小丑(clowns)等提供者、統合

平等,2006;Yeh, 2010)。由前述約略可知網路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所歸納出的 社群角色具有許多相似之處,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所探討分析的社群角色,將擁 Actives

A1 主動積極回應社群,並且對其他社群成員提 出的話題熱列討論。

被動者 Passive

A2 在社群中不需要付出即可獲得娛樂或資訊。

驅動者 Motivators

A3 主動規劃社群活動或者提出吸引成員的主 題。

管理者 Caretakers

A4 通常是資深的驅動者;在社群與成員之間擔 Insider

C1 兼具社群關係強與熱衷程度高,喜歡與成員 建立友誼,並且熱衷參與消費活動。

奉獻者 Devote

C2 社群關係弱與熱衷程度高,主要是對於消費 有強烈興趣並且參與消費活動,很少與成員 建立友誼。

Mingler

C3 社群關係強與熱衷程度低,與社群成員關係 維持良好關係,對消費活動沒有興趣。

觀光者 Tourist

C4 兼具社群關係弱與熱衷程度低,鮮少與其他

information seeker

F2 討論進行中針對課題提出資料輔助問題解 決者。

意 見 提 供 者

opinion seeker

F3 針對課題及相關資料可靠性及價值提出看 法者。

闡說者 F4 將議題理念以例證具體化或合理化者。

F6 評估小組意見的實用性(practicality)及邏 輯合理性(logic)。

本研究整理Alder 及 Christopher(1998)、Hagel 及 Amstrong(1998)、Kozinets

(1999)、楊堤雅(2000)、陳盈秀(2005)、陸希平等(2006)、Yeh(2010)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者六種角色,而領導者是團體成功運行的重要關鍵,具有的行為特徵包括在 團隊合作中扮演監督角色,確定進度建立高品質工作、採納其他成員的建議 以建立小組時程、分配工作;負責提醒他人討論時間、作業截止日期、完成 小組作業等細節,以利社群成員投注更多時間與精力於社群參與,凝聚社群 的力量;幫助社群資訊內容創作,常受到成員的敬重與信賴,互動與參與程 度高,對虛擬社群有很大的貢獻。

二、資訊提供型:相關名稱有驅動者、意見領袖、圈內人、經驗意見分享者、熱 衷者、資訊提供者,而資訊提供者投注許多時間與精力在經營社群,喜歡與 社群成員建立友誼,發言動機相當多元。資訊提供者會主動規劃社群活動,

提出吸引成員的主題,並且整理相關資料及資料出處,期望對他人有所幫助。

對於社群活動具有高度熱誠,熱衷參與活動有助於社群資訊內容創作。

三、意見提供型:相關名稱有主動者、意見提供者、問題解決者、意見領袖、圈 內人、貢獻啟動者、闡說者、協助者、評估與批判者、啟能者、團體指導者,

而角色意義在於意見提供者會主動積極回應社群,熱心地分享個人經驗意見,

幫助解決他人問題與補充細節。針對小組工作目標提出建設性新點子與作法,

評估小組意見的實用性(practicality)及邏輯合理性(logic),將議題理念例 證具體化、合理化或是彙整不同想法意見加以條列,試圖澄清誤解、更正,

提供團體工作意見,傳達之意見常可作為社群成員進行決策時的參考,有助 於社群資訊內容創作。

四、資訊需求型:相關名稱有混合者、意見呼應、資訊詢問者、意見領袖者。資 訊需求者將虛擬社群視為尋找解答與請求建議的場所,在有資訊需求時光臨 社群,主動向其他社群成員提出問題與說明困難進而尋求答案或建議,常對 社群成員的意見或經驗表示認同與追隨,關心其他社群成員,希望得到其他 成員的認同支持,並與社群成員維持良好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五、瀏覽型:相關名稱有被動者、觀光者、瀏覽者、潛伏者。角色意義屬於社群 關係弱與熱衷程度低並且沉默的一群,在社群裡被動地搜尋資訊,不需要付 出即可獲得資訊,但有成為其他角色的潛力,也可能散佈社群「正面評價」, 吸引更多使用者。瀏覽者通常只在社群中進行瀏覽,幾乎不參與社群的任何 活動,鮮少與其他成員交往。

六、產品供需型:相關名稱有購買者、奉獻者、產品推廣者、建設者,而角色的 意義在於產品供需者對於社群關係弱但熱衷程度高,對於消費有強烈興趣並 且參與消費活動,很少與成員建立友誼;在社群裡進行產品的買賣或推廣,

可能是公司的銷售人員,也可能是售賣二手產品者。以利益他人為出發點,

為社群代來龐大佣金以及廣告收入。

七、麻煩製造型:相關名稱有干擾者、麻煩製造者兩種,而角色意義在於麻煩製 造者會在社群中詢問或發表離題文章,而造成其它成員閱讀上的干擾,在團 隊合作中經常缺席或是無能力完成作業而拖累團體進度。

八、氣氛營造型:相關名稱有自我揭露者、抒發感情者、氣氛營造者,而角色意 義在於氣氛營造者常將虛擬社群視為心靈寄托的地方,常發表具有營造氣氛 的文章。對於建立正向關懷、合作、支持的氛圍具有幫助。

九、紀錄型:角色意義在於將討論過程或是重要事項加以記錄。

本研究以網路學習社群為主要研究範圍,經由上述社群角色及行為特徵的歸 納後發現,領導型、資訊提供型、意見提供型、資訊需求型及氣氛營造型等五個 社群角色類型行為維度,可提供網路學習社群正向效益,因此本研究將其視為探 討社群角色類型的主要考量。而瀏覽型與麻煩製造型對於社群整體學習成效較無 正向影響,故不列入本研究角色類型探討範圍。此外,因學習社群經營性質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