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議論文寫作教學(argumentative writing teaching)

議論文即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針對目的或是概念提出明確主張,並且 進一步地進行邏輯論證說明,以使讀者或是特定對象能有所信服的一種文章體裁。

議論文常見的內容主體具備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

本研究對於議論文的界定分別包含寫作對象、表達方法、論證過程,以及具備三 要素寫作的特定目的。

議論文寫作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指透過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寫出有自己 的觀點且能說服人的議論文。本研究的議論文寫作教學將藉由「以說帶寫」議論 文寫作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議論文寫作。

貳、議論文寫作能力

本研究所謂的議論文寫作能力,特指文章結構安排的能力。寫作的結構安排,

一般也稱為「篇章結構」的安排,即是篇章的邏輯條理(陳滿銘,2007)。研究者 資料蒐集包含課堂上表現等,如以下:(一) 口語表達表現、(二) 學習單表現、(三) 作文寫作表現。

研究者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收集學生的作業、學習單、口語表達紀錄、作文,

並輔以論辨式文章評分標準(唐淑華、林烘煜,2016)作為評分依據,檢測學生

11

寫作能力中,對於文章結構安排之表現。

本研究在行動中學生作文評閱上所使用論辨式文章評分標準,參考自學者唐 淑華、林烘煜(2016)曾針對高中生寫作能力、大考中心作文評閱標準、綜合國 內外文獻發展出來之評閱工具。研究者參閱後並作部分修正,用以評閱此次行動 中學生寫作中結構安排。

參、以說帶寫

本研究所指的以說帶寫,是透過課堂口語發表以及學習單引導的歷程性寫作 過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在教師與學習單中提問之問題,其口語表現與文 字表現皆為以說帶寫所重視,並且作為以說帶寫之寫作教學方案中所欲探究的研 究重點。

第四節 研究限制

說理性文章有形式受限的問題,是在達到與讀者對話的目的前所要考慮的,

例如政論文、思想評論、文藝評論、學術論文等等,都是規範說理性文章的形式,

由於針對的是中學生作文寫作中的議論文類,這種類型較單純且單一,而上述屬 於規範說理性文章的內容分類較細且繁多,因此在此先不討論上述多種說理性文 章的寫作,也是本研究主要限制一。

本研究僅就中學國文科課本中的議論文作為引導活動進行之文本,過程中研 究者亦曾因教材選擇感到困惑、猶豫,然而就原本研究目的希望藉由課堂文本為 出發點,因此選擇之教材依舊以當年段課本出現的課文為主要教學內容。議論文 種類繁多、涉及甚廣,本研究暫處理課堂文本為主要媒介,此為主要研究限制之 二。

12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是試圖透過以說帶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的實施,探究學生 議論文寫作能力提升的成效。因此本章即針對議論文寫作、說寫關係、說寫相關 寫作教學策略與研究等方面進行探討。

第一節 議論文寫作探討

壹、議論文釋義

議論文,又稱作論辨體、論辨文。論辨文類主要性質是分析事理、辨別是非,

而作法以議論方式為主。議論文自古以來便有之,源自先秦諸子散文,是歷史相 當悠久的表述方法,也經過長久演變,但皆不離其宗,皆以說服、論理、舉證為 主要核心。

古代議論文,依照寫作角度的不同便有不同的稱呼,而至少包括論、辯、議、

解、原、說、策、書、疏、記、傳、喻、序、表、評、敘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別名,

然而內容仍有其相近或相似之處。其中舉與現今議論文接近的表述方法,文言文 有其特別的形式,也是現代的議論文中所強調的結構安排,即是篇章結構的條理、

梳理(陳滿銘,2007):「論」主要是論斷,對某事件、措施的主張與見解,特徵 在於「立」,如漢代賈誼的〈過秦論〉、宋代蘇洵的〈六國論〉;至於「辨」也作「辯」, 則重在辨明是非,用以點破時人迷津與盲點以及駁論,特徵在於「破」,此如唐代 韓愈的〈諱辨〉;而「說」是說明事理,闡述己見,如韓愈的〈師說〉、〈馬說〉(修 改自明朝徐師曾《文體明辨序》)。

明朝徐師曾《文體明辨˙序》中認為「說」常以己見解釋經義,縱橫詳瞻,與

「論」並無大異,「論」、「說」、與「辨」往往都是通篇針對某一主張、某一論點,

並且進行辯駁與論辨的批駁、論理性文字。古代議論文內容相當龐雜,但其定義 皆不脫離「論理」、「陳述主張」、「辨駁」,與今日議論文定義相差亦不遠。以下研 究者將整理現代議論文之定義,並統合古代議論文要義,擷取本研究所定義之議

14

論文。

對於現代議論文的定義,金振邦(1995)則認為議論文以議論為主,運用概 念、判斷和推理,來表明作者的主張,訴諸於讀者的理智。楊慧文(1999)指出 議論文就是:建立主張,駁斥觀念的文章。「論」主要指發表自己的主張(李博文,

2002)。鄭雅靜(2004)指出議論文是發揮自己的主張,透過剖析事理使人理解,

進而使人信服的文字。議論文是以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為 主的表述方法(謝錫金,2001)。林明進(2007)認為議論文就是根據事實或事理來 凸顯自己的主張,也就是把自己對事物或現象的看法、見解表達出來。

整體而言,議論文定義不外乎建立主張、說明事理、提出論證、陳述論據、

辯駁、說服他人,可見由古至今其定義不變,使用上功能也大致相同。

類似的定義,在西方文獻中也呈現。以西方所謂的議論文來說,稱作’’persuasive writing’’或是’’argumentative writing’’,其定義為作者針對一項問題或是論述,藉由 說理而與讀者對話,並適時提出正反例證說明,以便可以獲得聽者、讀者的服從,

或是對聽者或是讀者用以辯論、辯證、論辨、說服為目的的一種表述方法(Felton

& Herko,2004;Graham,2013)。

由上述可知,不論古今中外之定義,議論文皆與論理、論辨、議論之意涵最 為主要。本研究之議論文,考量其實用性為現代議論文,其內涵以及架構亦接近 西方的議論文(persuasive writing;argumentative writing),以下將詳細說明議論文 內容取向。

貳、現代議論文之內容取向

鄭雅靜(2004)在內容上,議論文多半是事物的理論、學說、證據、辯駁、勸說 等。而後不少學者整理出,議論文常見的內容主體具備三要素,「論點」、「論據」、

「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朱艷英,1994;高原、孫秉偉,1989;劉孟宇,1989;

林秋人,2007;陳正治,2008; Gunning, 2012; Hillocks, 2010, 2011;Mason & Scirica,

15

2006),以下針對三要素做詳細說明。

論點(claim)是指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與主張,而能讓人信服的論點需要立 場清楚且有見地。論據(evidence)定義是指作者對於其所支持的論點兒提出的證 據,可分為事實證據和意見證據。前者是客觀存在的資料,例如數據、圖表、研 究結果等;後者則是相關的人或團體所發表的主觀看法,如名言、諺語、專家的 意見等。無論是何種證據,都必須與議題、論點相關,充分且信實的。論證(warrant, reasons):將論據做進一步合理且正確的推論,以支持作者的論點。

由上述嚴謹鋪敘的三要素可知,議論文相較於記敘文與抒情文,在寫作上有 其一定的複雜度。在周慶華《作文指導》裡指出說理性文章旨在解析思想、闡述 論點、辨明事理、展開論爭,因此往往文章內容比較複雜;作者在闡述自己的觀 點時總是力求周密、深入,避免疏漏。因此文章邏輯往往較強,文句結構一般比 較講究,一般較重修辭、重發展層次與謀篇布局(劉宓慶,1998;周慶華,2001)。

然而說理性文章種類較為多樣複雜,以中學生所學習的並不需要太龐雜的議 論系統,例如論文、政論文等。因此研究者將針對議論文三項要素,以及課文文 本議論架構的議論文類型進行教學。

Felton 與 Herko (2004)在議論文「正反論證(two-sided argument)寫作教學策 略中,提出議論文內容。認為議論文內容應包括作者的論點(Position)、作者的主 張(Claim)、另一方的主張(Opposing-sided claim)、反駁作者的看法

(Counterargument)、針對 Counterargument 的反駁(Rebuttal)、作者論點的各項支 持條件(Qualification)、作者對於論點的保留或是可能捨棄的情況(Reservation),

此指事情有時並不是非黑即白,有時仍有例外的考量。Felton 與 Herko 對於「正 反論證」的內容提出的要素相當有步驟性,各個要素層層遞進且具邏輯性,思考 論辨的細節是詳盡的。

研究者將針對上述內容做統整,並且發展出課堂教學中,關於議論文寫作內 容應具備的要素,藉此引導學生完成架構清楚、舉例能正反論述之議論文。

16

參、議論文寫作能力

寫作是一種語文能力,寫作能力是統合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與綜合能力的綜 合表現。學者蒲基維(2007)說明寫作能力包含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與綜合能力 等三層語文能力,並分述如下:

一、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種類的藝術活動中可能展現的能力,譬如記憶力與觀察 力、聯想力與想像力、思維力等,而寫作能力也必須包含以上;

二、特殊能力:在某種專業活動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就寫作活動而言,寫作的特 殊能力相當複雜,須藉由詞章學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來解釋,包含立 意、取材、運用詞彙、修辭、構詞語組句、運材與布局、選擇表述方法確立風格 等能力;

三、綜合能力:結合前述「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須由創造力呈現出來的 能力層次。一般而言對寫作能力訓練需先設計單一種能力之題型練習,再結合部 分能力,設計較短篇幅的題型,最後再進行綜合能力的教學。

但上述的寫作能力,例如一般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定義,在短期間內難達到,

且是針對學生學習成效來說是全面的。因此在本研究中以第二項特殊能力中包含

且是針對學生學習成效來說是全面的。因此在本研究中以第二項特殊能力中包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