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茲將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壹、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之設計

經過「以說帶寫」教學設計方案後,本研究進行的五篇文本,可以歸納出以 下的發現:

一、可透過 PREP 學習單的問題引導,培養說的能力

在課堂文本教學的進行時,便可帶入 PREP 學習單,引導學生從上面的問題一

100

方面思考文本的內容與形式,另一方面構思如何口語表達,教師講解課文時便可 以順勢藉由文章的結構文句,提問學習單上的問題,並且也能藉機確認學生對於 文章結構之理解程度。

學生跟著課堂完成討論與口語表達的學習單,並且將自己與老師對談,或是 上課發表的話整理後,寫入學習單引導之問題中,藉由口說、手寫同步進行的思 考活動。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認識課本中的議論文,從架構、寫作手法、正反論 據、結論的思考等,皆能透過課堂引導而深入認識。

研究者在後續為學習單編碼、分析,發現學生在之後的寫作中多參考學習單 上的問題,協助組織寫作行文的篇幅與結構。

二、可利用對話論辯學習單與文章修正表,協助學生安排文章結構

在課文教學時,對話論辯提供學生在正例與反例的思考,尤其在全班藉由口 說表達意見交換與激盪之時,學生也正能夠從自己的說,去整理自己腦中所思,

最後在由說的修正、編織,最後形成文字,寫在學習單上。

文章修正表針對學生寫作材料的建立作準備與修正之用,學生在以說帶寫引 導之下,藉由此表完成自己的作文。然而研究者在過程中發現,給予學生集材、

組織的時間尚不足,因為研究者在這步驟中的疏忽,忽略寫作需要時間準備、學 生需要時間蒐集材料,學生在取材上無法突破,寫出來的內容也僅能符合結構安 排,至於內容則尚待加強。或許讓學生搭配著文章修正表與足夠時間集材組織,

能使得整個教學歷程更加地有意義。

三、可利用課堂教材,從內容與形式深究,加強議論文寫作

屏除在課堂中沒時間教學生如何寫作的疑慮,直接使用課本文本,不僅省時,

同時也幫助學生對課文更加理解。寫作教學無須再另闢時間進行,並且也合乎九 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指標中提到「配合本國語教材之範文教學」,以手邊教材為出 發點,融入於國文課中、於課堂時事討論中,皆能有效利用,課堂口說與學習單

101

引導也是讓學生寫作集材的媒介,成為學生完成作文的參考依據。

而如何挑選文本,也是教學設計中重要歷程之一。議論文的種類眾多,依照 不同學生的程度與先備經驗,教師可從教科書中挑選適合帶入寫作教學的文本,

也可以就實際實施狀況,適當地加入補充教材,協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在本研 究中,研究者在行動初期先以〈愛蓮說〉引導學生認識議論文結構,然而文言文 的優勢在於文字條理簡練,因此結構亦理解,但現在學生所寫的作文是白話文,

像文言文舉的正反例都屬於言簡意賅,因此在引導認識正反例時,研究者發現學 生不易舉出妥適例子。也正為了這緣故,研究者在從教科書中補充的白話文議論 文〈你該去看花〉作教學上的對照,便使得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對於結構安排、

正反例都有所體會。

貳、以「說」帶「寫」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在學生寫作結構安排上的發展 一、透過以「說」帶「寫」能增進學生建構議論文寫作上結構安排的能力 透過作文前後測的分析檢視學生在行動歷程中,對於結構安排的能力是有進 步的效果。以「說」帶「寫」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進行的初期,學生對於學習單 上引導的問題較為困難,少部分學生能跟上研究者之引導,因此修正為在教課文 內容時,同時也設計提問,在適當時機引發學生思考。目的皆是為逐步地建立學 生對議論文的結構認識,並進一步學生自己撰寫一篇結構安排妥當的議論文。

二、透過課堂教材學生能增進口語表達與寫作能力

說話與寫作都是表達的方式,一個口說、一個手寫。事實上兩者關係相當緊 密,在十二年國教課綱裡也明訂著國中小學、高中的國文科學習重點,其中即為

「口語表達」以及「寫作」,由此可知,語文教學是文本、說話、寫作三者配合,

學習更加完備。在本研究中亦透過課堂教授議論文時引導學生口語表達,融入議 論文內容與形式探究,循序漸進地再深入寫作,最後讓學生完成一篇結構完備的 議論文,讓課堂文本、口說讓表達能力提升,與寫作之表達能力皆能緊密結合。

102

三、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與建構,學生能逐步增進其寫作能力

一開始學生看到學習單便展現出頭疼的表情,但經過這時間的練習,搭配著 課文、長短篇的寫作等,學生也在反覆地口說與手寫中,漸進地進步著。尤其學 生在最後的長篇文章,從架構與舉例上不再感到困難,並且他們自己也發現自己 的進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