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貳、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各版本閱讀測驗的文體、字數、題數與題型有何特色?

二、各版本閱讀測驗的文體、字數、題數、題型與 PIRLS 題目有 何差異?

三、各版本閱讀測驗題型的「直接提取」理解層次比例為何?

四、各版本閱讀測驗題型的「直接推論」理解層次比例為何?

五、各版本閱讀測驗題型的「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理解層次 比例為何?

六、各版本閱讀測驗題型的「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 素」理解層次比 例為何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的目的、內容與探究的問題更加清晰明確 ,茲將本研 究所涉及的重要名詞,予以解釋如下:

壹、閱讀素養

根據 PIRLS 2006 的定義:閱讀素養是指學生能理解並運用書寫語 言的能力,這些書寫語言的形式是社會所規範出來的。學生能夠閱讀 各式各樣的文章,從中建構出意義,從中學習,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 讀社群的活動,並由閱讀中獲得樂趣。

7

貳、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指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連結文章訊息及自身的經 驗背景,而做推論並正確地理解句子及文章意義的能力。PIRLS定義 閱讀理解歷程包括「直接理解歷程」和「解釋理解歷程」兩部份,

前者分為「直接提取」以及「直接推論」;後者分別為「詮釋、整合 觀點和訊息」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ㄧ般的 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都會自動的進行直接提取和推論,但是在詮釋 、 整合觀點和訊息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這類較 高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就需要讀者積極運用背景知識和閱讀策 略,建構自己對文章的解讀和批判。

參、閱讀評量

閱讀評量通常都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所進行的形成性評量,為 教學的一項後續活動,用以了解學生學習成果,在評量過程中,促使學 生努力尋求高層次閱讀思考的認知能力。基本類型可分為評量「閱讀理 解表現」和評量「閱讀理解過程」兩種。閱讀理解表現的評量是在了解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常是在讀者閱讀之後,以立即回憶的方式進行 閱讀理解的回答或測量,可用口頭或書面方式進行,測量閱讀者對閱讀 材料理解的多寡。閱讀理解過程的評量則是嘗試複製閱讀理解歷程的發 生,試圖將焦點放在閱讀心理歷程的了解。

肆、閱讀測驗

閱讀測驗是指所有關於在閱讀教學過程中 ,評定學生學習成果之

8

方式及內容,主要是以選擇題與問答題型呈現的紙筆測驗為主,測驗 本身強調過程,如測驗材料的編製、施測、解釋分數等。在本研究中 所選定的研究材料是國小中年級三家出版社(康軒、南一、翰林)所 編輯的閱讀測驗補充教材,分析內容包含「閱讀測驗選文」 與「閱 讀測驗題目」兩部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