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國小四年級常見閱讀測驗的內涵與題型,使用PIRLS閱 讀理解歷程為類目指標,以內容分析法進行類目式的分析,研究康軒、

翰林、南一三家公司所出版的閱讀測驗,探討閱讀測驗理解層次的分 布、內涵及呈現情形為何,茲將研究方法敘述如下:

77

壹、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內容分析法是對文件的內容與字面意義 ,系統而客觀的敘述性 研究(Brent & Anderson,1990)。《教育百科辭典》裡提到:內容分析 法是指對明顯傳播內 容做客觀有系 統的 量化 ,並加以敘述的 一種研 究方法。它的特徵在 表現明顯、客 觀、 系統、量化四方面。 內容分 析法廣泛的使用在社 會科學的研究 當中 ,早期是指對具體的 大眾傳 播媒介訊息所作的分析(楊孝濚,1989),發展至今,內容分析已是 目前常用的教育研究 方法 ,研究對 象擴 及教科書等課程材料 ,而教 材內容分析亦成為當前課程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 (歐用生,2003)。

其 主 要 內 涵 即 是 透 過 量 化 的 技 巧 及 質 的 分 析 , 以 客 觀 及 系 統 的 態 度,針對文件內容進 行研究與分析 ,做 出有效推論的一組程 序,藉 以了解文件所欲傳達的意義,是研究者不介入事物的一種研究方法。

內 容 分 析 法 是 針 對 社 會 製 成 品 做 解 析 的 一 種 研 究 取 向 ( 游 美 惠,2000)所以包括書籍、論文、演講稿、日記、信件、雜誌、報紙 等都有可能是研究的對 象。研究者必須 依研究目的,發展適合 的類 目,作為比較之用,發 現研究主題的內 涵。本研究文本是國小 學生 所使用的閱讀測驗,也 屬於一種社會製 成品,因此採用內容分 析法 是適當的。

內容分析法包含以下類別(王文科,2002):

一、概念的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具體描述某一概念的意 義與內涵,確認概念的不同意義,或在各種例子中描述概念的 適當用法。例如分析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暗喻用法。

二、描述性敘述(descriptive narration):針對事件做描述性敘 述,蒐集某個議題的訊息,依主題或年代告知其始末的敘述研

78

究。例如分析各國歷史教科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敘述方 式,可讓研究者瞭解不同族群對於同一歷史事件的看法。

三、詮釋性分析(interpretative analysis):將某事件與同一時 間其他事件進行結合的分析方式,例如研究本國師資培育的作 法,可與當時同時發生的經濟、社會、政治事件,進行關連性 探討,在開放的脈絡中進行分析。

四、比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將類似事件的差異性與相 似性,作質的比較分析,此種分析可以標示一致的趨勢、發現 獨特的情境,或啟發新的方向,例如探討不同社會教養方式的 差異。

五、普遍化的分析(universal analysis):利用學理或哲學的分析 , 對於事件提供普遍的詮釋。透過學理分析、歷史佐證、過去趨 勢的規則、事件順序,都可用來解釋事件的發展。例如分析英 國的人文課程方案。

本研究採用上述之比較分析法,利用PIRLS閱讀評量工具為類目指 標,以中年級常用閱讀測驗為研究文本,進行相似性與差異性的內容 研究。研究步驟依據下述內容分析法的流程(歐用生,1992)來進行研 究:

(一)、擬定研究目的;

(二)、訂定研究單位與類目;

(三)、決定研究文本;

(四)、考驗信、效度;

(五)、蒐集與分析資料;

(六)、撰寫研究報告。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