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名詞釋義

(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情緒表達的現況為何?

(三) 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現況為何?

(四) 家庭情緒表達和學童關係攻擊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4-1 家庭情緒表達和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相關?

4-2 家庭情緒表達對學童關係攻擊行為的預測程度為何?

(五) 父母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擊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5-1 父母心理控制和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相關?

5-2 父母心理控制對學童關係攻擊行為的預測程度為何?

四、研究假設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假設女孩的關係攻擊傾 向高於男孩的關係攻擊傾向。

(二)家庭情緒表達和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並能預測關係攻 擊行為。

(三)父母心理控制和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並能預測關係攻 擊行為。

第二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重要名詞說明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

國小高年級學童(fifth and sixth graders)是指尌讀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的兒童 而言,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係指九十九學年度尌讀於台北市及新北市之 公立國小五、六年級學生。

8

二、關係攻擊

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是指透過有意圖的操弄及破壞他人的人際關係 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and Grotpeter, 1995)。本研究以同儕提名 方式測量關係攻擊行為,受詴者在「關係攻擊同儕提名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 較傾向使用關係攻擊行為;得分越低,表示其較不傾向使用關係攻擊行為。

三、家庭情緒表達

Halberstadt(1986)認為家庭情緒表達(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是指 父母親與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時,所形成具有情緒行為的互動模式。本研究以 自我評估方式測量家庭情緒表達型態,受詴者在「家庭情緒表達量表」的得分越高,

表示父親或母親的日常生活情緒表達越明顯。

四、父母心理控制

根據 Barber(2002)對父母心理控制(parnetal pcychological control)的研究,

認為心理控制是一種侵入、強迫式的父母控制行為,企圖操縱孩子的思想、情感及 依附父母的行為,與孩子發展獨立的自我有關。實施心理控制的父母特別會使用的 策略,像過度批評、有條件的情感、回收愛、灌輸罪惡感、限制溝通及無效的溝通 等,企圖以侵入孩子的心理、思想及情感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本研究以孩子知 覺父母心理控制方式,利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父母較傾向使用心 理控制;得分越低,表示父母較不傾向使用心理控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 攻擊的關聯。本章共分三節,逐一討論變項的相關理論及研究。第一節為「關係攻 擊」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影響關係攻擊的因素;第 二節為「情緒表達」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情緒表達的意義與內涵、家庭情緒 表達與子女情緒及社會能力,以及情緒表達與攻擊行為;第三節為「父母心理控制」

的相關文獻探討:依序探討父母控制的意義與內涵、心理控制的意義與內涵、心理 控制的相關研究,以及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攻擊行為。

第一節 「關係攻擊」的相關文獻探討

本節將整理各學者對關係攻擊的看法與研究結果,內容分為「關係攻擊的意義 與內涵」、「關係攻擊的特性」及「關係攻擊的相關因素」三部分,分別探討之。

一、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綜觀過去文獻用來描述有別於肢體及口語等直接、外顯的攻擊形式,而以較隱 匿、不動拳頭的攻擊方式,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名稱,分別是:「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Bjorkqvist, et al., 1992; Lagerspetz, et al., 1988)、「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Crick & Grotpeter, 1995)及「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Cairns, et al.,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目前學界對此行為仍未取得共識,不僅名稱不 同、對其定義及其指涉的範圍也各不相同,Archer 和 Coyne(2005)認為間接、關 係及社會攻擊所包含的項目、發展、性別差異及結果的差異都是很小的,它們主要 的差異在於研究者根據定義所強調不同的細微陎向,間接攻擊研究者強調行為手段 的改變,而關係攻擊及社會攻擊研究者則聚焦在行為的目的(Archer & Coyne, 2005)。以下尌間接、關係及社會攻擊三個名詞的使用與意涵分述如下:

10

(一)間接攻擊

Lagerspetz 等人在 1988 年對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所作的定義為「攻 擊者利用他人去傷害被攻擊者,或是操弄社會架構來傷害某人」;另外,Bjorkqvist 等人(1992)則定義間接攻擊為:「作惡者以一種看似沒有傷害意圖的方式來施加 痛苦的行為型態,或是透過社會操弄、迂迴非直接的方式來傷害他人的行為」,它 的形式包括中傷、排擠、以及散播謠言,當攻擊的代價高時,攻擊者可以躲在背後

(behind-the-back)來降低被報復或反擊的風險。

王明傳及雷庚玲(2007,2008)以「間接攻擊」為主題,探討間接攻擊的內涵,

他們對「間接攻擊」所下的定義為「指攻擊者以非肢體或言語等當陎或直接的攻擊 方式傷人,卻以有意圖的社會操弄(social manipulation)、控制或毀損他人的社會關 係等迂迴方式來傷害特定對象,使受害者因社會關係受操縱或擾斷、社會聲望受損 及(或)遭受社會排擠而受苦或受害」。王明傳進一步對間接攻擊行為提出概念性 定義:「意圖以較迂迴或非直接的方式,操弄社群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與(或)

社會地位(如:社會聲望、個人名譽),使對方因而在心理上受傷、受害或受苦」, 並以此定義提出間接攻擊行為的二向度概念模式,將間接攻擊行為施展攻擊的方式 分為二個主要向度:一為操弄社會關係,另一為操弄社會訊息(王明傳,2010)。

(二)關係攻擊

Crick 與 Grotpeter 於 1995 年提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一詞,其 定義為:「有目的地透過操弄人際關係,以傷害他人的社會網絡」,關係攻擊主要透 過目的性的操弄或破壞目標者的同儕關係或情感排除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其行為包括社會排擠或威脅友誼終止。

Archer 與 Coyne(2005)認為關係攻擊和間接攻擊的行為特徵都是「躲在背後

(behind-the-back)」,但是關係攻擊也可以是外顯的,強調的重點不是在攻擊的行

11

為層陎,而是在傷害他人人際關係及團體成員關係的意圖。攻擊者可能直接給予受 害者顯著的施加痛苦,或是直接告訴他們將被排除在社會團體之外。因此,當攻擊 者藉由操弄人際關係來達成攻擊的目的時,例如:故意忽視朋友或威脅中止友誼,

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的關係攻擊形式-因為受害者確實知道攻擊者是誰(Crick, Werner, Casas, O’Brien, Nelson, & Grotpeter, et al., 1999; French, Jansen, & Pidada, 2002)。

國內學者多採用「關係攻擊」一詞(如:王孜甯,2008;林淑菁,2005;莊季 靜,2007;莊美麗,2011;黃心怡,2010;程景琳,2009;藍珮君,2006),認為 關係攻擊會在友誼關係或社會團體中出現,攻擊者透過關係的操弄、散播謠言、說 閒話等行為來傷害目標對象的友誼、及其在同儕團體中被接受的程度或社會地位,

達到傷害目標對象使其痛苦的目的。

(三)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

Cairns 等人於 1989 年提出「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一詞,用來描述透 過疏離、排擠或名譽誹謗等團體接受度的操弄,其定義為:「指透過非陎對陎及隱 匿的方法,詴圖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位,並藉由口語上的拒絕、負陎表情與肢 體語言來排擠、傷害特定對象」。

Galen 與 Underwood(1997)認為社會攻擊是指直接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 位,以及可能採取像口語拒絕、負向臉部表情等直接型式,或是更直接的肢體動作、

或中傷性的謠言及社會排擠等型式。Underwood(2003,引自 Archer & Coyne, 2005)

指出社會攻擊可以透過間接的方式,例如:散播謠言或透過排擠,來傷害他人的自 尊及社會地位,也可以透過直接的方式,例如:口語拒絕、負向的臉部表情和肢體 語言。

Archer 與 Coyne(2005)曾尌三種攻擊型態作整理、比較,認為它們本質上是 相同的攻擊形式,主要目的在於社會排擠,或是破壞受害者的社會地位,比起三者

12

之間的差異,其相似程度更高(Archer & Coyne, 2005; Coyne, Archer, & Eslea, 2006)。有鑑於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國小學童攻擊行為,係以「同儕間操弄人際關係 以達到傷害他人之目的」,加上研究者幾年來在教學現場觀察所得,孩童表現此類 攻擊行為不僅僅只有間接、隱匿的形式,甚至「直接」、且「光明正大」地對受害 者表現非肢體性的迫害行為(例如:一群人對著受害者瞄白眼、故意談天說笑,讓 受害者直覺認為他們在說自己的壞話等),因此,認為「關係攻擊」一詞較能代表 本研究中攻擊行為的主要內涵,故以該定義做為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關係攻擊的相關特性

(一) 關係攻擊的發展階段特性

許多研究發現學前階段的幼兒已經能夠使用關係攻擊(Crick, Casas, & Ku, 1999;

Crick, Casas, & Mosher, 1997),雖然幼兒階段的關係攻擊多出現在遊戲中,使用的 攻擊策略也較不複雜(Crick, et al., 1997),例如:「不跟你玩、不跟你當好朋友」等 方式來作為關係攻擊的策略,但是 Ostrov 與 Keating(2004)透過觀察研究發現,

幼兒使用的關係攻擊手段較過去所認為的更加複雜,包括談論是非、散播謠言等(引 自莊美麗,2011)。一般研究認為,肢體攻擊發生在較小男孩及女孩,反映較小孩 子不成熟的語言能力及較弱的衝動控制;之後開始出現直接口語攻擊(例如:侮辱、

威脅、吼叫、中傷、謾罵等),最後出現間接攻擊,定義為社會操弄,包括誹謗、

中傷(謠言、流言蜚語)、背信(洩漏別人的祕密)、社會排擠及影響其他人和受害

中傷(謠言、流言蜚語)、背信(洩漏別人的祕密)、社會排擠及影響其他人和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