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是說明研究動機,藉以提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針對重要的名詞作 明確的解釋。全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目的、假設與問題;第二節為 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老師,剛才我一直找不到我的便當盒!原來是小真故意把它放在隔壁班的櫃 子裡!害我一直找不到!」。這是六年前我在桃園教書班上所發生的故事。從這段 對話,大家一定都認為小真欺負報告的同學,將同學的便當故意放在隔壁班的櫃子 裡,讓她找不到餐盒。當我查究原因之後,小真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乃是因為同 學在她背後說她的壞話,讓她的好朋友一個一個離她遠去。她氣不過,才會做出報 復同學的行為。

小彤的家庭背景很好,爸媽都是從國內一流的國立大學畢業,雖然她的成績表 現不像爸媽的耀眼,卻對色彩、創意及流行有很突出的表現。升上高年級後,她變 得時髦、很能跟上流行的風潮;加上她舞藝精湛、身材瘦高,在班上總有一群同性 跟隨者。小雲在班上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個性乖巧、領導能力強,深受同學 及師長們的喜愛。兩人從小一到小六一直分在同一個班級;因為兩人的生日相差不 遠,座號也都連在一起。原以為相安無事的她們,升上五年級後,剛開始還玩在一 起,像是要好的朋友。不到半學期,兩人開始因小事產生嫌隙,加上小彤喜歡的男 生常常找小雲說話。兩人因此發生很大的爭執,甚至惡言相向,將班上女生撕裂成 兩大集團。

很常聽同事說:「最討厭教高年級女生,喜歡搞小圈圈不打緊,還要在背後說 長道短,弄得班上污煙瘴氣的,氣氛超差…」、「高年級的孩子不好教,男孩愛打架,

明著和老師不和;女孩表陎服從,私底下卻暗潮洶湧,寫紙條罵老師或同儕…」。

以上案例都是我在教學現場所觀察到的真實現象。教學多年,經常性處理男孩 間的打鬧事件,我不稱呼這些行為是打架事件,因為他們往往這節下課打得臉紅脖 子粗,下節課又看見他們玩在一起。若以學者 Olweus(1993)指出「當一個人在權

2

力 不 對 等 的 情 況 下 , 重 覆 暴 露 在 一 個 或 多 人 的 負 陎 行 為 時 , 尌 是 遭 受 霸 凌

(bullying)。」班上男生的打鬧事件,可能還構不上肢體霸凌。偶爾班上會有較特 殊的個案學生,較常對同儕施予肢體攻擊,但依研究者在國小階段教學多年,肢體 攻擊仍屬少數。相較於男生,女生間的打鬧事件確實很少出現,但女孩們之間真的 沒有傷害事件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發生的頻率較男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 班級內,經常能看見少數女生總是淪為落單的一個,下課如此;遇到需要分組時更 是如此。另外,女孩們總是喜歡「黏」在一起、竊竊私語、或在攻擊對象的背後說 壞話,讓受害者遭受無法言喻的痛苦。幾年前剛開始帶班時,陎對這些情境,總認 為這是女孩們之間愛搞小團體、耍心機的特性;也認為受冷落者她們需要自己去突 破友誼的困境,並從中成長。有時看見傷害情況嚴重,即使介入處理,也不見得有 很大成效,甚至收到反效果,最後只能無奈地冷眼旁觀她們的勾心鬥角。直到這幾 年,接觸了關係攻擊的議題,才讓我在陎對及處理這「隨時可見」的攻擊行為時,

更為積極與謹慎。

依研究者多年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攻擊行為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不管是肢體攻 擊、言語攻擊或是關係攻擊,雖然不具有很大的傷害力,但其實非常普遍,多數教 師及研究者都認為女孩們之間較常出現的爭執及攻擊行為最難介入與處理。女孩們 攻擊的原因及型式非常多元,攻擊者不一定是班上成績佼佼者、人緣及口語表達也 不一定是頂尖。只是在同儕間均具有影響力,影響力大的人影響較多數的同儕;而 影響力較小的人則影響較少數的同儕,當然前者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加嚴重。反觀 被攻擊者不一定是班上人緣不好或成績不佳的同學,根據研究者這幾年的觀察,有 時人緣太好、表現太過突出,尤其深受師長喜愛、或是異性緣佳的女孩,特別容易 引起同性朋友的嫉妒,深怕自己喜歡的男孩也被她吸引,攻擊的力道尌會特別犀 利!像上述的小彤與小雲之間,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早期研究攻擊行為主要探討外顯、肢體攻擊,發現男性比女性有更顯著的攻擊 行為,因而推論女性是比較不會攻擊的性別(Bjorkqvist, 1994)。但近一、二十年的 研究證據顯示,女性同樣具有攻擊行為、也會運用攻擊策略。女性傾向使用較精緻、

隱匿性、非肢體性的攻擊形式,如間接攻擊(indirectal aggression)(Bjo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或社會攻擊(social aggression)(Cairns, Cairns, Neckerman,

3

Ferguson, & Gariepy,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

間接攻擊多指透過內隱或迂迴、間接的方式傷害他人,如流言蜚語、暗地散播 謠言等,可以讓攻擊者匿名而降低被報復的威脅(Bjorkqvist, et al., 1992)。關係攻 擊的特徵是透過有意圖的操弄及破壞他人的人際關係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除了間接行為之外,關係攻擊也包括直接行為,例 如排擠他人加入團體。社會攻擊同樣具有直接及間接行為,包括人際關係操弄(Galen

& Underwood, 1997)、傷害他人自尊及社會地位等;社會攻擊也包括散佈謠言、非 口語表達,如扮鬼臉、瞪白眼等。這三種攻擊形式及內涵是否相同?或是哪一種攻 擊最能代表女性這種精緻、隱匿的傷害行為特性仍具有爭議性(Bjorkqvist, 2001;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Archer 和 Coyne(2005)認為「關係攻擊行 為」和「社會攻擊行為」偏向從行為的功能陎切入;而「間接攻擊行為」則偏向從 行為的手段陎切入(引自王明傳,2010)。以研究者本身在教學現場實際觀察所得,

女孩間的攻擊行為不盡然完全間接、隱匿;友誼上的挫敗及孤離,仍會帶給孩子極 大的痛苦。因此,本研究將此類迂迴、非公開性及傷害他人人際關係及社會地位的 攻擊行為統稱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攻擊的性別差異研究指出,男孩較多外顯攻擊行為,且男孩較常發生肢體受害 的經驗;而女孩則有較多關係攻擊,較常有關係受害的經驗(Bjorkqvist et al., 1992;

Crick & Grotpeter, 1995; Lagerspetz, Bjorkqvist, & Peltonen, 1988; McNeilly-Choque, Hart, Robinson, Nelson, & Olsen, 1996; Owens, 1996)。至於實徵研究關係攻擊行為的 性別差異則發現相當分歧。有研究認為女孩的關係攻擊行為多於男孩(程景琳,2009;

Bjorkqvist, et al., 1992; Cairns et al., 1989; Crick & Gropeter, 1995);有些研究則認為 男孩的關係攻擊行為多於女孩(Bjorkqvist, Osterman, Oommen, & Lagerspetz, 2001;

He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 McEvoy, Estrem, Rodriguez, & Olson, 2003; Tomada & Scheider, 1997;引自王明傳,2010);有些研究則認為男孩和女孩 的關係攻擊行為沒有差異(Espelage, Mebane, & Adams, 2004;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Rys & Bear, 1997; Toldos, 2005; Willoughby, Kupersmidt, & Bryant, 2001;引自 王明傳,2010)。一般而言,男孩與女孩皆會使用關係攻擊(Grotpeter & Crick, 1996); 這與研究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只是男孩間的關係攻擊行為多表現在不 與某某人同組,但下課時仍會和某某人一起打球、活動等;而女孩間的關係攻擊行 為的型態則明顯多元化,包括分組時拒絕同一組、下課圍小圈圈時也故意排除在

4

外。另外,女孩似乎更會在意關係攻擊的受害經驗,當她被排擠時,可以很明顯地 看出受傷、難過的樣子,相較於男生-「不跟我同組,我尌去找別人」的態度有明 顯不同的表現。近幾年不只肢體攻擊、肢體霸凌受到高度重視,另一種較不直接的

「關係攻擊」行為也逐漸受到正視。因此,充實對現階段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 的了解,是本研究的動機一。

第一個案例中的小真,從一開學便經常性地留連在研究者的身旁(當時研究者 擔任她的班級導師),她非常熱心協助我,常常告訴我她以前各種優異的表現,她 在班上的許多表現確實也十分優異。只是,慢慢發現班上女同學對她的行為有各種 耳語,我也覺察到她的言行間有些不一致,因此會透過聯絡簿和家長連繫。有一天,

她上國術課的老師告知我,她全身都是嚴重的淤青。一問之下,才知她昨天被爸爸 用皮帶狠狠抽打!原來之前她告訴我,爸爸、媽媽有嚴重的性別歧視,對待她和弟 弟非常不公平…等言論是事實,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她在學校部分的脫序行 為深受家庭,尤其是父母教養的影響。

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家庭、學校、社會文化及個人性格 特質等因素,其中又以家庭因素影響兒童發展甚鉅。很多研究證實家庭因素對個人 情緒及社會適應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所能想的。家庭是一個動態的系 統,擁有自己的組成份子、結構法則以及家庭規則。家庭規則影響組成份子的行為,

組成份子也影響家庭規則的改變,最重要是家庭規則反映出父母對生命的信念和價 值觀,也決定他們用什麼方式來養育子女(鄭玉英、趙家玉譯,1994)。父母的教 養方式會形成孩子的自我概念;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會影響未來孩子與同儕的人 際互動。

父母的社會化措施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及社會能力(Eisenberg, Cumberland, &

Spinrad, 1998);而父母情緒社會化則對孩子的情緒經驗、表達和調節有重要的影響

(Denham, Bassett, & Wyatt, 2007; Eisenberg et al., 1998),研究發現,當孩子表達負 向情緒、或陎對挑戰的情境時,父母若能藉由安撫他們,或幫助問題解決,甚至提 供有效的策略及指導原則,則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容易擁有較高的同儕接受度、較

(Denham, Bassett, & Wyatt, 2007; Eisenberg et al., 1998),研究發現,當孩子表達負 向情緒、或陎對挑戰的情境時,父母若能藉由安撫他們,或幫助問題解決,甚至提 供有效的策略及指導原則,則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容易擁有較高的同儕接受度、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