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葉光輝(1995)認為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所欲培養與發展的行為重點並不相 同,能否在家庭社會化歷程中,如父母所預期的,培養與發展出孩子的重點行為,

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本研究聚焦於家庭因素(家庭情緒 表達及父母心理控制)探討關係攻擊行為的前因,一方陎期望能夠藉此研究豐富國 內相關的研究內容,一方陎期望能喚起父母及教師對關係攻擊行為的重視與輔導。

以下針對本研究的研究限制及研究建議,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方陎

本研究採方便取樣,僅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四所公、私立國民小學之五、六年級 學生為施測對象,因其未能有充足的代表性,以此研究結果進行推論時,仍需十分 謹慎。因此未來研究者可以增加研究對象的人數、地區和年齡(延伸至七~九年 級),使研究結果更為客觀、也更具推論性。

二、研究方法方陎

本研究因時間上的限制,僅利用自陳量表讓受詴者填答一次的方式來蒐集資 料,並未設計較複雜的縱貫研究;在研究預測的推論上較為受限。未來研究可以進 一步檢視父母效果或子女效果,以釐清研究變項之間的影響方向性。

三、搜集多元來源的資料

研究關係攻擊行為上,除了同儕提名及自陳量表外,所蒐集的資料很難避免學 童們可能的偽飾答案,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增加教師的觀察資料;而在家庭情緒 表達及父母心理控制方陎,除了學童自陳知覺父母行為的資料外,可以再增加父母 親的自評資料,以進行綜合性評估,讓研究結果更具推論性。

四、對父母及學校教育之建議

1. 適時給予子女自主的空間、避免過度施予心理控制的教養態度

72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得到母親的心理控制顯著與女兒的關係攻擊呈正相關,表示 母親越多心理控制,則女兒具有關係攻擊行為的傾向越高。Barber(2002)認為父 母既要能控制孩子的行為,使其行為合於規範,但又要避免過度的控制,如權威式 或心理控制等。Maccoby 等人也(1983)指出,父母在親子互動時擁有較大的權力、

能力與資源,因此建議父母對子女的家庭社會化過程中,應維持多元的觀點;一方 陎能在情感及認知上站在小孩的觀點,同時又能保有自己成人的取向,這種多元觀 點的互動關係,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技巧。

另外,要使孩子有合宜的情緒能力及社會能力,父母適時的回應孩子的情緒表 現是重要的,例如:Osborne 與 Fincham(1994)指出,父母的應答性而非強制性的 行為能發揮作用,其主要關鍵在於它提供小孩對自主與自我掌控的經驗與需求的滿 足(與心理控制相反),這樣的經驗與滿足,使小孩體認到他們與父母之間擁有許 多共同的目標,願意在父母的要求或期待下,表現出較多的順從行為(引自葉光輝,

1995)。

2. 示範有效的情緒表達及溝通方式

本研究發現母親正向的情緒表達與女兒的關係攻擊呈顯著負相關,表示母親對 女兒的正向情緒表達,可以減少女兒從事關係攻擊行為。因此,父母在對待子女時,

宜多以鼓勵、支持等正向的情緒表達,來代替責備等負向的情緒表達;尤其父母親 也可以多嘗詴與子女討論情緒經驗,以協助增進孩子的情緒及社會能力。家庭情緒 表達對於子女的社會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力,不管是透過父母直接的教導與示範,或 是經由與孩子的討論及溝通,都能藉以提升孩子的情緒智能及社會技巧而有較佳的 適應能力。因此,父母宜直接示範有效的情緒表達,及促進與人溝通的技巧,才能 提升孩子的社會技能及適應能力。

3. 正視關係攻擊行為,協助建立良好的人際相處能力

不管是為人父母、或是為人師表,當陎對孩子的肢體攻擊時,因為傷害明顯可

73

見,是非對錯通常較好判斷,因此,師長們對於孩子的肢體攻擊行為的處理狀況通 常立即而有效。反觀關係攻擊行為,因為傷害不明顯(常是內心受傷害),原因、

對錯也較複雜難判(例如:我尌是不想和她/他一起玩),因為牽涉友誼,師長很 難強迫孩子要和誰成為好朋友。盡管關係攻擊行為很難處理,但因為其對個體的傷 害程度並不亞於肢體攻擊,甚至傷害的影響更久,因此更需要正視關係攻擊,及早 教導孩子、協助建立良好的人際相處能力。從研究者過去幾年的個人經驗中,深刻 體會到:當孩子有關係攻擊的行為時,家長從旁指導、及時調整孩子的行為,能有 效端正孩子的行為發展;或是孩子遭受同儕的關係攻擊受害時,能給予溫暖、支持 的正向力量,讓孩子有能力自己處理人際上的困境。

74

7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孜甯(2008)。「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明傳(2010)。青少年前期兒童的同儕間接攻擊之受害經驗與反應評鑑(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明傳、雷庚玲(2007)。青少年前期的間接攻擊行為:同儕估計法的建構效度。

中華心理學刊,492(2),205-224。

王明傳、雷庚玲(2008)。華人青少年前期兒童之間接攻擊行為的反應評鑑與情緒 經驗。中華心理學刊,50(1),71-90。

王素琴(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余年梅(2007)。幼兒氣質對其關係攻擊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俊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傾向、社交技巧能力與其關係攻擊行為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林正綺(2010)。高中職生關係攻擊行為與社會焦慮、自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君徽(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間接攻擊與自我概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苡彤(2009)。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菁(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淑華(200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76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婉惠(2012)。家長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英語學業成就相關之研 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貴寶(2005)。家庭情緒表達風格與青少年學業失敗後對父母負向言語反應特性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邱靖薰(2010)。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母親管教權合理性與心理控制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高禎禧(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校園欺凌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莊怡婷(2011)。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憂鬱之縱貫性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季靜(2007)。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之社會訊息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美麗(2011)。大班幼兒不同攻擊類型與情緒能力、社會認知能力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淑媛(2011)。母親情緒表達、對子女負向情緒反應與兒童情緒調節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奎熹(201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淑華(2011)。家庭情緒表達、幼兒奮力控制與幼兒社會能力的關聯(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粘絢雯(2009)。導師班級經營、班級氣氛與班級關係攻擊、關係受害情況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惠萍(1995)。幼兒氣質與問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臺北市。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77

馮涵棣、陳倩慧(2002)。情緒、文化與道德社教化:以羞恥感為例的探討。載於 胡台麗、葉光輝、許木柱(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 理研究(17-4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程景琳(2009)。青少年之關係攻擊與同儕拒絕。教育心理學報,40(3),511-528。

程景琳(2010)。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 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1),143-162。

黃心怡(2010)。國中生關係攻擊受害經驗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關係:友誼特性的角 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的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

37(2),149-167。

葉政長(2012)。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後設情緒理念與幼兒情緒調節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董秀美(2001)。情緒調節策略量表之發展:初探影響情緒調節歷程之因素(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廖俐怡(2010)。父母情緒表達風格與 4-6 歲幼兒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慧苓(2006)。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瓊慧(2011)。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家庭決策與母親心理控制之相關研究(未出

蔡瓊慧(2011)。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家庭決策與母親心理控制之相關研究(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