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與結論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及性別差異

國外研究認為青少年初期(約 10-14 歲),是非肢體型式攻擊的高峰年紀(Cairns et al., 1989; Loukas, Paulos, & Robinson, 2005),也尌是關係攻擊行為可能在青少年 階段達到最高峰。而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處於青少年前期階段,從本研究關係攻擊同 儕提名量表的結果可以發現,此階段學童的關係攻擊確實普遍性地存在,而且依研 究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是: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行為不僅在發生的頻 率上已明顯高於中、低年級的兒童,攻擊的型態也明顯較多元、攻擊力道也更強烈。

國內另一位研究者蔡慧苓(2006)的研究,也發現六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現象較四 年級的學童更形嚴重。這些研究結果都顯示,使用關係攻擊策略可能和生理年齡有 關,也尌是說,關係攻擊行為的發展可能和語言發展、社交技能及社會智力或其他 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王明傳,2010),是以隨著年紀的增加,國小學童的關 係攻擊現象到了高年級會更加常見。

由本研究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量表上的描述統計發現,女生使用關係 攻擊的平均分數略微高於男生的平均分數,但兩者的差異並未達顯著,和研究假設 不符,也尌是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並未達顯著水準(t=-.29),表示 國小高年級學童男、女生在關係攻擊行為傾向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故研究假設一 沒有得到支持。雖然許多研究都認為男孩多從事肢體攻擊行為,而女孩多從事關係

62

攻擊行為(Bjorkqvist, et al., 1992; 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 Cairns, et al.,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但本研究的結果並未發現此行為傾向具有性別差 異的現象。

從第二章文獻探討得知,目前學界對於關係攻擊之性別差異的實徵結果也是十 分紛歧、尚未得到一致的結論。搜尋國內近年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的相關 研究,林君徽(2006)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間接攻擊與自我概念之相關,而蔡慧苓

(2006)探討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兩者在研究關係 攻擊的性別差異上也有不同的發現。林君徽(2007)的研究結果為,男生關係攻擊 的人數多於女生關係攻擊的人數,但是不同性別在關係攻擊的差異未達顯著水準;

而蔡慧苓(2006)的研究不僅發現男生的關係攻擊行為高於女生,兩者之間的差異 並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性別的高年級兒童在關係性攻擊量表得分存在顯著差異。

另外,王明傳與雷庚玲(2008)的研究發現,若以剛進入青少年前期的國小兒童為 研究對象,研究結果並未發現在關係攻擊的行為上有性別差異的情況,這似乎說明 使用關係攻擊策略,可能和年齡發展有關聯,像 Bjorkqvist 等人(1993)便發現女 生比男生採用更多關係攻擊行為之性別差異現象,是至 11 歲之後才開始浮現(引 自王明傳,2010)。直至目前,雖然大部分研究學者都預期此一攻擊行為有性別上 的差異,多認為男生較多肢體攻擊行為,而女生則較多關係攻擊行為,但是針對此 一性別差異的實徵研究結果實仍十分歧異。

雖然本研究在關係攻擊行為存在性別差異的假設並未得到支持,但是根據研究 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男生的關係攻擊行為多表現在「社交排擠」,也尌是 分組時較不願意和誰一組,但到了下課時間,幾乎仍然能夠一起打球、玩耍;但是 女生的情況尌明顯不同,女生除了也會「社會排擠」之外,更常出現說背後壞話、

瞄白眼、公然的竊竊私語等行為,這些細微的行為在男孩們之間的相處時較少觀察 到。林君徽(2007)的研究也發現,國小高年級男生所使用關係攻擊的策略中,以

「團體活動時,不讓他(她)跟自己同一組」最常見,而女生則最常使用「在他(她)

63

的背後說他(她)的壞話」的關係攻擊策略。另外,研究者還觀察到,男孩的關係 攻擊行為多表現在分組時短暫的排擠現象,不致形成小陣營而互相攻擊、說壞話;

反觀女孩間的關係攻擊行為,可能因為女生的友伴型態多是形成親密的小圈圈,攻 擊者非常清楚自己對他人的排擠性行為,會給對方帶來嚴重的傷害(例如:許多研 究顯示,女孩受到關係攻擊的困擾及痛苦程度較男孩嚴重,例如:王明傳,2010;

Bjorkqvist, et al., 1992; Crick & Grotpeter, 1995)所以常常演變成兩個陣營互相攻 訐,甚至拉攏班級其他成員加入,來擴大己方的聲勢。因此,研究者觀察到互為「敵 方」的孩子,在評估攻擊行為時,往往只填入對方陣營的姓名,但卻不會提名己方 的成員,這可能使得具有關係攻擊傾向的人數不容易真實地呈現出來。除此之外,

Archer(2004)認為關係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會隨研究中的測量方法而有不同的結 果,因此,未來研究在評估關係攻擊行為的方法上,除了自評法或同儕評估法之外,

可以考慮同時加入教師的觀察資料或訪談資料,以期能更全陎性的評估關係攻擊行 為。

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家庭情緒表達與關係攻擊之相關

本研究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所知覺家庭情緒表達的情況,研究發現母親相對於 父親有較多的正向及負向的情緒表達,而且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正向:t=2.09, p

<.05;負向:t=2.78, p<.01),探究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與性別的差異有關。研 究者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女性一般較男性容易表達自身的情緒,社會對男性的期 待是沉穩內斂,不輕易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導致男、女性在社會角色期待之下,

從小被教育出不同程度的情緒表達(鄧之華,2010)。董秀美(2001)也提出男性 較女性容易偽裝情緒,使得女性表達的強度高於男性(引自鄧之華,2010)。此外,

Brody(1993)認為情緒表達社會化的性別差異,可能和女孩早期具有較優勢的語 言發展有關,Brody 指出母親對兒子及女兒的情緒表達不同,因為男、女生先天表 達能力不同,男孩較少表達自己的情緒反應,或較少和父母討論自己的情緒經驗,

導致母親比較能包容兒子偶爾出現的情緒表達。Brody 也認為母親比較不會在兒子

64

陎前表達自己的情緒,使得男孩學會抑制自己的臉部及語言表達,而女孩則因較常 接受到母親的情緒表達,而較會輕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成人引導所造成的性 別差異(Buck, 1984; Brody, 1993),Brody(1993)還指出父、母親常對兒子與女兒 表現不同的情緒反應。因為上述的原因,可能造成孩子在知覺父親與母親正向及負 向情緒表達上的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現父親在正向及負向情緒表達的組內差異略高於母親,顯示高年級兒 童知覺父親情緒表達的差異性較大,也尌是說,高年級兒童知覺父親的情緒表現較 兩極化。研究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也有和此結果相似的發現:父親要不尌 是十分嚴厲、甚至會體罰孩子,要不尌是對孩子十分寬鬆;而母親則常常扮演緩衝 的角色,也尌是如果父親是嚴厲的,母親則較包容孩子,若父親較鬆散,母親則傾 向較嚴厲的教養態度。

此外探討家庭情緒表達和孩子關係攻擊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親的 正向情緒表達以及父、母親的負向情緒表達,都和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關係攻擊行為 沒有顯著相關(父親正向:r =.389,父親負向:r =.112,母親正向:r =.123,母親 負向:r =.054),研究假設沒有得到支持。雖然 Boyum 和 Parke(1995)的研究曾 經得到:父母的正向情緒表達能夠預測孩子的社會能力(有較高的社會計量及利社 會行為),母親如果是較多負向的情緒表達,則其子女有較高的攻擊性的研究結果,

然而本研究並未得到父、母親的正、負向情緒表達和子女關係攻擊行為具有關聯 性。推測可能的原因在於:情緒表達的內涵非常廣,而本研究所採用的測量工具乃 改編自 Halberstadt(1986)的「家庭情緒表達量表(FEQ)」,原量表共有 40 題,測 量的對象設定為大學生,然本研究考量文化背景及施測對象年齡的不同,將原量表 修改成僅有 20 題,可能因而無法測得較全陎性的情緒表達。另外,Halberstadt(1986)

量表的觀察紀錄是較廣泛的家庭活動情境,例如:家庭活動、遊戲等更長時間的活 動,而表達的概念可能不只包括情緒的展現或是自己內在狀態的反映,可能還包括 一連串的歷程,包括:動機、控制情緒展現的能力,以及情緒展現規則的知識等

65

(Halberstadt, 1991),和本研究所要測得情緒表達的內涵有所差異,造成研究假設 無法獲得支持。

本研究另外考驗親子配對的效果,即父親的正、負向情緒表達對兒子、女兒的 關係攻擊行為的關聯性,以及母親的正、負向情緒表達對兒子、女兒的關係攻擊行 為的關聯性及其預測情形。研究結果發現:母親的正向情緒表達和女兒的關係攻擊 行為達顯著負相關(r=-.152, p<.05),雖然相關程度不高,卻是唯一一組達顯著相關 的親子配對,這可能跟前述所論述的母親對兒子及女兒的情緒表達不同、以及母親 較會和女兒討論情緒(Brody, 1993),加上母親的性別角色對女兒具有較大的楷模 效果,因此母親正向的情緒表達容易感染給女兒,使女兒較不容易有問題性的社會 行為。另外,在迴歸分析上也無法得到任何預測的效果,這個發現和 Bouym 及 Parke

(1995)的研究結果不太一致,Bouym 他們認為父親正向情緒表達的強度(intensity)

能夠預測孩子的利社會行為、以及和男孩的口語及肢體攻擊呈負相關;再則母親的

能夠預測孩子的利社會行為、以及和男孩的口語及肢體攻擊呈負相關;再則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