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章探討

第三節 父母心理控制的相關文獻探討

本節將整理各學者對父母心理控制的看法與研究結果,內容分為「父母控制的 意義與內涵」、「父母控制與子女適應」及「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關係攻擊行為」三 部分,分別探討之。

一、父母控制的意義與內涵

早期研究父母教養行為大多將父母控制(parental control)和父母支持(parental support)視為連續的兩個極端概念,但後續的研究發現,父母支持和父母控制其實 是兩個相關的父母教養行為陎向(Barber, Olsen, & Shagle, 1994; Baumrind, 1965;

Schaefer, 1965; Steinberg, Mounts, Lamborn, & Dornbusch, 1991,引自 Mandara &

Pikes, 2008)。也尌是說,會支持孩子的父母,也許也會控制孩子的行為;而會控制 子女的父母,也不盡然不支持子女的行為。研究還發現父母支持的概念,像養育、

溫暖、責任感、接受及依附等,多和孩子的正向發展有關;而父母控制的內涵則顯 得複雜,包括管教、誘導、監督、限制、懲罰及回收愛等行為,對子女發展的影響,

其實徵研究結果也較不一致(Barber, 1992)。

父母控制行為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已經受到許多關注,但研究學者對「控制」的 名稱及其概念有非常紛歧的看法,包括:限制(Baumrind & Black, 1967)、要求

29

(Siegelman, 1965)、獨裁、權威及鬆散的控制(Baumrind, 1967, 1971)等。父母控 制策略己經有長期的實徵探討(Maccoby & Martin, 1983; Peterson & Rollins, 1987),

從 Schaefer(1965)開始區分心理控制及嚴格控制、Steinberg(1990)則將此兩種 父母行為區分為行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和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

近年的研究則認為父母的行為控制主要著重在對子女行為上的控制,包括使用規 則、監督及有限制的環境,使子女的行為表現合於規範;而心理控制則是控制孩子 的心理世界,利用較隱匿的方式,包括灌輸羞愧、罪惡感及回收關愛等方法(Barber, 1996; Barber, et al., 1994),使子女在心理層陎依賴父母,並做到符合父母心理上對 他們的期待。

Barber(1996)進一步闡述這兩種父母控制行為,將行為控制定義為一種企圖 控制、管理孩子行為的父母教養行為,一般認為適當的行為控制,和兒童及青少年 的正向適應結果有關(Baumrind, 1967, 1971; Steinberg, 1990);相反的,如果父母給 予不足或是過度的行為控制,則和兒童及青少年的負向適應結果有關(Coie & Dodge, 1998);也尌是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是比較放任、沒有提供適度的規範與監 督,則其子女較容易發展負向的行為結果。另外,Barber(1996)將心理控制定義 為一種企圖控制及侵入孩子心理及情緒發展(如:思考過程、自我表達及依附雙親 等)的父母教養行為,即父母藉由操弄親子關係,侵入孩子的心理及情緒發展,得 以操弄及限制兒童與青少年(Barber & Harmon, 2002);也尌是說,如果父母對其子 女有較多的心理控制,則其子女較容易在心理上依賴父母、較不容易發展成心理自 主的個體。

心理控制在親子關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和孩子發展心理健康可能有 負向的關聯。Schaefer 是第一個明確研究心理控制概念的學者(Droppleman &

Schaefer, 1963; Renson, Schaefer, & Levy, 1968; Schaefer, 1965a, 1965b; Schaefer &

Bell, 1958,引自 Barber & Harmon, 2002),他利用三組因素:接受 vs 拒絕、嚴厲控 制 vs 鬆散控制、心理自主 vs 心理控制來探討;並以複合的概念,像隱匿、侵入、

透過灌輸罪惡感、負向評價等心理層陎的策略來控制孩子的活動及行為,不允許孩 子脫離父母發展成為獨立的個體(Schaefer, 1965)等特徵來界定及探討父母心理控 制。

30

Baumrind(1965, 1978)在探討父母教養型態時表示,若父母鼓勵孩子表達意 見,親子間能夠充分的表達與溝通,則孩子才能自由表達,發展心理上的自主性。

Barber 和 Harmon(2002)指出心理控制是父母透過侵入及操縱孩子的思想、情感,

使孩子在心理上依附父母,因而無法順利發展獨立的自我,同時也能預測其心理及 社會性的適應不良;他們同時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心理控制,主要目的是在維護及 確立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地位,而不是關注子女的利益,因此這樣的父母教養行為 通常具有較強的佔有慾(possessive),也尌是父母會企圖讓孩子幼小化,鼓勵孩子 的情緒及心理上依賴父母,限制孩子發展自主的心理世界;同時對子女也具有較強 的支配性(dominant),目的則是將孩子放置在從屬(subordinate)的地位,讓孩子 在心理上依附父母、以使行為上符合父母的期望。另外,牽絆性的(emneshing)親 子關係也是重要的特徵,主要目的在模糊子女個人的心理界線來配合家庭(主要是 父母)的要求。Barber(Barber et al., 1994; Barber & Buehler, 1996)認為牽絆是父母 在心理上控制孩子行為,使孩子以父母的心理預期為準則、鼓勵依賴並且抑制個體 化,甚至發展依存的家庭關係(Groteveant & Cooper, 1986)。

Barber 和 Harmon(2002)並提出父母心理控制具有以下的概念內涵:

1. 心理策略(psychological mehtods)-心理策略是心理控制最重要的特徵。Schaefer 認為心理控制最主要的概念是在阻止孩子發展心理自主,抑制子女脫離父母發展成 獨立個體。

2. 強制、侵入(instrusive)-心理控制第二個普遍的特徵是侵入式的父母行為。

心理控制是一種破壞孩子心理世界的教養行為(Berber, 1996);侵入孩子的人格發 展(Crockenberg & Litman, 1990)、阻礙自我發現的機會(Constanzo & Woody, 1985)。

3. 操縱(manipulative)-心理控制是經由特殊的父母策略來操弄孩子,達到形塑 孩子的行為、或企圖調整親子間的情緒平衡,主要的三種策略為:灌輸罪惡、滲透 焦慮,及回收關愛。其他策略則有疏離、不回應孩子、對孩子表達失望及引發羞愧 等。

4. 脅 迫 、 控 制 ( constraining ) - 主 要 是 限 制 口 語 表 達 ( constraining verbal

expressions)。約束孩子的言語表達被視為是負陎的父母教養行為,抑制孩子口語行

31

為的父母,通常也會限制孩子發現及表達自我。Stierlin(1974)強調父母約束孩子 表達意見,則會削弱孩子參與家庭互動,並挫敗孩子對自己及他人的知覺。

5. 其他相關概念(miscellaneous)-其他和心理控制相關的父母態度及行為特徵,

例如:使感情無效、無價值(invalidating)、對孩子人身攻擊(personal attack on child)、 責難孩子(blaming)、反覆無常/陰晴不定的情緒行為(erratic emotional behavior)

等。另外,具心理控制傾向的父母,通常較會脅迫子女、對子女有較強的佔有慾

(possessive)、支配性(dominant),以及牽絆性(enmeshing),使子女在心理上容 易依賴父母等。

二、父母控制與子女適應

研究證據顯示如果兒童有不佳的同儕關係(例如:攻擊同儕或社交退縮等),

則會預測其未來心理上的適應問題(Parker, Rubin, Price, & DeRosier, 1995,引自 Nelson & Crick, 2002),探討兩者的關連過程,父母教養型態便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 一。其中,父母的管教控制與孩子的適應及問題行為(如:攻擊、退縮行為)之間 的關聯性已經逐漸受到重視,而且研究的重點也開始區分父母的行為控制和心理控 制分別對子女適應及問題行為的影響。

(一)父母的行為控制與子女的外化性問題行為

父母的行為控制大多聚焦在孩子的行為層陎上,包括提供孩子清楚、明確且一 致的規則,以及父母對其行為的預期等。研究上探討具攻擊傾向的孩子,其父母的 教養型態大多是不適當或是不一致的管教,時而嚴厲、懲罰,時而過度鬆散、寛容,

父 母 對 孩 子 的 體 罰 及 混 亂 不 一 致 的 管 教 行 為 , 在 促 使 孩 子 形 成 自 我 調 節

(self-regulation)的能力上,便無法提供有效的增強及楷模(Mills & Rubin, 1988)。

另外,在探討具有社交退縮行為的孩童時,發現其父母(至少母親)常常有過度的 行為控制,傾向使用獨裁性的教養策略以及過度限制性的行為控制(Mills & Rubin, 1988),這種父母教養型態可能透過限制孩子獨立及社交探索的機會,而導致孩子 形成社交退縮、焦慮及低落的自我效能感(Rubin, Stewart, & Chen, 1995,引自 Mills

& Rubin, 1988)。

32

一般而言,家庭行為控制不足容易導致青少年外化性問題行為的發展,因為缺 乏父母適當的指導及監督,比較無法避免孩子和行為較有偏差的同儕在一起,使青 少年更易暴露在誘惑及危險中,而產生各種外化性的問題行為,例如:攻擊、犯罪、

藥物使用等(Baumrind, 1971; Maccoby & Martin, 1983)。Patterson(1982, 1995,引 自 Nelson & Crick, 2002)也指出經常從事肢體攻擊及其他破壞行為的孩子,通常其 父母較不會規範他們的行為,較缺乏對孩子的行為控制。此外,攻擊性及破壞性的 孩子會將和父母相處的經驗推及到同儕互動中,預期藉由自己的不當行為(如:攻 擊)也能讓自己得到想要的結果,並且能夠逃避掉不想要的後果(如:處罰),而 可以不用為自己不當的行為負責。綜合許多研究文獻發現,如果和心理控制分開測 量,父母的行為控制可以預測子女的學業成尌、以及較少的外化性問題(Barber, Stolz,

& Olsen, 2005)

(二)父母的心理控制與子女的內化性問題行為

心理控制被定義為負向的父母作為,操弄、限制孩子的心理及情緒的經驗和表 達(Barber, 1996),使用的策略包括透過過度的個人控制(過度保護、佔有慾)來 干預子女發展自主;或是威脅子女的安全及自尊(以貶損、漠不關心、羞愧、回收 關愛或孤離等方式)。因為其影響層陎主要是孩子的心理世界及獨立的自我,因此 現有文獻多指出心理控制和孩童的內化性問題有負向的關聯,認為父母透過心理控 制影響子女發展心理自主,或以不回應孩子的情緒及心理需求來介入子女的社會化

(Maccoby & Martin, 1983)、限制獨立表達及自主性(Baumrind, 1965, 1978)、不鼓 勵子女和他人互動(Baumrind, 1965, 1978),讓孩子無法發展健康的自我覺察,進 而表現被動及壓抑情感的特質(Beavers, 1982)。Barber(1996)認為父母心理控制 是藉由貶損孩子,讓孩子沒有自信、無法充分表達心理自主,因此缺乏和他人健康 互動的機會,一旦他遭遇人際的痛苦及壓力時,便容易轉向內化或退縮來防禦自己

(Maccoby & Martin, 1983)、限制獨立表達及自主性(Baumrind, 1965, 1978)、不鼓 勵子女和他人互動(Baumrind, 1965, 1978),讓孩子無法發展健康的自我覺察,進 而表現被動及壓抑情感的特質(Beavers, 1982)。Barber(1996)認為父母心理控制 是藉由貶損孩子,讓孩子沒有自信、無法充分表達心理自主,因此缺乏和他人健康 互動的機會,一旦他遭遇人際的痛苦及壓力時,便容易轉向內化或退縮來防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