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創造力思考技法

本研究使用的創造力思考技法包含卡片討論法和奔馳法。卡片討論法是將未 知的問題及未曾接觸過領域之問題的相關事實、意見或設想之類的語言文字資料 收集起來,並且利用其內在的相互關係作成歸類合併圖,接著從複雜的現象中整 理出想法,抓住重點,找出解決問題途徑的一種方法。由Eberle修正Osborn的檢 核表法所形成的奔馳法,目前在產業界被廣為應用,其主要的功用是用來提升創 造力中的「變通性」。

一、卡片討論法

卡片討論法的創始人是東京教授、人文學家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u),

卡片討論法之 KJ 命名是由他的姓名羅馬拼音開頭字母的英文縮寫而來。 川 喜田二郎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發現的方法,即把乍看上去根本 不想收集的大量事實如實地捕捉下來,通過對這些事實進行組合和歸納來發現 問題之全貌,並且建立假說或創立新學說。後來他把這套方法與頭腦風暴法相 結合,發展成包括提出設想和整理設想兩種功能的方法。這就是卡片討論法。

卡片討論法先將發想點子寫在卡片上,對卡片進行綜合歸納。這是一種既 可由個人進行,也可以集體討論之創造力思可技法。此種方式將大量擴散的想 法與觀念作有效的整合,歸納出資料事實與成員想法之內涵,是引發創意思考 並有效組織統合之創造力技法(黃惇勝,1995)。因此本研究運用卡片討論法 作為音樂創作課程『原來這樣玩音樂』之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於接觸任何陌生 音樂素材之過程中,能先將腦中想法作大量的圖文擴散,再以群島化的方式作 歸納,並匯聚分組成員之共識,將想法畫出或寫下。也因為卡片討論法是適用 於未曾經驗過的問題,來提供合作團隊將複雜狀況或是大量想法由繁化簡之,

8

因此,研究者認為,恰適合可以用來處理未接觸過的古典音樂。鼓勵學生先將 樂想簡短化記錄下來,可以避免掉傳統音樂欣賞課程那種『一聽完音樂就要和 大家分享心得』的尷尬窘境。

二、奔馳法

奔馳法是美國心理學家 Robert F. Eberle(1971)所設計的動詞表格,主要藉 幾個字的代號或縮寫,代表七種改進或改變的方向,能激發人們推敲出新的構想,

並可提升創造力中之變通性,這幾個字分別是 S:取代(Substitute);C:結合 (Combine);A:調整(Adapt);M:修改、擴大、縮小(Modify、Magnify、Minify);

P:使用其他用途(Put to other uese);E:取消(Eliminate);R:重新安排、倒轉 (Rearrenge、Reverse)。而研究者選用此技法的原因為:與音樂作曲手法可以有 動詞聯結-在音樂曲調作曲技法中本來就有「反覆、模仿、模進、反向、增值、

減值,倒影」等技法。而奔馳法中的擴大、縮小、倒轉…等動詞聯想檢核法與 增值、減值、倒影作曲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故在音樂創作課程操作上,依研 究者音樂專長背景來做教學會較熟悉,而已學過旋律作曲技法的學生們也能容 易上手。舉例說明: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會把奔馳法的動詞聯想教學生在創 作時使用。但必須注意的是,因為奔馳法所提供的是動詞聯想上的刺激,音樂 創作教學時還是得依音樂創作所需之因素、運作方式…,與各種動詞聯想一一 配對,或是以動詞的觀點來作思維,看看是否能創造出新貌。

貳、音樂創作

一般人聽到音樂創作一定就會聯想到『作曲』兩字。但事實上作曲只是音樂 創作的一部份而已。范儉民(1990)認為音樂創作活動對中小學的學生而言,不只 是作曲活動,而是通過各項音樂活動、展開創造性的教育活動。駱正榮(1992)認 為音樂創作就廣義來說,凡是透過音樂性的教材,來激發學生內在情愫(思想、

9

感情、觀察力…等)表現於音樂者,皆可視為音樂創作。

綜上所述,研究者發現學者對「音樂創作」的教學內容有廣義、狹義兩種不 同的認定。廣義的音樂創作教學內容涵蓋「音樂創造思考教學」、「音樂創作教學」

等多方面;狹義的則僅指「音樂創作教學」之作曲方面。而本研究中採廣義的意 涵做為「音樂創作教學內容」判斷標準,並參考學校選用之藝術人文課本及學校 藝術活動發想出【原來這樣玩音樂】音樂創作課程。且在每一個創作單元中融入 創造力思考技法,探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長與獲得之狀況。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