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教育在我國歷經一段漫長的推展史,儘管多數人都了解性別教育的重要 性,但對於何謂性別教育實際上仍存有多元的看法與解釋,尤其是國內政府與民 間學者對於性別教育本身即擁有不同的詮釋與想法。因此,本研究將引述國內多 方對於性別教育的多元論述,以呈現性別教育多元的面貌。

性別教育或者在國內也稱為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國內 學界對於性別教育賦予的內涵十分豐富且多元。有學者從性別平等的立場與尊重 差異、和諧共處的觀點出發,認為性別教育應是藉由培養學生檢視、解構自我潛 在的性別歧視意識與迷思,認知兩性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面的異同,重新建構兩 性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的新文化。(謝臥龍,1998;蘇芊玲,1996;

莊明貞,2003)。

也有學者認為過去對性別教育討論範圍多侷限在兩性或異性的差異、偏見與 不平等的討論,隨著社會的民主化與多元價值觀的湧現,主張應從多元性別的基 礎上談性別平等、談性別差異,多元性慾經驗與性別人權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游 美惠、蔡麗玲,2010)。

從我國立法觀點來看,依性別教育平等法3的認定,性別平等教育是指以教 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性別

3 性別平等教育平等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性別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

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10

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4更指出性別地位實質平等的概念,是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 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從國家立法的 目的說明了性別平等教育強調以教育的手段達成性別平等、尊重的理念。

在教育政策的推行上,2001 年教育部將兩性教育5列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 重大議題,其綱要也明示:「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促使不同性別或 性傾向者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 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促進不同性別者在社會性別之實質平等,亦期能與國家社 會之整體發展相互配合,共同打造性別平等之多元社會。」(教育部,2008a)。

由此明顯可見,國家法律對性別教育存在的目的論述與教育政策教育的推行 擁有一脈相承的想像與期盼,皆以承繼了長期以來婦女團體提倡的性別平權的理 想,同時補充了多元性別的觀點來落實性別教育的完整性,這樣的想像透過政策 文本的還原不僅看得出國家對性別教育的意識型態,同時也看見了社會對性別教 育解讀的轉變與多元。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性別(平等)教育是以社會建構的性為主,並以社會層面 探討性別議題,包括: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等議題,與生理性別 延伸出生殖上的性議題或與衛生教育相關的性知識不同。儘管廣義的性別教育應 包含性教育於其中,但本研究接下來所關心的範疇將聚焦於社會性別的建構,生 物上或衛生教育的性教育將不在此研究的討論範圍。

貳、教科書

4 性別教育平鄧法施行細則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 待遇。」。

5 2004 年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通過,教育部在 2005 年正式將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兩性教育」更 名為「性別平等教育」。

11

根據我國高級中學法與施行細則規定6,狹義來說,教科書是指由中央主管 機關所審定而發行供學生學習的主要媒介;廣義而言,教科書上包括了教師根據 課程綱要所編定的課程教材。就教科書的本質而論,教科書一向被視為學校教育 的根本,其所代表的是一種經過認可的官方知識,同時也是主流知識的權威性論 述文本,透過此種文本權威(textual authority)傳遞給學生(周珮儀,2002;藍 順德,2011),其本身即帶有政治性與官定的教育立場。

因此,若套用 Althusser 所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學校機構屬於意識型態國家機 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的說法,那麼教科書便是在這機器中的一顆重要 的螺絲釘,尤其官方知識的產生與存在就是透過國家機器的威權運作中被產製出 來,如此的權力關係不僅約束了知識的範疇,同時也界定了知識的擇取,也因此 形成環環相扣的權力/知識共生關係(L.Althusser, 1970;卯靜儒,2001:84)。

本研究欲關注教科書的課程內容所欲傳遞的價值觀、性別意識、性別教育的 論述內容,因此在分析上就必須藉由教科書的語言、圖像、編排方式進行分析探 究,關注教科書所構築的論述便是本研究最核心的探究對象。

參、公民與社會學科

2004 年教育部針對高中公民課程結構做了大幅度的修正,將過去高中階段 所教授的公民、現代社會以及三民主義三門學科整併為公民與社會課程,從學科 的名稱演變來看,現行的公民與社會課程即屬於公民教育之一環。其學科的目標 正如課綱所言,目的在於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 意識以及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教育部,2008b)。由此可見該學科本身

6 高級中學法第 9 條:「高級中學教科用書,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審定,必要時得編定之。」

高級中學法施行細則第 12 條:「高級中學各科教學應活用教材,並須注重實驗及實習。高級中學 除依本法第九條規定採用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審定或編定之教科用書外,得依本法第八條第二 項、第三項所定之課程標準或綱要,自編補充教材。」

12

即有擔負對學生進行社會化、現代公民資質培養的責任。

在課程內容的編排上也具備現代社會公民應具有的社會學科基礎知識,因此 有別於其他學科的單一學科的性質,公民與社會課程的科學本位的特色十分濃 厚,尤其公民與社會科呈現的是多方社會科學的整合,專業內容相當廣泛,分別 以四個主題置入:「自我社會與文化」、「政治與民主」、「道德與法律規範」、「經 濟與永續發展」,選修科目則為「現代社會與法律」與「民主政治與經濟」兩單 元(教育部,2008)。以期切合時代潮流與需要,培養具備國際觀的公民。由此 可見公民與社會學科在教學目標的特殊性與授課內容的多元、寬廣的性質。

正因為公民與社會科課程具備上述的學科特質,也讓該學科在課程內容的編 排上與社會的脈動緊緊相連。甚至我們可以說,如果地理科探討的是人與空間的 關係,歷史科追尋的是人與時間的關係,那麼公民與社會科便是探討人與活生生 上演的社會的關係。他是具有時事性的學科,同時也是要促使學生從政治、經濟、

社會或法律各種不同面向去面對社會議題的學科。

故在探究性別教育在公民課程的呈現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公民與社會科之 學科性質,當我們在看待性別議題時、在談性別教育時也勢必要將公民與社會課 程的多元面向解釋觀逐一加以探討,方能理解性別教育在課程內容的實踐方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