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領域課程之性別教育論述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政治領域課程之性別教育論述

壹、課綱在政治領域對性別議題保持緘默的意義與解讀

檢視課綱在各個領域課程的內容編排可發現,當性別議題走進四大領域

時,也面臨冷暖兩面情的窘境,各領域所欲承接融入的意願與接受程度各自不 同。比較各領域課綱置入性別議題的狀況,在政治領域完全不見內容上與性別議 題有直接相關之融入或說明。研究者認為,此現象或許可解釋為課綱在政治領域 的議題設定,一來否定了性別與政治的關聯性,二來也排除了性別議題在政治領 域探討的重要性。

首先,對於課綱並未將性別議題納入政治領域進行探討,研究者認為實為一 種緘默的表現。因為晚近女性主義已試圖從傳統政治領域的學術研究檢視政治與 性別不平等之間的關係,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挑戰公、私領域的性別劃分、思考 女性從事社會參與、成為政治主體的可能性(陳素秋,2013)。從國家與公民身 分的關係思考女性做為一個公民,如何受到性別身分的界定(陳昭如,2006)。

由此可見,政治課程本來就不應該與性別議題有所切割,故課綱在政治領域選擇 對性別議題的不置入,自然是一種有意的緘默表現了。

然而,這樣的緘默表現,或許更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究課綱為何選擇保持緘 默?為何要與性別議題作乾淨的切割?仔細觀察課綱在政治領域內容上的安 排,看得出課綱對於政治課程的描繪,其所談論的對象是國家、政府與人民之間 的權力關係與互動,而這些互動與關係是立基在民主政治制度下所進行,對於公 民身分的探究亦是從權利保障、人民主權的脈絡下進行普遍平等的定位,深具自 由主義政治思想的味道:

民主政治與非民主政治。說明:從人民主權、人權保障、公民身分等

139

角度加以說明。(U2T2,1-1)

民意政治。說明:就政治平等、多數統治、定期改選、公共參與等多 角度區分民主與非民主的不同。(U2T2,2-1)

從上述公民與民主政治制度的扣連,不難發現與社會領域的論述相較,政治 領域課程帶有自由主義的色彩是非常濃厚的。而這樣的論述色彩也會進一步影響 到該領域課程對個體的預設、性別身分的看法與論述,讓課程對於個體的定位朝 向「自主性、普遍平等」來發展,進而看不見性別差異的可能。此外,課程的內 容多半探討國家、社會與人民之間的制度與關係,站在民主政治的理想上進行制 度、模型的描繪,自然也看不見權力關係不對等的問題,更何況是性別不平等的 議題。

但是,研究者也認為,性別並非完全拿不到走進政治領域課程的入場券。特 別是前面提及,政治領域亦可在政治參與、公共參與的議題中檢討性別權力不對 等的現象與制度,或者在國際政治的議題中,反思性別在權力資源不對等的困 境。都可以讓政治權力的運作過程,看見性別權力隱藏其中的事實。性別議題並 非與課程格格不入。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性別議題在不同領域之間的置入空間不一、面臨未被 提及的情形,或許也未必代表課程發展上對性別議題完全刻意忽略。特別是課綱 的內容雖具有指導性、強制性,但在「一綱多本」的精神下,課綱本身必然保有 一定的含糊之處,以留給不同的教科書編者、教科書審定者擁有磋商、詮釋的空 間(張茂桂,2009:07)。

這種緘默也許是一種論述上的缺席與排除,但課綱選擇不說與不置入,或許 也意味著放手釋出更多的空間讓性別平等教育得以在教科書的編撰上自主地走 入。因此,研究者認為,探究課綱對性別議題融入的情形,或許可看出課綱對知 識擇取與形塑的影響力,但當課綱選擇在政治領域對性別議題保持緘默時,也許

140

讓我們對教科書在該領域的內容編撰上放入更多的期待,寄望教科書在課綱保持 緘默的空間裡,得以適時合宜的讓性別議題找到發聲的空間。

貳、教科書中性別議題的擇取與論述

以下將延續社會領域課程分析之問題架構,首先從性別議題置入與議題擇取 進行探討,探討文本陳述與段落鋪陳如何融入性別議題;其次以教科書圖片(包 括照片、插畫圖片)進行觀察,期待解讀圖片的呈現意象瞭解政治領域對性別關 係若有似無的想像與描繪,探查該領域在性別議題上所抱持的價值與信念。

經分析發現,性別一詞在文本中與民主國家論述的連結,不分性別的平等 成為民主國家對公民基本權利預設的理想,而真正將性別議題融入文本僅在婦女 人權推動的舉例上帶過。此外,圖片的呈現更可明顯看出教科書對當今政治領域 性別關係的描繪大致不脫「男統治,女服從」、「男維持,女依賴」、「男論述,女 沉默」的權力互動關係。

一、性別論述的置入與概念擇取

在分析政治領域教科書性別議題的相關論述前,有必要對於性別議題在該領 域的置入情形做一個整理與理解。根據課程綱要之領域劃分,政治領域之相關課 程共計 12 課,檢視課程內容發現,兩版文本有提及性別或者相關性別議題之課 程共計 4 課,且皆集中在必修第二冊,選修下冊則無相關議題的融入(參見表 4-2-1)。觀察議題融入之章節可看出,性別議題主要分布在政治意志、人民參政 與國際政治社會三大論述場域中,其中議題的性質不脫離政治上對性別平權、婦 女人權的推動兩議題。

141

142

以龍騰版為例,性別一詞被放在「人身為人不因性別等身分差異而有所不同」

之說明脈絡中,並在公民基本權利的享有、選舉參政權利的擁有上,以此凸顯民 主國家政治平等的精神:

因為人民是國家主權的擁有者,故人權保障成為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 一環;而所謂的人權,是指人生而享有的權利,這種權利無分性別、

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率平等。(下一段)相反的,

在非民主國家的政治裡,會依據不同身分、族群、黨派、性別乃至於 不同的宗教信仰,來分配權力與職位的高低,並不是平等的對待人 民,因此人民的權利無法獲得保障。(L2-2,p.24W)

(一)政治平等:民主社會的決策,所依循的是政治平等的基本原則,

在表達意見的過程中,不能以職業、性別、種族、宗教、財富等因素,

作為區分意見高下之標準。在選舉投票時,這個意見的價值不會因為 不同的身分地位,而影響它的重要性。(L2-2,p.33W)

從上述的論述脈絡明顯可見,首先,性別在政治領域已成為公民的一種身分 類別。而作為公民身分的一種類別,研究者認為文本的鋪陳也透露出此處的公民 基於平等原則,在政治上的權利享有與公民身分的界定是人人平等的,性別一詞 的出現更是用來強調排除差異、一視同仁的平等。

從另一方面來看,該領域所討論的人民,既然無關性別差異,自然也看不見 性別在政治領域上權力的配置關係。故此處的性別雖是身分類屬,但在經文本對 人民的中性描繪下,性別在政治領域上對公民身分所產生的實際影響與作用其實 是掩藏在人人平等的精神下而不被看到的。

因此,研究者認為,從政治領域對性別一詞的置入與鋪陳,可以略見該領 域對性別一詞與性別平等的預設與理想。透過文本對國家、制度以及政策的說明 過程中,其所要建立的政治論述環境是無分性別,一律平等的性別政治秩序。而

143

且透過「性別」與「民主社會(國家)」之間強力的論述連結,性別在政治領域 上的平等對待成為民主國家、社會制度發展下的理想的要素之一。故在政治領域 的課程談的是人民,而且是不分性別的公民身分,其所描繪的性別平等的藍圖更 是基於「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之理念而建立的。

(二)以婦女人權為例,但非文本探討的對象

細探兩版在政治領域課程中針對性別議題的融入,主要放在第二冊七課「國 際政治與國際組織」中,在論及聯合國的成立目的與推動議題時,特別在人權保 障的功能說明列舉出對性別平等工作的推動,其中將對象聚焦在婦女身上,並且 將婦女與弱勢團體並列說明:

2000 年,聯合國就消除貧窮、飢餓、文盲、環境惡化、疾病和對婦 女的歧視等項目,簽署千禧年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確立 到 2015 年將世界極端貧困人口減半、普及初等教育等,作為千禧年 發展目標。(L2-7,p.149W)

聯合國對人權保障的逐步擴大,同時亦把有關婦女、兒童、身心障礙 人士、少數民族和弱勢團體的保障標準包含其中,以免受到社會的歧 視待遇。(N2-7,p.178W)

從聯合國的推動內容首先可見,女性非以單一個體的姿態出現,而是以「婦 女」一詞出現,並且被文本視為是相對弱勢的群體,其遭受歧視為當今普遍的 社會現象,必須透過政治力的介入予以解決。此外,從引文可知文本僅欲說明 聯合國當今在人權議題推動上的內容,包括婦女人權的議題推動,並無意針對 此議題做延伸的討論與說明。可見婦女人權雖被納入文本之中,但僅具例子呈 現之功能,並非為課程探討的對象。

從上述不僅可看出該領域課程對個體性別身分的預設,亦可預見該領域對

144

性別議題的論述態度。從文本的分析可見教科書在政治領域課程在乎的是國 家、政府、國際政治社會與人民的關係,故在政治平等的公民設定下,性別議 題也便在不分性別,一律平等的信念下,悄然退出教科書的論述。這樣的論述 退出一方面可看見政治領域與社會領域對性別議題的重視程度與關注焦點的不

性別議題的論述態度。從文本的分析可見教科書在政治領域課程在乎的是國 家、政府、國際政治社會與人民的關係,故在政治平等的公民設定下,性別議 題也便在不分性別,一律平等的信念下,悄然退出教科書的論述。這樣的論述 退出一方面可看見政治領域與社會領域對性別議題的重視程度與關注焦點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