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二節 文本處理與分析

本節說明本研究文本資料的蒐集、處理以及初步分析的方式。故首先將闡釋 公民與社會教科書與課綱之分析範圍,設定本研究文本分析的範疇與單位;其次 說明文本資料蒐集、處理之方式,根據前述文獻探討之內容,進行文本內容上的 篩選,並以系統性的編碼進行文本資料上的處理。

壹、分析範圍

一、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之分析範圍

由於教科書是以課綱之內容架構進行領域與單元之分類,其中必修與選修共 計 6 冊,共 45 課。根據課程綱要所擬定的每個單元下的主題性質進行四大領域 的分類,其中社會領域的課程共計 12 課,政治領域共計 12 課,法律領域共計 12 課,經濟領域共計 9 課(參見表 3-1-3)。本研究將以課為單位,分別從四大 領域進行文本上的分析。

此外,本研究對於文本的界定採以廣義的定義,亦即,文本不僅限於教科書 的文字,凡是透過表意實踐產生意義的一切事務,舉凡文字、圖像、媒體等都可 被視為文本(王雅玄,2005)。故本研究文本分析的內容包括了各課之課前導讀、

課文內容,其包括概念說明、舉例、插畫、照片、表格,以及課後活動討論,以 對文本作全盤完整性的檢視與分析。

其次,考量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最主要的媒介,由於坊間教科書版本在配 套教材上的歧異性高,呈現的形式也不一,因此為兼顧分析文本的統一性,本研 究對象不包含其他額外的教科書配套教材,如:學生習作、評量考卷、教師手冊、

教師備課用書、教具等。

86

87

88

89

90

資料篩選後,將進一步分別進行各領域文本之資料整理,並進行有系統的編 碼。本研究根據前述文獻分析之結果,欲從公民教育對現代公民資質培育的課程 發展軸心:「公民身分的自我認同」、「自我與他人之關係」、「自我與社會參與」

來檢視性別平等論述在四大領域中如何建構、如何呈現。故將分析的場域整理 為:「公民身分的個體與設」、「親密關係」、「社會參與」以及「市場經濟」,以釐 清各領域在以上四個論述場域中,從公民身分的預設到親密關係的經營,一直到 在社會與經濟市場的參與中,所呈現出來的性別圖像究竟為何,並藉此了解公民 與社會科在培育現代公民身分在性別圖像上的建構。

基於上述的資料蒐集與整理之步驟,以下針對各冊教科書內容之引用,將以 出版社名稱、冊數、課別、頁碼以及文本的類型作為標記,龍騰版將以 L 為標 示,南一版將以 N 為標示,文字資料將以 W 為標示,圖片與照片資料則以 P 為 標示。例如:龍騰版第一冊第一課自我成長與準備第一頁,將以「L1-1,p.1W」

作為引文之標記。圖片資料的編碼如南一版第一冊第一課,第二頁,將以「N1-1,

p.2P」表示,並列出文本之圖例說明。

二、公民與社會科課綱之文本蒐集與整理

延續教科書文本的資料篩選方式,本研究對於課綱之內容檢視將循同樣的 篩選模式。主要針對領域中各單元所提出的主題進行內容與字面上的檢視,篩選 出有談及「兩性」、「性別」、「兩性平等」、「性別平等」、「多元性別」或論及「婦 女」等文字,以此為文本的分析。並且針對以上的文本內容進行置入位置的檢視,

釐清各領域置入性別論述的情形,同時從文本內容檢視其中性別論述的圖像。

對於課綱文本的編碼,為了顧及文本的語意和段落的完整性,故將以分析段 落所在之單元、主題、主要內容與次內容進行編碼。例如必修單元一主題一 1-2 自我的成長與變化,將以「U1T1,1-2」為標示,選修則於前面編碼進行標示。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