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在探討台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微觀政治素養,國民小學教師界定 為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級任教師、科任教師,前兩者統稱學校行政人員。

茲將「微觀政治」、「微觀政治素養」、「教師微觀政治素養」,分別說明如下:

壹、微觀政治

微觀政治(micropolitics)係指個人基於意識形態、價值與信念之差異,而 採取權力運作策略,以達到與成員合作或衝突之互動過程,其目的在於競逐組織 內有限的利益、資源與地位,以達成自我的目標。

貳、素養

素養(literacy)係指個人在認知、技能、與情意上即個人在知識面、操作面 與經驗面上,應具備之基本能力。

叁、微觀政治素養

微觀政治素養(micropolitical literacy)係指在組織中,個人有意識形態、價 值與信念之差異,但具有基本能力能解讀、確認、了解組織特定情境的必要知識,

並採取權力運作策略與技能,其目的在於保護自己的利益或影響他人改變立場,

並達到態度上之自我滿意水準。

微觀政治素養包括:知識面、操作面、經驗面,如下所示:

一、微觀政治素養知識面

知識面(the knowledge aspect)係指關心在特殊的情形下,微觀政治特質能 否被了解,故利害關係人必須擁有能解讀、確認、了解組織特定情境的必要知能,

且能從情境之初步、表面到深入了解。換言之,擁有微觀政治素養的組織成員能 讀出情境脈絡,理出相關利害關係人所欲參與的利益鬥爭和權力運作歷程。

二、微觀政治素養操作面

操作面(the instrumental or operational aspect)係指利害關係人知曉並能掌握 何時何地運用何種政治策略與技巧,以有效建立、維護和爭取好的工作條件,而 操作觀點在於教師有效率影響現狀的一種政治能力。換言之,使用微觀政治的策 略來維持其理想的工作情境,其意味微觀政治的行動意義能連結在地思維,且其 策略能因地制宜。其策略可分為「保護型」政治策略與「影響型」政治策略,前

者目的在於保護自己的利益;後者用途在於影響他人改變立場。

三、微觀政治素養經驗面

經驗面(the experiental aspect)係指利害關係人對於自身的微觀政治素養,

是否感到滿意的程度(refers to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he teacher feels about his/her micropolitical literacy.)。而微觀政治的經驗可能引起負面的感覺如緊張的 情緒、不舒服感、不確定和無力感;也有正面感覺如快樂、成功與滿足。

肆、教師微觀政治素養

在學校中,教師有意識形態、價值與信念之差異,但具有基本能力能解讀、

確認、了解學校特定情境的必要知識,並採取權力運作策略與技能,其目的在於 保護自己的利益或影響他人改變立場,並達到態度上之自我滿意水準,教師微觀 政治素養包括教師在與校長、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學生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等 四部分。

一、教師在與校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

(一)教師在與校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知識面

教師認知校長在學校組織居關鍵地位,校長會與教師進行聯盟,並進行、發 展教師專業成長計畫、活動,以追求共同利益。教師面對親師與師生間糾紛也需 校長支持,但校長傾向左右教師行動,使教師感受到挫折感,進而衍生因應策略。

因此,教師與校長雙方如具備適當理性、尊重與合作,往往使事情趨於簡化。教 師唯有積極接受挑戰,並勇於了解校長政治動機、行為與過程,方能在彼此權力 運作過程中,站在有利位置。

(二)教師在與校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操作面

教師先審視校長是否採用權力分享、增權賦能、團隊合作、提升領導力、教 學領導等方法來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相對的,教師則採用「影響 型」策略包括符合校長要求、額外工作、能見度與逢迎諂媚等與「保護型」策略 含外交、文檔紀錄、中介機構與閃避等加以因應,並進一步觀察校長背後政治思

維,是否顧及學校整體利益,並帶領學校團隊共同合作、成長。

(三)教師在與校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經驗面

教師面對校內不同領導風格校長,而衍生不同之決策時,教師依個人微觀政 治素養程度採取因應策略,而在微觀政治素養上產生不同程度滿足、成就或憂慮 感。

二、教師在與學校行政人員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

(一)教師在與學校行政人員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知識面

在時代的趨勢下,教師自主意識抬頭,且能了解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間,彼 此皆具影響對方之力量。教師雖可闡述訴求,但在彼此權力不對等下,教師易成 為橡皮圖章。教師應了解對話、衝突與人際關係是一種影響力、權力。教師能判 讀學校行政人員知識、信念和行動,能否讓其參與決定與增加溝通管道,進而使 得教師降低防衛感而增加參與感。

(二)教師在與學校行政人員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操作面

教師增權益能,透過分享決策與合作歷程,來了解學校行政人員動機,且體 察其意圖與策略,並展現教師行動以減少壓力。教師發展「影響型」政治策略例 如友善、支持、雙方溝通、行使專業權與參照權等與「保護型」策略例如逢迎諂 媚、自我坦露,採冷漠或事不關己之態度,以避免學校行政人員以改革為名,行 微觀政治活動為實。教師應藉由個人影響力左右學校行政人員之決定,使其尊重 教師之專業。

(三)教師在與學校行政人員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經驗面

教師在學校與學校行政人員的互動過程中,可能因學校政治、複雜、多元性 引發不安全感、緊張與負面經驗。相對的,如互動良好且在共同利益與脈絡下,

並探索教師個人經驗,則有助於快樂、滿足感之產生,並降低不安全感。

三、教師在與家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

(一)教師在與家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知識面

教師積極提升教師專業,並認知一切有利於子女之教育相關活動皆屬於家長 參與範圍。而教師對家長應分享權力並以學生利益為依歸,且具備高度教學承 諾。教師應採主動溝通、因地制宜、轉化原則與保持彈性方式與家長互動。教師 與家長交流過程中,仍能與家長維持適當距離,並做出最適宜決定。

(二)教師在與家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操作面

教師能釋放部分權力,並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在教師專業自主與家長增 權益能的互動中,教師發展出「影響型」策略例如說服、顯示專業、公開透明化、

多元化之思考與行為等方法,與「保護型」策略例如防衛、圓滑、提高能見度、

把事做好等方法加以因應。在過程裡,教師藉由個案教師之教學敘事吸收其經 驗,並說明校長如能全力支持教師,教師才能展現教育專業,而教師之權力、責 任與權利、義務,也是相對的。

(三)教師在與家長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經驗面

教師與家長的互動過程中,可能因社會過多要求、家長不認同、自身專業不 足、教改相關政策、情境中的政治效率低落而產生掙扎、猶豫與無力感等負面感 覺。相對的,教師亦可能在親師交流良好的情況下,而有正面感覺如成功或滿足 感等。

四、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

(一)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知識面

在法治國與教改的趨勢下,師生平等與教學績效日漸受到重視。而教師在專 業發展上,對於管教學生應採同理心與零體罰概念,且避免使用貼標籤方式,以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仍應具備應有的管理權力。簡言之,教師應秉持委婉與 即時告知態度,並保持高度專業、組織承諾,進而讓學生在課業上有所成就,但 教師對學生影響亦有其限制。

(二)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操作面

教師為掌握管理學生權力與優勢,先評估時勢並有效採用紀律、權威與保守

等「保護型」策略,或使用愛心、信任、溝通、個別化輔導、正向管教等增進師 生關係的「影響型」策略,教師目的在於了解學生需求,並促進學生學習。教師 在觀察過程中與學生回饋後,應逐漸從「保護型」策略轉向「影響型」策略,發 揮教師影響力。

(三)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微觀政治素養經驗面

教師面對學生學習過程,易有失望、無力感、缺乏滿足感,或在師生關係上 引起緊張情緒與不安全感。相對的,教師的滿足感來自於學生正面回饋。

本研究所稱之國民小學教師微觀政治素養是依據研究者自編「國民小學教師 微觀政治素養問卷」中的得分,問卷得分愈高,表示教師的微觀政治素養愈高,

反之,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