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微觀政治素養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微觀政治素養之理論基礎

本節從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不同的理論,加以探討微觀政治素養。

壹、政治學基礎

微觀政治是屬於教育政治學之一環,教育政治學可從鉅觀與微觀加以探究。

因此,探討微觀政治應從政治學、教育政治學著手。

Smith(2008)說明以詮釋學做為挑戰現存的政治學是一個諷刺現象,因詮 釋學的概念可能是狹窄的,其是基於對特定理想主義的傳統解釋。因此,政治意 涵解讀並非簡易之事,因時、因地而有不同考量與說法。政治從不同角度觀之,

其意境亦有所差異。

謝文全(2004)以組織做為權力運作場域觀之,認為政治係組織領導者運用 權威與影響力,透過磋商、妥協等方式獲取社會資源並解決問題,俾使組織行為 合法化及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政治行為則是組織內所屬之個人或團體,透過權 力的運用,以遂其個別目的。簡言之,政治行為就是權力的運用行為。

劉書彬(2007)從權力之競逐與資源的分配加以著眼,認為政治是一種人 類行為、影響力與正在形成的企圖,這些舉動都是將權力(power)、資源

(resources)或是財貨(goods)的分配,做成權威性、有約束力的決定。正因 為這行為舉動具有權威性、約束力,因此與公部門或國家機關的統治因素及過程 息息相關。由於政治進行的是權威的資源分配,因此如何競逐權威,以及如何進 行分配,就是政治過程的兩大重點,此一過程無不呈現競賽的本質,其具備的要 素有:參與者、資源、策略運用及競賽規則四大類。

林天祐(2004)從組織成員作為之觀點認為:政治學是研究政治行為以及分

析個人取得與使用權力的一門學科,也就是研究誰替誰做決定、做什麼決定,以 及如何取得為別人做決定的能力、如何使他人聽命行事的一門學問。Abdul,Zain 與Suhil(2011)亦闡述組織成員之個別政治行為,是為了爭奪權力、資源、知 識、權威與地位等,其包括三個主要面向:

1.組織成員內、外在政治行為。

2.個人縱向與橫向即左右逢源之政治行為。

3.採取正當或非正當之政治行為。

因此,政治可以說是組織內,成員透過權威及影響力將權力、資源等做決定 性之分配,誰做決定與分配給誰是重點所在。學校為政府組織之一,其係執行國 家教育任務之基層單位,學校行政人員具有法職權,教師則具備專業自主權,家 長被賦與教育參與權,彼此均希望對方尊重其所擁有之權力,當某一方佔有優勢 即具有較高之權力,便能擁有分配資源的權力,所以學校相關成員間之互動,可 視為一種政治行為。

從教育政治學觀之,蔡璧煌(2008)認為教育政治學有廣狹二義。狹義的教 育政治學將重心放在教育政策的做決定過程,認為教育政治學即在研究各級政府 與政府各部門之間對教育的管理,以及各種群體或個人對教育行政或教育立法等 公共政策形成過程的影響;廣義的教育政治學則將焦點放在教育領域中有關於資 源與價值分配的互動關係;而在微觀的角度上更涵蓋學校內的權力關係與運作,

也就是所謂「學校政治學」(school politics)或「微觀的教育政治學」(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基於此,從廣義而言,教育政治學是研究教育領域中所有價值分 配與權力運作,以及社會生活中教育與政治之間複雜關係的一門學科。

教育範疇中的價值分配與權力運作,往往離不開誰做決定及做何種決定。林 天祐(2004)認為教育政治學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教育相關學科,主要在結合政 治學與教育學的觀點,來探討教育的議題。簡單來說,教育政治學是探討教育領 域中做決定的行為,以及取得決定權使人遵守決定的一門學問。從做決定的順序 來看,教育政治學就是探討取得決定權、做決定以及使人遵守決定的一門學問。

若從影響力、權力觀察教育與政治之互動。吳清山、林天祐(2007a)說明 教育政治學,係指有系統探討教育領域中的各種政治現象的一門學問,包括政治 對教育的影響、教育對政治的影響,以及教育中的政治行為。權力是政治學的核 心,也是教育政治學的核心概念,教育政治學的研究使命在於如何建立教育權力 結構與運用的原理原則,以供外界遵循。

綜合上述,教育政治學乃是研究教育領域中價值分配、權力運作、誰做決定、

如何決定和決定之結果的一門學科,其所探討的核心概念包括教育與政治彼此間 權力變化與影響力所在。

貳、社會學基礎

學校與班級中主要成員為教師與學生,就日常生活運作而言,學校宛如是一 個小型社會,組織成員彼此的互動往往是微觀政治發展的重要條件,個體發聲說 明組織內不容忽視的存在,而互相交流所引發的議題也是微觀政治情境來源。

蔡文輝(1993)認為社會學是一門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社會科學。因此,

社會學的研究主題著重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形式與其所構成的團體結構。社會學 家分析個人行為時,並不太注重個人在互動時的內心想像、動機或心態,而是把 重點放在行為的社會層面。因為社會學家相信個人行為受團體和社會結構的影 響。而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例如政治學、心理學等亦關係密切,舉例來說,社 會學裡就有政治社會學(political sociology),介於政治學與社會學兩者之間;社 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介於社會學與心理學之間。

人接受社會文明之洗禮,是社會化之過程,若從社會學的角度著眼於政治 學,就會產生政治社會化。王晧昱(2008)說明社會化是指同化和內化社會規範 之過程,社會成員吸取信仰和道德規範的知識,向所處的社會環境調適、認同,

其思想和行為要符合社會的一般價值,否則會被視為是社會異端。而政治社會化 即透過家庭、學校、傳播媒體,以及各種不同之機構,讓人民內化一套政治價值 與政治理想,以期強化人民對政治體系認同之態度。

社會化可從功能論與衝突論角度加以審視,先從功能論說明。蔡璧煌(2008)

闡述「社會化」原是社會學的概念,在心理學、人類學等行為科學中,早被使用。

從個人角度而言,它是指個人接受社會文化規範,以形成獨特的自我,履行其社 會角色的過程;從社會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一個社會經由各種途徑,引導其幼 小成員或已成年的新成員進入已存在的社會結構與秩序的過程。廣義而言,教育 其實就是一種有意的社會化。而「政治社會化」乃是個人經由各種社會化媒介,

獲得政治有關的知識、態度、價值與行為模式,以適當扮演其在政治系統內角色 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國家或社會的政治系統得以維持,政治文化也得以形成 並傳遞。吳玉明(2004)則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體在長時間中,對於政治知識、

態度、價值和行為的外塑與內化的過程。Dalton 與 Klingemann(2007)則進一 步說明社會化調查已成為政治行為研究的主流。

Fontana(1993)認為社會控制分為外在控制的獎勵與懲罰手段與內在控制 的內化社會規範與倫理信條,前者是政府強化限制人民行為,後者則是對人民 進行規範式教導,使人民接受其統治。

由上述學者可知,教育是社會化的重要媒介,政治又需透過社會化的傳遞以 維持既存之結構,換言之,教育是延續已存在的政治系統最佳之工具。藉由政治 社會化,使人放置在國家社會中被指定之角色,美其名可使國家社會系統安穩,

實質上卻是促使已存在的政治系統在治理國家上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可繼續統治 人民。

由中國教育史觀之,春秋戰國時期之孔孟思想,至今影響兩千多年,對於政 治、教育、人民周遭生活,無不受到其重大之影響。袁頌西(2004)亦闡述:在 我國影響社會化最大者,是為儒家思想。儒家所講求的修齊治平之道,二千餘年 來,一直為我國教育,亦即政治社會化的核心目標,而且從社會到政治層面,一 直一以貫之。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對我國教育影響之深厚巨大。

在社會趨於多元化下,政治社會化的組織往往分布廣泛。陳陸輝(2006)説 明學校是政治社會化的主要機構之ㄧ:學校除了可以透過正式的以及有計畫的課

程設計之外,學校也透過學校的政治氣氛、課外活動、師生互動以及學生之互動,

提供學生政治學習的環境,並將政治信念與價值傳遞給學生。

學校是國家最重要的政治社會化的組織。羊憶蓉(2000)說明「政治社會化」

的目的,是使人了解所身處的政治制度,融入政治文化,服從政治規範。正如同 學校是最主要的「社會化」的機構之ㄧ,教人接受社會規範,學校也同時負擔「政 治社會化」的功能。而國家多少會藉由一般課程內容來啟發學生的政治意識,也 可能透過學校裡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進行政治社會化。袁頌西

(2004)也說明:除了家庭以外,公立學校被視為政治社會化重要的機構,因為 公立學校,不僅教導學生在文化方面所認可的政治規範與政治角色,而且也在灌 輸學生愛國思想與尊崇國家制度等觀念。

學校也可說是政治社會化的最重要媒介。蔡璧煌(2008)認為學校教育的社 會化理論主要分為兩種觀點:社會化與分配。從社會化觀點而言,學校是從事社 會化者,提供學習經驗給學生,而不同的經驗將造成不同的學習結果。另一方面,

學校也可說是政治社會化的最重要媒介。蔡璧煌(2008)認為學校教育的社 會化理論主要分為兩種觀點:社會化與分配。從社會化觀點而言,學校是從事社 會化者,提供學習經驗給學生,而不同的經驗將造成不同的學習結果。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