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爲使本研究所使用的重要變項或名詞的意義清楚 明確,茲將本研究中所 包含的重要名詞與研究變項分別界定如下:

一、「攜手計畫」

「攜手計畫」乃是由教育部規畫、補助經費,由國中小現職教師或退休教 師、國中小儲備教師、需經濟援助之大專院校學生、具有大專相關科系學歷 之社會人士等教學人員,將「攜手計畫」所界定需受服務的學生採抽離原班 進行補救教學或課後學習。

本研究的「攜手計畫」係指屏東縣各級學校 (以國小為主)配合教育部的 政策所承辦的「攜手計畫」,為符合資格或身分的弱勢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或課 後學習。

二、國小學生

本研究中的國小學生是指屏東縣國民小學三到六年級有參加「攜手計畫」

的普通班學生,且必頇符合「攜手計畫」所界定的身分,即同時具備下列二 種情形之國小學生:

(一)具有下列身分之一者:1.原住民學生。2.身心障礙人士子女及身心障 礙學生。3.外籍、大陸及港澳配偶子女。4.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及免 納所得稅之農工漁民子弟。5.失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子女。6.其他經學 校輔導會議認定有需要之學習成尌低落弱勢國小學生。

(二)在學學習成尌低落需補救者(都會地區以班級成績後15%,非都會地區 以班級成績後25%為指標)。

三、學習動機

本研究中的「學習動機」係指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在參與「攜手計畫」

的學習過程中,引貣、維持學習活動潛隱在內心裡的內在動力,並且在學習

活動中,促使學習個體本身自發的投入心力,持續學習以朝向所預定的學習 目標之心理歷程。

而尌操作性定義而言,學習動機是指受試者使用 自李育菁(2011)授權 之問卷經更名修正為「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

學習情形之調查問卷」中的「學習動機」量表之得分,學習動機的五個層面 包含:

1.目標導向:此包含內在與外在目標導向。內在目標導向係指學生會自動自 發讀書、學習具好奇心、學習能達精熟並滿足其求知欲等;外在目標導向

是學生為成績、報酬、獎勵而讀書等。

2.學科價值:指學生的學科學習價值,其對於學習課程或教材內容所抱持 的 信念,包括是否覺得該學科重要或有用等。

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係指預期及評估自我能力的表現、對於自己是否有能 力和自信去完成特定目標所抱持的信念。

4.控制信念:指學習者對於學習的成功或失敗所做的歸因方式之信念 ,包含 內在控制信念較強者將成敗歸因於個人的努力、能力等因素,以及外在控 制信念較強者將成敗歸因於非個人所能操縱的運氣、機會、命運等因素。

5.測試焦慮:即憂慮或認知干擾層面,如缺乏信心、緊張、擔心考試結果等;

以及情緒化層面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腹痛、胃腸不舒服等感覺。

前四個層面:目標導向、學科價值、自我效能、控制信念其量表的總分 若愈高,表示該受試者學習動機愈高,而第五個層面測試焦慮向度屬於反向 題,故該層面的總分愈高,則表示該受試者學習動機愈低。

四、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中的「學習滿意度」係指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在參與「攜手計畫」

的學習過程中,其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 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所預期的達到目標、願望或需求有 達成,而獲得滿足或產生愉悅的感覺,並對學習有更積極的態度。

尌操作性定義而言,學習滿意度是指受試者在「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參

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學習情形之調查問卷」中的「學習滿意度」量 表之得分。學習滿意度的五個層面包含:

1.課程內容:指對課程內容與教材的滿意程度,包含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

教材的適合度、難易度以及其實用性等。

2.教師教學:指對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滿意程度,包含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 方法與技巧、具備的專業知能等。

3.人際關係:包含同學間關懷、互動的情況、同學間的溝通與討論 的情形以 及班級學習氣氛等。

4.學習環境:包含學校場地、設備器材、通風及照明等整體環境。

5.學習成果:指學生在學習成果的滿意程度,包括成尌感、自信心的獲得、

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科知識、技能及情意的獲得等。

課程內容、教師教學、學習成效、學習環境、同儕關係等五個層面,量 表的總分愈高,表示該受試者學習滿意度愈高;反之,則表示學習滿意度愈 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針對研究所設計之方法、地區、對象與變項做研究範圍之說明;並 更進一步的說明此研究設計在方法、地區、對象與變項上推論之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採問卷調查法,運用統計技術分析,探討屏東縣「攜手計畫」

參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現況與關係。

二、研究地區

本研究係以屏東地區之公立國民小學為取樣範圍,其他地區之公、私立 國民小學及各級學校或帅稚園或特教班,則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屬於區域型的研究,以屏東地區100學年度下學期參與「攜手計畫」

的國小學生為調查對象,即三到六年級有參與該方案的學生。

四、研究時間

「攜手計畫」的第一期泛指的是寒假期間的課後輔導;第二期為寒假過

後的學期間,即一般所謂的下學期;第三期為暑假期間的課後輔導;第四期 為暑假過後的學期間,即所謂的上學期。本研究將探討屏東縣 101 年度第二 期有參與「攜手計畫」的國小學生,即 100 學年度的下學期。

五、研究變項

本研究之研究內容,以問卷調查所蒐集之資料為主, 為瞭解屏東縣國民 小學「攜手計畫」參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現況與關係 ,最後針 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之變項有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年級、性 別、課後有時他人指導課業、學生身份別等;在學習動機方面的五個層面有:

目標導向、學科價值、自我效能、控制信念、測試焦慮;在學習滿意度方面 則以課程內容、教師教學、學習成效、學習環境、同儕關係等五個層面為主。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地區

研究者在時間、物力及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加上研究者服務的學校位於 屏東地區,因此本研究範圍選定在屏東地區,故研究結果可能無法類推於其 他地區。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影響,以屏東地區國小 三到六年 級學生作為研究之母群體,所得之研究結果受到限制,研究結果亦無法推論 至其他年段如國中或國小低年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採問卷調查法,運用統計技術分析,探討屏東縣「攜手計畫」

參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現況與關係。若受試者在填答當下可能 會因個人的認知與當下的情緒,而對問卷內容的詮釋有所差異,或因外在環 境的客觀因素,如心理防衛機制或受到社會的期許所影響,而無法呈現真實 反應,使問卷測量結果產生誤差。

四、研究變項

本研究之變項有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年級、性別、 課後有無他人指導課 業、學生身份別等;在學習動機方面有目標導向、學科價值、自我效能、控 制信念、測試焦慮五個層面;在學習滿意度方面有課程內容、教師教學、學 習成效、學習環境、同儕關係五個層面。而能討論的變項或向度不只這些,

無法涵蓋所有的變項,因此在研究推論時也會有研究限制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