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Fait (1978) 研究指出,智能障礙學生的肌力、耐力、平衡性、速度、反 應時間較一般學生的發展遲緩約2-4年。尤其是平衡機能與日常生活中的行動 經驗以及運動經驗的種類和運動量有密切的關係。智能障礙學生在運動能力 的發展上,普遍有五個基本問題點:1.直立能力:不會站立,或雖然站著但 是無法保持平衡穩定的「直立姿勢」。2.移動能力:移動包括從匍匐跪爬到 走、跑、跳等能力,有部分無法走、跑,或雖然會走、跑,但是抬腿或腳跟、

腳尖使用方式不當,造成步行姿勢及力量使用不正確。跳的能力則更差。3.

抓、握、投擲能力:使用手或手指及伸展或彎曲上臂活動的機會缺乏,因此 操作能力差。4.規律性:睡眠、飲食、排泄等基本生活習慣無規律。以及5.

協調、適應能力:不僅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差,在團體活動中,適應時間也要 較一般人多出許多。

運動能力上先天的不足,加上無適切的方法及環境訓練或運動,智能障 礙學童的各項體力都較一般人差,且大部份都有肥胖問題。林維靖(2006)

以 24 名國立嘉義啟智學校肥胖中度智能障礙高職男 、女學生 (年齡為15 至18歲,BMI ≧ 25.5) 為受試對象,探討集中式與分散式中強度跑走訓 練對肥胖中度智能障礙高職生身體組成之影響 。研究結果表示不管以集中 式或分散式中強度跑走運動皆有效改善身體質量指數 (BMI),但在改善體 脂肪率部份則以從事分散式中強度跑走運動較有效 。因此,智能障礙學生 需要有效的方法訓練或運動,來維持身體的健康。

平衡能力關係著肢體動作的協調 ,好的平衡能力可改善增進智能障礙 者的動作能力。李碧姿(2004)探討水中有氧運動介入對輕度智能障礙平 衡與敏捷能力之影響,受試者共有18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分別進行閉眼 單腳站立、睜眼單腳站立、平衡木、坐姿體前彎、10公尺折返跑等訓練課 程,指出8週之水中有氧運動訓練能顯著改善輕度智能障礙的靜態與動態平 衡能力,並改善身體的敏捷性。林琦淵(2001)以智能障礙游泳選手為對 象,經由不同的視覺環境下的平衡木及跑步機訓練 ,探討其動態平衡表現 的影響,指出智能障礙者平衡能力可經由後天訓練得到改善 。

體育活動對智能障礙成人學生行為模 式之影響研究指出;透過體育 活動的參與可增進智能障礙成人學生 與其他同儕溝通能力,並且提升自 我口語技巧;在動作能力也稍微改善,特別是協調能力和動作技巧 (尚 憶薇,2003)。

針對國中男女一般和智能障礙的孩童,探討智商與運動能力的相關 , 結果發現智能障礙的男女生,其基本運動能力均較一般孩童差。且發現智 商與基本運動能力有高相關 (林清和、1975)。有研究者評量九十九位 唐氏症學齡兒童的動作效能表現,証實動作效能隨著年紀的增加而繼續成 長,雖然成長是緩慢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在十至十二歲時,在雙側協調性、

上肢協調性、反應速度及上肢靈巧及速度的程度上有顯著的增加,而大部 份的唐氏症孩童雖然在身體上成熟了,但一些動作技能並沒獲得或強化,

個別差異大,且不同年齡層各個分項目的進步也不同,也指出唐氏症在平 衡、反應速度及雙側協調性發差展較慢表現較(劉怡君,2003)。

Boswell(1991)利用 8 至 13 歲智能障礙孩童進行 8 週的身體活動訓練,

包括創造性舞蹈與動作探索性課程 ,結果發現靜態與動態平衡表現明顯的 改善。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發現智能障礙者在動作發展上,有許多方面均較一般 人來得差,如手眼協調、身體平衡、肌力、上肢協調以及敏捷性等;智能障 礙學生的肌力、耐力、平衡性、速度、反應時間較一般學生的發展遲緩約 2-4 年。但經由有系統的訓練能改善智能障礙學生各項身體適能。

第三節 同儕教學及傳統教學策略實施及相關研究

我國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八年所頒佈的 「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實施辦 法」第九條中提到,對特殊學生或低成就的學生 ,可以利用一對一的同儕 教導方式,針對其個別需求,提供個別化的幫助和指導,使他們克服學習 上的困難與問題。

Ehly 與 Larsen(1980)表示同儕教導是「以孩子教其他孩子教學模 式」,可用於有個別需要的學生身上 ,特別是身心障礙的學生,幫助其技

能發展和增強自信心。Topping(1988)指出同儕教導是請同儕擔任小老師 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提供受教者個別化教學、練習及概念的澄清,賦予一種 平身份的特定社會關係,可以區分出孩子在特定關係中的角色,主要的目的 是要提升孩子學校的表現和社交能力,以讓學生獨立工作為。Foot, Morgan 和 Shute(1990)則指出,同儕教導是呈現出一種不尋常的社交性關係 , 這種關係是成人給予相對評等身份的學生們的正式角色 ,這些角色可能為 了特定的目的在人為上被區分 出差異。同儕教導是一種很有彈性的教學方 法,讓教師可以自由分配時間去關心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 ,其他同學則可 以相互彼此協助學習,如此可在普通教育中實施特殊教育 。(Candler, Blackburn, & Sowell, 1981)。

許多研究證明同儕教學是有效率的 ,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就和節省 教學成本(Wacker & Berg, 1985)。因此,同儕教導經過設計,是一種 有結構性的同儕互動模式,藉此可增加特殊 學生的互動機會,也可以提 昇他們之間的人際溝通與友誼 。本節就文獻上常見的同儕教導實施方 式,說明如下。

一、同儕教學策略之內涵

同儕教學(peer tutoring)是同儕學習者間互相幫助和由教學而學習 的一種教導系統(杜正治、辛怡葳,2008),又稱「同儕輔導」(peer

guidance)或「同儕諮商」(peer counseling)(魏麗敏,1997)。通常 是以學生間一對一為基礎 (Ehly & Larsen,1980)。同儕教學的實施方 式,大致分為下列五類 (Foot & Shute 1990;王振德,1999)(一)

同儕個別指導(Peer tutoring)是同儕小老師的主要形式,由教師安排挑 選及訓練的小老師,來個別指導智能障礙學生。(二)同儕楷模(Peer modeling)係以同儕當作模仿適當運動技巧或行為的楷模 ,即在教學活 動中安排一位同儕楷模,示範適當的行為給智能障礙學生 。(三)同儕 督導(Peer monitoring)指智能障礙學生無法獨立去應付環境,同儕督導 即在協助智能障礙學表現自理的行為或獨立完成某件工作 。(四)同儕 引發訓練(Peer initiation training)意指教師訓練同儕,引發並維持社會 互動的、溝通的行為,改善智能障礙學生的社會行為。(五)同儕輔助 網(Peer networking)是一群同儕對智能障礙學生個人熟識並關切 ,作 為提供支持性的友伴及極的社會環境 。

雖然運用的模式與名稱不同,但各有其價值,且均以合作學習精神 為基本理念,並藉由同儕間的特質交互學習成長,以提升學業學習、溝 通與人際互動技巧(李麗真,2000;許永熹,1997;許莉真,2001;黃 德祥,1997)。Cole 和 Chan(1990)認為大部分的同儕教導者及同儕 受教者都可由同儕教導計劃中獲益,同儕教導者能從教學中得到基本概 念,強化他的對學科的理解力及技巧能力。有些更可得到其他學科領域

的知識。

二、同儕教學策略之相關文獻

在日常生活技能方面詹雅淳 (2002)選取 2 名國中特教班智障學 生教導另 2 名智障學生日常生活技能,結果發現,同儕教學對受教者煎 荷包蛋、煮泡麵、蒸蛋和炒蛋炒飯四項活動技能有立即教學效果 ,亦有 維持效果。另外,同儕個別教學亦能增進同儕小老師之正向社交技巧 , 導師、同儕小老師、受教者對同儕個別教學均感到滿意 。

黃淑吟 (2003)研究智能障礙學生休閒技能之教學效果,選擇 2 名 國中普通班學生擔任小老師教導 2 名特教班智障學生,研究發現同儕小 老師在訓練期間表現良好的學習成效,在整個同儕教導方案期間展現良好 的教學技巧及態度。顯示同儕小老師的訓練具有良好成效 。受教者在3項 休閒技能之達成比率能適當提昇致預期目標,並具有正面且適當的處理效 果及維持成效。檢驗社會效度時也顯示,受教者、同儕、家長、導師及同 儕小老師均認同該同儕教導方案目標的重要、實施程序適當以及實施結果 具有社會意義。

杜正治和辛怡葳 (2008) 探討並比較教師導向教學模式和同儕協助學 習策略,應用在智能障礙學童學習單字成效之差異。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 中的並行處理設計,結合跨受試多探試和交替處理設計。研究對象共三

名,分別為輕度、中重及重度智能障礙學童。結果發現 (1) 教師導向教學 模式強調教學情境的控制及教學方法的應用,其適用範圍較廣。若應用於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語文課程,單字學習效果頗佳,且能在短時間之內教 會學生記得所有單字。但對重度學生而言,教師導向教學策略的效果 差,

且保留效果也不如預期。(2) 同儕導向學習策略強調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 關係的建立及學習內容和生活內涵的連。當應用在輕度智能障礙語文課程 時, 學生學習單字的成效不如教師導向教學模式 。然而,若實施於重度 智能障礙課程,則其單字學習效果優於教師導向教學,同時保留效果也略 勝一籌。

Donder 和 Nietupski(1981)的研究,以 14 名非障礙中學生在休息 時間教導 3 名中度智能障礙中學生在操場上的適齡遊戲技能如玩飛盤、踢 接球和打籃球等,來減少智能智障學生的不適當行為如攻擊行為、過動、

追逐非障礙學生或自言自語等,並增加其適當行為,如參與有結構性的適

追逐非障礙學生或自言自語等,並增加其適當行為,如參與有結構性的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