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結果

綜合整理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之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國中生科技問 題解決歷程仍然維持 7 個歷程步驟;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 從原本 25 個能力指標,增減後為 29 個能力指標。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將 修正 7 個歷程步驟與 29 個指標作為問卷調查的內容。

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與能力指標建構之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於民 國 108 年 2 月 11 日寄發 12 份 google 表單問卷,並於民國 108 年 2 月 19 日 回收所有問卷,有效回收率 100%。德懷術專家小組穩定度判別,以第一回 合與第二回合所有題項平均值差距皆小於7%,符合 Linstone 與 Turoff(2002)

所提出平均值差距應小於 15%,表示本研究德懷術專家小組具有相當的穩 定度。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將科技問題解決歷程分為7 個步驟與 29 個能力指 標,其量化與質化的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

(一)量化結果分析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量化結果彙 整如表 4-7,在各項歷程中,「1.界定與分析問題」平均數 4.92、四分位 差 0;「2.蒐集與分析資料」平均數 4.75、四分位差 0.13;「3.發展設計 構想」平均數4.75、四分位差 0;「4.選取最佳設計方案」平均數 4.50、

72

73

註:M=平均數、Mo=眾數、SD=標準差、QD=四分位差 I、II:表示兩回合皆有達成共識

74

根據上述結果,「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各個步驟平均數皆高 於 4.5、四分位差小於 0.5,符合題項平均數高於 4.00、四分位差小於 0.60 之選用標準,量化分析結果已達高度共識。透過兩回合的比較,

第二回合問卷結果可以發現「1.界定與分析問題」、「3.發展設計構想」、

「5.擬訂製作計畫」和「7.測試、評鑑、改進」四項之平均數皆提高、

標準差降低,其中「3.發展設計構想」和「7.測試、評鑑、改進」四分 位差從 0.13 變為 0;「4.選取最佳設計方案」和「6.製作成品」量化結 果皆不變;而「2.蒐集與分析資料」平均數小於第一回合,標準差與四 分位差大於第一回合。整體來看,專家的意見趨近於一致,平均數介於 4.50~4.92 之間,表示本研究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成的七個步驟屬於 非常重要,可由「1.界定與分析問題」、「2.蒐集與分析資料」、「3.發展 設計構想」、「4.選取最佳設計方案」、「5.擬訂製作計畫」、「6.製作成品」、

「7.測試、評鑑、改進」等七個步驟組成。

(二)質化結果分析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方面,專家無質 化意見上的修正。

「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方面,綜合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量化與質 化之結果,已達高度共識,因此「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無須進行第三 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

75

二、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能力指標

(一)量化結果分析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之 量化結果彙整如表 4-8,共有 29 個能力指標。其中「4.1 能依據現實條 件發展設計方案檢核標準。」因平均數低於 4.00,所以將此指標刪除;

其餘 28 個指標平均數皆高於 4.00、四分位差小於 0.50,符合題項平均 數高於 4.00、四分位差小於 0.60 之選用標準,表示國中生科技問題解 決歷程之能力指標量化分析結果已達高度共識。

然而因「1.4 能針對問題考量可行性、2.2 能透過不同的管道蒐集 資料、3.4 設計構想的呈現完整且詳實、7.4 能依據過程記錄提出具體 的修正構想、7.5 能夠撰寫成果報告、7.6 能依據此問題解決經驗,針 對相同或類似問題提出改進的構想方案」之 6 個指標在本回合問卷中 有專家質性回饋,故參考專家意見修正後再將指標重新進行評估,其 餘 22 個能力指標不再進行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

表4-8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之量化統計

歷程 能力指標 M Mo SD QD 達成 共識

質化 意見 1.界 定

與 分 析 問 題

1.2 能釐清問題的關鍵及 重點。

4.92 5 0.28 0 I、II 1.3 能分析問題所需的資

源與限制。

4.75 5 0.43 0.13 I、II

(續下頁)

76

77

78

註:M=平均數、Mo=眾數、SD=標準差、QD=四分位差 I=第一回合達成共識、II=第二回合達成共識

79

而「4.1 能依據設計條件發展設計方案檢核表」原在第一回合專家 達到共識,但在第二回合因平均數低於 4.00,所以將此指標刪除。有 專家認為讓學生發展檢核表有其難度,可由教師提供通用檢核表引導 學生去判斷和選擇,但也擔心會引導學生選擇單一的條件方向的設計 決策。這一項指標從共識到刪除,值得探討原因,將放置第四節綜合討 論。

(二)質化結果分析

本研究專家於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 能力指標」所提出的意見加以整理、歸納、修正後,彙整如表 4-9。專 家提出的意見除了修正指標之外,也針對指標內容的用字或指標本身 應定義清楚它的意涵,防止被誤解的情況發生,如「1.4 能針對問題考 量可行性」應定義清楚「可行性」的意義為何,以及「2.2 能透過不同 的管道蒐集資料」應定義清楚此指標的重要性。再者,有專家認為指標 內容可能超過國中學生程度,可再進行考量和修改,如「3.4 能呈現完 整且詳實的設計構想」。此外,有專家認為「7.6 能依據此問題解決經 驗,針對相同或類似問題提出改進的構想方案」不屬於問題解決歷程,

及教學過程難以判斷,可再進行討論。

80

可性性,英文為feasibility,英文解釋為「the possibility that can be made, done, or achieved, or is reasonable」,即可行性為「某事可以被 製作、完成或實現的可能性,或者是否合

81

82

表4-9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之專家意見及研 究者之回應(續)

其他意見 研究者回應

K:「界定與定義問題」之每一項次分別代表不同 的指標意義,並有其建構之功能性,故均非 常重要。

K:未建立合作小組也有可能獨立完成問題解決 的模式。

-

K:「蒐集與分析資料」之三項指標對有效、有用 資訊的篩選運用分別具個自的重要指標意 義。

-

三、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修正後評估題項

本研究綜合整理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之量化分析(表 4-7 及表 4-8)與 質化分析(表 4-9),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已達高度共識,無須進行第三 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從原本 29 個能 力指標,刪除一個平均數低於 4.00 的指標,有 22 個能力指標已達高度共 識,無須進行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其餘六個能力指標作為第三回合德 懷術問卷調查的內容,如表 4-10 所示,完整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呈現至附 錄三。

83

表4-10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之能力指標」內容

歷程 能力指標

1.界定與分析問題 1.4 能針對問題考量解決的可能性。【修正】

2.蒐集與分析資料 2.2 能透過多元的方式及管道蒐集資料。【修正】

3.發展設計構想 3.4 能呈現完整且詳實的設計構想。【修正】

7.測試、評鑑、改進 7.4 能參考過程記錄,針對評鑑結果提出優化的修 正構想。【修正】

7.5 能夠完成成果報告的撰寫。【修正】

7.6 能依據此問題解決經驗,針對相同或類似問題 提出改進的構想方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