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針對本研究結果提出教學實務的建議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詳細 論述如後:

一、教學實務的建議

(一)問題解決教學進行

進行問題解決教學,目的希望可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問 題解決對於學生而言通常是一個挑戰,因為他們不了解問題解決過程,

因此透過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習問題解決歷程。進行問題 解決教學時,陳玫良(1995)建議規劃學生能力可及但不熟悉的活動、

提供學生不同類型的問題、教導學生思考技巧等等。

Whitten 和 Graesser(2003)的研究,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關鍵因 素是培養學生定義問題和分析解決方案的能力,柳金佑與朱益賢(2010)

的研究指出,分析問題能力是是影響問題題解決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Voss 和 Post(1988)指出,專家們通常會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定義問題,

而初學者往往會嘗試解決問題而不先定義問題。因此,進行問題解決 教學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確認問題為何。

其次是蒐集資料與分析資料,范斯淳與林弘昌(2010)研究指出,

透過問題解決模式教學,學生認為蒐集資料對問題解決的過程最有幫 助,但學生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著手,然而 Yu 等人(2015)的研究中發

105

現,學生在問題解決步驟中蒐集資料相對較缺乏,因此教師可以提供 學生蒐集資料的方向,方向正確蒐集到的資料也愈有幫助。在教學現 場,學生課業繁忙,不一定有時間能夠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資料蒐集,教 師可利用一兩節的時間安排學生至電腦教室蒐集資料,進而完成資料 分析。

在發展設計構想上,教師可教導學生透過創意思考法或腦力激盪 法,構思設計方案。為了降低小組中花許久時間僅構思一個的設計方 案,可以透過小組成員間每個人至少都要構思一個設計方案,接著再 進行討論和修正,使每個方案的可能更加完整。

在選取最佳設計方案上,教師可以提供通用檢核表引導學生去判 斷和選擇,例如機能、安全、材料、加工難易度等等,培養學生做決定 的能力。此外,重要的是,要落實發展設計構想,不然學生在選擇最佳 設計構想時,心中早已有欲要執行的方案了(林坤誼,2008)。

在擬訂製作計畫上,林坤誼(2008)研究指出,學生難以事先規劃 活動中所需工具、材料和工作流程,因此學生在擬訂製作計畫多需仰 賴教師的協助。教師可以提供學生參考的製作計畫,使學生有一個規 劃的方向,參考後修改成自己的製作計畫,而不會無所適從。

在製作成品上,學生認為實作過程對於問題解決有所幫助(范斯 淳、林弘昌,2010),Yu 等人(2015)的研究中發現,學生在問題解決

106

步驟中製作成品為學生最常提及,表示學生對於「動手實作」較為熟 悉,符合新課綱所傳達「做」的概念。因此在製作成品上,教師需多注 意學生機具操作、材料的使用,確保製作流程順暢與安全,以及提供學 生必要的協助。

在測試、評鑑與改進上,學生認為測試過程對於問題解決有所幫 助,因為可以實際瞭解其所發展的方案是否有效(范斯淳、林弘昌,

2010)。在此階段,需要讓學生有成功的經驗,當學生一直無法通過評 量的標準時,教師必須適時的介入,引導學生找出問題並且修正。已經 通過評量的學生,也可以指導同儕,針對相同或類似的問題提供想法 上的建議。

(二)能力指標的應用

在指標的應用上,教師可設計問題解決歷程的學習單,將每個步 驟能力指標所涵蓋的內容融入,也可透過學生自評和同儕互評的方式,

判別不同步驟中的表現。

二、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一)針對科技問題解決的學習進程進行更詳細的規劃

以問題解決作為生活科技教學活動是常見的教學策略,在 108 課 綱中,科技實作的統合能力其中之一為「能運用設計流程(即問題解決

107

步驟),實際並製作科技產品以解決問題」。而本研究所提出的問題解 決能力指標共有 28 個,每個歷程涵蓋的指標內容相當廣,因此透過學 習進程的規劃,擬訂出國中階段不同年級需達到的指標為何,幫助學 生能夠循序漸進習得問題解決歷程。

(二)透過研究擬出問題解決各步驟間反覆進行的過程

本研究主要聚焦在科技問題解決的重要歷程以及每個步驟所應達 到的指標,故無法呈現問題解決各步驟間反覆進行的過程,因此在未 來的研究中可著手這個部分。

(三)德懷術應重視質化意見

若有指標平均數接近指標重要性標準邊緣,無論是否有達到共識,

若有質性意見可能會影響德懷術專家的判斷,建議進入下一回合重新 進行評估。

108

10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崇雄(1999)。國民中學問題解決導向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歷程模式之建 構與驗證研究。台北:中華民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佚名(1975)。以心理學基礎談”工藝教育成效”。中學工藝教育,8(9),2。

吳清山、林天佑(2001)。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

李大偉等(1998)。問題解決導向的技學素養教學策略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87-2511-s-003-054。

李依凡(2010)。Web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隆盛(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84-2413-H-003-010。

李隆盛(2004)。科技教育的課題與展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7),

26-29。

林人龍(2006)。「動手做科技」-創作與設計的尋思與釋例。生活科技教 育月刊,39(2),15-37。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佳全(2003)。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 月刊,36(5),26-29。

110

林坤誼(2008)。問題解決導向生活科技活動學習歷程模式之行動研究。

科技教育學報,1(1),49-69。

林松亭(1973)。中學「工藝」科目名稱之商確。中學工藝教育,5(6),

1-3。

柳金佑、朱益賢(2010)。國中生與高中生在班級科技競賽中之參賽表現 與問題解決能力差異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31-55。

范斯淳、林弘昌(2010)。問題中的問題:再探生活科技問題解決教學策 略之實施現況-以自由落紙教學活動為例。工業科技教育學刊,2,

17-29。

張永宗、魏炎順(2004)。臺灣與英國中小學階段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3-49。

張玉山(2008)。科技問題解決的教材設計—功能導向模式的應用。教科 書研究,1,83-103。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 域。2017 年 6 月 12

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2983,c551-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高級中 等學校─科技領域。2018 年 12 月 5 日,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52/pta_17850_4105168_100 47.pdf

111

梁夢(1975)。省立後壁高中工教學概況。中學工藝教育,8(6),16-18。

郭昭佑(1999)。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玫良(1995)。生活科技”新課程中的解決問題策略。中學工藝教育,

28(9),10-18。

陳玫良(1996)。提高國中階段科技素養的問題解決教學策略。載於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主編,一九九六年國際技學素養教育 研討會論文集,96-105。

陳美芳(1994)。「學生因素」與「題目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兒童乘除法應 用問題解題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曾秋森(1995)。問題解決教學法在科技教育的角色與功能之探討。中學 工藝教育,28(8),17-22。

曾國鴻、林佳宏(1998)。我國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與美國科技課程之比 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7),17-24。

游光昭(1993)。工藝/科技教育教學的基本精神─問題解決法。中學工藝 教育,26(1),8-12。

游光昭、林坤誼(2005)。設計與製作的能力。載於陳文典(主編),科學 素養的內涵與解析(頁 263-282)。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政傑、李隆盛(1996)。技術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112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

(原作者:J. R. Fraenkel, N. E. Wallen, H. H. Hynn)。台北市:心理。

楊錦坤(1974)。工藝教育與科學發展。中學工藝教育,7(1),34-38。

萬文龍(2008)。科技史與創造力之關係探討及其對科技教育的省思。科 技教育學報,1(1),66-100。

劉協成(2006)。德懷術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師之友,47(4),91-99。

蔡清田(2008)。DeSeCo 能力三維論對我國十二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啟示。

課程與教學季刊,11(3),1-16。

簡良平(1999)。科技整合之「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可行性探討。課程 與教學,2(3),103-115、149。

魏炎順(1999)。英國科技能力標準與課程對我國小學九年一貫「科技」

課程改革的啟示。生活科技教育,32(7),20-30。

羅大涵(1991)。美國科技教育課程模式引介(一)。中學工藝教育,24

(3),10-17。

113

二、英文部分

Bransford, J. D., & Stein, B. S.(1993). The IDEAL problem solver. New York, NY: W.H. Freeman and Company.

Dalkey, N. C. (196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Futures, 1(5), 408-426.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f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of England. (2013).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Design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s of stud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design-and-technology-programmes-of-study.

English, L. D., King, D., & Smeed, J. (2017). Advancing integrated STEM learning through engineering design: Sixth-grade studen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building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10(3), 255-271. doi: 10.1080/00220671.2016.1264053

Faherty, V. (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a Delphi surve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1), 12-19.

Garrattt, J ( 2004). Design and Technology(2ed). Oxford: Oxpint Ltd.

Holden, M. C., & Wedman, J. F. (1993). 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41(4), 5-24.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6). Technological literacy

for all: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114

Khunyakari, R. P. (2015). Experiences of design-and-make interventions with Indi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Dialogue, 12(2), 139-176.

Linstone, H. A., & Turoff, M. (2002).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web.njit.edu/~turoff/pubs/delphibook/delphibook.pdf

Middleton, H. (2009). Problem-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an approach to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9, 187-197.

doi:10.1007/s10798-008-9075-3

Mioduser, D. (1998).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ognitive and curricular issues of technological problem sol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8, 167-184.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vage, E.N. (200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28(2), 98-100.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jEdZm

Stein, M., & Burchartz, B. (2006). The invisible wall project: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of primary and lower secondary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8(1), 65–90.

Voss, J. F., & Post, T. A. (1988).On the solving ill-structured problems. In M. T.

H. Chi, R. Glaser& M. J. Farr (Eds.), The nature of expertise (pp. 261-28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hitten, S., & Graesser, A. C. (2003). Comprehension of text in problem solving. In J. E. Davidson & R. J. Sternberg (Eds.), The 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 (pp. 207–229).

115

Wright, T. R. (1995). Technology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fforts.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995 44th Yearbook.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Mission Hill, GA: Glencoe, 247-285.

Yu, K. C., Fan, S. C., & Lin, K. Y. (2015). Enhanc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kill through context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3(6), 1377-1401.

Yu, W. F., She, H. C., & Lee, Y. M. (2010). The effects of web-based/non-web-based problem solving instruction and high/low achievement on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biology achievement.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7(2), 187-199.

116

117

附 錄

118

119

附錄一 德懷術第一回合問卷

120

一、問卷填答說明

121

二、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

122

三、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能力指標

123

124

125

附錄二 德懷術第二回合問卷

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與能力指標建構

國中生科技問題解決歷程與能力指標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