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因數與倍數概念研究

壹、現行國小因數與倍數概念教材分析

因數與倍數概念在教育部所公布 92 年及 97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中,均歸屬數學學習領域之「數與量」主題。由表 2-2-1 及表 2-2-2 所見,

15

92 課綱與 97 課綱雖年級階段分法不同,但因數與倍數相關概念能力指標 與分年細目內容雷同,只是 97 課綱將 92 課綱部分分年細目加以細分,最 大變革在於 92 課綱在國小因數與倍數概念學習時,僅以列表法舉出因數、

倍數、公因數及公倍數,而 97 課綱將使用短除法做質因數分解的教學由 國中移至國小六年級,期使學生提前能以正確而快速的方法解題;另外可 見, 92 課綱於六年級方讓學生理解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概念,但 97 課綱於五年級便指導學生認識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各版本現行國小數學領域教科書依課綱編排,均將因數與倍數相關單 元安排於五上第九冊及六上第十一冊教學,但對因數與倍數概念的詮釋過 程稍有不同。南一版和康軒版由除法觀點引入,判斷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翰林版先教倍數,再由乘法觀點引入,判斷乘數是積的因數。另外,有關 理解倍數的規律部分,康軒版及翰林版均在五上教學,南一版則在六上才 進行教學。

本研究對象為 101 學年度五年級學童,所使用數學領域教科書乃依據 92 年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編寫,因此現行因數與倍數概念教材 內容可區分為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四個主題。教材中之因數問題,

由總量為問題起點,利用除法觀點,在情境問題中探討可能組成的單位量,

來引入因數概念。倍數的意義則因生活中有關倍的語言與經驗足夠,因此 透過乘法算式直接引入相關概念,要求學童判斷某數是否為另一數之倍數,

並求出某一範圍內所有倍數。公因數概念之引入,係透過探討兩總量之相 同組成單位量的方式進行。公倍數概念教材,乃要求學童各別求出兩數在 一界定範圍內的倍數,再由兩數相同的倍數之比較活動引入。

16

17

貳、因數與倍數相關研究

因數與倍數概念是較為抽象的概念,學童學習時經常產生學習困難與 迷思概念。因數與倍數相關研究,國外學者如 Edwards (1987)、 Ewbank (1987)、 Graviss & Greaver (1992)、 Lamb & Hutcherson(1984)、 Olson (1991),大多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李慶祥,2013;黃培甄、葉啟村,2005);

惟 Orhun(2002)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分析其因數與倍數解題策略,

結果發現學童最主要的困難,在於對文字理解與符號形式之轉譯產生障礙,

因此無法了解題意。另有 Bassarear (1997)及 Kennedy, Tipps & Johnson (2004) 針 對 因 數 與 倍 數 教 材 的 編 製 加 以 研 究 , 前 者 提 出 維 恩 圖 (Venn diagram ),利用交集聯集圖形來協助學童,理解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 概念,後者使用因數樹(factor tree)之樹狀圖結構,釐清學生因數概念(引自 周素萍,2011)。

而國內因數與倍數概念研究報告,大部分以國小階段之學生或課程為 研究對象,而其研究主題可分為,探究學生因數與倍數學習障礙癥結,及 因數與倍數教學應用兩大主軸。

有關探究學生因數與倍數學習障礙癥結之相關研究為數頗多,主要利 用自編試題施測結果,或觀察學生解題歷程,歸納提出學生之因數倍數概 念錯誤類型及迷失概念,並推論其原因。林原宏、何欣玫(2005)分析國小 六年級學生因數與倍數之數學解題溝通能力,將學生因數與倍數概念錯誤 類型分為語言概念錯誤、認知概念錯誤、策略概念錯誤、個人態度錯誤。

劉伊祝(2009)曾歸納不少國內學者的研究,提出學童在因數與倍數單元常 見之錯誤情形及原因,包含:(1)在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的計算過 程中,發生遺漏的錯誤,尤其是1或本身、(2)對於因數、倍數、公因數、

公倍數的概念認知錯誤連結或互相混淆,導致使用錯誤的解題策略、(3) 因新舊經驗的連結不當、題意認知不清、粗心等而造成計算錯誤、(4)缺乏

18

閱讀能力,造成文字應用題錯誤解讀,而影響解題。近年則有許多研究,

嘗試建構學生因數與倍數概念詮釋結構模式,企圖找出影響學生因數與倍 數學習成就之因素。

有關因數與倍數教學應用方面之研究,包含因數與倍數之教材、教法 及評量等,主題涵蓋不同版本教科書比較、資訊融入因數與倍數教學與評 量、補救教學等,俱希望教師運用合適的教材及試題,或使用創新的教學 策略,有效的幫助學生突破因數與倍數學習瓶頸。

參、直覺法則與因數倍數概念學習關聯性之研究

有關直覺法則與因數倍數概念學習關聯性之研究逐漸受重視,可見 於:Zazkis(1999)提出「學生認為較大的數有較多個因數」此直覺法則特例,

以及林珮如(2002)依據 Mayer 及 Brainbridge 解題理論和直觀法則理論自編 因數迷思概念診斷工具,探討學童因數問題的迷思概念、解題策略及可能 成因,結果發現學童會存在數字越大因數會越多的直覺想法、或直覺以為 質數就是奇數。另外,周文忠(2002)研究發現十種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因 數與倍數產生之迷思概念,其中「直觀法則」被列為第六種。林原宏、何 欣玫(2005)分析國小六年級學生因數與倍數之數學解題溝通能力,其中「直 觀法則」被列舉為認知概念錯誤之一。汪端正(2008)以國小六年級質數與 合數單元為例,研發適性診斷測驗與數位個別指導教材時,從認知運思能 力、先備知識、生活經驗、語意理解、過程概念、教材內容及直覺法則理 論等七方面,來探討學生在質數與合數概念上的學習瓶頸。陳渝(2011)針 對低成就學生進行因數與倍數補救教學研究,發現透過補救教學活動,可 減少個案學童「直觀法則與關鍵字解題」發生的情況。林嘉憲(2012) 以因 數與倍數為例,進行屏東地區國小五年級數學解題歷程及策略之分析研究,

發現中、低數學能力學生執行解題,大致上只有閱讀題目、問題分析兩階 段,但出現困難時,常憑直覺套用題目中的數字表徵來猜測解題方向或答

19

案,因此無法作出有效的解題計畫。蔡彩暖、林原宏、易正明(2012) 進行 學童比較型問題直覺法則與因數概念關聯性探討之行動研究,發現其研究 對象中,存在「數字越大因數會越多」概念的學生,即是慣用「 More A- More B」法則的學生。

綜合上述,直覺法則確有其影響因數倍數概念學習之情形發生,而尤 以因數個數比較問題中,呈現之「 More A- More B」直覺法則較為明顯。

另外,邱慧珍(2002)研究中雖未提及直覺法則之影響,但發現學童有認為 兩個整數中較小者有較多的倍數之情形,同時也發現另有部分學童認為兩 個整數中較大者有較多的倍數,後者狀況符合「More A- More B」直覺法 則之定義,但前者是否可稱為使用直覺法則之特例尚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