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直覺法則的意義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直覺法則的意義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直覺法則的意義及相關研究

壹、直覺的內涵與影響

有關直覺的意義,一般首由Bruner(1977)引用Weber之「直覺就是直接 的了解或認知」論點加以說明。他定義直覺是一種不以正式的分析和證明 方法為中介,所獲得的了解或認知;並認為直覺是一種行為,透過這種行 為,人們不必明顯地依靠其分析技巧,便可以掌握問題或情境的意義、重 要性和結構。他稱此種有別於分析性思考的直覺思考方式,為一種直覺的 跳躍(邵瑞珍譯,1995)。Fischbein(1987)提出相當多對直覺的論述,他認為 直覺是一種不需經由繁複思考過程,亦不需具有正式嚴謹證明程序的認知 型態(a type of cognition),並指出「直覺」的瞬間想法常存在於人類日常生 活中,它會在穩定、自我一致性預期的基礎下成為信念,並在特殊情境中 主宰而影響個體的判斷。謝展文(2000) 定義直覺等同於直覺的知識,它是 一種認知形態,源自於個人經驗的一種直接了解或認知;並認為這種直覺 認知不同於分析性的思考,具有其整體性,是一種整體的跳躍性認知。Torff

& Sternberg (2001)界定直覺概念,認為是指個人沒有透過意識反省或教學,

即獲得並大量使用知識或知識結構;並指出直覺思考可以快速產生假設,

形成不驗自明的嘗試性關係( tentative ordering)。

論及直覺的特性,Fischbein (1987)共提列八種:不驗自明(self-evident)、

理所當然(certainty) 、頑固性(perseverance) 、強制性(coerciveness) 、理論 型態(theory status)、外推性(extrapolativeness)、整體性(globality)和隱含性 (implicitness)。Resnick (1999)認為直覺認知的最基本特性是不驗自明,直 覺的知識必須看起來極其顯而易見(obvious),並且立即被接受,不需任一 形式或經驗加以證明。Chiu(1996)指出,直覺是不驗自明的認知,此種認

8

知是強韌的(robust)、一體的(holistic)和概念的(conceptual)。

Fischbein(1987)將直覺分成兩大類,分類原則係根據其所扮演角色及 起源。若從直覺扮演的角色來看,共分為:「肯定的(affirmatory)直覺」、

「猜測的(conjectural)直覺」、「預測的(anticipatory)直覺」、「結論的 (conclusive)直覺」四類,其中肯定的直覺可再分為兩小類,其一包含語意 的(semantic)、關係的(relational)、推論的(inferential)三種直覺,其二包含共 同的(ground)、個別的(individual)兩種直覺;而猜測的直覺亦可細分為專家 (expert)和生手(novice)兩種直覺。另從直覺的起源來看,分為:「最初的 (primary)直覺」與「二次的(secondary)直覺」,其中最初的直覺是依據個 人生活經驗所發展得來,而二次的直覺是透過系統化教學影響所產生的直 覺。

直覺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其重要的影響力。Kant(1980)提及,直覺是 直接掌握物體的能力;van Hiele (1986)認為,所有理性的知識發端於直覺 知識(intuitive knowledge),若能嘗試將直覺知識擴展成語言符號,相關的 理性知識即會出現;Fischbein (1987)也認為,直覺在個人推理及假設或解 答時,具有高壓性的影響,並且說明在科學和數學上,沒有直覺就沒有真 正的創造性活動。直覺無論在哲學或科學發展均有其正面影響,常能導致 突破性的發現,羅增儒與鐘湘湖(2000)詮釋直覺時,就引用 Poincare「邏輯 用於論證,直覺用於發明」之見解,並提及 Polya 之說法,認同「直觀的 洞察和邏輯的證明是感知真理的兩種不同方式。直觀的洞察可能遠遠超前 於行事邏輯的證明」。

我們不可否認初始概念的形成確實需要直覺瞬間想法之推動,但直覺 所形成的概念常只是依循部分外在特徵而建立,尚需經過論證才能定奪其 立足之地位,否則可能是迷思概念的主要來源(謝展文,2000)。直覺有其 創造性的突破,但也經常是錯誤的源頭,不應該認為凡直覺都是正確的。

羅增儒與鐘湘湖(2000)特別引用蘇聯心理學家 Luque 分析所提出的三種直 覺可能產生之錯誤:忽視數學統計規律、忽視選擇事實的範圍、有時會把

9

兩個偶然巧合的事物當作一種必然聯繫來看待,以致做出一種錯誤的判斷 來。Labinowicz (1980)就認為運思前期之兒童深受直覺優勢的支配,只注 意到轉換前後之間的不同形象,而忽略其歷程。Fischbein (1997)、 Resnick (1999)都以「直覺」觀點來探討學生的迷思概念。 Tirosh & Stavy (1999) 認為,學童在數學問題上,會因題目特別的及外在的特徵,而使用相同的 規律來作答,而非針對題目中的數學概念進行思考。呂玉琴、陳瑞發(2004) 提出「學生因直觀想法而對問題不能提出清楚和完整的證明所做出的猜測,

勢必影響學生日後對該概念的學習」。余民寧(1997)認為學童在學習過程 中,經常憑藉直覺獲得結論,如此形成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通常 都會偶發性的或長期性的主宰個人的信念,對於學習科學知識是非常不利 的。林原宏、郭竹晏(2010)也認為「一旦個體存在了某種直覺知識,該直 覺極容易對個體強加一些無庸置疑的詮釋或表徵,而此詮釋或表徵,會在 個體進行推理時,強制引導其進入錯誤的思考方向,阻礙個體進行知識學 習」。

由前述直覺的內涵及影響可知,直覺是一種個人依據其生活經驗或學 習所得,在關鍵瞬間對問題情境所做出,未經邏輯證明之合理或錯誤的認 知。

貳、直覺法則之理論

Stavy et al. (1996)、Tirosh & Stavy (1999)研究發現:不同變項(例如:

國家、領域、年級)下,學生在數學及科學某些類別問題上,出現類似的直 覺反應。他們提出一個可以解釋和預測學生共通反應模式的理論—直覺法 則理論,並歸納出以下兩類,共四種直覺法則:

(一)「比較型問題(comparison tasks)」直覺法則,包括:

1. 「 More A- More B」法則

指被比較的兩物體或系統,在特徵 A 上有明顯量差 A1>A2;造成學 童在比較另一特徵 B 時,認為 B1>B2。如圖 2-2-1 所示,比較甲、乙兩相

10

似三角形中角 1、角 2 的大小時,學童根據「甲三角形的面積比較大」或

「甲三角形邊長比較長」等外在特徵,認定角 1 大於角 2,此即「 More A- More B」法則之使用。

圖 2-1-1 「 More A- More B」法則舉例 2. 「 Same A- Same B」法則

指被比較的兩物體或系統,在特徵 A 上有相等量 A1=A2;造成學童 在比較另一特徵 B 時,認為 B1=B2。如一物漲價,依原價增加 10%後為標 價,但因滯銷而打折,最終售價是將標價減少 10%,學童傾向於認定「增 減比例 10%是相等的」,所以誤以為最後賣出的價格是原價,此即「 Same A- Same B」法則使用之例子。

(二)「連續細分型問題(successive division tasks)」直覺法則

「連續細分型問題」直覺法則包含「有限細分 (everything comes to an end )」法則和「無限細分(everything can be divided)」法則。前者是指學童 不管對物理物質或數學物件的兩類不同連續細分型問題,採取相同的反應,

認為它們被細分的過程是有限度的;而後者則認為它們是可以被無限的細 分。

連續細分型問題均先呈現一個連續細分的過程,然後由學生判定此過 程是否可以持續進行,當連續細分的是物理材料,如繩子、紙張、水等,

依微粒物質的概念,細分過程到達分子或原子應會停止;當連續細分的是 數學幾何物件,如線段、正方形、長方體等或是數列,依數學無限的概念,

細分過程應是無窮盡的。學童若是對連續細分型問題認為無法持續細分下 去,即隨從「有限細分」法則作出反應;若認為一切事物均可被分割,即

1

2

11

隨從「無限細分」法則作出反應。Stavy et al. (1996)認為,「有限細分」法 則主要來自學童日常生活經驗的外推,而「有限細分」法則主要來自一種 個體認知系統外推的自然趨勢之直接結果。

上述四種直覺法則並無法涵蓋學生答題時使用直覺的類型,而不同學 童對同一題目使用的直覺法則也可能不同,紀宗秀(2005)研究提出,學生 面對特殊類別問題時,絕大部分會直覺地根據問題外在特徵來做判斷,但 學生對問題外在特徵的觀點並不一致,所以同一個題目裡會有一個以上的 直覺法則出現。而學童使用直覺法則答題時,有可能產生錯誤或正確的答 案(林原宏、郭竹晏,2010)。

Tirosh & Stavy(1999)認為直覺法則可據以預測學童解題結果,教師可 運用適當的教學法幫助學童克服直覺法則之負面作用,而引出正確的答案,

因此直覺法則對教育的影響力逐漸受到重視,陸續有多人研究推求其他直 覺法則,以解釋學生利用直覺解題之思考歷程。

Stavy& Tirosh (2000) 提出「If A then B , if not A then not B」直覺法則 的推論,Stephanou L. & Pitta-Pantazi D. (2006) 研究此法則對學童在面積和 邊長問題之影響,確實發現相當比率的學童依循「If A then B , if not A then not B」直覺法則,而認為長方型的長、寬不同,面積或周長一定不同。

謝展文(2000) 根據教學上的經驗,並透過實證資料的收集,驗證新的 直覺法則「習慣化法則」與「More A—More A法則」的存在。「習慣化法 則」是指學童回答一系列相同學習領域的問題時,此類問題重複出現相同 的答案或相同的運算法,使學生產生一種直覺,認為此類問題的解法型式 是固定的,而忽略瞭解題意的過程,不再作思考,僅使用該種型式來解題,

以致產生錯誤解題的情形,例如: 有30 個同學,總共摘了6 公斤的水果,

請問平均每一個人可分到多少公斤的水果?學生會照之前的習慣,錯誤地 計算成30 ÷ 6 =5(公斤);「More A—More A法則」是指某一量A1是另一

12

量A2的倍數(即A1=nA2),之後這兩個量均加入一相同的量,經此改變後 的兩量關係,學童還是認為維持原有倍數關係(即A1’=nA2’),例如:今年 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五倍。如果過5年以後爸爸30歲,那麼要計算兒子5年 以後會是幾歲,學生仍會以5倍的關係運算,作出錯誤回答,認為兒子今 年6歲。

何健誼(2002) 研究提出,國內K-6年級學童在體積概念有「Different A Different B」之直覺現象。「Different A Different B」指的是兩物體作比較 時,當A性質不同時,自然而然也認為擁有不同的B性質,如:圖形外形不 同( Different A )就認為其面積不同( Different B )。

楊美惠(2002)依過去教學之經驗及蒐集到的相關文獻,除了呼應前述 何健誼「Different A Different B」法則之發現,亦探討新的直覺法則「Linear A Linear B」。「Linear A Linear B」法則是指有關線性之屬性,即當一物體 某一向度增為n倍,另一個向度也被直覺認為,同樣增為n倍。如:一長方 形每邊長增加2倍之後,被誤認為是原先長方形面積的2倍。

張世昌(2002)提出「因為A>B,所以A-B 或 A÷B」直覺法則,認為 有相當比例的學童受此影響,造成在數學問題上常忽略題意,總是以大數 減小數或大數除以小數的方式解題。

對於上述提出的新的直覺法則,研究者認為「If A then B , if not A then

對於上述提出的新的直覺法則,研究者認為「If A then B , if not A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