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內對生活化的作法

國內對於生活化概念的重視,顯現在各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或綱要中,從六十四年 所頒布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到八十二年新課程的課程標準,再到八十九年所公佈的九 年一貫暫行綱要,三個階段的數學課程均含有生活化的概念。

六十四年國民小學數學課程綱要,總目標指出「國民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在於輔 導兒童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獲得有關數學的知識……」(教育部,1975:129)。在教材 的編選與組織中,提及「要從兒童的生活經驗中取材,每單元的活動要能引起兒童的興 趣」(教育部,1975:142)。

八十二年所提倡的新課程,極力推行建構式數學,其理念乃是以學生為中心,意味 教材選取必須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從其生活中取材。在課程標準的教材編選及組織中,

提到「教學內容較為抽象且形式化,所以教材的設計,應透過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來發 展概念,使兒童覺得數學內容有意義。」(教育部,1993:115)。八十五年十二月提出 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揭示我國課程改革的方向及具體建議,並提及國民中 小學課程,應以生活為中心。九年一貫暫行綱要的課程清楚指出「國民教育之學校教育 目標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 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教育部,2000:5),基本能力也指出「國民教育階段的 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重心……」(教育部,2000:7),由上述可知,國 內這一波教改對生活化之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生的基本能力,注重生活實用性,希望將學生帶出學科知識主 導學習的迷思,強調生活能力的養成,而非單一知識的獲取,讓學校成為孩子快樂學習 的園地,朝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及生活化的教育目標前進,打破傳統一元化的教學 形態,使得教學活動更加活潑,讓學生擁有更加寬廣、健全的學習空間,激發他們求學 的興致,培養自我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教育部,2000)。

除了在九年一貫暫行課程中強調生活的重要性外,在數學學習領域綱要內容中也對 生活的概念有所揭示,其規定:「數學課程的發展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各階段學生的 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歷程,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方式,據以發展數學學習 活動。」(教育部,2000:178)

九年一貫暫行綱要提及國小數學領域的課程目標包含以下數點(教育部,2000:

178):

一、 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

二、 培養日常生活所需的數學素養。

三、 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 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

五、 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

六、 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綱要內容中特別在五大主題中,使用諸多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語 詞,來陳述指標內容,表達各能力指標的意義。各階段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能力指標如表 2-4-1:

表 2-3-1 各階段與生活情境相關的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

在九年一貫暫行綱要數學領域的實施要點中的教學部分也清楚的指出「數學教學應協助 學生體驗生活情境與數學連結過程」(教育部,2000:198),即數學教學要能協助學生 體驗生活情境,使學生不僅能運用生活情境學習數學知識,也能將讓課堂所學能應用於 生活中。

倘若,所選用的教科書均能達成此一目標,在課程設計上符合課程綱要所揭示的概 念,取材內容與真實生活相結合,則可減輕教師審核的負擔,讓教師愉快地使用教科書,

將多餘的心力放於其他教學研究上。而教師也能做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協助學生體驗 生活情境,則對學生的學習無疑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