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符號的組成

第三節 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相關研究

一、 國內相關研究

時代的變遷,教育自由化的呼聲不斷,民國 85 年開始實施國小新課程標 準,教育部配合新課程的實施,自 85 學年度(西元 1996 年)開始開放中小學 教科書由民間業者編寫,88 學年度(西元 1999 年)起逐年全面開放高中教科 書由民間編輯,由國立編譯館審定,因此,將以民國 85 年開放民編本教科書之 前與之後的時間點作為分界,並透過學者們的研究來瞭解國內教科書性別議題 相關研究上的轉變,作為本研究進一步探究的基礎。

(一)民國 85 年之前(西元 1996 年以前)

民國 85 年之前,國內教科書性別議題之研究多從國小教科書開始著手,其 科目大多為生活倫理、語文、或社會科等。黃政傑(1988)研究 1985 年版國小 生活與倫理教科書,其研究發現書中女性被視為社會配角,缺乏可認同的現代 化角色。婦女新知基金會(1988)分析 1975 年版的國小國語、生活與倫理、社 會科等三種科目教科書,指出國語科中男性角色涵蓋所有層面,女性則否,女 性人物出現的次數也不及男性,此外生活與倫理科中不管是內文或圖片男性皆 呈現獨佔的局面,社會科方面也發現與國語科、生活與倫理科相似情形。李元 貞(1993)探討 1992 年版國小國語、生活與倫理、社會三大類教科書,表示課 文中的兩性比例依舊有懸殊的差距,且男女角色的刻劃也仍有刻板印象。歐用 生(1994)研究 1975 年與 1989 年版生活倫理科教科書,指出課文中充滿傳奇 的男性中心社會觀和父系社會的權威結構,而書中對女性的描述,則充滿了忽 視、省略、和刻板印象。謝小芩(1994)探討 1993 年版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

認為教材中的實例和插圖,有諸多歧視女性的訊息,而教材中的生活實例呈現 出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在性教育教材中,主要的意識形態是禁慾主義,且對 於同性戀等性少數缺乏正面的接納態度。魏惠娟(1994)分析 1956、1967、1976、

1981、 1986、1993 年版國中國文教科書,其結果發現,國文教科書所刻劃的 男女兩性形象都存在著刻板模式,女性角色地位有偏低的傾向,而男性角色則 佔著明顯的優勢,課文中則傳達出社會對兩性關係男尊女卑的傳統態度。

(二)民國 85 年之後(西元 1996 年以後)

民國 85 年之後,隨著民編版教科書的開放,有關教科書性別相關議題之研 究也大為增加。莊明貞與林碧雲(1997)探討 1996 年審定合格通過的國立編譯 館、康軒文化版、牛頓版、南一版、明倫版、新學友版六家教科書,發現性別 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但比較各版本一、二冊之間的內容,則發現男女角色 的出現有逐漸進步的現象。黃婉君(1998)分析 1996 年國語科各家審定本,指 出男性人物出現的比例仍多於女性人物,而在男女職業的多元性方面,課文與 圖片中的男性職業比女性職業更多元,角色特質上,媽媽的角色特質多為做家 事、照顧者的角色;爸爸則出現決策者或從事休閒活動、知識性行為的角色,

不過也有個例子是爸爸出現多次幫媽媽分擔家務的角色,只是仍有男主外、女 主內的刻板印象存在,兒童角色方面,男童多傾向於活潑好動、從事工藝活動;

女童則多做戶內、家事類的活動。吳嘉麗(1998)研究 1995 年民編本七版的國 中數學一至六冊,及國中理化一至四冊,研究發現出現在數學課本與理化課本 的男女插圖比例,男性遠多於女性,在例題的部份也呈現出濃厚的性別刻板印 象。莊明貞(1998)探討 1996 年審定合格的小學自然科,包括國立編譯館、南 一版、牛頓版的第一、二、三冊課本與習作,認為性別階層的傳統性別區分仍 然存在若干單元中,男女性別的刻板化印象,在若干圖片中也被呈現,且圖片 仍以男性為經驗主體,女性被視為配角,男性呈現的角色行為偏向活潑主動,

女性角色則較狹義侷限。林惠枝(1999)研究 1999 年國小國語科課本,發現男 性出現的次數高於女性,且男性出現職業類別比女性具有多樣性,而男女兩性 關係仍呈現男主外、女主內的訊息,兩性刻版印象依舊存在。

王慧靜(2000)探討 2000 年審定通過國語科一至十冊,包括南一、康軒、

新學友、國編版及翰林版等五個版本,發現母親出現次數開始多於父親,但父 親角色著重於負擔家計;母親則著重於子女生活照顧與家務整理,男主外、女 主內的刻板印象存在。吳雅玲(2002)分析 2001 年國立編譯館國中英語教科書 第三冊,認為無論圖片或內文,男女的角色、人格特質與兩性關係上,已經逐 漸脫離傳統性別的窠臼,但是部份內文與圖片依舊隱藏十分刻板的性別印象。

古玉英(2003)研究現行國小啟聰班國語科教科書第一至第十二冊,發現兩性 主要角色主要以兒童為主,男性主角比例高於女性,且男性出現次數遠多於女 性,女性角色受到忽視,此外教科書中傑出人物的舉例以男性為主,兩性社會 貢獻被提及的次數,男性皆多於女性。女性的努力、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明 顯被忽略與排除,職業角色分工明顯存有刻板印象:男性職業多元化;女性職 業形象被窄化,而家庭角色分工以媽媽為主,爸爸則扮演協助者角色,課文部 分較缺乏兩性互動內容,仍舊呈現出傳統社會刻板、僵化的兩性關係,兩性從 事之活動主要由男性主導,女性居於配合者地位。黃郁紋(2003)探究國小一 年級康軒、南一、仁林、翰林、光復版國語教科書第一、二冊含家庭概念之課 文與圖片部分,研究發現在家庭類型方面,五個版本都以核心家庭為主要描繪 之家庭型態,主幹家庭與擴展家庭出現比率過低,其餘家庭類型則無出現。家 人關係方面,各版本均最重視親子關係,對於其他家人關係著墨甚少,尤其對 於夫妻關係與外祖父母角色隻字未提。家庭功能方面,多數版本皆強調情感功 能;娛樂功能偏重於從事戶外活動;經濟功能只以圖片呈現,並無相關文字;

宗教功能則付之闕如。

粟慧文 (2003)分析南一版、康軒版、仁林版、光復版、明台版及翰林版、

台灣省教師研習會出版的首冊、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及第七冊等七個版 本共 32 本的語文領域教科書,選取其中與性別角色有關的課別,結果指出男、

女兩性人物的出現比例方面,課文的女性出現次數多於男性出現次數,圖片則 是女性出現次數少於男性出現次數。男女職業方面,不論是課文或圖片所呈現 的男性職業均比女性職業多元且專業、成就高的行業;而女性總體而言仍比不

上男性的社會地位高,男女職業存在著明顯的刻版印象。成人男、女的角色特 質方面:媽媽仍然是以家事為主、照顧者、服侍全家人的角色;爸爸則以上班 等工作呈現。而女性仍舊呈現溫柔、慈愛、男性則是強壯的、愛冒險的傳統特 質出現。陳明敏 (2003)研究 2002 年台灣及大陸國中國文教科書一至六冊之 各家版本,指出兩岸國文教科書皆呈現父權再製、兩性分化的現象,且傑出人 物的表揚與社會貢獻領域皆有性別差異,在描繪人格特質與外表特徵上也都存 有性別差異。謝美年(2004)探討審定通過國語科首冊及第一至第四冊,包括 仁林、光復、南一、康軒、翰林五個版本,只檢核其中的圖畫部份,研究發現 兩性人數比例方面仍是女多於男;角色特質方面男性仍是工具性角色特質居 多,女性則以表達性角色特質為主;家務方面,女性仍舊承擔較多責任;其他 方面如在職業、休閒活動、遊戲上,兩性的表現已漸趨改善。

呂純如(2004) 研究 2004 年南一、康軒與翰林三版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 教科書,認為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多元平權的性別觀點不足,且教室中 存在違反多元平權原則的性別學習經驗。呂芝華(2004)分析民國 61-94 年國 民中小學的健康教育、道德與健康、健康與體育、公民與道德、家政教科書,

發現國民中小學的性教育知識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國小健康科中性教育知識主 類目以婚姻與家庭最多,性和社會文化最少,而性別角色由具有「性別刻板印 象」轉變為「剛柔並濟的雙性化角色」。邱齡嬅(2004)探討三民、東大、南一、

康熙、翰林、龍騰版現行高中國文教科書,指出文言課文的性別偏見現象較語 體課文嚴重,且教科書呈現父權複製的現象,而楷模學習與社會貢獻領域重男 輕女,教科書人物的外表形象與人格特質刻畫有刻板印象。楊明德(2004)研 究國立編譯館發行的國中英語教科書,發現男性多呈現傳統陽剛的角色且佔據 較大的篇幅,且性別角色的定型化持續的出現在文章主圖和本文之中。劉容伊

(2004)分析國中、小九十二學年度審定通過之康軒版、翰林版及南一版藝術 與人文教科書,發現國中、小教科書中男性視覺藝術家的數量勝過女性視覺藝 術家的人數,而國中、小教科書中男性視覺藝術家作品的件數勝過女性視覺藝

術家作品的件數;在國小教科書內文中,不管是男性或女性視覺藝術家,皆以 中性角色特質居多;而在國中教科書內文中,男性視覺藝術家以中性角色特質 佔多數,女性視覺藝術家則以陽剛性角色特質居多,最後在國中、小教科書中 皆以「傳統性別角色類」的作品佔多數。戴淑敏(2004)探討 2002 年國立編譯 館發行國中國文教科書第一、四、五冊及坊間審核通過的第一冊康軒、南一、

青新、翰林、光復、仁林等六家,共七個版本,指出現行教科書選文的作家性

青新、翰林、光復、仁林等六家,共七個版本,指出現行教科書選文的作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