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視覺藝術教育之審美教學相關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內視覺藝術教育之審美教學相關探討

4.透過討論、分析、

判斷等方式,表達 自己對藝術創作的 審美經驗與見解。

5.參與藝文活動,記 錄、比較不同文化 所呈現的特色及文 化背景。

第三節 國內視覺藝術教育之審美教學相關探討

本節目的為瞭解審美教學在藝術教育中扮演何種角色及其重要性並進一步 探討國內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以釐清在審美教育的現實面中落實的情形。本節分 為:一、國內視覺藝術教育理念之發展;二、國內藝術教學實施現況之探討。

一、國內視覺藝術教育理念之發展

(一) 臺灣初期視覺藝術教育的發展

臺灣地區的課程標準來自中國,而中國美術的起源可上溯清末鴉片戰爭後,

張之洞等人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論述,因而促成清廷於光緒二十八 年頒佈《欽定學堂章程》及光緒二十九年頒佈之《奏定學堂章程》,在我國小學 教育中,設立了「手工」、「圖畫」是屬於課程中之「隨意科」,視「地方實際情 形斟酌教授之」,教學之目的在訓練兒童手、眼的精密度,以瞭解物體的幾何圖 形為主,美術教育屬於學科課程的附庸,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王麗姿,1991;

余鑑,1993;林曼麗,2000)

民國元年(1912)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國民中小學必須德、

智、體、群、美五育並重」(葉朗,1986),認為美感教育是實現教育目的之手

段,美感教育使人對現象世界無厭棄,進而達到實體的世界陶冶感情、美化人生、

表2-3-2 民國五十七年國民小學暫行美術科課程標準之課程目標

表2-3-3 民國六十四年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目標

而民國八十二年修訂美勞課程標準, 則將「美勞」的意義界定在「廣泛的

以民國六十四年及民國八十二年之課程標準可知,在審美領域有越趨重視的

術品的美感特徵與視覺要素。

2-3-2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第三 階段

2-3-3 使用適當的視覺藝術專門術語,審視與說明自己和他人作 品的特徵與價值。

(四)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目標中「審美與理解」之內涵探討

在一番教育改革聲浪中,於八十七年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 要」,九十學年度從一年級開始實施,「藝術與人文」的課程目標強調創作活動 中的探索過程和豐富心靈的效果、審美活動中體認藝術風格及文化,瞭解藝術與 生活的關連並能身體力行。課程內容以視覺藝術取代美術, 教材內容包括精緻 藝術與大眾的視覺藝術形態。在教學方法上,根據「藝術源於生活,也融入生活」

的理念,順應後現代藝術思潮。

探討臺灣視覺藝術教育演進之歷程可知「審美教學」在各階段課程目標的所 佔比重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至九年一貫課程目標,亦加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之 學習課程,確立美感教育需在文化上著手。

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目標(教育部,2003)與揭示 說明如下:

1.探索與表現: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與形 式,從事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審美與理解: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及文化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風格及 其文化脈絡,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並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

3.實踐與應用: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強對環境 的知覺;認識藝術行業,擴展藝術的視野,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並能身體力 行,實踐於生活中。

而在目標主軸中,「審美與理解」之分段能力指標如下:

<編號說明>在下列「a-b-c」的編號中,a 代表目標主軸序號;b 代表學習 階段序號,第一階段為小學一-二年級(融入生活課程),第二階段為小學三-四年 級,第三階段為小學五-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三年級;c 代表流水號。

表 2-3-6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審美與理解」之分段能力指標

年段提出對審美活動不同層級之分段指標,由審美活動來區分:低年級以接觸、

體驗為主,中年級以觀察、參與、描述為主,高年級以分析、討論為主,國中則 從欣賞進入鑑賞的角度;由審美內容來區分:低年級以自然物、人造物、視覺美 感原理之造形體驗為主,中年級擴展至生活環境、社區、家鄉之藝術活動,高年 級以環境、生活與藝術間的關係作反思及記錄,國中則著重藝術與時代趨勢的關 係並著重資訊科技的運用。

綜合以上的課程發展得知,民國五十年代以前的藝術課程屬於「成人本 位」,承襲審美、創作與實用的傳統美術教育觀念。五十七年的工作與美術課程,

顯示濃厚的「兒童中心」藝術教育色彩。六十四年的美勞課程,兒童中心的傾向 更為明顯。八十二年以後的美勞課程受到學科本位藝術教育思潮的影響,課程內 容擴充為視覺藝術。八十七年藝術與人文則反應「多元的」藝術教育思想。

在課程內容方面,傳統藝術思想重視培養生活實用技能, 以畫圖技能、精 緻美術品的欣賞,工藝和民間藝術為內容。六十四年美勞合科, 然而在實際課 程中, 美勞科常只是附庸課程,或偏重技能方面的學習。八十二年的美勞課程,

加強視覺感知力的學習。而且由於教科書的開放,審美教材有具體內容,審美教 學逐漸受到重視。當前「藝術與人文」課程以涵育人文素養為目的,但重視創作 表現和審美學習,而且要將藝術知能應用於生活之中,也就是藝術生活化,生活 藝術化。

表2-3-7 臺灣藝術教育課程發展與課程內容概要

年代 課程發展與課程內容

民國五十年代前 「成人本位」,承襲審美、創作與實用的傳統美術教育觀念。

民國五十七年 工作與美術課程,顯示濃厚的「兒童中心」藝術教育色彩。

民國六十四年 兒童中心的傾向更為明顯,美勞合科,然而在實際課程中,美 勞科常只是附庸課程,或偏重技能方面的學習。

民國八十二年 美勞課程受到學科本位藝術教育思潮的影響,課程內容擴充為

視覺藝術,加強視覺感知力的學習

民國八十七年 課程名稱改為「藝術與人文」,反應「多元的」藝術教育思想。

現今的藝術教育已脫離技術本位及精緻藝術所主導的教學模式與限制,將邁 入以更自主、開放、彈性的全方位人文素養為內容的藝術學習(呂燕卿,1999)。

由內發與個人本質相融合,透過生活經驗來建立審美覺察、詮釋及創造力與想像 能力,其學習目標重視內在的生活態度之建立、自我內在省察與個人特質之才藝 展現,讓學生建立自信、情意舒展、審美創作、思辯討論,相互之間的分享欣賞,

達到藝術生活之實際目標。

二、國內藝術教學實施現況之探討

本研究欲探討國小教師審美教學之實施現況,在探究之前先瞭解國民小學教 師在藝術教學上實施的現況及問題,在實際課程實施現況的層面,對於教材編 選、教師專業、教學時數、社會觀念等議題的認知,皆是視覺藝術課程教學實施 探究的重點,在此根據過去學者專家及相關研究者提出之觀點,加以整理、分析。

(一) 教材編選方面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在教材及內容方面,不僅有別於傳統以固 定版本教科書為主要教學內容,更加強教師在自行選編教材內容的專業自主性及 能力,加上以領域來編輯教科書的方式, 不同於傳統以單一科目為主的編排方 式,也讓第一線的教師們對教材內容有了新的詮釋與挑戰。張世宗(2002)指出,

過去教育部頒佈標準版教科書至今,第一線教學的老師均習慣於以教學指引教 學,教育開放之後,老師們突然被要求由教學「執行者」轉變成教育「研究者」、

教材「設計者」的角色,其感受的壓力與惶恐是可想而知的。九年一貫課程的實 施,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給予教師們選編及自編教材的「可能性」,但對 於習慣於使用教科書的教師們,仍回歸傳統教科書本位的教學。

而在「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徐秀菊 等人,2003)之研究中可知,當被問及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學生獲得何種能 力與知識時,「生活與應用」是教師在教學時最希望讓學生獲得的能力與知識,

而有三成之教師認為「欣賞與批評」是教學時最希望讓學生獲得的能力與知識,

而向來被普遍視為是藝術教學中相當重要的「技巧與表現」部份,卻僅有不足二 成之教師認為是教學時最希望讓學生獲得的能力與知識,但在教師教學上所實施 的內容以「繪畫」和「勞作工藝」為多,偏理論基礎的審美、欣賞教學仍較少被 編入教學內容中。

(二) 教師專業方面

目前國小藝術教師專才專用之情況並不理想,國小美勞專任教師的比例僅佔 兩成,國小係採包班式教學,許多級任教師雖非藝術類專長,仍有擔任藝術類課 程現象,為提昇國小藝術教育品質,仍應致力提高國小藝術類課程科任教師比例

(毛連溫,2002;徐秀菊等人,2003)。

(三)教學時數

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1998)中,明確訂定學習節 數,其中低年級每週上課時數為22-24節,中年級為28-31節,高年級為30-33 節。

以「視覺藝術」課而言,低年級的視覺藝術課與音樂、表演藝術合為「藝術與人 文」領域,而「藝術與人文」領域又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合為「生 活」課程,若「生活」課程每週上課時數為7節,以比例分配來看,「視覺藝術」

課每週上課時數還不到1節;而中高年級的「視覺藝術」課與音樂、表演藝術合 為「藝術與人文」領域,每週為3節,以比例分配來看,「視覺藝術」課每週上 課時數為1 節。依上述分析而言,教學總節數明顯下降,而「視覺藝術」課每週 上課時數已明顯減少很多。

課每週上課時數還不到1節;而中高年級的「視覺藝術」課與音樂、表演藝術合 為「藝術與人文」領域,每週為3節,以比例分配來看,「視覺藝術」課每週上 課時數為1 節。依上述分析而言,教學總節數明顯下降,而「視覺藝術」課每週 上課時數已明顯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