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外推動社區環境改造的案例

第五節 國外推動社區環境改造的案例

1960 年代末期由於環境運動的興起,及其後逐一發生的都市歷史保存 運動、無住屋者運動、住民運動及消費者運動,世界各地的市民團體與社 區鄰里逐漸的被喚醒與被動員,對於城鄉規劃與都市建設,市民們逐漸的 不滿於僅被告知而開始提出質疑,甚而要求具有提出相對提案或修正意見 的權利,甚而有之進展到要求最後的決策決定權。

這種草根民主的行動在社會議題的國際化下,促成了世界各國民間團 體或運動組織的國際串連,彼此互相交換經驗、學習成長乃至互相跨國奧 援。這股來自民間充沛的力量促成了各個城市地方政府的反省與修正,也

使得國家在政策上做了許多的轉變,1990 年代以後地方分權與市民參與在 許多先進國家已經成為城市主要的政策機制與城鄉規劃的主流價值,藉由 對這些國家與城市的檢討,我們將可一窺社區參與的豐富內涵。

一、德國國際建築博覽會(International Bauausstellung)模式

(一)國際建築博覽會的緣起

1970 年代,德國的都市計劃為了因應都市發展的新挑戰,包括市民運 動、都市區域分工改變、產業危機等,而在觀念與操作上做了大幅度的改 變。一般認為它是由「發展式規劃」轉向「展望式規劃」。所謂「發展式 規劃」強調規劃是一種高度專業的科學,細密地整合各種政策與政治工 具,政府可以位城市的發展訂定全盤的計劃,只要按照藍圖按部就班地推 動,就可以達成持續發展的目標。這種藍圖式的、追求系統、講究程式、

偏專業的看法,是 1950 年代後售系統理論影響而普遍被接受的都市規劃 觀點。1960 年代末它開始受到社會運動的挑戰,而開始反省與轉變(曾梓 峰,1995)。

1970 年代後的都市規劃面對的是國際產業競爭對城市的衝擊,傳統產 業的衰退和城市區域的沒落等,遠遠不是早期藍圖是規劃所能預想;城市 中日漸蓬勃的抗議行動、要求參與等呼聲,也不是「系統式規劃」所能處 理。「展望式規劃」於焉興起,它強調的不再是全盤式的系統規劃,而是 許多小的行動計劃共同展望地朝向同一方向推進。計劃目標不再是規劃者 抽象地設定,而是大家認可的基本價值取代;規劃是資源運用與分配的過 程,過程中講究的不是客觀公平,而是追求地方認同與自發性的激勵。以 具體的行動計劃來取代紙上的方案設定;透過特別安排的事件營造來發揮

「火車頭效應」。

(二)魯爾區埃瑟姆國際建築展(IBA Emscher Park) (曾旭正,2005)

1.魯爾工業區

1988 年德國再次以國際博覽會的獨特工具來處理魯爾工業區的振興

課題。魯爾工業區,面積達四千四百平方公里,約是臺灣的八分之ㄧ大,

曾是全歐洲最大的工業區。最盛時期有五十萬礦工、二十幾萬優秀鋼鐵技 師以及兩百五十座採煤場,德國百分之八十的煤礦與鋼鐵產量出自此地。

但 1970 年代末期,魯爾工業區不敵新崛起的拉丁美洲和亞洲新興國家的 鋼鐵產業,快速走向衰頹。1985 年,魯爾區的鋼鐵廠陸續關閉,從業人口 僅剩十數萬人,加上高達百分之十五的失業率,經濟命脈與人民生濟瀕臨 斷絕。而這片土地因長期種工業使用造成的嚴重污染,也幾乎無法轉作他 用。一位德國生態學家如此悲觀地預言:「魯爾區有如在一片尋不出生機 的焦土上殘喘。」

2.魯爾區改造計劃

1988 年,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為了挽救魯爾區的生態與產業危 機,並改造其城市體質以因應下世紀的競爭力,特別提供三千五百萬馬克

(約六億五千萬臺幣)的營運資金,成立一個以私人企業體為型態的「國 際建築博覽會股份有限公司」(IBA-Gmbh)作為整個改造方案的總部,開 始了為期長達十年的 IBA 改造計劃(1988-1999)(曾梓峰,2003)。

IBA 的運作是由一個監察會議來監督(主席由德國聯邦政府都市發展 部秘書長擔任),以及一個董事會(主席由州政府的州長擔任)來維持運 作。底下則由州政府代表、每個參加的城市、參與的企業團體與工會以及 各種環境保護和專業團體,組成一個指導委員會,目的在協助各個城市提 出他們的改造方案,並加以評審挑選。總計有一百二十個大小計劃納入 IBA,涵蓋了十七個城市,範圍內人口約兩百萬人。這些計劃的經費主要 來自各級政府,屬於地方政府的計劃案則由各地方政府循正常制度編列預 算支應。當一個計劃案的基本取向及內容符合 IBA 的精神,並被指導委員 會挑選命名為 IBA 的計劃案時,它們彆在各級預算的編列與支應上享有最 高優先的權利。而十年間,總共投入一百二十億馬克(約兩千零四十億臺 幣)來支援 IBA 計劃案,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來自於公部門,三分之ㄧ來 自私人企業的投資。

IBA在十年的推動過程中,發揮了幾項主要的功能(李鎨翰,2001):

(1)信譽的標商:只要是被 IBA 公司所甄選認可的計劃等於是品質 保證,不僅保證全成國際參與的規劃程式會合理合宜,更確保了建築施工 品質、建築材料符合生態考量,及民眾參與的民主化過程。

(2)促成方案具體化、協助資源整合:在經營層面,IBA 提供各種顧 問諮詢的仲介服務,並促成各種計劃案以競圖、研討、組織協助等方式來 實現。IBA 本身也協助地方行動團體或個人,以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將 她們的計劃構想加以包裝成為具有生產力的產品,以申請成為政府的正式 計劃或取得國際團體的補助。

(3)陪伴成長:IBA 在計劃案進行規劃和實踐過程,會協助組織工作 團隊、協助溝通及解決衝突、協助排除法令制度的阻礙,及協助不同的計 劃案建立適合其條件的組織運作形式和訓練人才等。

在 IBA 的計劃案範圍中,26 個有關住宅建設的計劃案在整體都市發展 中扮演了一個中心的角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計劃案中,居民參 與形式的發展是一個最重要的課題。住宅的規劃設計牽涉到實質的使用,

提早與未來的使用者來共同決定規劃設計內容、組織一個使用者參與設計 和營建的過程是非常有意義的(曾旭正,2005)。

二、日本造町計劃(Machizukuri)

日本「造町計劃」最早由增田四郎教授於 1952 年所提出。第二次世 界大戰之後,首先出現的是民家的保存問題。由於興建水壩所導致的淹沒 等,1960 年代起,「民家面臨傾毀危機」這件事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自 1960 年代後期到 1970 年代。因為公害污染被動員的市民團體,在歷經與 政府長期的對應之後,產生了對環境認知的深刻體會,進而轉化為對環境 的關懷。這個覺醒是跨地域的連動,尤其是 1970 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高度 的成長,許多自然與歷史的環境遭受迫害,更促成了日本人對故鄉自然資 源與歷史資產保護的共識(王惠君譯,1997)。

造町計劃(Machizukuri),若將字面分開來解釋:machi 是指小區域,

確切的意思為實際的空間與小區域的社會系統。而 zukuri 的涵義則為由 人民自行決定目標的方法,zukuri 的概念不只暗示建築一棟建築物的方案 而已,同時還意味著持續的行動。所以造町計劃整個來說是指在一個小區 域的社會系統內,由人民依自己的性格來決定生活方式(渡邊俊一,

2004)。

(一)造町計劃的興起

日本早期的都市計劃(1960~1980),都是由官員直接作出計劃決定。

民眾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最高形式的參與是官員在完成她們自認為最好 的計劃後,向民眾展示與解釋所提之計劃,以便得到認同與合作。就如同 Arnstein(1969)所提出來的階梯理論的第二階段-象徵性參與(Tokenism Participation),它既不是參與的形式也不是市民的權力。這種形式的參 與,對於地區性基礎建設的發展非常方便,例如高速公路與子彈列車交通 網,特別是在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期,更是便利。在那段時間,大部分的市 民將經濟成長視為國家與公眾的利益,而願意將重大的決策權交到官僚手 中(渡邊俊一,2004)。當快速經濟成長時期結束時,時間的潮流改變了 發展方向。居民的需求變的太多太複雜以致政府無法提供。就在此時,市 民與政府開始積極的合作,而且以一種合作的關係進行造町計劃。

(二)造町計劃條例

1981 年,造町運動計劃條例首見於日本神戶市。在該條例中,可看出 神戶推動造町計劃活動的三個重點。第一,屬於地方居民組織。第二,成 立「專家派遣制度」,以提供造町計劃協議會技術協助。第三,制定夥伴 關係系統,據此市政府接受造町計劃協議會提案,和協議會簽署「造町計 劃協定」,以利執行。1982 年,東京的世田穀區 Setagaya Ward 採用神戶 經驗。自 1990 年以來,全日本的先進都市都已經嚐試制定造町計劃條例,

以補強都市計劃法,並且促進除城市計劃外的大範圍造町計劃。

(三)造町計劃實際推動的案例-愛知縣足助町

這是「汽車之町」豐田市東邊二十公里處,人口一萬零六百人的小城 鎮。1980 年開館的「三洲足助宅邸」,是一做可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 民俗資料館,光是第一年的參觀者就達到十一萬人次,參觀費和紀念品的 營業額使它成為不必依靠補助就能獨立經營的成功案例,也因此聲名遠 播。

1996 年.以「足助社區營造協會」為首、「足助河川保護協會」等八 個相關團體的會長聯名,向町議會提出希望制定「景觀條例」的請願書。

而「景觀條例」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因為當地居民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生

而「景觀條例」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因為當地居民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