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南市金華社區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經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南市金華社區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經驗之研究"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現代生活的特質是快速而劇烈的變遷,此種變遷來自於現代科學的昌 明與交通的發達,直接的帶來了社區交通與生產方式的改變,間接的帶動 了社區結構與人類關係的改變。由於近幾十年來的經濟起飛,臺灣已經由 農業為主的傳統社會,轉變成以服務業、資訊業為主的工商社會。 經濟的快速成長及人口集中到都市發展,加上缺乏妥善的環境保護及 成長管理,導致國人居住環境品質日益低落(李永展,1995)。尤其是都 會地區社區結構的改變,直接或間接的造成現代生活的疏離,其衍生出的 環境以及社會的問題更使得都市環境品質每況愈下,也因此現代社區的社 區發展工作更顯其重要性。 在美國,聯合社區是解決社區問題以及促進社區合作常用的方法 (Eilbert & Lafronza, 2005; Feinberg et al., 2002; Roussos & Fawcett, 2000)。而在臺灣,環保署自 2003 年起利用聯合社區的概念,提供社區間 共同問題的解決之道,並希望藉由母雞帶小雞的方式,來帶領周遭的社區 一同成長。.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社區是都市、鄉鎮的次級單位,也是人口匯集的地方,和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關。社區工作作的好,居民可以擁有優質的生活環境社區環保工作 作不好,居民就得面對污染及髒亂,嚴重一點甚至會影響當地居民的起居 以及健康。 Naess(1989)的研究中提到社區的大小剛好介於「國」與「家」之 間,因此可以承上啟下,是最適當的功能空間,包括社會防衛、社會動員 及做為一社會生態的空間。因此在「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動」的理念下, 社區理所當然成為環保行動的最適「力場」及「環境自治體」。而社區做 為「沒有圍牆的教室」正是減少環境侵略人口而培養更多環境捍衛人口的.

(2) 好地方(王俊秀,1994b)。 施教裕(1999)的研究認為,社區在地理區域上不僅有城鄉之區分, 規模大小和資源條件亦參差不齊,所以如果要讓社區真正具備和發揮社區 應有之功能,勢必在原來的社區與社區之間加以重組和整合,結合成「聯 合社區」的概念。徐震(1999)的報告中也指出,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中 發現,過去的社區多以村、里為範圍。但正因為範圍太小而申請者眾,導 致資源過於分散,因此各社區在人力、財力均不足的情況下難以自助自 治。因此建議將範圍擴大以一個集鎮為中心,將附近各個住宅區或村落及 工商業設施均列入一個地緣社區內,以充實其自治能力。Chavis(2001)的 研究也提到,聯合社區或其他社區合作被認為是美國過去十年間最能解決 社區問題的方式。 近年來不論是日本的造町運動(渡邊俊一,1997)、德國的建築博覽 會(曾梓峰,1995)、美國(Communities That Care, CTC)計畫(Feinberg et al., 2004),其改造的範圍都是以整體性的區域規劃為出發點,因為 唯有透過區域型的整合,社區資源才能共用。而政策推動的基本精神就是 「社區自主」,強調「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而政策的標的就是在於社 區能力的增強(empowerment),藉由解決共同的社會問題,來提昇社區民 眾對於社區的向心力,來達到社區的永續發展。 我國政府為了符合國際的潮流,1994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 簡稱文建會)所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強調透過社區居民自主式 的參與,在各地區實施全面性、整體性的社區發展方案,希望能達到活化 社區經濟、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也因此環保署為了鼓勵居民創造更 舒適的生活,自 1997 年元月起,以社區為單位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 2003 年「社區環境改造計劃-永續家園」的計畫目標中更加入了「聯 合社區」的概念,採單一或數個社區為單元進行提案,希望以社區成功的 經驗帶領其他社區進行改造。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藉由點擴大為面, 提昇參與層面至村里、鄉鎮、生活圈及流域。運用在地人力、物力及財力.

(3) 資源,引領社區居民發揮夥伴精神及與大自然做好朋友的觀念,保護現有 好山、好水,力行節約簡樸與資源永續利用,共同經營維護自己的家園(臺 灣社區通,2005)。 環保署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的立意雖好,但臺灣近年來,由於經濟 工業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造成社區居民異質性高、政治競爭大、 社會階層敵對性高、人際關係疏遠、共同利益分散…等種種的社區問題(徐 震,1999),因此要讓民眾能自發性的推動自身社區改造就不是一件簡單 的事,更何況是社區間的聯合。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也指出社區改造常 因為經費短絀、缺乏專業人才協助、社區居民的意願不高、派系衝突、利 益分配不均…等問題(徐震,1980;黃煌雄、郭石吉和林時機,2001;詹 雪梅,2004;謝有誌,2004),導致許多社區對於環境改造望之怯步。詹 秀員(2001)的研究報告中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社區都贊成組成聯合社 區來進行資源共用。原因在於聯合社區雖然有資源豐富、人多力量大、資 源共用避免浪費等優點,但卻也有著增加派系對立、資源分配不均、建立 共識不易等問題存在。而國外許多與聯合社區有關的研究報告也顯示並非 所有的聯合社區都是成功的,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Chavis, 2001; Wolff, 2001b),也沒有一種最好的方式能夠有效的促進聯合社區(Roussos & Fawcett, 2000)。因此社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資源的分配,民眾的參 與,變成為社區之間聯合所需要面臨的挑戰。 聯合社區在推動上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但卻也有推動相當成功 的社區,正如同本論文所欲探討的個案-「臺南市金華社區」。早在文建 會尚未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前即已開始自發性營造社區,1994 年之後也申請 政府相關單位的經費補助改善社區環境,成果斐然(賴美蓉,2004)。金 華社區不但以社區居民參與的理念,發動社區居民主動積極地推動社區各 項工作,而且將其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的社區。例如九二一震 災發生時,金華社區以「社區認養社區」的方式,協助南投縣中寮鄉龍安 社區推動永續家園再造。.

(4) 金華社區的社區營造成果榮獲許多獎項,如:臺南市「環境模範社區」 第一名(1996 年)、環保署「全國十大環境社區」都市型第一名(1997 年)、臺灣省「祥和社會模範社區」全省第一名(1998 年)、行政院經建 會「全國城鄉風貌展示觀摩會」六項大獎(1999 年)、文建會「全國最佳 社區改造獎」(2001 年)、行政院「第一屆國家永續發展獎」第一名(2004 年)。 2003、2005 年金華社區參與環保署「社區環境改造計劃」,以聯合社 區的名義申請補助,並先後輔導臺南市文南、國宅、光明、明興、田寮、 明亮等諸多社區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該社區的營造工作,不論是其本身社 區的營造成果或經驗,都卓有成就,得為全國社區之模範,也因此 2005 年獲選第三屆總統文化玉山獎得主(文化總會,2006)。 金華社區究竟擁有哪些關鍵的組織或因素,不但能凝聚當地居民的向 心力,更有餘力能帶領週遭的社區進行聯合社區環境改造?金華社區推動 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的經驗是否能成為其他聯合社區的借鏡?推動過程中 會遭遇哪些困難,是推動聯合社區必須去注意的?對於週遭未參與社區環 境改造的社區又有何影響?聯合社區環境改造能夠持續推動的機制又是 如何?這些問題都相當值得研究者去做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也期望本研 究結果能提供政府相關單位以及其他社區未來推行聯合社區時參考的依 據。.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背景與動機,並透過相關文獻的分析整理,本研究將針對 金華社區推動聯合社區之過程進行深入的探討,並藉此研究達到以下目 的: 一、瞭解社區參與聯合社區進行環境改造的動機。 二、探討聯合社區進行環境改造所遭遇的困難。 三、探討以聯合社區進行環境改造對各參與社區之影響。 四、發展金華社區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之模式。.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於探討過程中,涉及一些重要名詞,為使本研究明確清楚,將 該重要名詞之概念、定義述明於下。 ㄧ、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一)聯合國將「社區發展」一詞界定為「一種過程,由人民以自己的努 力與政府當局聯合一致,去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俾 其對國家的進步克盡其最大的貢獻」 (U.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uncil, 1956,引自徐震,1980)。. (二)依據內政部於1999年修訂,「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二條指出「社 區發展係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循自動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 援與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綜合建設,以改善社區居民 生活品質」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 。 綜上所述,社區發展就是一種過程,由人民基於共同需要配合政府當 局的支援與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建設,去改善社區經濟文化 環境、居民生活品質,俾期對國家的進步克盡其最大的貢獻。.

(6) 二、社區環境改造(community environmental restructuring) 結合社區居民一起來找出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自然保育、 生物多樣性等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整合運用相關人力、物力和財力, 營造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達成永續臺灣的終極 目標。改造的過程強調居民親手參與,以清淨環境為起步,在社區內整合 資源,進行舒適環境之理念宣導,強化及建置舒適環境,引發民眾能落實 環保生活行為之實踐;長遠則以永續生活環境為訴求,建置有利發展舒適 環境的支持體系,經由示範社區與分區輔導的經驗傳承,共同為臺灣社區 形塑永續家園(臺灣社區通,2005)。 三、聯合社區(united community) 本研究中所討論的聯合社區是採環保署社區環境改造計畫中的定 義,定義聯合社區為具有社區環境改造經驗者,結合鄰近二個社區以上, 以解決共同環境問題的社區(臺灣社區通,2005)。.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研究限制兩部份來加以說明。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主要包含金華社區在內九個參與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的社 區。包括:2003 年(金華社區、文南里、光明里、明興里、國宅里) ;2005 年(金華社區、南華里、府南里、田寮里、明亮里)等九個里,作為主要 研究範圍。而訪談對象除了針對上述社區的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或 實際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者之外,為了讓訪談資料更加完整以及可信,研究 者亦邀請臺南市社區營造協會執行秘書以及臺南市環保局環境管理課承 辦人員一同參與訪談。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幸能獲得指導教授以及社區理事長、里長等實際推動社區工作 者協助,順利達到既定之研究目的,但自忖在此用研究方法、進行訪談及 資料整理分析過程、本身主觀意識及撰寫能力等方面,難免仍存有下列之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屬個案研究,針對金華社區里長及其相關聯合社區領導人進 行焦點團體訪談。由於金華社區以及參與聯合之其他社區大多屬於 住商混合型的社區,因此本研究之結論較適合提供類似社區參考, 未必能推論到鄉村型或其他型態之聯合社區。. (二)由於本研究訪談的對象為2003年以及2005年參與聯合社區的里長 以及社區發展協會成員,但受訪者會因為任期以及選舉的關係在訪 談時已不在其原來的職務上,因此在蒐集資料或電話聯繫訪談時可 能會出現不願意接受訪問的情況。.

(8) (三)礙於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本研究僅針對2003年、2005年參加金華 社區策略聯盟的社區為主要研究範圍,無法延續到2006以及2007年 之聯合社區。.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主要分成五個部份來探討。首先先對於臺灣社區發展的起源 作一探討,接著介紹環保署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劃之發展背景及原因。第 三節則是探討社區環境改造的重要性,第四節藉由美國聯合社區行動理論 的探討,以作為本研究發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之理論基礎。最後一節希望 藉由國外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的案例與模式,提供國內聯合社區環境改 造之參考。. 第一節. 臺灣社區發展的起源. 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這個名詞主要來自於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聯合國為了協助未開發國家之社會經濟政策與措施而產生的名 詞,主要希望透過社區組織方法,發動社區居民尋找自我授權(self empowerment) ,自動自發,發揮自我決定之意志,來改善自己社區之生活 狀態(李宗派,2002)。因此本節便希望藉由討論社區的定義以及社區發 展的起源,來更進一步瞭解社區發展。 一、社區的定義 社區(community)一詞近年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名詞,但其 範圍以及用法眾說紛紜。從早期的農村社區的研究,以商業及服務界圈劃 定社區邊界,遂構成社區的第一種概念;而後工業發達,人們自給自足的 需要與機會大為減少,使社區疆界之說難以界定,因此許多社會科學家從 社會互動的角色觀察社區,遂構成社區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的第二種概 念;而自聯合國以社區發展方式推動世界各地的社會改造以來,許多已開 發或開發中的國家都採用政府與社區居民聯合一致,努力提高其經濟、社 會文化的工作,遂構成社區的第三種概念。而桑德斯(Sanders, 1975;引 自徐震,1980)則認為,就地方社區而言,並沒有一個單純的概念可以適 合社區一切的目的,必須將以上三種概念都考慮其中,因而歸納出第四種.

(10) 概念。 所以國內學者徐震(1980),綜合上述的概念,將社區的定義歸納成 四點: (一)側重地理的或結構的概念:認為社區是社會團體中個人與社會制度 的地理分佈。 (二)側重心理的或互動的概念:社區是居民生活中互相關聯與互相依賴 的網狀體。 (三)側重行動的或功能的概念:社區生活的動力即在自行發現其共同利 益及需要與自求解決的方法。 (四)新興的綜合或體系的概念:就地方社區而言,沒有一個單純的概念 可以適合社區一切的目的,社會學上所稱的社區是一種全面或綜合 的社區。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社區是居住在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 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由於彼此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問題、 共同的需要,產生一種共同的社區意識。為了達成其共同目標,社區必須 組織起來,互助合作,採取集體行動,以求共同發展。而社區環境改造正 是利用這樣的理念來推動 二、社區發展的起源 追 溯 社 區 的 發 展 就 不 得 不 提 及 十 八 世 紀 末 德 國 的 漢 堡 (Hamburg System)及艾爾伯福(Elberfeld System)的救貧制度,以及十九世紀末葉 英美慈善協會組織與睦鄰組織的發展。因為當時德國漢堡因為工商業發 達,人口眾多,乞丐充斥,均需依賴救濟維生,以至於政府無力負擔,於 是乃採取布舒教授(Prof. Busch)的救濟計畫,成立綜合的救濟組織,將 漢堡的公司社會救濟機構,加以分工合作,結果成效卓著,就成為後世所 稱的漢堡制度(談益民,1969) 。 英國慈善會組織則是 1869 年先在英國創立倫敦慈善協會(London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實施個案的工作方法,救助貧民自立,.

(11) 並改善救助方法,發展貧民教育,成為現代社會工作及社會事業聯合組織 的先驅。之後此項組織運動,迅速傳播至美國而更益蓬勃發展,並開始使 用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及社區組織工作的現代社會工作方法(莫 黎黎,2004) 。 三、臺灣的社區發展 許多社會行政工作者從歷史文化的觀點,認為臺灣社區發展工作的前 身是基層民生建設,而基層民生建設來自於鄉村建設,其理念可以溯源到 中國古代的社倉、相約的作法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傳統文化(許水 德,1998)。而臺灣社區發展的歷程依據徐震(1999)的看法,可分成以 下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社區發展與服務導向) 1955年在當時的農村復興委員會的指導協助下,推動「基層民生建 設」。其推行的內容包括:增進農民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充 實設備,使兒童有充分就學機會;推行守望相助;改善環境衛生、修築道 路等。此計畫在臺灣推行了十年,共有四百一十七個鄉村納入了計畫,對 農民生活的改善有相當的貢獻。 而臺灣省政府為了更進一步促進基層民生福利,改善民眾生活,行政 院分別於1965年頒佈「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1968年頒布「社區發 展工作綱要」,並於同年九月省政府發佈「社區發展八年計畫」,運用社 會福利基金及聯合國世界糧食方案之經費補助,於各縣市開始推行。 此一階段主要是由中央(內政部)或社政單位(鄉鎮市公所)提供技 術援助模式輔助社區居民推動社區工作,側重於服務導向。 (二)第二階段(社區營造與運動導向) 當臺灣已經進入工業社會,其經濟發展與社區生活均已超越農業社會 與貧窮社區的階段,因而主張應以日本之「社區總體營造」做為借鏡(陳 其南,1999;引自徐震,1999)。而陳亮全、鄭晃二(1999)也認為本土.

(12) 意識的萌發,臺灣的社區營造是時勢所趨,其力量來自於民間。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前主委申學庸也於1993年 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提出「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指出社區與文化 的重要性,並以社區共同體回應生命共同體。此一報告獲得前總統李登輝 的肯定,也因此申學庸主委便於1994年10月3日「以文化建設進行社區總 體營造」報告中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施政方針,其目標在於喚起 社區共同體意識,凝聚社區力量(黃煌雄等人,2001),自此臺灣的社區 發展從社政單位單獨主管之作法,轉變成為各行政單位紛紛推動「社區營 造」。 (三)第三階段(社區組織與過程模式) 自1996年內政部推出「社會福利社區化」之後,各部會亦積極提出重 視「民眾參與」,富有社區營造精神的政策及相關計畫,如環保署「生活 環境總體改造計畫」、經濟部「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和「形象商圈區域 輔導計畫」、衛生署「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經建會「創造城鄉新風貌行 動方案」等多項的計畫。 前行政院院長謝長廷有鑒於健全之社區為臺灣社會安定的力量,於 2005年提出「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 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發展的目標,稱 之為「六星」,並以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為基礎,擴大其面向與範圍(臺 灣社區通,2006)。 第三階段著重於推動全面性的社區改造運動,透過六大面向的全面提 升,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健康社區」。並且建立自主運作且永續經營之 社區營造模式,強調貼近社區居民生活,強化民眾主動參與公共事務之意 識,建立由下而上提案機制,擴大草根參與層面,營造一個「永續成長、 成果共用、責任分擔」的社會環境。 而根據上述三個社區發展的階段,研究者將臺灣的社區發展依年代整 理如表1。.

(13) 表 1 臺灣社區發展各階段政策與內容 階 段. 時間 1955 1965 1968 1968. 第 一 階 段. 1969. 1976. 1983 1983 第. 1995. 二 階 段. 1997. 單位. 工作內容. 政策. 農村復興 增進農民生產、改善環境衛生、修 基層民生建設 委員會 築道路 規定以社區發展方式,促進民生建 民生主義現階 行政院 設,是我國將社區發展正式列為國 段政策 家政策之始。 社區發展工作 有計畫的動員區域內人力、物力、 行政院 綱要 財力,配合政府各部門之施政方 臺灣省社區發 針,以增進區域內人民生活條件, 省政府 提高人民生產效能。 展八年計畫 聯合國發展方 由聯合國派顧問,年輕人出國留學 省政府 案 專攻社區發展 1.基礎工程建設以消除髒亂與美化 環境 臺灣社區發展 2.生產福利建設以消滅貧窮並改善 省政府 十年計畫 生活 3.精神倫理建設以端正社會風氣並 重建道德 社區發展工作 行政院 成立社區理事會 要領 社區發展工作 行政院 成立社區發展協會 綱要 1.強調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 行政院文 社區總體營造 2.重視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互動 建會 關係,具體呈現民主的生活方式。 本計劃採取由下而上,透過社區籌 設環境保護學習中心,推動終身學 行政院環 生活環境改造 習,引導居民重新認識社區,建立 計畫 保署 生命共同體的社區意識、培養居民 參與公共事物的能力。 接下頁.

(14) 表 1(續) 階 時間 段. 2002. 單位. 政策. 行政院文 建會. 挑戰2008: 國 家發展重點計 畫-新故鄉社 區營造計畫. 第 三 階. 2005. 行政院. 臺灣健康社區 六星計畫. 工作內容 1.活化社區營造組織 2.社區營造資源整合 3.原住民新部落運動 4.新客家運動-活力客莊、再現客家 風情 5.醫療照顧服務社區化 推動全面性的社區改造運動,透過 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 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 六大面向的全面提升,打造一個安 居樂業的「健康社區」 。. 段 資料來源:臺灣社區通,2006;潘淑滿、蔡青墉與楊榮宗,2000. 環顧國內的社區發展,從早期的農村復興委員會推動社區環境衛生改 善、改善農村經濟,一直到現今推動的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其發展逐 漸朝向整體性、全面性、跨區域性,也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透過社區彼此 合作的發展,將是未來的趨勢。. 第二節. 社區環境改造計劃. 本節首先談到社區環境改造計畫的緣起,接著說明環保署推動社區環 境改造各個計畫的目標與內容,最後談論到參與式社區環境改造計畫的推 動策略。 一、計劃緣起 臺灣地區近五十年來由農業生活型態進入工商業社會的發展,再加上 網際網路的發達,對個人而言越來越不需要以群體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物 質及社會需求。原有的社區互動網絡漸漸疏離,新興社區組織功能不彰,.

(15) 人們對設公共事務趨於冷漠(蔡秀美,2004)。人們越來越個人化以及以 居家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態度冷淡,自然不會以整體 的方式來看待週遭環境的議題(李永展,2003) 。 1994 年李總統登輝先生在臺南市提出「社區意識是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的理念,並於 1995 年在「關懷社區、促進祥和」的巡迴演講中提出「經 營大臺灣,從社區建設著手」一文,主張將社區建設為「自我管理、改善 環境、建立共識、培養認同」 ,成為一個「人親、土親、文化親的社區」 (李 登輝,1995) 。文建會即從 1995 年起陸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 ,企圖透 過社區文化推展,以凝聚社區共識、改善社區環境,進而推動地方產業與 文化之轉型,來達成以社區為生命共同體之目標(林澄枝,1997)。社區 總體營造的概念提出來之後,政府許多部門也紛紛提出相關方案來促進社 區發展,例如:內政部警政署運用「社區守望相助」推行治安社區化;教 育部以鼓勵民間舉辦「社區大學」之方式推行教育社區化(徐震,1999)。 近年來,舉凡歐美、日本或國內的社區總體營造經驗顯示,政府角色 應由規劃者、執行者轉為催化者、輔導者,鼓勵居民來參與行動,讓居民 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產生認同感,而社區鄰里正是最好的環保切入點。 居住在同一個地區的人,在共同的空間活動,對共同空間所發生的社會問 題與環境問題,往往有相近的感受與期盼並有解決問題的動機(王惠君, 1997) 。也因此從 1993 年開始,環保署就開始補助地方機關辦理環保義工 招募訓練工作,並期待內政部主管的社區發展協會所成立的 1,590 個志願 服務社團,作為環保義工潛力部隊(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1997)。更在 1997 年更提出「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來鼓勵社區居民從事環境改造, 期望透過此計劃提昇全民參與環境行動的責任感,使民眾從被動的配合政 府環保政策與法令,到主動自發的維持生活環境及環保生活行動。政府並 輔以必要的技能與知識,並開創有利全民行動的情境,以進入環保行動期 (郝龍斌,2003) 。.

(16) 二、計劃目標與內容 (一)計劃目標 1.社區環境改造計劃首要目標為誘導民眾自發性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由 主動的環保行動起始,養成合作處理事務的能力,由單一或數個社區為單 元來落實環保理念與政策,透過集體行動來強化社區意識,建立永續家園 的遠景。 2.以社區環境為基地,藉由社區環境改造計劃的推展,建立社區民眾、 社區、民間團體、地方政府以及社會各種組織間的合作模式,落實全民參 與環保工作。在居民有效凝聚社區意識並落實生活環保後,期待各社區同 步發揮潛藏之環保產業、文化資源,創造地區社經發展的新契機。 3.透過遍佈全國各地的社區行動,建立環境資源循環型社會,創造具有 地方風格的社區新風貌,並營造出「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達成循環 共生,永續家園的目標(臺灣社區通,2005) 。 (二)社區環境改造計劃內容 環保署自 1997 年提出「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劃」後,總共分為四個 階段,分別是 1997~2000 年「生活環境改造計劃」;2001~2002 年「環保 示範社區計劃」;2003~2004 年「社區環境改造計劃-永續家園」;2005 年「社區環境改造計劃」。以下就其計劃內容以及要點做簡單說明詳如表 2。.

(17) 表 2 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 計劃年度. 1997~2000. 2001~2002. 計劃名稱. 生活環境改 造計劃. 環保示範社 區計劃. 社區環境改 2003~2004 造 計 劃 - 永 續家園. 2005. 社區環境改 造計劃. 計劃要點 1. 計劃採取由下而上,透過社區籌設環境保護 學習中心,推動終身學習,引導居民重新認 識社區,建立生命共同體的社區意識、培養 居民參與公共事物的能力。 2. 組織環保義(志)工,進行環境調查,瞭解 社區問題與特色、規劃環境改造項目與發展 構想,並邀請居民共同參與小廣告清除、資 源回收、髒亂點清除,綠美化環境、社區景 觀改善等工作。 1. 發展地方特色(如集水區保育、溼地保護土 壤污染防治、海岸保護……等) 2. 訂定社區未來發展的中長程方向,最終達成 永續社區的具體目標。 1. 社區執行計劃以鄉鎮市為最大範圍,可採單 一或數個社區為單元進行提案。以理念引導 行動,並擴展至村里、鄉鎮、生活圈及流域 等,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來達成環保生活 新典範之預期目標。 2. 推動心靈環保,運用大眾媒體及設置論壇, 加強環境教育,結合社會、宗教力量,淨化 心靈,建立正確的環境倫理觀,革除民眾不 良環保陋習。 3. 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推動校園 環境管理、環境教學及環境教育工作,選拔 表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老師及學生。 1. 鼓勵已申請過社區環境改造之社區,以母雞 帶小雞的作法帶領其他沒有經驗的社區從 事環境改造,可採單一或數個社區為單元進 行提案。由點擴大為面,提昇參與層面至村 里、鄉鎮、生活圈及流域等。 2. 執行計劃之規劃及推動採取由下而上,誘導 民眾發現生活周遭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 案,運用在地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力行 節約簡樸與資源永續利用,共同經營維護自 己的家園。 接下頁.

(18) 表 2(續) 計劃年度 計劃名稱. 2006. 計劃要點 清 淨 家 園 計 1. 分成單一社區起步型、單一社區進階型、聯 合社區進階型三類。 畫 「 臺 灣 健 2. 環境污染預防、環境整潔維護、垃圾減量及 資源回收、環境污染處理、環保義(志)工 康社區六星 運用、環境教育宣導、其他環保議題。 計畫-環保 生態面向」. 2007. 輔 助 社 區 針 對 生 活周 遭 環 保 問 題 提 出解 決 方 法,運用在地資源,營造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推動重點在於:社區間聯絡道路整潔維護、社區 清淨家園計 間聯絡道路綠美化(綠色廊道)、區域性水污染防 治(河川巡守)、空氣污染防制、土壤污染防治。 畫 建立環境教育學習場域、不同職業類群環境教 育、地區環保產業發展、集水區保護、溪流保育、 海岸保護、濕地保護。 資料來源:研究團隊自行整理. 從環保署的計劃內容來看,我們可以發現,1997~2000 年推行的生活 環境改造計劃主要目標為凝聚地方共識、建立地方環保義工團隊、邀請居 民共同參與社區環保工作為主。2001~2002 年推行的環保示範社區計劃主 要是以發展地方特色、並訂定社區未來發展的中長程方向。而 2003~2004 年的社區環境改造計劃-永續家園則擴大社區範圍,以鄉鎮市為最大範 圍,採取單一或數個社區聯合提案,以理念引導行動,建構資源循環型的 社會。並加強學校環境教育,選拔表揚推動環保有功的學校師生。2005 年 的社區環境改造計劃則強調以母雞帶小雞的作法帶領其他沒有經驗的社 區從事環境改造,運用在地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力行簡約簡樸與資源 永續利用,共同經營維護自己的家園。 2006 年主要分成起步型社區、單一社區進階型以及聯合社區進階型, 其主要的目標在於實施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省能及省資源利用; 環境改造過程中應達到零廢棄;採用地方性材料、再生建材、非人工鋪面; 創造親和性圍籬、多層次生態綠化;儘可能採用健康建材與自然素材(彰.

(19) 化縣環境保護局,2007) 。2007 年社區申請仍是分成起步型以及進階型兩 大類,而進階型再區分為單一社區以及聯合社區兩種,而推動的目標在於 區域性的河流整治、空氣污染防制、社區間聯絡道路的整潔等面向(臺灣 社區通,2007)。 三、參與式社區環境改造計劃推動策略 社區居民為社區環境之主要使用者,故社區環境改造須以絕大多數社 區居民之意見為主要考量,因為真正的替大眾利益著想,除了可避免日後 衝突之發生,亦減少許多爭議問題,社區才能永續發展(林妍君,2002)。 因此社區環境改造計劃的推動策略,首先要先讓社區民眾有表達意見、參 與規劃的機會,由民眾發現社區環境的問題,並一同討論解決的方式;其 次是依照民眾的需求擬定環境改造方案,改善民眾週遭切身的問題;組織 義工團隊,健全社區組織的運作;最後利用社區本身資源,凝聚社區居民 意識,推動社區永續發展。 (一)社區民眾參與 隨著社區「民眾參與」觀念的逐漸受到政府各類型計劃之重視,早期 都市計劃過程中「都市推土機」式的都市空間改造模式,帶來之社區問題、 都市生活品質惡化、老舊社區衰敗等問題,已受到各界的質疑。因此如何 使民眾對空間規劃之意見轉變為規劃決策之一部份,使決策方案充分反映 民意,實為公部門(政府)、私部門(空間專業)與民眾(社區居民)必 需共同思考之課題(蘇育南,2003)。就社區規劃層面,民眾是社區的主 體,民眾參與的主要目的在於建構「社區共識」,強調多元互動、公私合 夥、理性、權力分散、無預設立場的規劃環境中來尋求「公共利益」,足 以支持民眾參與式規劃決策的合理依據。 Arnstein(1969)認為民眾參與是一種政治權力的再分配,經由民眾權 力的運用,可以讓原本被排除在政治、經濟過程中,沒有發表意見、影響 決策權力的民眾,對於政府的政策及提案給予建議,並有計劃地納入未來.

(20) 的政策實踐中。Arnstein 把民眾參與分為八個階段如表 3: 表 3 Arnstein 民眾參與階梯示意表 階層. 參與程度. 意義. 8. 公民控制式參與(Citizen Control) —由民眾掌握控制. 7. 代表權式參與(Delegated Power) 將權限移交民眾行使代表權. 6. 夥伴式合作參與(Partnership) — 與民眾分享權力、共同計劃. 5. 安撫式參與(Placation) —接受民眾提供意見. 4. 諮詢式參與(Consultation) —接受民眾諮詢提問. 3. 公告式參與(Informing) —民眾接受宣導、告知. 2. 補救式參與(Therapy) —象徵性的管道,實際上無用. 1. 操縱式參與(Manipulation) —民眾沒有發聲機會、不得參與. 民權行使(Citizen Power Participation) —真正的民眾參與. 象 徵 性 參 與 ( Tokenism Participation) — 偽裝、象徵式的民眾參 與 無 參 與 (Non-Participation) —民眾為被動無參與的狀 態 資料來源:Arnstein (1969). 學者 Glass(1979)則認為,民眾參與是提供一個民眾參與公共事務 的機會,並且使民眾能夠參與政府政策規劃的過程。簡言之,民眾參與是 民眾個人或與他人的結合,完成某種社會目標的行為。 有鑒於長期以政府主導之社區空間改造過程中,所顯現出公部門空間 規劃機制之僵化及民眾參與模式之深度與廣度之不足,社區民眾的參與與 投入更顯重要。也因此環保署透過社區環境改造計劃來誘導民眾自發性的 參與社區環保工作,運用在地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建立環境資源循 環型社會,並能夠自信、自立、自發地永續發展。 (二)推動社區環境改造之策略 依照社區環保行動網(2005)、林妍君(2002)、郝龍斌(2003)、劉.

(21) 可強(1997)等人所提出之社區環境改造策略,我們可以將社區環境改造 策略歸納如下: 1.執行生活環境改造之先期環境審查 對於社區目前的環境狀況作一完整而詳細的調查,一方面能夠發現 社區問題的所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依照問題的輕重緩急來決定先後順 序。取得社區民眾的認同後,更進一步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持。 2.召開諮商會,廣納民眾意見 首先我們要凝聚社區民眾之共識,經過不斷的協調與溝通,讓民眾 能瞭解環境改造後對地方帶來的好處,往後的推行工作才能順利。而滿 足馬斯洛的人性五大需求理論後(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 實現) ,才能喚起民眾主動參與之熱情。 3.組織推動生活環境改造之工作團隊 由環保署規劃相關的人才培訓活動、專家技術輔導、出版技術手 冊、媒體宣傳等工作。而由地方自主性的組織地方工作團隊,如:環保 義工隊、社區媽媽隊……等。政府、地方各司其職,促使社區能自發自 律得以永續經營。 4.以社區為中心凝聚各方資源 加強社區連繫溝通互助,透過發行環保認同卡、資源回收、企業捐 助等多重管道,協助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資源會及模式,補增基礎單位 的行動能量。 5.結合在地資源環境教育之推動 結合地方文化中心、圖書館、教育中心或社區大學等在地資源,加 強環境教育之推動,讓民眾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6.效法企業管理之 PDCA 模式(Plan、Do、Check、Action) 社區生活環境改造不是速成的,而是要循序漸進的,經營改革需要.

(22) 花費時間與投入心血,因此必須建立一套推動架構,才能按部就班、循 序漸進的持續推動。因此生活環境改造可仿效企業經營管理之運作模 式,採取「規劃、執行、查核、審查」四階段的 PDCA 運作模式,來建 立推動架構,以便按部就班地進行持續改善工作見圖 1。 建立社區遠景 釐定改造目標. 組織之任務編制 P. 生活環境品質之 清查與評估. 訂定提案改善獎 勵方法. 執行改造工作及 教育訓練. D. 定期實施工作檢 討會. C. 審查與推廣. A. 圖 1 PDCA 的生活環境改造推動模式架構. (社區環保行動網,2005). 在規劃階段,必須先釐訂出社區生活環境改造推動之架構,這架構 包括讓社區民眾瞭解社區之願景、發展之目標、推動之模式及執行之方 式等,釐訂各項人、事、時、地、物配合之工作項目與工作方法。在執 行階段,必須讓社區全體民眾共同參與,鼓勵民眾提出改善方案與參與 改造工作。在查核階段,必須定時查核改造之成果,並適時加以修正與.

(23) 引導,此階段之工作,最主要為定期舉行檢討會議。在審查階段,主要 工作為驗收與表揚,然後再釐訂下個階段改造之目標與改造項目。當 然,社區生活環境改造初期之推展工作十分艱钜,但唯有透過此種推動 方式,才能讓社區全員參與並持續改善,才能全面提昇社區品質,為二 十一世紀營造健康、安全、舒適的居家環境,以及安和、樂利之祥和社 會。 7.最終發揮生活環境改造之精神 環境改造的最終的精神便在於以節約、儉樸的行動方式作為基本要 求,以社區永續發展的規劃為衡量要項。培養民眾珍惜現有資源,力行 環保的心態。 居住在同一區域的居民,對於共同空間所發生的社會及環境問題,往 往都有相近的感受。要凝聚社區居民的意識,社區環境改造是個很好的切 入點。環保署自 1997 年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以來,許多社區群起響應, 社區居民因為社區環境的改變以及參與社區的活動而凝聚了共識。所以我 們可以知道,社區環境改造對於社區發展確實有其重要性。. 第三節. 社區環境改造的重要性. McCormick(1989)認為自古以來就有環境問題,但到 1945 年以後才有 環境運動。最初的環境議題多半是地方的議題,一旦意識到污染、狩獵或 森林消失對個人造成直接的損失,個人就會組成團體,團體開始合作,最 終變成全國性的運動。 Inglehart(1997)的研究也認為,由於經濟發展而興起的後物質主義 價值(Post-materialist values)是引起環境關懷的重要力量,在開發中 國家,環境問題可能與生存問題有關,因此會受到重視,而在擁有大量後 物質主義公眾的先進工業社會中,環境問題就不再是生存問題。也就是 說,當社會從物質社會轉向較富裕的後物質社會時,公眾的價值會從強調.

(24) 低階的需求〈如生命維持有關的需求〉轉移到高階的需求〈如與個人知識 和自我成長有關〉,因此在後物質的社會裡,經濟成長議題的重點已不再 是價格而是環境成本,環境議題受重視的程度甚至遠超過其他議題(引自 林貞嫻,2005)。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逐漸高漲,人們為了擁有更好更優質的生活品 質,並進一步為了爭取自身的環境品質,而開始了一連串的社會環保運 動。社區的環境問題經常是社區民眾關切的,並影響著社區居民的生活品 質。也因此王俊秀(1994b)認為,國常大得無法解決小問題,而家又小 得無法解決大問題,社區承上啟下,正是最適當的功能空間。 一、臺灣社區的環境問題 1950 年代的臺灣步入工業化,1960 年代中期工業蓬勃發展,勞力密 集、高度污染、出口導向是這時期的特徵,無論是由國家力量扶植的重工 業如煉油、化學、金屬冶鍊,或是由民間獨資經營的紡織、電子、五金、 塑膠等輕工業,都是以剝削環境來創造經濟利潤(林貞嫻,2005)。由於 臺灣現今的規劃法令體系缺乏對基礎環境與生態之整體評估,導致邊際土 地被不同的土地使用侵蝕,甚至未考慮臺灣土地資源的特殊性質而產生許 多不相容的土地使用與環境污染,其中因社區發展所導致的環境惡化問題 因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更嚴重威脅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李永展、何紀 芳,1995) 。 當前為社會大眾所詬病的實質環境問題,除了環保公共設施不足外, 環境髒亂、景觀破壞、空間秩序失衡等亦是關注焦點,包括垃圾的隨處丟 棄、電視天線及廣告招牌等雜亂無章、河川水質惡臭、空氣汙濁,甚至田 間小路都成為堆置垃圾及廢土的場所(郝龍斌,2003)。而這也是當前臺 灣社區最常面臨的環境問題。也因此目前臺灣社區主要推動環境改造的項 目大多數著力於:社區環境清潔、垃圾處理、社區綠美化、資源回收、廚 餘堆肥以及流浪動物處理(沈宇展,2004;葉燕燕,1994;謝有誌,2004)。.

(25) 二、臺灣社會的環保運動 臺灣自 1950~1960 年代歷經了一連串的土地改革,並積極推動各項建 設計畫,而 1970 年經濟起飛後,更迅速躍上國際經貿舞臺。臺灣儼然成 為一新興工業國家。然我們自詡臺灣經濟奇蹟的同時,四十多年來著重經 濟發展的都市建設所帶來的卻是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自然環境 被破壞等嚴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大多數生長在臺灣地區的居民共同 的苦痛(郝龍斌,2003;蕭新煌,1988)。 林貞嫻(2005)的研究資料中顯示,臺灣近年來的社會環保運動,不 論是反公害運動、生態保育運動或者是反核運動,都肇始於 1980 年代前 後,而這些運動的起源大多來自於地方居民或一般民眾直接的利益或道德 衝突。在 1980 年代的環境運動抗爭中,有些是全國矚目的、跨區域的環 境保護訴求,如:反核四廠興建、鹿港反杜邦、宜蘭反六輕、美濃反水庫…… 等;有些是在地的、零散的污染事件,如:1982~1983 年間的「垃圾大戰」, 因垃圾傾倒、垃圾處理場取得等問題而發生陳情、阻攔或圍堵等風波的鄉 鎮市至少有 16 個地方(張茂桂,1992;引自林貞嫻,2005)。 由於這些環境問題的最大受害者是當地居民,也因此居民便成為捍衛 社區環境的第一線成員。可是光靠當地居民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許多民 間環保團體、專家學者的加入,提供了許多專業運動技巧協助動員群眾。 而這些社會運動,可以說是四、五十年來臺灣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地以民間 的集體力量來對公共事務表達積極的關心與介入,而其中的結果也改變了 過去民眾單純地依賴國家(上級)指揮決策的認知,體認到自己在過程中 的參與付出可能為社會帶來的轉變力量。緣此,社會運動的脈絡,漸漸由 對於國家的泛政治抗爭層面,轉向以地方社區生活品質議題的著力(陳其 南、陳瑞樺,1998)。 三、社區環境改造對民眾的影響 由於污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對抗公害的威脅不是關上鐵門就可應 付,組織性不滿(organized discontent)必須透過社區方足以達到關鍵.

(26) 數,作為一種最小的「環境捍衛規模」,社區居民乃有被「團結一致」的 趨勢(王俊秀,1994a) 。 Lackey and Dershem (1992)的研究中也發現自願參與社區活動的居 民,大部分都會增加新的知識或擴充原來的技能,並且當社區居民投入社 區活動愈深時,它的收穫就愈多,這也是經驗累積的成果。Southern(1995) 的研究則表示成員的舊經驗也會與新經驗重組並建構以促進新的學習。同 時強調社區參與並不只是解決了社區問題或者造就社區的發展與進步而 已;當居民深入地涉入一項社區發展計畫時,他們會學習到新的技能、態 度或知識,並且會增加他們對社區的知識和理解。因此,只要給予人民適 當的機會,他們將會有能力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就是所謂的「參與 式的學習」 。 李易駿(1998)的研究中發現,臺北市各社區居民認為環境美化與環 境保護是最有成就的工作之ㄧ。王順美、沈珊珊(1999)的研究也指出社 區的環保媽媽透過打掃街道、整理公園、綠化環境,實地改善周遭生活環 境的實際行動,使得鄰居不敢或不好意思製造髒亂,間接也感動了一些居 民效法參與。 王俊秀(1994b)提出「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動」的理念,社區作 為「家」的組合,乃理所當然的成為環保行動的最適「力場」。社區發展 透過其組織過程而促進環保社會力,而社區發展與環保互相形塑下,更有 助於產生更好的社區發展模式。謝有誌(2004)的研究中也認為,社區的 發展離不開環境,環境的差異影響社區發展的方向。臺灣經過幾十年來的 經濟發展,不論是老舊社區或是新興都會社區,到處充斥著無人管理的空 地或垃圾堆,也因此造成社區生活品質日益低落,環境問題每下愈況,所 以社區環保工作已成為社區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27) 第四節. 聯合社區相關理論. 過去 20 年來,美國許多州開始利用聯合社區的機制來預防:藥物濫 用、槍枝暴力、健康社區發展、青少年吸菸、青少年懷孕…等社會問題 (Berkowitz, 2001; Butterfoss & Kegler, 2002; Eilbert & Lafronza, 2005; Fawcett et al., 1995; Granner & Sharpe, 2004; Jasuja et al., 2005; Kaplan & Garrett, 2005; Roussos & Fawcett, 2000; Wolff, 2001a)。例如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所推動的社區照顧計 畫(Community That Care, CTC) (Feinberg, Greenberg & Osgood, 2002), 或者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從 1995 年到 2003 年所推動的聯合社區合作計畫 (Community. Coalition. Partnership. Program)(Klein,. Santelli. &. Klerman, 2005)。 美國的聯合社區計畫雖然大多是屬於州政府或學術研究單位所推行 之大範圍研究計畫,但實際參與決策的仍是強調以地方居民為主(Kaye, 2001),其目的主要是為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而環保署在 2003 年所 推動的聯合社區環境改造,則是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讓有經驗的社區帶領 其他社區進行環境改造,目的是為了改善社區週遭生活環境,讓生活更有 品質,並進一步喚起居民地方意識,培養對社區的認同感,最後達成永續 社區的終極目標。 雖然這兩種聯合社區主導的層級以及範圍有所差異,但是其推動的基 本精神是相同的。兩者的出發點都是為解決社區的問題;發展的過程都強 調民眾的參與,並透過社區之間良好的互動、資源的共用、資訊的交流, 來達到改善社區問題的目的;而最終的目標就是透過聯合社區的機制來解 決社區內所發生的問題,進而達到社區永續發展的理想目標。 在國內,少有學術著作談論到聯合社區或聯合社區的發展理論與模 式,亦缺乏相關的研究來瞭解推動聯合社區的機制與步驟。也因此本節想 藉 由 Butterfoss and Kegler(2002) 所 提 出 的 聯 合 社 區 行 動 理 論.

(28) (Community Coalition Action Theory),來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 一、聯合社區行動理論(Community Coalition Action Theory) 聯合社區行動理論由 Butterfoss and Kelger (2002)所提出(見圖 2),以一種行動為導向的夥伴關係,聯合社區主要的目標在於預防或改善 社區的問題。 影響 因素. 共同合作 運作的 過程. 領導機構/團 體召集人. 聯盟 成員. 領導者 /職員. 組織. 組成. 資源集中. 成員的承 諾. 評估和計 畫. 維持. 策略的實 施. 社區改變結果. 社區 能力. 健康/ 社會結 果. 制度化. 圖 2 聯合社區行動理論(Butterfoss & Kelger, 2002) (一)發展階段(Stages of Development) 社區發展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從社區組成開始,維持社區運作到社區 組織制度化。當社區已達制度化時,此時若加入新成員、新計畫以及新的 議題時,聯合社區將回到第一個階段然後不斷的循環。因此,聯合社區發 展的過程不是一直線,而是透過不斷的循環所建立而成(McLerory et al., 1994)。 而 McLerory 等學者也認為要有效的推動聯合社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招募和動員聯盟內的成員;2.建立機構體制;3.建立計畫與行動的能.

(29) 力;4.計畫的選擇與實踐;5.結果的評鑑;6.修訂計畫並達成目標;7.將 策略與聯合社區本身制度化。而這一點與本章第二節所討論到的「PDCA 的 生活環境改造推動模式」類似,都是以循環的方式來達到環境的改變。 (二)影響因素(Community Context) 許多的因素會嚴重影響聯合社區階段的發展。例如:社區成員間的不 信任、對話的緊張(Reininger, Dinh-Zarr, Sinicrope & Martin, 1999)。 資源分配不均、派系的對立(詹秀員,2001)。也因此聯合社區要成功就 必須要建立社區與社區之間互信的關係(Wolff, 2001b)。 (三)領導機構/團體召集人(Lead Agency/Convener Group) 當一個聯合社區形成時,需要一個領導機構或領導人。而這個領導人 或機構在聯盟最初成立時,必須要有遠見以及動員社區成員的權力,並且 聚焦於社區成員所關心的問題。而這個機構或組織也可能需要提供一個兼 差或者全職人員辦公的空間,來維持聯合社區的運作(Butterfoss, & Kegler, 2002)。 (四)聯盟成員(Coalition Membership) 聯合社區通常是由一群關心社區環境或社會問題的成員所組成的核 心團體,這些成員來自於社會不同的階層。聯合社區中的核心團體扮演著 內部橫向聯繫的角色,並盡力為社區招募新的成員、資源以及專業的人才。 (五)聯盟的運作與過程(Coalition Operations and Processes) 聯盟的運作與過程是相當複雜。McLerory et al. (1994)提出了一個 聯盟發展和維持(Coalition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的流程圖, 如圖 3。.

(30) 社區架構. 組織架構與目 標的發展. 策略的推行. 目標的達成與 其結果. 成員的滿足、參 與和承諾. 長期的維持. 圖 3 聯合社區的發展和維持(McLerory et al., 1994) McLerory 等 人 認 為 影 響 聯 盟 成 功 的 因 素 包 含 了 : 領 導 者 特 質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成員特性(member characteristics)、 成員對於參加後得到利益或付出的感覺(member perception of benefits and costs of participation) 、 組 織 間 的 氣 氛 (organizational climate)、成員與雇員之間的關係(member-staff relationships)、決策 的過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es)和問題、衝突解決的策略與技巧 (problem solv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而讓民眾願意參加的誘因就是要讓參與者認為,參加聯合社區能夠獲 得的利益大於付出。而成員在參與的過程當中,付出(costs)會降低成員 的滿足感與結果;獲得利益(benefits)則會提高參與者意願以及組織成員 的信任(Butterfoss et al., 1993; Rogers et al., 1993)。.

(31) (六)領導者和職員(Leadership and Staff) 強而有力的領導者,能夠有效整合社區的資源以及組織間的意見,並 且能有效的擬定計畫而付諸實行。在聯合社區的組織當中,一個有給職的 職員是必要的。因為要能有效協調社區資源以及組織動員,使的整個聯合 社區機制能夠協順利的運作,所以這個職員必須具有溝通以及組織的能 力。 (七)聯合社區的組織架構(Coalition Structure) 要推動聯合社區發展,要先成立一個制度化的組織或團體,例如聯合 社區委員會。而這個委員會必須要制定規章,將聯盟內的組織、架構、程 式、人員制度化。規定清楚委員會內的每一個成員或組織的職責,並且為 社 區 將 來 的 發 展 訂 定 明 確 的 目 標 以 及 可 實 行 方 案 。 Goodman and Steckler(1989) 也 認 為 越 制 度 化 的 社 區 則 越 能 永 續 發 展 ( 轉 引 自 Butterfoss & Kegler, 2002)。 (八)整合資源(Pooled Member and External Resources) 使用聯合社區的模式來解決社區問題,是目前廣泛被接受的一種做 法,它比單一社區或單一組織更容易透過彼此的合作來達成目標。原因是 因為聯盟能夠有足夠的經費及人力資源來解決彼此共同的問題 (McLeroy et al., 1994)。 社區的資源的定義相當廣泛,而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社區內部 的資源,另外一種則是外在的資源。聯盟內的所有成員,是最大的社區內 在資產。組織內的成員為社區帶來活力、知識、專門的技術以及遠景,而 透過這些資源的整合與共用,聯合社區內的成員可以結合眾人之力來完成 單一社區無法做到的事。 而外在的資源包含了:提供專業技術與諮詢、專業人才、財務上的借 貸或捐獻、設備的提供、場所的租借、資金的提供…等,使社區本身財務 的負擔得以減輕。.

(32) (九)成員盟約(Member Engagement) 當社區在培力的過程當中,組織內的成員會彼此凝聚向心力並對社區 產生歸屬感,而這樣的過程我們就稱為成員盟約(Member Engagement) 。 證據顯示正向的盟約讓成員對於社區委任的任務或目標,在參與活動中能 得到較高的滿意度以及成就感。而當聯盟成員體驗到整體的效益多於付出 時,對於聯合社區的參與會更積極也更滿意(Mayer et al., 1998)。 (十)評鑑與計畫(Assessment and Planning) 為了達成聯盟的目標,必須要先評估狀況以及決定採取的行動方案, 因此必須要有評鑑與計畫的過程。儘管許多的學者強調計畫中需求評估、 目標撰寫的重要性,但仍有許多的聯合社區忽略了這一點而導致失敗 (Kreuter, Lezin, & Young, 2000;引自 Butterfoss & Kegler, 2002)。 一個優質的計畫,必須仰賴社區多方面的合作。例如:稱職的職員、 領導能力和資源的調動,才能夠成功。 (十一)策略的實施(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成功的實施方案端賴許多的因素,例如:充足的資源、完成時間表的 設定、確實的執行和一個支持的社區環境。聯盟在推動策略的過程中,更 希望能夠藉由多個階段策略的實施過程中,改變社區原本舊的觀念以及政 策,來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目標。而許多的研究者也同意,要有效的促進 社區健康,必須要從改變環境與政策著手。 (十二)社區改變結果(Community Change Outcomes) 社區透過聯盟的模式,會產生許多的改變。Fawcett et al. (1997) 將社區改變的結果做以下的分類,Fawcett 等人認為參與聯合社區之後, 改變了社區本身的認同感、社區政策的改變、社區技術的提升並提供社區 居民新的觀點…等結果。 聯合社區的另一個層面來說,聯盟能夠創造居民參與的機會並提供組 織和社區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連結(Kegler, Twiss, & Look, 2000) 。.

(33) (十三)健康和社會結果(Health and Social Outcomes) 聯 合 社 區 的 最 終 目 標 就 是 改 善 健 康 和 社 會 。 Roussos and Fawcett(2000)在回顧了有關聯合社區夥伴關係的 34 篇研究後發現,聯合 社區對於聯盟之間的夥伴關係有三種影響:1.對於聯盟內人口水準的改 善;2.影響社區範圍內行為的改變;3.社區和制度的改變(環境上的改 變)。簡單的來說,聯合社區夥伴關係可以影響民眾的素養、社區民眾的 行為以及社區環境的改變。 (十四)社區能力(Community Capacity) 聯合社區通常與健康或社會議題結合,此外,聯盟也常用來提升社區 能力並解決問題。Norton et al. (2002)整理了與發展社區能力相關的文 獻後,認為社區能力的面向包括: 1. 技 巧 、 知 識 和 資 源 的 層 面 (Level of skills,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2.自然的社會關係(N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3.社區對話和共同行動的架構、機制與空間(Structures, mechanisms, and space for community dialogue and collective action) 4.優質的領導與發展(Quality of leadership and its development) 5.公民參與的範圍(Extent of civic participation) 6.有價值的系統(Value system) 7.學習的文化(Learning culture) Goodman et al.(1998)的研究也認為,聯盟透過社區問題的解決 以及努力提升社區健康,來幫助社區能力的發展(引自 Butterfoss & Kegler, 2002)。理論上,聯盟也能影響(正面或負面)參與以及領導力、 個人和組織的網絡、技巧和資源和社區認同感。.

(34) 二、聯合社區行動模式的應用與限制 任何新的理論模式都有其應用與限制,聯合社區行動模式也一樣。這 個模式雖然是經過實施者和研究者二十多年來的經驗所得。這個理論二十 多年來一直未被發展,其中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聯合社區的複雜性以及 社區自然環境的多樣性所致。這個模式描述了我們的理論是複雜而且有許 多的因素影響著聯合社區的架構、施行和維持(Butterfoss & Kegler, 2002)。 雖然聯合社區應用的範圍廣及城市和鄉村,而其專注的議題多半是 菸、和藥物濫用的防制。這些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些健康的議題多 半是由基金會或政府機構所倡導的。這個理論模式只是一個起點,所以也 希望後續的研究者能夠改善這個模式的正確性、可信度以及實用性。 回顧國內文獻,少有對於聯合社區或聯合社區為主題之研究,亦無相 關理論依據可供參考。也因此本研究,便想利用國外已經發展二十多年的 聯合社區行動理論,來檢視臺南市金華社區所推動的聯合社區,並期望能 夠從中發展出更適合臺灣聯合社區的發展模式,以提供未來聯合社區發展 的一個方向,亦希望透過本研究能讓國內其他想要推動聯合社區的夥伴, 作為參考的依據。. 第五節. 國外推動社區環境改造的案例. 1960 年代末期由於環境運動的興起,及其後逐一發生的都市歷史保存 運動、無住屋者運動、住民運動及消費者運動,世界各地的市民團體與社 區鄰里逐漸的被喚醒與被動員,對於城鄉規劃與都市建設,市民們逐漸的 不滿於僅被告知而開始提出質疑,甚而要求具有提出相對提案或修正意見 的權利,甚而有之進展到要求最後的決策決定權。 這種草根民主的行動在社會議題的國際化下,促成了世界各國民間團 體或運動組織的國際串連,彼此互相交換經驗、學習成長乃至互相跨國奧 援。這股來自民間充沛的力量促成了各個城市地方政府的反省與修正,也.

(35) 使得國家在政策上做了許多的轉變,1990 年代以後地方分權與市民參與在 許多先進國家已經成為城市主要的政策機制與城鄉規劃的主流價值,藉由 對這些國家與城市的檢討,我們將可一窺社區參與的豐富內涵。 一、德國國際建築博覽會(International Bauausstellung)模式 (一)國際建築博覽會的緣起 1970 年代,德國的都市計劃為了因應都市發展的新挑戰,包括市民運 動、都市區域分工改變、產業危機等,而在觀念與操作上做了大幅度的改 變。一般認為它是由「發展式規劃」轉向「展望式規劃」。所謂「發展式 規劃」強調規劃是一種高度專業的科學,細密地整合各種政策與政治工 具,政府可以位城市的發展訂定全盤的計劃,只要按照藍圖按部就班地推 動,就可以達成持續發展的目標。這種藍圖式的、追求系統、講究程式、 偏專業的看法,是 1950 年代後售系統理論影響而普遍被接受的都市規劃 觀點。1960 年代末它開始受到社會運動的挑戰,而開始反省與轉變(曾梓 峰,1995) 。 1970 年代後的都市規劃面對的是國際產業競爭對城市的衝擊,傳統產 業的衰退和城市區域的沒落等,遠遠不是早期藍圖是規劃所能預想;城市 中日漸蓬勃的抗議行動、要求參與等呼聲,也不是「系統式規劃」所能處 理。「展望式規劃」於焉興起,它強調的不再是全盤式的系統規劃,而是 許多小的行動計劃共同展望地朝向同一方向推進。計劃目標不再是規劃者 抽象地設定,而是大家認可的基本價值取代;規劃是資源運用與分配的過 程,過程中講究的不是客觀公平,而是追求地方認同與自發性的激勵。以 具體的行動計劃來取代紙上的方案設定;透過特別安排的事件營造來發揮 「火車頭效應」。 (二)魯爾區埃瑟姆國際建築展(IBA Emscher Park) (曾旭正,2005) 1.魯爾工業區 1988 年德國再次以國際博覽會的獨特工具來處理魯爾工業區的振興.

(36) 課題。魯爾工業區,面積達四千四百平方公里,約是臺灣的八分之ㄧ大, 曾是全歐洲最大的工業區。最盛時期有五十萬礦工、二十幾萬優秀鋼鐵技 師以及兩百五十座採煤場,德國百分之八十的煤礦與鋼鐵產量出自此地。 但 1970 年代末期,魯爾工業區不敵新崛起的拉丁美洲和亞洲新興國家的 鋼鐵產業,快速走向衰頹。1985 年,魯爾區的鋼鐵廠陸續關閉,從業人口 僅剩十數萬人,加上高達百分之十五的失業率,經濟命脈與人民生濟瀕臨 斷絕。而這片土地因長期種工業使用造成的嚴重污染,也幾乎無法轉作他 用。一位德國生態學家如此悲觀地預言:「魯爾區有如在一片尋不出生機 的焦土上殘喘。」 2.魯爾區改造計劃 1988 年,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為了挽救魯爾區的生態與產業危 機,並改造其城市體質以因應下世紀的競爭力,特別提供三千五百萬馬克 (約六億五千萬臺幣)的營運資金,成立一個以私人企業體為型態的「國 際建築博覽會股份有限公司」(IBA-Gmbh)作為整個改造方案的總部,開 始了為期長達十年的 IBA 改造計劃(1988-1999) (曾梓峰,2003) 。 IBA 的運作是由一個監察會議來監督(主席由德國聯邦政府都市發展 部秘書長擔任),以及一個董事會(主席由州政府的州長擔任)來維持運 作。底下則由州政府代表、每個參加的城市、參與的企業團體與工會以及 各種環境保護和專業團體,組成一個指導委員會,目的在協助各個城市提 出他們的改造方案,並加以評審挑選。總計有一百二十個大小計劃納入 IBA,涵蓋了十七個城市,範圍內人口約兩百萬人。這些計劃的經費主要 來自各級政府,屬於地方政府的計劃案則由各地方政府循正常制度編列預 算支應。當一個計劃案的基本取向及內容符合 IBA 的精神,並被指導委員 會挑選命名為 IBA 的計劃案時,它們彆在各級預算的編列與支應上享有最 高優先的權利。而十年間,總共投入一百二十億馬克(約兩千零四十億臺 幣)來支援 IBA 計劃案,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來自於公部門,三分之ㄧ來 自私人企業的投資。.

(37) IBA 在十年的推動過程中,發揮了幾項主要的功能(李鎨翰,2001): (1)信譽的標商:只要是被 IBA 公司所甄選認可的計劃等於是品質 保證,不僅保證全成國際參與的規劃程式會合理合宜,更確保了建築施工 品質、建築材料符合生態考量,及民眾參與的民主化過程。 (2)促成方案具體化、協助資源整合:在經營層面,IBA 提供各種顧 問諮詢的仲介服務,並促成各種計劃案以競圖、研討、組織協助等方式來 實現。IBA 本身也協助地方行動團體或個人,以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將 她們的計劃構想加以包裝成為具有生產力的產品,以申請成為政府的正式 計劃或取得國際團體的補助。 (3)陪伴成長:IBA 在計劃案進行規劃和實踐過程,會協助組織工作 團隊、協助溝通及解決衝突、協助排除法令制度的阻礙,及協助不同的計 劃案建立適合其條件的組織運作形式和訓練人才等。 在 IBA 的計劃案範圍中,26 個有關住宅建設的計劃案在整體都市發展 中扮演了一個中心的角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計劃案中,居民參 與形式的發展是一個最重要的課題。住宅的規劃設計牽涉到實質的使用, 提早與未來的使用者來共同決定規劃設計內容、組織一個使用者參與設計 和營建的過程是非常有意義的(曾旭正,2005) 。 二、日本造町計劃(Machizukuri) 日本「造町計劃」最早由增田四郎教授於 1952 年所提出。第二次世 界大戰之後,首先出現的是民家的保存問題。由於興建水壩所導致的淹沒 等,1960 年代起, 「民家面臨傾毀危機」這件事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自 1960 年代後期到 1970 年代。因為公害污染被動員的市民團體,在歷經與 政府長期的對應之後,產生了對環境認知的深刻體會,進而轉化為對環境 的關懷。這個覺醒是跨地域的連動,尤其是 1970 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高度 的成長,許多自然與歷史的環境遭受迫害,更促成了日本人對故鄉自然資 源與歷史資產保護的共識(王惠君譯,1997) 。 造町計劃(Machizukuri),若將字面分開來解釋:machi 是指小區域,.

(38) 確切的意思為實際的空間與小區域的社會系統。而 zukuri 的涵義則為由 人民自行決定目標的方法,zukuri 的概念不只暗示建築一棟建築物的方案 而已,同時還意味著持續的行動。所以造町計劃整個來說是指在一個小區 域的社會系統內,由人民依自己的性格來決定生活方式(渡邊俊一, 2004) 。 (一)造町計劃的興起 日本早期的都市計劃(1960~1980) ,都是由官員直接作出計劃決定。 民眾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最高形式的參與是官員在完成她們自認為最好 的計劃後,向民眾展示與解釋所提之計劃,以便得到認同與合作。就如同 Arnstein(1969)所提出來的階梯理論的第二階段-象徵性參與(Tokenism Participation) ,它既不是參與的形式也不是市民的權力。這種形式的參 與,對於地區性基礎建設的發展非常方便,例如高速公路與子彈列車交通 網,特別是在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期,更是便利。在那段時間,大部分的市 民將經濟成長視為國家與公眾的利益,而願意將重大的決策權交到官僚手 中(渡邊俊一,2004)。當快速經濟成長時期結束時,時間的潮流改變了 發展方向。居民的需求變的太多太複雜以致政府無法提供。就在此時,市 民與政府開始積極的合作,而且以一種合作的關係進行造町計劃。 (二)造町計劃條例 1981 年,造町運動計劃條例首見於日本神戶市。在該條例中,可看出 神戶推動造町計劃活動的三個重點。第一,屬於地方居民組織。第二,成 立「專家派遣制度」,以提供造町計劃協議會技術協助。第三,制定夥伴 關係系統,據此市政府接受造町計劃協議會提案,和協議會簽署「造町計 劃協定」,以利執行。1982 年,東京的世田穀區 Setagaya Ward 採用神戶 經驗。自 1990 年以來,全日本的先進都市都已經嚐試制定造町計劃條例, 以補強都市計劃法,並且促進除城市計劃外的大範圍造町計劃。.

(39) (三)造町計劃實際推動的案例-愛知縣足助町 這是「汽車之町」豐田市東邊二十公里處,人口一萬零六百人的小城 鎮。1980 年開館的「三洲足助宅邸」 ,是一做可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 民俗資料館,光是第一年的參觀者就達到十一萬人次,參觀費和紀念品的 營業額使它成為不必依靠補助就能獨立經營的成功案例,也因此聲名遠 播。 1996 年.以「足助社區營造協會」為首、 「足助河川保護協會」等八 個相關團體的會長聯名,向町議會提出希望制定「景觀條例」的請願書。 而「景觀條例」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因為當地居民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生 活變遷,當地社區會有一些低俗的開發。為了追求長遠的「足助特色」, 尊重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居民的生活環境,因而推動制定足助町規約之「景 觀條例」 。「景觀條例」是為了特定地區的景觀整頓而規定的規章,其位階 高於「建築基準法」和「都市計劃法」之上。一般來說,必須與居民達成 相當的共識才能導入。許多地方政府都認為,光靠規定的強制約束而無獎 勵補助金一併實行的話,是很難說服當地民眾同意的。而足助町卻是由居 民團體聯名,自己要求制定「景觀條例」。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推展社區 營造運動已經超過二十多年的町民們所表現出來對社區的熱愛。而這樣的 經驗與精神是值得我們臺灣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去學習的(王惠君譯, 1997) 。 我們從德國 IBA 建築博覽會與日本造町計畫中不難發現其政府部門的 用心。社區的改造,並不是一年兩年的計畫就可以改變,而是需要長時間 的醞釀與累積能量,才能在數年後開花結果。德國 IBA 建築博覽會長達十 年的整體性規劃,在這個計劃當中,我們看見了民眾的實質參與。在這樣 的過程中,社會網絡的發展以及鄰里關係能再度獲得新的意義,因為對參 與過程中所決議的事項必須由他們來承擔;日本足助町為了社區永續發展 而自動自發訂定的景觀條例,並且與政府部門彼此合作卻又不失地方居民 的自主權,都是我們未來推動社區環境改造時可以參考的方向。.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者基於研究目的及文獻回顧內容,決定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來 探討金華社區推動聯合社區環境改造的模式、遭遇的困難以及對於社區的 影響。為了達成本研究目的,研究者計劃依下列重點進行研究方法的設 計:第一節對於研究地點以及金華社區的組織概況作一說明;第二節則為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第三節介紹研究流程、研究工具─訪談大綱的設計; 第四節說明本研究擬採用的焦點團體訪談法流程;第五節則是說明本研究 信度與效度之控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地點概述. 一、地理位置 金華社區未開發前原係一片靠海荒廢鹽田,政府為配合安平工業區之 開發及第三期都市重劃,規劃為國民住宅區,分別於 1974 年及 1976 年先 後興建第一期、第二期國民住宅,合併北側民間自建住宅,設置國宅里, 由於發展迅速,於 1982 年五月一日臺南市行政區域整編後,將新孝路以 北部分另劃定一新里—金華里,並於 1988 年七月業奉台灣省政府核准成 立新社區取名「金華社區」 ,有金碧輝煌之意涵(賴美蓉,2004) 。 金華社區位於臺南市南區西北邊,面積約為 0.1312 平方公里,是高 密度人口集結地區,屬於住商混合的綜合性社區。東毗金華路二段與再興 社區為界,西抵中華西路一段與安平工業區為鄰,南接新孝路與國宅社 區、新興國中相對,北以健康路二段與文南社區為界。原編 15 鄰,1985 年 5 月增編 3 鄰為 18 鄰,78 年增編 6 鄰為 24 鄰,84 年增編 3 鄰為 27 鄰 迄今(臺南市南區區公所全球資訊網,2006) ,行政區域圖請見圖 4。.

(41) 圖 4 臺南市南區行政區域圖(資料來源:臺南市南區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二、社區人口以及職業概述 而金華社區人口現有住戶 2057 戶,人口 7025 人,按年齡層分析都集 中於十五歲至五十歲間,以青壯年居多。農漁業 120 人,軍公教 974 人, 自由業及家管 739 人、服務業 257 人、兒童學生 2168 人(資料來源:金 華里柯崑城里長提供) ,詳細人口組成比例請見圖 5。.

(42) 工業, 1107. 兒童, 581. 學生, 1587 家管, 583. 農, 37 商, 1409. 服務業, 257 漁, 83 軍公教, 974 自由業, 156. 學生 家管 服務業 自由業 軍公教 漁 農 商 工業 兒童. 圖 5 金華社區居民職業類別圓餅圖 (資料來源:金華里柯崑城里長提供). 三、社區現有組織架構 金華社區充分地運用「組織社團化」,並妥善運用有公權力的里辦公 室與屬人民團體的社區發展協會,交互運用。行政系統下設有鄰長 34 人, 社區發展協會有理、監事 22 人,盡量不與鄰長重複,會員 180 餘人;長 壽會委員 15 人,會員 367 人;婦女會委員 19 人,會員 278 人;青年會委 員 17 人,會員 76 人(台灣社區新聞網,2006) 。除了社區發展協會之外, 里辦公處還成立國宅住戶管理委員會、環保義工大隊、守望相助大隊、鄉 土環境教育中心、仁愛基金會(綜合福利館)等多種社團組織,以權責分 工,執行合作之原則,推動鄰、里、社區精神倫理文化活動及各項建設工 作,組織圖請詳見圖 6。.

(43) 金華里辦公處 (里長&鄰長 34 人) 金華社區發展協會 理監事等人員共 22 人 長壽會 (委員 15 人). 國宅住戶管理委員會 (15 人). 婦女會 (委員 19 人). 青年會 (委員 17 人). 環保義工大隊 (113 人). 香功、外丹功. 媽媽教室. 社區服務營. 守望相助大隊 (98 人). 十八氣功、能量操. 合唱團、元極舞. 運動團隊. 鄉土環境教育中心 (7 人). 茶、棋藝會. 早晚韻律運動舞蹈. 藝文康樂. 仁愛基金會(綜合福利 館)(13 人). 歌唱會 圖 6 金華社區組織架構圖(資料來源:金華里柯崑城里長提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出品人:嘉大附小走讀社區教學研究社群 報告人 陳佳萍 洪雪華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本產經新聞》(産経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