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7.最終發揮生活環境改造之精神

環境改造的最終的精神便在於以節約、儉樸的行動方式作為基本要 求,以社區永續發展的規劃為衡量要項。培養民眾珍惜現有資源,力行 環保的心態。

居住在同一區域的居民,對於共同空間所發生的社會及環境問題,往 往都有相近的感受。要凝聚社區居民的意識,社區環境改造是個很好的切 入點。環保署自 1997 年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以來,許多社區群起響應,

社區居民因為社區環境的改變以及參與社區的活動而凝聚了共識。所以我 們可以知道,社區環境改造對於社區發展確實有其重要性。

第三節 社區環境改造的重要性

McCormick(1989)認為自古以來就有環境問題,但到 1945 年以後才有 環境運動。最初的環境議題多半是地方的議題,一旦意識到污染、狩獵或 森林消失對個人造成直接的損失,個人就會組成團體,團體開始合作,最 終變成全國性的運動。

Inglehart(1997)的研究也認為,由於經濟發展而興起的後物質主義 價值(Post-materialist values)是引起環境關懷的重要力量,在開發中 國家,環境問題可能與生存問題有關,因此會受到重視,而在擁有大量後 物質主義公眾的先進工業社會中,環境問題就不再是生存問題。也就是 說,當社會從物質社會轉向較富裕的後物質社會時,公眾的價值會從強調

低階的需求〈如生命維持有關的需求〉轉移到高階的需求〈如與個人知識 和自我成長有關〉,因此在後物質的社會裡,經濟成長議題的重點已不再 是價格而是環境成本,環境議題受重視的程度甚至遠超過其他議題(引自 林貞嫻,2005)。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逐漸高漲,人們為了擁有更好更優質的生活品 質,並進一步為了爭取自身的環境品質,而開始了一連串的社會環保運 動。社區的環境問題經常是社區民眾關切的,並影響著社區居民的生活品 質。也因此王俊秀(1994b)認為,國常大得無法解決小問題,而家又小 得無法解決大問題,社區承上啟下,正是最適當的功能空間。

一、臺灣社區的環境問題

1950 年代的臺灣步入工業化,1960 年代中期工業蓬勃發展,勞力密 集、高度污染、出口導向是這時期的特徵,無論是由國家力量扶植的重工 業如煉油、化學、金屬冶鍊,或是由民間獨資經營的紡織、電子、五金、

塑膠等輕工業,都是以剝削環境來創造經濟利潤(林貞嫻,2005)。由於 臺灣現今的規劃法令體系缺乏對基礎環境與生態之整體評估,導致邊際土 地被不同的土地使用侵蝕,甚至未考慮臺灣土地資源的特殊性質而產生許 多不相容的土地使用與環境污染,其中因社區發展所導致的環境惡化問題 因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更嚴重威脅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李永展、何紀 芳,1995)。

當前為社會大眾所詬病的實質環境問題,除了環保公共設施不足外,

環境髒亂、景觀破壞、空間秩序失衡等亦是關注焦點,包括垃圾的隨處丟 棄、電視天線及廣告招牌等雜亂無章、河川水質惡臭、空氣汙濁,甚至田 間小路都成為堆置垃圾及廢土的場所(郝龍斌,2003)。而這也是當前臺 灣社區最常面臨的環境問題。也因此目前臺灣社區主要推動環境改造的項 目大多數著力於:社區環境清潔、垃圾處理、社區綠美化、資源回收、廚 餘堆肥以及流浪動物處理(沈宇展,2004;葉燕燕,1994;謝有誌,2004)。

二、臺灣社會的環保運動

臺灣自 1950~1960 年代歷經了一連串的土地改革,並積極推動各項建 設計畫,而 1970 年經濟起飛後,更迅速躍上國際經貿舞臺。臺灣儼然成 為一新興工業國家。然我們自詡臺灣經濟奇蹟的同時,四十多年來著重經 濟發展的都市建設所帶來的卻是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自然環境 被破壞等嚴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大多數生長在臺灣地區的居民共同 的苦痛(郝龍斌,2003;蕭新煌,1988)。

林貞嫻(2005)的研究資料中顯示,臺灣近年來的社會環保運動,不 論是反公害運動、生態保育運動或者是反核運動,都肇始於 1980 年代前 後,而這些運動的起源大多來自於地方居民或一般民眾直接的利益或道德 衝突。在 1980 年代的環境運動抗爭中,有些是全國矚目的、跨區域的環 境保護訴求,如:反核四廠興建、鹿港反杜邦、宜蘭反六輕、美濃反水庫……

等;有些是在地的、零散的污染事件,如:1982~1983 年間的「垃圾大戰」,

因垃圾傾倒、垃圾處理場取得等問題而發生陳情、阻攔或圍堵等風波的鄉 鎮市至少有 16 個地方(張茂桂,1992;引自林貞嫻,2005)。

由於這些環境問題的最大受害者是當地居民,也因此居民便成為捍衛 社區環境的第一線成員。可是光靠當地居民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許多民 間環保團體、專家學者的加入,提供了許多專業運動技巧協助動員群眾。

而這些社會運動,可以說是四、五十年來臺灣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地以民間 的集體力量來對公共事務表達積極的關心與介入,而其中的結果也改變了 過去民眾單純地依賴國家(上級)指揮決策的認知,體認到自己在過程中 的參與付出可能為社會帶來的轉變力量。緣此,社會運動的脈絡,漸漸由 對於國家的泛政治抗爭層面,轉向以地方社區生活品質議題的著力(陳其 南、陳瑞樺,1998)。

三、社區環境改造對民眾的影響

由於污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對抗公害的威脅不是關上鐵門就可應 付,組織性不滿(organized discontent)必須透過社區方足以達到關鍵

數,作為一種最小的「環境捍衛規模」,社區居民乃有被「團結一致」的 趨勢(王俊秀,1994a)。

Lackey and Dershem (1992)的研究中也發現自願參與社區活動的居 民,大部分都會增加新的知識或擴充原來的技能,並且當社區居民投入社 區活動愈深時,它的收穫就愈多,這也是經驗累積的成果。Southern(1995)

的研究則表示成員的舊經驗也會與新經驗重組並建構以促進新的學習。同 時強調社區參與並不只是解決了社區問題或者造就社區的發展與進步而 已;當居民深入地涉入一項社區發展計畫時,他們會學習到新的技能、態 度或知識,並且會增加他們對社區的知識和理解。因此,只要給予人民適 當的機會,他們將會有能力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就是所謂的「參與 式的學習」。

李易駿(1998)的研究中發現,臺北市各社區居民認為環境美化與環 境保護是最有成就的工作之ㄧ。王順美、沈珊珊(1999)的研究也指出社 區的環保媽媽透過打掃街道、整理公園、綠化環境,實地改善周遭生活環 境的實際行動,使得鄰居不敢或不好意思製造髒亂,間接也感動了一些居 民效法參與。

王俊秀(1994b)提出「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動」的理念,社區作 為「家」的組合,乃理所當然的成為環保行動的最適「力場」。社區發展 透過其組織過程而促進環保社會力,而社區發展與環保互相形塑下,更有 助於產生更好的社區發展模式。謝有誌(2004)的研究中也認為,社區的 發展離不開環境,環境的差異影響社區發展的方向。臺灣經過幾十年來的 經濟發展,不論是老舊社區或是新興都會社區,到處充斥著無人管理的空 地或垃圾堆,也因此造成社區生活品質日益低落,環境問題每下愈況,所 以社區環保工作已成為社區生活中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