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國小學童運動行為與教師運動行為的關係

研究證實若從小飲食習慣不良,脂質攝取量增加,當體脂堆積時,

將導致慢性病提早發生(Guo,& Chumlea, 1999);因此,若兒童及青 少年運動不足、肥胖或飲食習慣不良,將可預測其成年期可能罹患慢 性疾病,除此而外,學童經常運動,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增加,也可享 受經由人際的良性互動而改善情緒EQ,益發突顯兒童期規律運動的重 要性。

由於兒童階段的可塑性較高,且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受到師長、

父母或同儕的影響對人生中的其他發展階段相較之下更為深遠。因 此,國小階段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學齡階段的兒童作息

究指出,國小學童在體育學習成就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達高度相關,

換言之,國小學童在體育課程中所獲得運動情意方面的成就,是影響 學童參與休閒運動動機的重要因素,且體育學習成就整體得分愈高,

對於休閒運動參與的整體動機也會愈高。

一般而言,國小學童身體活動型式主要包括下列四類:(一)在校

期間身體活動,如體育課、課間遊戲、早操或課間操、非體育課的課 程活動、運動性社團或團隊等;(二)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如放學後 或假日時的打球、慢跑、游泳等運動;(三)居家身體活動,如做家 事、照顧家人等;(四)通勤身體活動,如走路或騎自行車上下學等

(林佑真,2009)。觀察國小學童在校期間能夠進行的運動行為或是 身體活動的時間,僅有在上體育課時或是在下課時間,其他時間則必 須參與教學活動。因此掌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國小教師不僅與學童密 切接觸,更有可能是是推動學童運動行為的重要來源,若是教師能夠 本著教育良知與熱誠,積極鼓勵學童運動,協助學童養成規律運動行 為,獲得運動的益處。然而,研究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家人與同儕 的社會支持愈多,規律運動行為愈多(龍炳峰,2000),換言之,國 小階段的運動行為與家人、同儕互動關聯性較強。但是,對於學童運 動行為與國小教師運動行為的相關研究則未見,本研究欲就此項目做

進一步探討。

龍炳峰(2000)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行為的國小高年級學生約有 44.4%,陳民修、張少熙(2007)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童在參與休閒運動 方面之意願頗高。教育部2005年至2007年對各級學校學生運動狀況的 調查結果顯示,國小學生有達每週三次的規律運動行為者比率分別為 57.8 %、52.9%、50.1%,數據呈現規律運動人口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劉影梅、蔣立琦(2004)調查年齡9到12歲的兒童,使用三日活動 量表測量過去一週的身體活動。結果顯示:年齡與性別對估計每日能 量消耗與中重度身體活動時間並無影響,且沒有交互作用;隨著年齡 由9歲增加到11歲,身體活動量大幅增加;但是女生在12歲時重度身體 活動參與率顯著比男生少。然而有些研究發現,無論在規律運動、運 動階段及身體活動量方面,男性的狀況都較女性好,女性學童運動人 口比率遠低於男性學童(陳美昭、賴香如,2006;王淑芳、顏效禹、

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

教育部(2007)調查影響各級學校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要原因,以

「時間」因素為最高,有四成以上的學生選擇此項目,其次是「同伴」

因素,約有20%~30%的學生選擇此項目,不論那一階段的學生,其影 響因素差異不大,而男、女之間,亦無太大的差異,可見,絕大多數

學生的學生會受「時間」因素而影響其是否參與運動。「同伴」亦是 影響其參與運動的因素,「場地」則是最小的影響因素,約佔整體的 二成。

教育部(2007)調查指出,國小學童在學期間(不含體育課),

除嘉義市外,其餘縣市國小學生主要運動地點以學校為主。國小教師對 學童身心健康富有極大的影響力,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極可能都是學童 模仿學習的對象,而教師本身的生活型態也可能成為影響學童的因 素。Nixon,& Frey(2000/2004)就社會學觀點論述:在運動參與的過 程中,師長一如父母及同儕對兒童運動參與行為的影響極大(引自王 宗吉,2004)。因此,在學期間教師對促進國小學童運動行為扮演極 重要的角色。

綜合上述,教師運動行為與任教學童的運動行為相關研究,值得深 入探討,本研究擬就此項議題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