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構校園和諧融洽氣氛

教師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是影響教師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亦即學 校社會環境應建構和諧融洽氣氛,將有利於教師促進運動行為。例如:

校長亦應積極營造校園和諧融洽氣氛,多傾聽教師建議,以支持關懷

方式管理;鼓勵教師成立運動性社團;以團隊的力量吸引教師加入規 律運動的行列;多舉辦教師體能活動或競賽;設置多元運動設施,以 及週三教師進修安排體育項目的實際演練或講座等等。

教學年資較久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行有餘裕,教學餘暇可主動 組織運動社團,並邀約年輕老師多多參與,使學校如大家庭般溫馨,

彼此關懷照顧,提升教師運動風氣,亦同時促進教師身心健康。

二、成立較受女教師喜愛的運動社團

成立較受女性喜愛的運動社團,如健走、瑜珈、舞蹈與有氧運動 等,鼓勵女教師踴躍參加促進運動行為的社團,提升女性參與運動的 比率,且能夠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類似的運動需要有適當的 室內場地與相關設施,這部份則有賴學校主管的支持規劃與建設。

三、規劃學童體育課程

為促進國小學童規律運動行為,應增加學童上體育課的節數,以 獲得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習慣,同時鼓勵學童於下課時間多從事運動。

四、未來研究方向

(一)本研究係以2003年在臺、澎、金、馬地區服務的國小教師與 學童進行研究,結果只能推論至當年的母群體,希望在未來的研究可 以擴大樣本數,以進行不同年代教師、學童運動行為的比較與探討,

進而推展適當的運動介入計畫。

(二)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複雜且多元,本研究僅列舉幾項屬於社 會環境層面較常影響受試者之變項。未來可加入其他個人社會心理變 項,如自我效能、心理特質、阻礙因素、運動動機等因素,以及學校 物質環境,以便對運動行為作更完整的分析與研究。

(三)本研究為一橫斷性研究,對於變項與運動行為間的因果關係 較難確定,建議未來可採用前瞻性追蹤研究,使變項間因果關係的判 讀更具解釋力,也提高研究結果的正確性。

(四)改變僅以問卷式的調查,增加客觀測量運動行為的工具。

(五)由本研究結果,發現有規律運動的國小學童比率未及五成,

卻未發現教師運動行為與學童運動行為之相關,然而,國小教師身負 教育學童之重責大任,應發揮影響力,促進學童運動習慣。故而,應 再深入探討教師運動行為與學童運動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使國小教 師有所依從並據以促進學童運動行為。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

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王秀紅(2009)。國科會生命科學簡訊。2009年2月7日取自:http:// bio metrics .sinica.edu.tw/nsc/article/v17_04/article2.php3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

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保健六年計畫。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2)。國人運動行為之調查研究報告書。臺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9)。健康體能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2009年10月 19日取自:http: //www. bhp.doh. gov. tw /BHPNET /Portal /Them_

Show.aspx?Subject= 200712250028&Class=2&No=200712250165 行政院衛生署(2010)。97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2010年1月20日

取自:http:// www.doh.gov.tw /CHT2006/DM/DM2_2. aspx? now_

fod_list_no= 10642&class_no=440&level_no=3 _fod _ list_ no=

10326&class_no=440&level_no=3#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97年運動城市排行榜調查。臺 北市:行政院體育委會員。

朱嘉華、方進隆(1998)。國小教師運動習慣對睡眠品質影響之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6,217-224。

宋豐雄、石恆星(2004)。運動與情緒之關係:神經生理面與心理面 之探討。大專體育,72,162-167。

李水碧(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藝軒出版 社。

李月萍、陳玉敏、邱美汝(2007)。安養機構老人運動行為現況及預 測因子之探討。實證護理,3(4),300-308。

李炳昭、 張凱翔、 陳秋曇(2009)。臺中市國小教育人員休閒運動 參與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 ,4(1),119-137。

李素箱(2005)。台中地區社區民眾運動情形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大專體育學刊,7(1),131-145。

李碧霞(2001)。中老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

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朝賢(1993)區域發展規劃。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

季力康、許哲彰(2005)。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國小教師健身運動行 為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15-129

林子淳、郭富舜(2008)。花蓮縣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運

動傳播學刊,1,51-61

林佑真(2009)。走路與乘車上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量比 較。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報,31,81-100。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2007)。臺灣地區成年人之休閒運動行為 與健康行為、 健康狀況、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臺灣

衛誌,26(3),218-228。

林昌國、伍為瓊、余幸秀(2007)。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參與休閒運 動動機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220-236。

林莉茹、李蘭、黃瓊華、古乃先、張奕涵(2009)。促進社區民眾健 走行為計劃之成效。臺灣衛誌,28(2),115-122。

林新龍(2005)。大學教師的健康狀況與規律運動。運動休閒管理學

報,2(2),55-65。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洪建智(2005)。運動與體重控制。淡江體育,8,94-103。

高毓秀、黃奕清(2000)。成年人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徑路分析。護

理研究,8(4),435-445。

許志賢、黃于庭、鄭志成(2009)。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 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 (1),1-20。

黃淑貞(1998)。世界健康促進計畫簡介。學校衛生通訊,19(4),

2-6。

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影響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 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55-66。

黃松元、陳政友、賴香如(2004)。學校衛生工作新模式-健康促進學 校。學校衛生,45,59-71。

彭臺臨(2006)。台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之研究。臺北: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賈馥茗(1992)。教育與成長之路。臺北:師大書苑。

運動社會學(王宗吉譯)(2004)。臺北:洪葉(原著出版年:2000

年)。

蔡英美、王俊明(2006)。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 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關係。台灣運動心理學報,9,109-131。

劉影梅、蔣立琦(2004)。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 in Taiwan: A Comparison with International

commendation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2(4), 307-316 陳仲杰、黃文振、畢璐鑾(2008)。臺北市高工教師從事規律性休閒 運動現況與動機之研究。臺北市第7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

徵件暨成果發表會高職組成果集(127-156頁)。臺北市:臺北市

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陳明坤、林文郎(2005)。性別與運動的關係之探討。體育學系(所)

刊,5,105-113。

陳民修、張少熙(2007)。國小學童體育學習成就與休閒運動參與動 機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66-173。

陳秀蘭(2007)。運動對紓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北教大

體育,2,85-92。

陳美昭、賴香如(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 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

26,55-76

陳毓璟(2001)。健康促進學校的發展與推動。學校衛生,39,40-61。

章宏智、洪煌佳(2009)。兒童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以臺北市公館國民小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3,144- 159。

教育部(2005)。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健康促進學校﹝理論篇﹞。臺 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95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

98年4月29日取自:http: //140.122.72.62 /Census/moreCensus?id =397870b0b547d1b2ca17367d31b6cc9947d024f216ec9

教育部(2007)。教育部96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

98年4月29日取自:http: //140.122.72.62 /Census/moreCensus?id =397870b0b547d1b2ca17367d31b6cc9947d024f216ec9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07)。部長的話。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

w ww.fitness.org.tw/boss.php

教育部(2009)。教育部97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

98年6月6日取自:http: //140.122.72.62 /Census /moreCensus? Id=

397870b0b547d1b2ca17367d31b6cc9947d024f216ec9

溫啟邦、衛沛文、詹惠婷、詹益辰、江博煌、鄭丁元(2007)。從分 析運動熱量談當前台灣全民運動政策-比較台灣與美國民眾的運 動習慣、強度與頻率。台灣衛誌,26(5),386-399。

臺北市教師會(2004)。2004全國教師工作時間調查。新好教師,37,

15-18。

鍾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 宏(200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臺北市:臺灣運動心理學 會。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體育學報,29,81-91。

蕭世原(2004)。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課學

習成效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英文部份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Position stand on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265-22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7). ACSM guidelines for guidelines for healthy adults under age 65.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 //www.acsm.org /AM

/Template.cfm?Section= Home _Page & TEMPLATE=/CM/HTMLD isplay.Cfm &\ CONTENTID= 7764 #Improvements _from _the_

1995 _recommendation

Blair, S. N., Kohl III, H. W., Barlow, C. E., Paffenbarger, R. J., Gibbons, L.

W., & Macera, C. A. (1995). Changes in physical fitness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althy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62(17), 2395-2401.

Bopp, M., Wilcox, S., Laken, M., Butler, K., BS, Carter, R. E., McClorin,

L.,&Yancey, A. (2006).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frican-American men and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0(4) : 340–346.

Borg, G. V. (1982). 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4(5), 337- 381.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126-131。

Cheung, P. P., Chow, B.C., & Parfitt, G. ( 2008). Using environmental stimuli in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for school teachers: A pilot

study,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2008, 11: 47-56.Retrieved January 13,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 //eric.ed.gov /ERICWebPortal /Home.portal;jsessionid =Lc GJ TL Y4CTnkGn GnQJRXGQ HryhhzF2 VgfTDng VSXZyYLLyfQ t JTD! 347925667?_ nfpb=true&ERICExtSearch_ SearchValue_0 = %2 2Chow+Bik +C.%22&ERICExtSearch _SearchType_ 0=au&_p ageLabel=RecordDetails&objectId=0900019b8030fd61&accno =EJ 7 98653&_nfls=false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2003).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third edition.Mc Graw-Hill

Companies.

Diller, A., Houston, B., Morgan, K. P., & Ayim, M. (1996). The Gender Ques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Pedagogy, and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Gionet, N. J., & Godin, G. (1989). Self reported exercise behavior of employee: a validity stud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31(12),969-973.

Guo, S. S., & Chumlea, W. C. (1999). Tracking of body mass index in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overweight in adulthood.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0(1), 145-148.

Hovell, M. F., Bursick, J., Sharkey, R., & McClure, J. (1978). An evaluat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recess.

Research Quarterly, 49(4), 460-474.

Hoy, W. K., Tarter, C. J., & Kottkamp, R. B. (1991). Open Schools/

healthy Schools :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Newbury Park,

CA: Sage.

Kraft, R. E. (1989). Children at play : Behaviors of children at reces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60(4),21-64.

LaPorte, R. E., Montoye, H. J., & Caspersen,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131-146.

Linsted, K. D., Tonstad, S., & Kuzma, J. W. (1991).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patterns of mortality in Seventh-day Adventist men.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1991(44),355-376.

Marcus, B. H., Forsyth, H. L., Stone, E. J., Dubbert, P. M., Mckenzie, T.

L., Dunn, A. L., et al. (2000).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change:

issues in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Health Psychology,19(1), 32-41.

Messner, M. A. (1992). Power at Play---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 Boston, Beacon Press.

Pate, P. R., Pratt, M., & Blair, S. N.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 273(5), 402-407.

Sallis, J. F., & Hovell, M. F. (1990).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 18, 307~330.

Schechtman, K. B., Brazilai, B., Rost, K., & Fisher, E. B. (1991).

Measuring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 single ques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1(6), 771-773.

Schuster, C., Petosa, R., & Petosa, S. (1995). Us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predict intentional exercise in post-retirement adults.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26(1),14-21.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26(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