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本研究係探討影響臺灣地區國小教師運動行為之社會人口學及社 會環境因素及其與國小學童運動行為之相關性。本章共分為五節,分 述如下: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 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及第六 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從事教育工作者為人師表,承擔傳道、授 業、解惑之重責大任,是杏壇之中流砥柱,亦是學生仰之彌高、敬重 崇拜之所在,是以教師之身教和言教對學生的學習與人格發展,均有 深遠的影響。

隨著時代快速變革,教師的評價亦受到社會風氣轉變而有所不 同,然而教師擔負的責任則未曾稍減,甚而更為加重。賈馥茗 (1992) 認 為:「教師在學校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學校教師應明瞭教育的目的,

乃是從改進中求完美。」誠哉斯言,為承受來自家長與社會之高度期

待,身為教師應具備健康身心與高度使命感,方能積極地以專業和熱 忱戮力以赴於教育工作。

自民國八十年代,民間要求改革的聲浪如排山倒海,教育改革乃 是其一,九十學年度起,國民中小學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教師面對 來自民主社會要求多元、創新、關懷與改革的衝擊,必須以嶄新的教 育理念,順應時代潮流與社會脈動;同時身處不斷升高要求校園文化 變革的氛圍下,必須以開放的胸襟與積極的學習力,擴展跨領域的專 長,提升教育專業能力;在人際關係方面,浸淫實踐友善校園的理想 下,必須促進親、師、生的和諧關係;為提升教學效能,必須發展活 潑多元的教學方式以激勵學子向學。

國民小學教師之教學對象屬於幼童至青少年階段(6-12歲),每日 面對校園中嘈雜的工作環境,超長的工作時數,沉重的工作負擔以及 日趨緊張的生活步調,造成教師身體機能無法獲得適當休息,甚至在 教學之餘,為維持親師之間良性互動,須於課外與學童家長保持密切 聯繫,協同家長共同致力培育身心健全發展的下一代,壓力不言可喻。

因此,為使教學工作勝任愉快、提升教學品質,教師必須具備面對壓 力的調適能力,以及養成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型態。

根據研究(簡曜輝等人,2002;李水碧,2004),透過規律運動

可有效降低個人壓力、憂鬱、焦慮等情形,也可以使身體產生舒暢、

鎮靜的感覺,減低肌肉的緊張,對於心理健康有正向的影響力,換言 之,運動有助於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宋豐雄、石恆星,2004)。陳 秀蘭(2007)探討運動對國小教師抒壓之研究也指出,適當的運動是 增進個人體適能水準、心理健康及抒解壓力的最佳選擇。因此,國小 教師應積極從事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促進身心健康,以勝任教 育工作。

Cordes, & Ibrahim(2001)研究顯示,成人時期運動技巧的養成大 多源自於兒童期中期,約5~12 歲,意謂著國小階段運動習慣的養成及 運動技巧的發展將是往後一輩子運動習慣與技能的基礎(章宏智、洪 煌佳,2009)。

教育部於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對各級學校學生運動狀況的調 查統計結果顯示,國小學童有達到每週三次規律運動行為的比率,分 別為57.8 %、52.9 % 和50.1%。上述資料顯示,國小學童規律運動比率 低於六成(教育部,2008;教育部,2009)。教育部97年度針對所屬 各級學校,以問卷方式進行運動參與情形調查,依不同地區及學校採 分層隨機抽樣進行調查,國小組271校、國中組88校、高中職組72校、

大學校院32校,總計463所學校,以有效問卷40,769份所完成之「97年

度運動參與報告書」結果顯示:各縣市國小學生每週運動天數(不含 體育課),除苗栗縣國小學生為48.9%的人數比率每週運動達3天以上,

其餘縣市國小學生達成每週運動3天以上的人數比率約在59~76%之間

(教育部,2009)。因此,鼓勵並促進國小學童建立規律運動行為,

仍須繼續推動。

綜合上述,國小教師身負促進學童學習與成長之要務,亦是學童 學習模仿的重要對象,自當發揮教師專業與影響力,從事規律運動並 以身教示範,樹立學童學習典範,創造優質學習氛圍,以促進學童運 動行為。為達此目標,須先瞭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現況,以及影響運 動行為相關因素,並以此為鑑,促進國小教師暨學童運動行為之養成 與規律運動人數比率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