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經濟教育的內涵與課程規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小經濟教育的內涵與課程規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研究者蒐集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文獻加以探討,以作為本 研究之依據。本章內容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國小經濟教育的內涵與課程規劃,

第二節為經濟認知的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第三節為消費行為的相關理論與實證 研究。

第一節 國小經濟教育的內涵與課程規劃

本節旨在探討國小經濟教育的內涵與課程規劃,共分為兩部份:經濟教育之 意義與重要性、國小經濟教育課程內容分析。

一、經濟教育之意義與重要性 (一) 經濟教育的意義

關於經濟教育的意義,起初學者所下的定義較為單一,內容常強調經濟知 識、經濟推理能力或瞭解經濟機構等要項。如國內學者楊朝祥(1984)認為經濟教 育為增進一個人在現代生活中所需要的經濟知識之教育,以期能對經濟結構有所 了解與體認;Gavian(1942)強調經濟教育是要教導學生如何扮演消費者、生產者 和公民所需要的技巧;Nourse(1966)認為經濟教育就是經濟能力的教育,要教導 學生解決生活所遭遇到的種種經濟問題;也有人認為經濟教育是要教導學生現代 經濟運行的機制,例如經濟機構的運作(Trujillo,1977)。

根據國內外學者對經濟教育所下的定義,大致有幾個重點:

1.重視經濟概念的學習

與各科教學情況相同,凡定義經濟教育者,大多數脫離不了「認知」的部份,

認為每個人都應先學習、理解基本經濟知識或是經濟概念,以做為進一步運用的 基礎。因此要讓學生獲得基本的經濟知識,理解基本的經濟概念,以符合現代生 活中的需要(王若文,1992;周秋潔,2001;高希均,1977;徐秋婷,2002;張 怡婷,2000;陳舒怡,2005;黃美筠,1996;楊朝祥,1984;溫騰光,1992;蕭

9

行易,1983)。其中,「基本經濟知識」的學習範疇隨著學生的學年段而有所不同,

根據美國經濟教育協會(NCEE)與其他四個全美教育組織於 1997 年共同發展出的

─非強迫性的經濟學國家內容標準(Voluntary 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in Economics, VNCSE),國小 5-8 年級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經濟概念內容有「稀少性 與選擇」、「邊際分析」、「分配體系」、「誘因」、「自願性交易」、「專業化」、「市場 與價格」、「供給與需求」、「競爭」、「經濟組織」、「貨幣」、「薪資和所得」、「企業」、

「投資與成長」、「政府的角色」、「國內生產毛額」、「失業與物價膨脹」。

2.依教學原理、學生理解力編排經濟課程

依照教學的觀點,為了使學生有效的吸收經濟知識,學者及教育工作者根據 教學對象之能力,審慎安排其經濟課程的教學時機、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等,以 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經濟課程內容的組織必須符合連續性、順序性以及整合性 等三項原則(Tyler, 1949)。其內容設計需考量經濟學知識的範疇,並從中選擇 正確而重要的知識,配合學生的興趣、需要以及社會現實生活,作有系統的呈現 (陳舒怡,2005)。黃美筠(2006)也提出中小學的經濟教育可採用直接講授法、探 究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模擬教學法及以體驗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甚或運用網路 資源來進行教學活動,配合學生年級的不同,結合時事、經濟議題,利用角色扮 演、分組討論來解決經濟方面的迷思。因此,根據教育的原理,配合學生經濟概 念理解力的發展,採取適當的教材與教法,使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對經濟概念有 不同程度的了解,可讓經濟知識的講授與學習更為有效 (周秋 潔,2001;高希均,

1977;張怡婷,2000;陳舒怡,2005;黃美筠,2006;溫騰光,1992)。這也是 定義經濟教育時,許多實證研究者所強調的部份。

3.培養經濟推理的能力

除了學習經濟概念,學生應更進一步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判斷周遭的 各個事件、問題,進而成為一種實用的日常生活工具。這些推理能力包括:能夠 界定目前的問題、運用知識理性分析各種選擇後的可能結果、評估各種不同結果 的成本與效益,最後做出經濟選擇並採取行動(王若文,1992;周秋潔,2001;

10

張怡婷,2000;黃美筠,1996;溫騰光,1992;賴穎莉,2008;蕭行易,1983;

Buckles & Watts,1998; Symmes & Gilliard,1981)。

4.以解決經濟問題為重要目標

無論處於哪一種經濟體系,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與經濟相關的議題,大者 如國際性貿易組織的參與、國家經費的運用,小至整個家庭的支出、兒童零用錢 的安排,如何有效解決這些經濟相關問題遂成為經濟教育的重要目標。換言之,

經濟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以解決個人及社會所所遭遇的社經問題(周秋潔,

2001;溫騰光,1992;賴穎莉,2008;Banaszak,1987;Nourse,1966)。

5.為公民教育的一環

另外有一些學者以公民教育的觀點來探討經濟教育的定義。Parker 與 Jarolimek(1984)認為公民教育應教育出有知識、技能以及致力於民主價值的公 民,而 Miller(1991)則更進一步指出經濟教育不僅促進了公民教育的這些層面,

同時也是公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此,經濟教育在使學生或國民成為具 有價值判斷、有責任感、有效率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王若文,1992;陳舒怡,

2005;黃美筠,1996;溫騰光,1992;賴穎莉,2008;蕭行易,1983),強調經 濟教育的社會性目標。

綜上所述,經濟教育的意義在於根據學生經濟概念理解力,安排適當教材及 教法,教導學生具備基本的經濟知識和運用經濟推理做選擇的能力,以幫助學生 面對個人和社會問題時,能做出合理的分析與理性的決策,成為有效率且參與公 共事務的的公民。由於本研究是要了解學生在接受今日國小社會領域經濟課程的 教學後,其經濟概念的理解與運用對其消費行為(經濟問題)的影響,因此將經濟 教育定義為依據學生經濟理解力,教導學生具備基本經濟知識,並運用經濟推理 能力做出理性的分析與決策,以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個人和社會經濟問題。

(二) 經濟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求生存,人類就會有需求及欲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食衣住行 育樂各方面皆脫離不了經濟議題。

11

在眾多支持經濟學納入學校課程的研究中,以「學習經濟學的雙重效益說」

被引用最多。在個人方面,無論是扮演消費者、工作者、投資者或是企業家的角 色,學習經濟學可以幫助個人在做決策時得到效益;而另一方面,國家和社會也 因為擁有具有經濟知識的公民或選民而得到效益(黃美筠,1998)。賴穎莉(2008) 表示經濟教育能協助個人設定適當的目標並有效的努力完成,促進個人發展。

Meszaros(1997)亦指出瞭解經濟概念能幫助學生理解身處的世界,有助學生問題 解決,並為其扮演消費者、工作者、選民、父母及世界公民做好準備。因此有許 多學者或機構基於個人的發展、國家的利益等理由主張經濟學應納入學校課程 中。

透過學習經濟教育的歷程,其中對學生幫助最大的就是使其得到邏輯分析、

推理和做決策的能力。經濟教育中所涵蓋的獨特推理思考方式有助於提升人們判 斷與選擇的能力,而這些思考與決策早已遠遠超過經濟事務的範疇(賴穎莉,

2008)。美國全國社會科學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CSS) 於 1994 年亦指出所有學童都需具備有用的經濟知識,並發展批判思考能力。

Buckles(1991)更解釋經濟教育需存在的最重要理由為其能訓練學生邏輯、審慎 的思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增進學生以一種理性的方式去分析情況和問題的能 力,並能促成小學和中學教育的主要目標。

另外,經濟教育和其他教育密不可分,許多社會科學都與經濟學產生極大關 聯(程健教,1990)。如 Miller(1991)認為公民教育的目標在於教育出有知識、技 能以及致力於民主價值的公民,而經濟教育促進了公民教育,也是公民教育不可 或缺的一部份。

美國經濟教育聯合協會(Joint Council Economic Education, JCEE)在其 1988 年出版的What and When一書中,曾提出小學經濟教育可做為其他概念的基 礎經驗,所以教師們應利用機會與小學生討論、分析與經濟學有關的事物,這是 幫助學生瞭解生活周遭經濟體系與所應扮演角色的最佳時機。小學生透過經濟教 育可以發展出合理的決策架構,對自己的世界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培養出較高的

12

數學與閱讀能力,對於成功有較高的渴望及堅忍度。

溫騰光(1990)也認為普遍社會大眾自幼就接觸周遭的種種經濟現象卻尚未 形成正確的經濟理念,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大且經濟教育可以彰顯其他各科 的教育效果,因此主張學校應加強經濟教育的推展,以導正當前種種社經發展的 不良現象。國民小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起點,對於學生日後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影 響,因此,此一階段的學生正處於人生的啟蒙及奠基時期,此時若能實施適當的 經濟素養教育,將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黃美筠,2000)。

美國國家評鑑委員會(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NAGB)於 2002 年所出版的全國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中顯示美國只有 63%的人在高中畢業後會進入大學,進入大學就讀的人裡 修習經濟課程的人只有 40%,這個數據表示有 75%的人如果在高中畢業之前沒 有學習相關課程,將來也沒有機會學到。周秋潔與徐新逸(2000)的研究也指出國 家未來的主人翁若在完成國民教育後並非選擇就讀商管科系或是自我充實經濟 知識,勢必無法應付充斥於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經濟問題。

綜上所述,考慮到經濟教育對於個人能力的培養、生活的適應以及國家社會 的助益,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之,無論是站在國家或是個人的角度,實應 重視經濟教育。

(三) 經濟教育的目標

在瞭解經濟教育的重要性之後,其目標就是施行經濟教育的方向與指引。以 下為國內外學者或相關機構的看法:

在瞭解經濟教育的重要性之後,其目標就是施行經濟教育的方向與指引。以 下為國內外學者或相關機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