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分析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三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分析

壹、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

如表 4-16 所示。就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各層面而言,「與師長 關係」平均數為 3.18 分,標準差為 0.85 分;「與父母關係」平均數為 3.88 分,標 準差為 0.97 分;「與同儕關係」平均數為 3.81 分,標準差為 0.83;「與兄弟姊妹關 係」平均數為 2.65 分,標準差為 1.62 分。由上述結果可知,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

69

學生之人際關係,在「與父母關係」有較佳的互動,其次為「與同儕關係」,第三 為「與師長關係」層面,在「與兄弟姊妹關係」上則顯得互動較差。另外,就人 際關係整體現況而言,其平均數為 3.54 分,略高於五點量表的平均數 3 分。

此研究顯示學生「與兄弟姊妹關係」最差,研究者推論正式施測時有一些學 生表示自己與兄弟姊妹年紀差很多,因此在家庭生活裡很少或甚至不會和他們聊 天分享或一起玩,因此這些學生會勾選從不如此、很少如此的選項。另外現在父 母較晚下班,學生放學後大部分安置在安親班或才藝班,使得學生跟自己的手足 相處時間更少,手足間缺乏互動自然而然在此層面得分會較低。

本研究與黃鈺程(2004)、闕瑋儀(2011)與李鈺昭(2012)分別研究桃園縣、

羅東、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整體人際關係表現現況大致良好或尚可結果相近。

因此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表現尚佳。

表 4-16

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之人際關係現況分析摘要表

人際關係層面 題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與師長關係 5 551 3.18 0.85 3 與父母關係 7 551 3.88 0.97 1 與同儕關係 6 551 3.81 0.83 2 與兄弟姊妹關係 8 451 2.65 1.62 4

整體 26 551 3.54 0.70

*p < .05

貳、不同性別之三重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差異

不同性別的三重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現況之平均數、標準 差和 t 值之相關結果,如表 4-17 所示。在 551 份有效問卷中,男生共有 285 位,女生有 266 位,其中在「與兄弟姊妹關係」層面上,男生少了 49 位,只有 236 位;女生少了 51 位,只有 215 位,總共少了的 100 位是獨生子,不列入

「與兄弟姊妹關係」層面。以下分別就性別變項對人際關係各層面,與整體現況

70

71

在學校生活中知覺師長的需求,並且樂意協助師長分擔班級事務,因此與師長關 係較為良好。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同性別在人際關係整體及與大部分層面達顯 著差異,且是女生優於男生。此研究與 Maccoby 和 Jacklin(1974)、林淑華

(2002)、羅佳芬(2002)、羅品欣(2003)、朱伊文 (2008) 研究國小學生人際 關係女生顯著比男生佳的結果相同。

參、不同年級別變項之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差異

不同年級別的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現況之平均數、標準差 和 t 值之相關結果,如表 4-18 所示。在 551 份有效問卷中,五年級學生 269 位,六學生則有 282 位。以下分別就年級別變項對人際關係各層面,與整體現況 之差異進行說明。

一、不同年級別與人際關係各層面現況之差異

依據表 4-18 所示,五、六年級學生在情緒管理的各層面中,只有「與父母 關係」之 t 值達 0.05 的統計水準。顯示不同年級別之三重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 學生人際關係現況,五、六年級學生的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且五年級學生「與 父母關係」優於六年級學生。

72

73

74

二、家中排行變項與人際關係整體現況之差異

就家中排行對人際關係整體現況而言,F 值 2.29,未達到 0.05 的統計水 準,可見人際關係的整體狀況,不會因家中排行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惟其中排 行中間子女的平均數皆大於排行老么、獨生子女;但小於排行老大的平均數。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生家中排行不同在人際關係整體及各層面皆無顯 著差異。此結果與林砡琝(2008)、李香穎(2012)、李鈺昭(2013)、李柏燕

(2014)探討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發現不同出生序其人際關係無顯著差異及差 異不大之結果相近。

伍、家庭結構變項之三重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差異

家庭結構不同的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現況之人數分布,與 父母同住的有 436 位、與父親同住的有 47 位、與母親同住的 45 位、其他的有 23 位。各分項的平均數、標準差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相關結果,如表 4-20 所示。

以下分別就家庭結構變項對情緒管理各層面,與整體現況之差異進行說明。

一、家庭結構不同與人際關係各層面現況之差異

由表 4-20 可知,在「與師長關係」層面上,F 值為 1.22 未達到 0.05 的統計 水準;在「與父母關係」層面上,F 值為 16.18 達到 0.05 的統計水準;在「與同 儕關係」層面上,F 值為 5.01 達到 0.05 的統計水準;在「與兄弟姊妹關係」層 面上,F 值為 5.28 達到 0.05 的統計水準。再經過 Scheffé 事後比較後發現,在人 際關係各層面上 (除了與同儕關係未達顯著差異之外),與父母同住之平均數,

均大於與父同住、與母同住、其他。

二、家庭結構變項與人際關係整體現況之差異

就家庭結構不同對人際關係整體現況而言,F 值為 9.16,達到 0.05 的統計 水準,意即家庭結構不同對人際關係整體現況有顯著之差異。經過 Scheffé 事後 比較得知,與父母同住在人際關係之平均數,顯著大於與父同住及其他。研究者 推論與父母同住之家庭,有父母為其楷模,較其他家庭結構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被

75

76

通學方式不同的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現況之人數、平均 數、標準差,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相關結果,如表 4-21 所示。根據統計由家 人接送,有 246 人,由安親班接送自己上下學 65 人,自己上下學有 240 人。以 下分別就通學方式變項對情緒管理各層面,與整體現況之差異進行說明。

一、通學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各層面現況之差異

從表 4-21 得知,在「與師長關係」層面上,F 值為 1.66;在「與父母關係」層面 上,F 值為 5.83;在「與同儕關係」層面上,F 值為 2.56,在「與兄弟姊妹關 係」層面上,F 值為 4.42,上述四個層面中「與父母關係」及「與兄弟姊妹關 係」層面之 F 值皆達到 0.05 的統計水準,「與師長關係」及「與同儕關係」未 達統計水準。經 Scheffe`s 事後比較後發現,在「與父母關係」層面,由家人接 送的平均數,顯著高於自己上下學;在「與兄弟姊妹關係」層面,由家人接送的 平均數高於由安親班接送,自己上下學高於安親班接送。

二、通學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整體現況之差異

就通學方式不同對人際關係整體現況而言,F 值 4.38,達到 0.05 的統計水準,

經事後比較發現,由家人接送的平均數顯著高於由安親班接送。由此可知,國小 高年級學生的人際關係整體現況,會因通學方式不同而有所顯著差異。研究者推 論由家人接送的學生,在通學過程中與家人之互動與分享,有助於學生擁有良好 人際關係的互動經驗。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通學方式在人際關係整體和大部分層面達 顯著差異,且皆是由家人接送優於其他通學方式。此研究結果與O’Brien(2001)、 許維哲(2005)、許麗華(2007)研究相近。

77

78

表 4-22

特殊教育需求變項與人際關係之 t 檢定摘要表

人際關係層面 特殊教育需求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與師長關係 特殊需求生 27 3.12 .93 -0.39

普通學生 524 3.19 .85

與父母關係 特殊需求生 27 3.46 1.28 -1.77 普通學生 524 3.90 .95

與同儕關係 特殊需求生 27 3.15 1.11 -3.17*

普通學生 524 3.84 .80

與兄弟姊妹關係 特殊需求生 27 1.96 1.68 -2.26*

普通學生 524 2.69 1.61

整體 特殊需求生 27 3.13 .87 -2.56*

普通學生 524 3.56 .69

*p < .05

一、特殊教育需求變項與人際關係各層面現況之差異

依據表4-22所示,特殊教育需求變項在人際關係的各層面中,「與同儕關 係」層面之t值為 3.17,達到0.05的統計水準,「與兄弟姊妹關」層面之t值為 -2.26,達到0.05的統計水準由上述可知,顯示不同特殊教育需求之三重地區國小 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在「與同儕關係」層面上達到最大的差異,普通生優 於特殊生;然而在「與師長關係」「與父母關係」層面,特殊需求生與普通學生 沒有顯著差異。

二、特殊教育需求變項與人際關係整體現況之差異

就不同特殊教育需求對整人際關係體現況而言,t 值為-2.56,達到0.05的統 計水準,呈現顯著差異,意即國小高年級特殊需求生與普通生在人際關係整體表 現上有顯著差異。且由平均數比較得知,普通生的平均值為3.56分高於特殊需求 生的3.13分,顯示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的整體上,普通生優於特 殊需求生。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生特殊生與普通生在人際關係整體及大部分層面 達顯著差異,且普通生優於特殊生。Barkley(1998)、 (王意中,1994;洪儷 瑜,1993;鄭惠霙,1996)研究ADHD學生出現同儕互動困難且的確比較不易受

79

80

一、教養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各層面現況之差異

由表4-23可知,教養方式變項在的人際關係各層面中,「與師長關係」、

「與父母關係」、「與同儕關係」及「與兄弟姊妹關係」等各層面F值分別為 4.72、16.70、9.31、3.73皆達到0.05之統計水準,顯示不同教養方式之三重地區國 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現況,在各層面上皆達到顯著的差異;尤其在「與父 母關係」層面,達到最大之差異,且皆是民主開明之教養方式優於其他。

二、教養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整體現況之差異

就不同教養方式對人際關係整體現況而言,F值為18.56,達到0.05的統計水 準,呈現顯著差異,意即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同之教養方式在人際關係整體表現上 有顯著差異。且由平均數比較得知,民主開明的平均值為89..66分皆高於嚴格專 制與放任寬容的平均值,且由 Scheffe`s 事後比較,顯示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 生在人際關係的整體上,民主開明優於嚴格專制與放任寬容。

研究者推論,民主開明之教養方式使學生在家庭中學習到彼此尊重,以及良 好互動之人際經驗,自然也會運用於其他人際關係中。因此開明民主的教養方 式,讓孩子在各種人際關係都有良好表現。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同教養方式在人際關係整體與各層面都有顯 著差異。且教養方式為民主開明優於其他。此研究與朱伊文(2008)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結果,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同教養方式在人際關係整體與各層面都有顯 著差異。且教養方式為民主開明優於其他。此研究與朱伊文(2008)高年級學童